APP下载

计量技术机构检测质量控制技术的方法*

2014-03-14王一民李张标陈旭东许碧泽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

上海计量测试 2014年4期
关键词:计量要素规范

王一民 李张标 陈旭东 许碧泽 /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

计量技术机构检测质量控制技术的方法*

王一民 李张标 陈旭东 许碧泽 / 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

通过对计量技术机构检测质量的影响要素分析及要素间的关联性研究,梳理出使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流程化及闭环运行的工作思路,并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将计量技术机构体系管理全方位纳入管理信息系统,有效覆盖各个管理要素。

计量技术机构;质量控制;方法

0 引言

计量技术机构作为承担量值统一任务的机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计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对计量技术机构自身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也被广泛用于计量技术机构中。但通过观察发现,目前投入应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多局限于某一具体应用,对用于机构体系管理的系统软件还探索不多。而且,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需要依据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JJF 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JJF 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 IEC 17020:2004《合格评定-各类检查机构的运作要求》等标准和规范建立和运行,各标准、规范之间既有不同,也有交叉管理的相似部分。日常体系管理中,工作面较广、专业性强,依靠人工管理工作量大,出错概率高。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体系管理全覆盖、动态化管理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探索结合机构体系管理的需求,设计一个契合日常管理,实现管理全过程覆盖的管理信息系统。

1 方法

1.1 体系管理要求

一般而言,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管理体系时,主要依据的标准和规范有:ISO 9001:2008、JJF 1033-2008、JJF 1069-2012、ISO/IEC 17025:2005、ISO/ IEC 17020:2004、《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

在ISO 9001:2008质量体系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要求,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在开展内审、外审活动时,除了需要进行质量活动的过程管理,还需要做好历次质量活动文件质量的归档和整理,以及历次不符合项等数据的统计。

JJF 1033-2008、JJF 1069-2012、ISO/IEC 17025:2005等规范涉及计量标准的管理。在日常计量标准管理中,从新建项目申请通过,到计量标准新建标资料的建档、已有计量标准的动态维护,以及JJF 1033-2008、JJF 1069-2012、CNAS申请(考核)资料的输出,所有这些管理过程涉及面广,各类考核规范要求各异,包含材料繁多,期间还涉及申报材料的审核、回退、批准、归档等过程,每个步骤需要严格按照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

此外,体系管理过程中需要涉及很多项目的统计分析。诸如质量简报内容、政府委托的各类考核、各类项目所依据的规程、各类检定员的资质统计等。

1.2 制约因素

体系管理包含机构日常运行各个方面,而体系所依据的各个规范之间难免有交叉重复的要素,日常管理中难免会有重复操作及遗漏。例如JJF 1033-2008与ISO/IEC 17025:2005中对于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管理都有相应的要求,当设备因评价不符合需要变更时,需要分别根据两个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相应类似操作(如图1所示)。这样既增加了工作量,又加大了出错概率。

图1 管理要素交叉示例

类似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体系的有效运作,进而会影响机构的检测质量。检测质量一方面关系到能否满足客户的检测要求,另一方面从机构自身的角度来说,检测质量也关系到计量技术机构的生命,关系到机构自身的发展。因此,如何完善体系管理是机构始终需要重视的工作。

1.3 体系管理信息化

体系管理虽然包含内容庞杂,但大多有法(标准、规范)可依。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考核规范要求分门别类,各类管理要素结构化罗列。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体系管理信息化。

1)文件材料电子化。将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电子化,一并进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无纸化管理;

2)材料格式的模板化。各类材料模板依据考核规范的要求固化到系统中,操作时可直接调用模板输入;

3)管理要素系统化。将各类考核规范的要求固化到系统中,包含所有必需的管理要素;

4)操作流程系统化。将日常操作中的材料提交、审核、回退、审批、修改、归档等操作流程固化到系统中,提高效率。

2 实现目标

通过对体系管理各要素及要素间关联性的分析研究,将体系管理各要素纳入信息系统,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管理要素全覆盖。各管理要素在系统中进行管理,结合系统的工作提醒、提前预警等功能,减少工作遗漏,做到全面覆盖。

2)闭环管理。在系统中,某一项工作从发起到流程审批,直到最后的发布、归档,各节点环环相扣,并可设置各节点完成时限,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

3)实时动态管理。诸如计量标准、仪器设备、人员持证项目等都会有有效时限,系统可以针对这些有时限要求的要素提前预警。涉及某一岗位的所有待处理工作都会在系统中有待办提醒,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实时管理。

4)无纸化办公。依据各项考核标准所形成的考核材料会形成很多文档,除了最后确定的申报版本需要形成纸质材料外,前期内部流转及最后归档的文档都可以尽量电子化,这样既可以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电子文档也可以实现高效检索。

