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永不过时的家庭教育指导途径
2014-03-14张渝鸿
张渝鸿
曾几何时,家访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家庭教育指导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被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重视。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邮件、家校平台、QQ、短信、飞信、微信等手段,纷纷以其快捷、高效、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势,登上了家校沟通的舞台,把家访这一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挤到了“二线”。家访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
答案是肯定的。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家庭教育指导途径,家访具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李晨光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案例,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时代,班主任家访的不可替代性及其独有的魅力。
通过家访,教师走进学生生活的现实环境,进行近距离观察,可以直观感受学生的家庭关系,进而获得学生成长环境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个性形成的家庭背景,行为习惯养成与家庭教养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生目前情绪状况的家庭影响因素等。但是,家访不是简单地到学生家里看看聊聊就能起到预期的作用,李晨光老师的做法就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首先,家庭毕竟是一个私人环境,教师要拜访一个家庭之前,首先要让家长真正理解教师此行的目的和必要性,否则家长会有压力,不能主动融入和配合,教师即使形式上完成了家访,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案例中李老师出于对学生的关心主动提出家访,当家长犹豫时,李老师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关切和希望给家长以帮助的初衷。家长正是感受到李教师的真诚后,最终接受了李老师的家访请求。李老师用诚意换得家长的信任。
其次,因家访目的不同,教师家访前的准备也应该有所不同。本案例中李晨光老师在见学生之前,主动提出“先见家长”,既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又避免了贸然出现在学生面前,加剧学生的紧张和因不了解孩子情况而导致的家访低效能。李老师此行的目的是走近学生,因此,对学生的了解越多,就越容易达成目标。通过与学生父母的交谈,教师掌握了学生成长中的创伤经验,找到了孩子自卑和恐惧的根源。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在李老师后来与学生的沟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我问过很多学生这样的问题:“你愿意老师去家访吗?”学生的回答第一反应一般是不愿意,但是马上会补充:“看他要干什么,也不是都不欢迎。”由此可见,教师家访的目的如果能够被学生接受,他的受欢迎程度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教师仅仅是完成任务或者如学生描述的“追到家里去告状”,那样的家访不仅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还可能引发受教育者的逆反情绪。
第三,李老师在充分的准备后见到学生,基于对小祺成长经历的了解,使得他选择了轻松幽默的沟通方式,快速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降低了他的阻抗。无论教师如何解释家访的目的,孩子都会有无法避免的担忧和紧张情绪。教师风趣的语言、尊重的态度和关爱的眼神等,都是快速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的必备因素。家访带来教育环境的改变,也有利于教师角色的柔软化调整。师生间离开学校环境后基于人性关怀的面对面接触,会产生更为密切的师生关系,不一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学生更容易与教师建立心理链接。在学生熟悉的环境中,教师更容易营造轻松的教育氛围,实现教育目标。什么样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不感觉到被教育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李老师在学生的房间里,读懂了这个学生;在与学生谈论运动、谈论音乐的过程中,传达了对学生的欣赏、关爱和期待。在“不经意”之间,为这个曾经受过伤的生命注入了正能量,使得学生重获进入新环境的勇气。
整个家访过程中,李老师自始至终没有问小祺“为什么不去上学”,也没给出“你应该去上学”一类的指导,但是孩子却出现在了班级,这就是家访的作用。因为在学生的安全地带——家中,他更容易放松,更容易接纳他人,更能够从一个“全人”的角度去展示自己。教师也可以通过置身学生生活的环境,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快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正如罗杰斯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所强调的——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