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问题研究
2014-03-13白银
○白银
(郑州华信学院 河南 郑州 451150)
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产业发展导向或者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具有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等特点。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核心是建立一个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以及现代服务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系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
一、构建河南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必要性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和发展方式基础上全面提升各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促进河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河南是一个人口、资源大省,现有的结构不合理、资源依赖度高、发展方式粗放的产业体系,已经严重制约了河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全力打造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协调性、集约性特征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能够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开放创新型转变,实现增长方式由偏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的基础之上。
2、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进一步推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一是发达国家(欧美等)主导着国际产业和资本的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依附性逐渐增强;二是现代服务业和知识产业成为价值链的高端产业,是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三是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制造业先进的国家和跨国企业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支配地位,核心竞争力强,而发展中国家的加工制造业日益被边缘化。因此,顺应国际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加速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既是河南参与全球高端竞争的基础,也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3、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是对当前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加快构建河南合理化的产业新体系,有利于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形成优势突出、体系完备、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利于区域内各种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证高效的投入产出率,促进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创造条件。因此,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提高河南经济实力,推进“两大跨越”,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需要。
二、河南现有产业体系概况
1、农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7926.4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总量的6.51%,仅次于黑龙江省。近年来,随着全国和全省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河南的农业基础地位得到不断巩固,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到2013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11149.96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土地耕作和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环节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意识也不断增强,粮食总产量稳定,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如表1所示。
表1 2007—2013年河南全年粮食总量
2、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不断增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增加值连续几年保持双位数增长,占全省GDP比重基本稳定在50%左右,对全省经济发展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如表2所示。2013年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945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利润总额4410.82亿元,增长12.8%。
3、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所提升
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大,服务业发展速度和水平也有所提高。近年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30%左右,如表3所示。此外,为了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河南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政策,明确了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初步凸显。
表2 2007—2013年河南工业增加值及其占GDP的比重
三、河南现有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不高
河南加快转变工业经济方式以来,产业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整体上仍然呈现出“结构重、层次低、规模小、环境差”的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其中,轻工业增长11.5%,重工业增长11.9%,轻、重工业比例为32.9:67.1。六大高载能行业仍是河南工业的主力,行业增长9.7%。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2.1%,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7.6%。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大部分都属于资源开发型产业,主导产品以能源、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为主,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快速发展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服务业发展滞后,结构不优
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第三产业还存在发展滞后和结构不优等问题。一是产业总量规模较小。据初步统计,2013年河南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290.49亿元,其总量仍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二是产业比重偏低。2013年河南第三产业比重为32%,第三产业对经济贡献率与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相比明显不够。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河南的第三产业仍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餐饮等传统营利性服务,现代服务业以及与现代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证券、咨询、物流等行业的发展明显不足。
3、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企业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河南科技研发投入比重逐渐提升,但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在中部省份中处于最低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存在差距更大。此外,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及科研平台的数量也较少。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重成果、轻应用,许多科技成果不能实际转化到生产中,产业化导向弱。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技术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构建河南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建议
1、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随着河南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河南农业用地矛盾日益严峻。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两大核心任务,通过稳定面积、改善条件、完善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核心区。重点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发挥河南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建设优质棉产业化工程、黄淮海优质花生产业带等,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开发项目,重点实施主要粮食作物的技术与应用研究、培育新品种,增强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走出去”不仅仅是指优势农产品出口,而且包括农民海外经营,农业企业海外投资,发展“飞地”农业。
2、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优化升级
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融自主创新于制造业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大力引进人才和技术,改善产品质量,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应支持和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合理进行企业兼并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生产能力强、行业贡献大的大中型企业;支持落后企业技术改造,在发展采矿、冶炼及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同时,加快结构调整,推动能源开发和利用过程技术创新,构建经济、低碳、绿色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清洁高效利用传统能源,把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能源产业作为主攻的方向。
3、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业分类上依然是制造业范畴,以推进产业高端化为导向,就是要依托河南的比较优势,在现有产业基础与资源优势上,圈定一批具有比较优势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实现重点突破,占领产业制高点,加快形成新的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此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河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近年来河南依托于工业园区的发展,引进创建了大量包括软件、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但是,这些产业生产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善于进行产业升级,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攀登价值链高端,以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4、明确发展方向,促进现代服务业体系形成
根据三次产业发展路径,服务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河南现代产业新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大力支撑。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河南地处中原,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郑州航空港的建设和临空经济的发展更为河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应以郑州现代物流枢纽为中心,充分利用郑州的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能力,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建设以“郑州航空港”为核心的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构建功能互补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二是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华夏根源文化”特色明显,应着力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重点发展姓氏文化、诸子文化、宗教文化、功夫文化的产品设计、动漫制作、创意产品研发等行业,建设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家园,提高河南文化软实力;三是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以郑州金融商务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产业,探索金融产品创新,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积极承接国内外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提高金融服务的总量和质量。
(注:本文系201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构建河南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框架、载体与保障措施研究”(2013B342)阶段性成果。)
[1]唐海峰:创新设计与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J].创新科技,2010(4).
[2]盛见: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0(6).
[3]杨若晶: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4]王妍、任青丝:河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证券期货,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