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03-14焦朝霞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

■焦朝霞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焦朝霞

近年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不多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园区企业缺乏根植性、高新园区产业与大连传统产业关联有限等问题的存在,使其与其他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连市应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不断增加R&D经费投入,鼓励自主创新,科学转变政策倾向、培养企业根植性,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产业竞争力企业根植性自主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各领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连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是从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批准建立开始,大连高新技术产业自被引进以来,一直围绕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在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动漫产业和网络等方面优先发展,努力打造一流的服务外包基地,建立一流的创新型特色产业。

至2012年底,大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21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7%,在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650亿元,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65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478亿元,增长26.3%。全市12家企业获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称号。建立了完善数控系统、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经济贡献逐步增加

近年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2年到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601亿元增加到8210亿元,年均增长2.17%;产值增加值由154亿元增长到2265亿元,年均增长2.16%(见图1)。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壮大,促进了大连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对大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年总增加值由2002年的1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26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增加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0.58%提高到2012年的62.31%,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8.75%提高到2012年的32.34%(见图2、图3)。

(二)政策体系比较完善,高新企业发展迅速

大连市政府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高科技产业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政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发展资助办法》、《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专利申请的办法》和《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的若干意见》等。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先后出台了《关于吸引软件高级人才的若干规定》、《关于实施海外学子尖端人才归国创业工程的若干意见》、《大连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连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级人才奖励实施细则》和《大连高新区千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配套政策》。大连自2000年以来连续13年举办中国海外学子辽宁(大连)创业周,2012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签约项目共计800项,其中合同214项,项目意向书586项,签约金额23.319亿元。签约项目中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电子信息领域374项、生物技术90项、新材料68项、新能源65项、光机电50项。

图1 2002-2012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增加值

图2 2002-2012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GDP比较

图3 2002-2012年大连市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值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GDP比重

图4 2008年-2011年大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在大连市较为完善的高科技政策体系下,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2012年大连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3家。全年技术交易额180亿元,其中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截至2012年底,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总数分别达到388家和98家。

(三)高新区快速发展,产业特色较明显

大连高新区始终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立区之本,紧跟国际国内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大潮流,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成为国内软件产业聚集度和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高新区。

大连市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集中了大连软件园、河口软件园、天地软件园、华信软件园、IBM软件园、海辉软件园等十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形成了大连特有的“软件园集群”,为软件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特色主导产业的同时,大连高新区大力发展由软件业派生出的网络、动漫、工业设计、科技金融、教育培训等科技服务业,推动特色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快速发展。

2012年以来,大连高新区全力实施以“大型企业”工程、“转型升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战略,采取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切实优化投资环境、努力打造过硬团队等四大举措,全面推进网络产业集群发展。2012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泰德煤炭交易网、亿谷信息、泛亚太塑料化工交易网、威兰德集团(航运在线)、兴业源(农保网)5家企业发展迅速,实现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160.1%。目前,大连高新区已基本形成了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为主体的网络产业集群。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总体规模较小

目前,以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化制造等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大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态势良好,在东北三省各城市中处于前列,但从全国的角度来看,其发展规模还相对较小,特别是与东部其他城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6530亿元,占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8.34%,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约6.22%,2002年至2011年间,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虽有所上升,但总体比重较小。而2011年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为10194.85,天津为6487.93亿元,副省级城市深圳为11875.61亿元,广州为6847.4亿元,苏州为10450亿元,青岛为4443.96亿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分别为9.34%、7.38%、13.51%、7.79%、11.89%、5.0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则分别为30.13%、30.14%、58.17%、40.96%、37.3%和38.26%。由此可看出大连在与相关城市的比较中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但与上海、深圳、广州、苏州相比差距较明显(见图5、图6)。

(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能力较弱

产业竞争力一般选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进行评价。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RCA>1,表示该国此种商品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即较强的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指,一个国家某类产品的贸易差额与该国该类产品的贸易总额之比,即TC=(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数介于-1和+1之间,从出口角度来看,该指标越接近于1,国际竞争力越强。

本文主要是对大连和国内其他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所以对RCA和TC指数进行相应修订,用一地区总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高新技术产品在全国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计算RCA,用一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差额与该地区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总额之比计算TC。

通过表1不难发现,2012年上海、天津、苏州的RCA指数均大于1,表明其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内具有较明显的比较优势,竞争力较强。而大连的RCA指数仅为0.38,小于1,竞争力较弱,且与苏州、上海、天津的差距悬殊。大连的TC指数趋近于0,同样与上海、苏州的差距较大,竞争力不强。

图5 2002-2011年大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

图6 2002-2011年大连和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比重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市工业总产值比重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统计数据整理所得

表1 2012年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RCA和TC指数

(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不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虽然近年来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数量相比较与以前有了大幅的增长,但无论从总量还是从增长速度看,与上海和广州等其他城市的差距悬殊。2012年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仅为388家,而同期广州达到1389家,是大连的3.58倍;上海更是达到4312家,是大连的11.11倍。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