3 系统实现

3.1 设计原则

3.1.1 实用性

开发的系统必须满足实用性需求,做到使用方便,输入数据量尽量小,界面直观,易学易用,不同业务之间界面转换速度快。

3.1.2 功能完整性

所提出的业务都能够在计算机平台上完成,对于同一类型的业务,由于输入要求或地址模式等条件的不同,将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

3.1.3 高性能

系统在性能上做到实时性强、数据容量小、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出错率低、容错性好等优点。

3.1.4 数据安全性

安全性永远是数据库的重要课题,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数据库的安全。

3.1.5 美观化设计

在满足实用性的条件下,界面设计做到美观大方,大小适中,排列整齐,各种控制键的中文名字简单明了,不同的业务甚至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界面。美观的界面配色柔和,减轻视觉疲劳,给员工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工作环境。

3.1.6 系统可扩展性

在满足一期方案的基础上,考虑今后系统可能新增功能带来的系统软硬件的变化,为系统的扩充预留接口。

3.2 系统结构和功能

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体系文件、质量活动、项目管理、统计分析。

图2 系统结构

3.2.1 体系文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等体系文件在系统中保持最新版本,体系文件出现更新时,在系统中完成审批流程并归档。

3.2.2 质量活动

外审、内审、管理评审、附加评审等质量管理活动纳入系统管理。系统具备各类质量活动的按期提醒功能。在系统中进行质量活动计划的制定和审批、质量活动计划的发布、质量活动过程的流转、质量活动结果的输出、质量活动需改进项的管理。

3.2.3 项目管理

包括新项目申请及不同项目定位的材料管理,包括计量标准管理、法定授权、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等内容。材料按照不同考核规范的要求在系统中设置模板,直接在系统中输入或以附件的形式提交。各类考核申请、复查等所需的材料可以从系统自动输出word版本,打印即可用。建标完成后具备动态管理的功能,可以预警将到期的计量标准,并提醒相关负责人关注。所有资料在系统中归档,便于检索。

3.2.4 统计分析

通过对系统内各功能模块相关信息的抓取汇总,生成各类统计内容。包括通过汇总质量活动的相关内容,生成质量简报;统计历次外审、内容、管理评审、附加审核等活动的不符合项出现次数、出现范围、整改完成情况等内容;统计许可证考核情况;统计能源计量审查情况;统计检定、校准、检测、检查对应项目及所依据的规程;统计各类人员资质等。

3.3 主要数据库设计

3.3.1 仪器设备

实现仪器设备的动态信息化管理,实时监测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前提醒相关人员按期送检标准器。设备信息与计量标准等其他相关模块自动关联,设备更新后其他部门相应更新。

主要字段包括名称、型号、测量范围、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制造厂、出厂编号、末次检定或校准日期、检定及校准机构、检定或校准证书号等。

3.3.2 人员资质

实时维护各类人员所拥有的相应资质信息,包括检定员、各类考评员、注册计量师、内审员等信息。人员资质信息统一更新后,自动关联的相应考核模块信息也同步更新。

主要字段包括姓名、所属部门、资质类型、取证时间、证书到期时间、证书编号等。

3.3.3 检测方法

提供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国家标准等计量技术规范的查询、阅读、更新功能。检测方法与计量标准等相关内容保持同步更新。

主要字段包括规程/规范编号、年号、名称等。

3.3.4 可开展项目

提供项目的检索、查询、更新等功能。可以生成检定、校准、检测、检查项目对照表,并作为各类考核材料中可开展项目的数据来源。

主要字段包括项目名称、测量范围、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依据文件名称、依据文件编号等。

4 结语

通过结构化梳理管理要素与管理流程,将管理要素全方位纳入管理信息系统,大大精简了日常管理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便捷的检索与查询,部分资料信息的自动输出,替代了很多人工的重复性工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共享机制,给机构全体人员了解并参与体系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助于进一步营造体系管理氛围。通过该系统在计量技术机构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管理信息系统所具备的的高效性、协同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切实推动计量技术机构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 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19001-2008/ ISO 9001: 2008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2]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JJF 1033-2008 [S].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

[3] 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 JJF 1069-2012 [S].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4] 全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T 27025-2008/ISO/IEC 17025: 2005[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5]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S].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0.

Method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tect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metrology institutions

Wang Yimin, Li Zhangbiao, Chen Xudong, Xu Bize
(Ningbo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factor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study which in fl uence detection quality of metrology insritutions, sorting out the work thinkings to mak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atized, streamlined and closed-loop operated, making full range of the system management of metrology insritutions into the MIS, covering all elements of management effectively.

metrology insritutions; quality control; method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科研计划项目(20120310)

猜你喜欢

计量要素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化学分析计量》2020年第6期目次
关注日常 计量幸福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