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纲: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重要而迫切

2014-03-13华南

中华儿女 2014年5期
关键词:易纲金融业市场化

华南

2014年,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36年。过去36年中,中国在世界创造了发展奇迹。GDP快速增长,外贸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历届三中全会层层推进经济改革,中国经济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金融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下一步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经济的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方面。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易纲教授接受采访,着重从金融体制改革在改革全面深化过程中的必然性、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机制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总体利大于弊

在过去几十年中,金融体制改革层层深入,向现代金融体系不断迈进。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由官定汇率到市场决定,从固定汇率到有管理浮动的演变。

“1994年汇率并轨,非常重要,也很成功。从此中国告别汇率短缺,外汇储备逐年增加。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开始与美元脱钩,从2005年到2013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6.7%,从当时8.28元升至现在6.10元。”易纲在讲话中指出,“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恰是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阶段,人民币过去多年的升值利大于弊,很多人的印象是,改革开放带来风险。我要问的是,以人民币浮动汇率以来,这中间化解了多少风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少实惠?当然,这也确实给出口企业带来困难,我们也在积极解决,看如何去提高企业竞争力,还有怎么继续扩大出口。”

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超过34%,目前人民币汇率已非常接近均衡水平。

易纲指出,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3.8万亿美元,这虽使投机者望而生畏,但储备继续增加,边际成本已大于边际收益。他说:“要正确理解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既要看到升值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要看到升值所带来的实惠。升值对出口企业有压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升值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相当的实惠。一是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更加强大;第二是升值后包括大豆、原油等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大量进口产品价格更便宜了;三是人民币强了,出国买东西、旅游留学就便宜了,这些都是人民币升值给百姓带来的好处。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名义汇率升值了大概17%,意味着一年升值不到2%。这样的一个速度反映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进步、经济效率的提高。客观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竞争力正在逐步提升的过程。”

目前人民币汇率正逐步朝着市场化前行,虽然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但是为国家化解矛盾方面做出很大贡献。而且诸多压力、出口企业压力面前,给百姓带来很多实惠。“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市场化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决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就需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到位,所以《决定》中对改革的表述有了新的变化。利率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还有债券和金融产品的利率。其中,债券和金融产品的利率多年前就已放放开,贷款利率基本上也已完全放开。现在就剩下存款利率,我们会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对此,易纲首先谈道:“这是我们党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在新的起点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署。我们要认真总结金融业改革开放的经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牢牢把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加快金融领域的重大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开放型大国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同时,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我国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首先是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金融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机构经营方式总体粗放、农村金融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等。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在更高水平上引入竞争机制,提升我国金融业竞争力。

其次,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建设开放型大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相比而言,金融业开放程度还相对较低。截至2012年末,外资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份额占比不到2%。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建设与开放型大国经济相匹配的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需要。

第三,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打破垄断和所有制约束,取消歧视,形成良性竞争和激励相容,增强金融机构的市场意识和成本观念。同时,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可增强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明确政府的作用和边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第四,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有效途径。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利于打通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本流动渠道;完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利于理顺宏观价格信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最后,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是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投资大国,但还不是金融大国,缺乏对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的定价主导权。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提升对大宗商品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力,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政策协调,在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对我有利的国际环境。

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易纲表示,今年央行在保证稳健的货币政策执行下,进行多目标框架下的调控,例如要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CPI目标、就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相对应的调控基础货币、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等。“我们要紧紧扭住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与改善人民福祉的中心任务,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更广泛的开放助推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 王海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易纲金融业市场化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易纲:人民币仍是“稳定强势货币”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PYRAMID PA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