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蔬菜生产现状与展望

2014-03-14

中国蔬菜 2014年11期
关键词:福建省大棚优势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福建福州 350003)

福建省蔬菜生产现状与展望

吴卫东

(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福建福州 350003)

从蔬菜产业地位、发展趋势、品种结构、主要产区等方面,对福建省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提出了福建省蔬菜生产三大优势产区:大棚蔬菜生产优势区,出口蔬菜生产优势区,中、高海拔夏季蔬菜生产优势区;明确了福建省蔬菜生产季节和区位优势。

近年来,我国高速交通网快速发展,省际间蔬菜差价愈来愈小,蔬菜市场趋向全国一体化,蔬菜生产区域优势成为影响蔬菜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依据相关调查统计数据及福建省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经验,概括了福建省蔬菜生产特点,分析了福建省蔬菜生产优势区域分布,提出了福建省蔬菜生产发展方向。

1 福建省蔬菜产业现状

1.1 产业地位

福建省蔬菜产值居农业各类作物之首,是最大宗的农副产品之一,也是全国蔬菜出口大省和冬春蔬菜生产优势区。2012年福建省农林牧渔总产值3 007亿元,其中蔬菜占12.8%(图1)。福建省蔬菜出口较早,从我国改革开放第一批台湾蔬菜基地向大陆转移时即开始,基地技术先进,管理与国际接轨,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国前列。

1.2 发展趋势

福建省蔬菜产业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1985年福建省蔬菜种植面积12.0万hm2(180万亩),至2012年达70.6万hm2(1 059万亩),28年增长4.88倍(图2)。福建省蔬菜种植面积2005年后增长趋于稳定,工作重点从提高产量转向增强均衡供应能力和提高品质。

图1 2012年福建省农作物产值占比

图2 1985~2012年福建省蔬菜种植面积

1.3 品种结构

据福建省统计局调查统计,2012年福建省蔬菜播种面积70.6万hm2(1 059万亩),总产量1 634万t,单产1 543 kg·(667 m2)-1,其中播种面积最大的是叶菜类〔12.5万hm2(187万亩)〕,其次是根茎类〔11.5万hm2(172万亩)〕,再次是白菜类〔7.3万hm2(109万亩)〕、瓜类〔6.9万hm2(103万亩)〕、茄果类〔6.2万hm2(93万亩)〕、甘蓝类〔6.1万hm2(92万亩)〕、菜用豆类〔5.9万hm2(88万亩)〕,小面积的有葱蒜类〔3.5万hm2(52万亩)〕和水生蔬菜〔1.0万hm2(15万亩)〕。其中,茄果类是福建省大棚蔬菜主栽品种,也是优势品种,填补了冬春季长江以南地区大部分市场空缺。

1.4 主要产区

按露地种植面积20.0 hm2(300亩)或大棚种植面积3.3 hm2(50亩)以上、相对连片的常年基地为1片进行统计,2014年福建省有1 000多片蔬菜生产基地。福建省规模蔬菜基地以合作社和企业(公司)为主,其中基地主体属合作社的有366个,企业(公司)的有248个,大户的有105个,农场的有57个。福建省蔬菜规模产区(有20片基地以上的县)为建瓯96片,平和61片,诏安56片,福清51片,晋江50片,漳浦45片,闽侯39片,长乐29片,福鼎、龙岩新罗区、惠安26片,云霄24片,龙海23片,同安22片(图3)。中高海拔蔬菜基地是福建省夏季蔬菜生产优势区,其中海拔300 m以上有221片,500 m以上140片,800 m以上66片。福建省山地、丘陵占陆域总面积的80%,平原大面积连片蔬菜基地少,山地相对连片小基地多,其中面积在13.3 hm2(200亩)以上的有770片,33.3 hm2(500亩)以上368片,66.7 hm2(1 000亩)以上163片。

图3 福建省蔬菜规模产区分布

2 福建省蔬菜优势产区分布

2.1 大棚蔬菜生产优势区

据2014年不完全统计,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面积逾2.0万hm2(30万亩)。主优势区:冬季大棚种植茄果类蔬菜冻害风险小的区域,包括长乐,福清,仙游,莆田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泉州泉港区、洛江区,晋江,惠安,南安,漳州芗城区,龙海,漳浦,云霄,诏安,平和,南靖等大部分低海拔区域;次优势区:冬季大棚种植茄果类蔬菜冻害有风险的区域,包括闽侯、南平延平区、建瓯、顺昌、建阳、武夷山、沙县、永安、将乐、尤溪、连江、罗源、宁德蕉城区、福鼎、福安、霞浦、龙岩新罗区、上杭、永定、漳平、连城等大部分低海拔区域(图4)。

气候优势:福建省年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全国同期。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增温较为显著,有利于冬春季大棚蔬菜生产。福建省大棚蔬菜生产优势区冬春季气候温暖,1月平均气温≥10 ℃,可进行喜温蔬菜露地生产或大棚生产。福建省大棚茄果类蔬菜生产优势区集中上市时间为12月至翌年3月,休耕期为6月下旬至9月上旬,避开了台风登陆期。台风登陆影响热带气旋平均每年7.56个,其中登陆年均1.7个,影响年均5.8个。登陆数以6月下旬至9月上旬最多,占登陆总频数的83.12%;影响数大部分集中于6~9月,为全年的79.85%。