尽管近年来大连大力开展科技合作活动,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但由于长期以来科技实力基础薄弱,R&D投入偏少,导致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2009年从专利授权总量和发明专利数量看,广州是大连的2.50倍和2.43倍,上海是大连的7.85倍和9.60倍。2012年大连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数量在总量上有了较大提升,分别达到11149项和1407项。但广州专利授权量和发明专利项依然是大连的1.98倍和2.87倍,上海是大连的4.62倍和8.09倍。大连与广州和上海的差距未见有明显缩小,但差距依然巨大,且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四)高新园区企业缺乏根植性

近年来大连市高新园区在高新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上进行了相应调整,其中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动漫游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大连高新产业集群的特色优势,高新园区的产业结构逐步多角稳定化。但大连高新技术产业的专业化并不明显,存在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趋同的现象,园区内企业缺乏根植性。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采用的是在“政府管制型”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官助民办型”的管理体制,即由市科技局牵头,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帮助园区建设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而由企业投入的有关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经费,市政府则给予了土地使用费的减免、科技经费的投入等优惠政策予以补偿。大连高新园区内的产业结构也是在政府指导或政策引导下的组合搭配,区内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关联性较差,资源整合、技术或生产方面的合作与信息交流较少。大连高新园区内企业并不是因为价值链联结关系而自发聚集在一起的,而主要是因为各种政策优惠。园区建设突出强调土地开发规模、企业数量、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从而导致了工作重点向招商引资倾斜。在这种目标驱动下,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是依靠低廉的土地价格和税收优惠政策,而不是主要依靠当地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吸引力。结果,关联性较小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使企业在集群内生存与发展缺乏根植性,自然延缓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

(五)高新园区产业与大连传统产业关联有限

近几年大连高新区优先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网络和动漫产业,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使软件和服务外包成为了大连高新区的一面旗帜。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连高新园区的软件产业主要是对日的外包工作,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并不乐观,且其产业特征与大连固有的重工业、临港工业、船舶制造、机车制造等行业相关性有限,与原有的产业结构割裂明显。

表2 2009-2012年大连、上海、广州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数量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

大连市政府要营造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不仅要采取优惠的税收措施,还要在金融政策、人才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国际贸易政策、知识产权政策、信贷政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科技立项等法规和政策中,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鼓励各区、县(市)积极培育、扶持、认定区、县(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梯次培育的原则,从区县级高企、市级高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企、国家火炬重点高企逐级培育,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高企群体。充分发挥各区、县(市)的积极性,把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壮大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深入挖掘,扩大增量。同时大力实施“千人计划”,继续通过“中国海创周”引进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项目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打造项目引进和技术资本合作、高层次人才招聘、区域政策环境推介、人才归国创业服务的国家级平台,力争5年内从中培育20家左右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50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后备梯队。

(二)不断增加R&D经费投入、鼓励自主创新

加大政府的R&D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培育企业成为研发主体。鉴于大连属于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中外资企业较多,有利于加强集成创新和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所以应采取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方式。疏通技术扩散的渠道,加快外资企业技术外溢的速度,提高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效率。企业应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建立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对自主研发和创新核心、关键技术的管理并获得对该技术的专利权。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应创新合作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向高校、科研机构订购的方式实现产、学、研的外部合作,也就是合同创新模式,这样可以明确权责,不利的是会产生一定的交易费用;产、学、研内部合作,政府要积极介入,以供给政策诱导、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等形式进行主导。另外,企业和科研机构要分工明晰,权责明确。高新技术产业链上的企业间也可以结成松散的联盟,共同投资设立研发机构,这样可以解决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不足等问题,同时把产业链上的企业利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建设,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链式培育体系,探索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途径。

(三)科学转变政策倾向,培养企业根植性

虽然企业行为是市场行为,但政府政策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引导或限制。政府应该调整政策形象,减少单纯的政策优惠,尽快从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通过优化产业环境吸引企业进行产业聚集。高新园区招商方式要由过去的单纯资本项目招商向科技人才招商和资本项目招商并举格局转化。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要重视相关产业网络体系的建立,要努力形成大中小型企业紧密结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产生具有较大规模能够整合上下游的资源、人力资本和研发活动等的企业集群。可以以大中型科技企业为龙头,通过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这种企业分解的模式可以大量增加新增企业数,增强企业的根植性和竞争力。

(四)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能够促进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及互动发展。政府对于有条件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传统产业,必须加强引导和扶持,鼓励传统产业在掌握核心技术、创造品牌和控制行业标准等方面寻求突破,通过产品技术的换代升级以及产业链向新兴领域的延伸,往产业链上游拓展,占据高端环节。

大连市应以重大装备轴承、半导体照明、数控机床、太阳能光伏、船舶和机车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现代装备与工艺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强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破农产品加工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参考资料

1.马希才,徐雨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新趋向——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08(3):60-62.

2.吕怀涛.试析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瓶颈与对策——以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例[J].时代金融.2007(12):22-24.

3.蒋媛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经验借鉴[J].上海经济研究.2010(11):109-120.

4.姜丽花,林承亮.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 2011(3):37-39.

5.彭顺昌.从十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比分析看厦门[J].厦门科技.2011(5):20-25.

焦朝霞,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产业经济等。)

责任编辑:刘桂素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LBGMJD003)

猜你喜欢

大连市高新技术企业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企业
企业
企业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