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什么很重要
2014-03-14王维审
王维审
周末参加了一所学校的班主任论坛。论坛上,几位优秀班主任介绍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其中一位班主任讲的一个小故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每天的午自习这位老师都会让值周班长负责自习纪律,自己只是时不时地在教室外面观察一下,只有发现违纪学生的时候才会亲自处理。有一次,他透过玻璃窗看见小A低着头,两只手放在桌洞里正在摆弄什么。从小A两只手的动作和他紧张兮兮的样子,这位老师确信,小A一定又在玩手机!这个家伙有过N次在课堂玩手机的“案底”了,他怎么屡教不改呢?这样一想,老师心头的怒火就控制不住了,他猛地推开教室的门,大喝一声:“小A,快把手机拿出来!”但是小A一脸无辜的样子,断然否认自己在玩手机。老师想,这又是小A的老伎俩,顽抗到底、强词夺理,这一次一定不能饶了他!于是,老师决定来个“人赃俱获”——他让小A站起来开始搜他的桌洞。可是什么也没有搜到。小A明显地很愤怒,生气地把自己的口袋一一翻了出来,让老师查看。经过一番理论,这位老师发现真的是自己错了,小A并没有玩手机,只是无聊地摆弄桌洞里的课本打发时间而已。
演讲的最后,这位老师描述了自己给学生道歉的详细过程,并以学生对他的谅解作为结束。这是一位中年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很丰富。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班主任要敢于向学生道歉,冤枉了学生,就要向学生道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位班主任算的上是一个开明的、敢于面对自己的好班主任。但是,这个故事有更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那就是为什么他会断定这个学生在玩手机?会后与他交流,他坦率地说是因为经验,很多老师喜欢凭经验判断事情,他也不例外。
其实,这远不是经验的事情,有一个故事似乎更能说明这个问题: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于是苏轼很得意地回家了。见到苏小妹,苏轼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心中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而你想到的和看到的一定会影响你理性的判断,并进而促成你的行为和实践,这或许才是我们经常“冤枉”问题学生的原因。
对于教师来说,心中有什么很重要。如果心中只有分数,你看到的就是排名和奖励,你的教育行为就难免急功近利;如果心中只有整齐划一的秩序,你看到的就会是一个乱糟糟的班级,你的教育行为就难免粗暴简单。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让我们有了这样的一种教育假设:学生是有问题的,学生是有惰性的,学生是不愿意学习的,学生是不愿意积极进取的,学生是缺少自制力的……在这种教育假设状态下,我们就认为学生有很多问题需要纠正,学生必须得到我们的督促和监督,学生必须在我们的严格管理之下才有可能成长……
作为教师,心中有了学生,有了作为完整人的学生,才有可能拥有正确的教育假设,才有可能形成一股积极的教育力量。换句话说,教育的真正起点也正在于此。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