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
2014-03-14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吴小平邓素华
□文 /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吴小平 邓素华
企业如何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
□文 /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吴小平 邓素华
目前,大多数企业依据国家、行业及地方政府的要求,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逐步开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脱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为一种阶段性建设,达标完成即停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等。本文通过寻找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把两者有机结合,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融汇到企业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助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形成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常态化管理,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特点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管理方法的先进性。采用的是国际通用的“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动态循环的PDCA现代安全管理模式。此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具有内容系统性、管理量化性、可操作性强、对各行业和领域适用性广泛、体现企业主体责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等特点。
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
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主要工作及特点一览表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比较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更系统、更全面。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覆盖13个核心要素,针对13个核心要素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它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化管理体系,使生产作业中每个环节受控。日常安全管理缺乏完整体系,内容较易有疏漏。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操作更规范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格遵循策划动员、学习培训、排查摸底、自查整改、专家咨询、考评验收和达标单位自评开展,流程比较规范。而企业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针对日常安全管理项目分别逐项开展工作,无固定形式与目标。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周期不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颁发的等级证书有效期是3年,即3年为一个PDCA循环周期。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通常以年度为周期。年初提出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计划,年末进行总结。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结果不同。《基本规范》有配套的《评分细则》,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管理结果则没有量化。
评定方法不同。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企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绩效评定工作,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得出可量化绩效指标,形成正式的评定报告。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评定一般由安全管理部门对本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年度总结。评定结果往往受部门局限,不够全面、系统,部分指标未量化。
解决两者相结合的几点建议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持久战”思想。企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绝不是一项临时性措施和活动。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达标后思想麻痹,放松要求。因此,首先要从观念上彻底转变思想,采取宣传普及、专题讲座、典型推广、经验介绍等方法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宣教,消除抵触情绪,在企业内部形成对标准化价值的广泛认同和长期建设标准化的牢固决心。
将标准化与企业自身安全管理手段结合,吃透标准化核心要素。企业必须根据本单位所在行业、领域、生产规模等具体情况对标准化《标准》进行融会贯通、学习掌握。吃透标准化核心要素是关键。企业要分层次、分岗位、分工种开展对企业标准化适用教材培训学习,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充分理解、消化标准化的内容,真正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学会、学懂、会用、能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知识和方法。这样可以突破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陈旧思维定势,将标准化核心要素固化成企业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的组成部分。
从技术手段上着手,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指导服务作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管理人员由于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容易发生对标准理解不到位、标准与日常管理对接困难、不同人员解读有差异、标准要求难以执行等困难。企业应当积极与信誉高、服务好的中介机构联系,建立良好互动。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到企业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找准切入点,创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运用了不少先进的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方法,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找准切入点,运用这些管理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例如,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评定工作中,可以运行现场安全管理手段,如PDCA循环法;在危险源辨识中,运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D法);在现场安全检查中运用安全检查表法。以检查表法为例,利用安全检查表检查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对企业开展的产品试验、高处作业、特种设备使用、危险化学品使用等危险性较大的事故易发环节实施重点管控。本企业在事故易发环节的安全管理中,根据相关安全标准和要求编制了相应的安全检查表,使用时由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不仅加强了对事故易发环节的管控,落实了“一岗双责”,同时也预防和减少了事故发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