图4 福建省大棚蔬菜生产优势区分布

市场优势:福建省大棚蔬菜生产优势区也是我国冬春季蔬菜生产优势区,生产的茄果类蔬菜填补了我国南方冬春季市场空白,主要市场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长江流域及港澳地区,主要品种有甜椒、辣椒、番茄、西甜瓜、黄瓜、茄子、豇豆、菜豆等(林岳辉,2011)。

2.2 出口蔬菜生产优势区

主要分布在福州以南沿海低海拔平原和盆地,包括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20多个市(县、区)。出口规模较大的有漳浦,龙海,同安,厦门翔安区,莆田涵江区、荔城区;其次为东山,诏安,平和,晋江(图5)。近年来,随着大棚蔬菜生产的发展和县级高速公路网的完善,福建省内陆地区也开始发展出口蔬菜生产基地。

气候优势:该区属南亚热带地区,邻海,气候受海洋水体的影响大,冬季光热资源充足,无霜期300 d(天)以上,最冷月均温在10 ℃以上,10 ℃以上年积温>6 500 ℃,年平均温度≥19 ℃,年日照时数1 950~2 300 h(小时)。

品种优势:该区是福建省引进国外品种最多、最早的地区,出口高效益、给农户带来高收入是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出口额较大的有豆类蔬菜、大蒜、胡萝卜及萝卜、姜、大葱、花椰菜、甘蓝、洋葱等。

图5 福建省出口蔬菜生产优势区分布

物流优势:该区地处沿海,临近福州、厦门等国际机场与港口,对东亚北部、欧盟、美国等市场海运、空运交通便捷,对外交流频繁,信息灵通,经济发达。

地理优势:该区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易于推行蔬菜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沙质土壤有利于根菜类蔬菜的生产,尤其有利于胡萝卜外观优良品质的形成。

人文优势:该区是台湾农业转移到大陆最早的创业园区,最先引进国外先进的蔬菜生产、加工、管理技术,当地人民勤劳、能干,有“冬无闲田,村无闲人”的务农优势。

市场优势:该区充分发挥冬季综合资源优势,填补东南亚蔬菜市场的空缺。蔬菜出口额占福建省出口总额90%以上,主要销往我国香港、台湾及日本、美国、马来西亚、韩国、俄罗斯等地(张有农,2005)。

2.3 中、高海拔夏季蔬菜生产优势区

主要分布在鹫峰山、戴云山、武夷山、玳帽山等海拔600 m以上的山区。主优势区:屏南、周宁、宁德蕉城区、古田、闽清、闽侯、永泰、尤溪、大田;次优势区:龙岩新罗区、漳平、上杭、南平延平区、建瓯、政和、武夷山、建宁、泰宁、德化、寿宁、柘荣、福安(图6)。

图6 福建省中、高海拔夏季蔬菜生产优势区分布

气候优势:该区温度较低,年平均气温<16℃,全年最热月平均温度24.0~26.0 ℃,极端最高温度37.3 ℃,极端最低温度-12.2 ℃,10 ℃以上年积温<5 750 ℃,年日照时数<1 950 h(小时),年降水量1 700~2 050 mm,无霜期234~270 d(天)。热量资源大部分时间(冬季除外)与北亚热带的安徽南部地区相近,水量在福建省最为丰富。

地理优势:占据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域中、高海拔优势,利用夏秋冷凉气候和工业“三废”污染少的优越生态环境进行夏季蔬菜生产;随着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解决了该地区历史以来难以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

市场优势:该区生产的蔬菜主要在夏季供应福建省中、小城市,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也少量供应我国南方其他各省。

3 发展方向

3.1 加强季节性优势产区基地建设

影响蔬菜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稳定蔬菜价格是社会诸多部门的系统工程。福建省蔬菜全年总产量大于全省总需求量,随着省际间调配能力增强,价格的波动有所缓解,但仍存在全国性季节性生产和采收期不平衡导致价格波动现象。利用福建省中、高海拔山区夏秋冷凉气候发展夏季蔬菜生产,同时沿海平原发展冬春大棚蔬菜生产,提高全年均衡生产能力,是福建省蔬菜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

3.2 大力推广蔬菜生产简易省工技术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加大蔬菜大棚生产硬件投入,扩大了蔬菜大棚面积,提升了大棚质量,但与之相配套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尤其是简易省工技术相对滞后。加大中、高海拔夏季蔬菜和低海拔平原大棚蔬菜省工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促进基地品种更新换代;从耕作制度、改进棚型、土壤处理、无土栽培、嫁接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缓解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等问题(林岳辉,2011);加快采后冷链、贮运包装建设,减少损耗,增长货架期,延伸市场;加大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参数研究,制定生产标准,进行量化管理;保护基地生态多样性,确保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强蔬菜优势产区建设,缓解南方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提高防御自然风险能力,加快抗台风棚型和一次性低成本防冻增温技术研究与推广。

3.3 促进出口蔬菜基地向内陆拓展

随着福建省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发展,福建省内陆良好的生态优势得到发挥,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已从传统的闽南金三角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转移,福州市、莆田市已成为出口蔬菜的新兴生产基地,三明市、南平市等地的订单蔬菜生产也有新的发展。

林岳辉.2011.福建省蔬菜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中国园艺文摘,(7):120.

张有农.2005.福建蔬菜出口现状及对策措施.福建农业,(6):8.

吴卫东,男,高级农艺师,专业方向:植物保护,E-mail:wwd@fjagri.gov.cn

2014-07-03;接受日期:2014-07-23

2013年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闽农科教(2013)186号〕

猜你喜欢

福建省大棚优势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矮的优势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画与话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