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楚石《北游诗》中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

2014-03-13王琼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4年35期
关键词:南北诗人

⊙王琼[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论楚石《北游诗》中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

⊙王琼[宁波大学,浙江宁波315211]

楚石梵琦禅师是元末明初享誉盛名的得道高僧,同时他又是一位文化素养极高的诗人,他的《北游诗》对今人研究元大都、上都的具体情况都有深远影响。本文具体论述楚石《北游诗》中所描述的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试图解读楚石大师在北游途中如何以一个南方人的视角观察南北诸如饮食、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建筑等方面的不同,从这些不同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南北方人不同的生活情怀。

楚石《北游诗》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

世人对元大都的印象大多源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一部恢弘巨著《马可·波罗游记》,这是第一次较全面地报道中国的、影响极大的一部书。它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书中用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描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完善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这些记录在中古时代的地理学史、亚洲历史、中西交通史和中意关系史等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史、地方面的价值。

《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比较全面介绍元大都的著作,国内关于元大都及其上都的资料有限,史学界、考古学界、文学界等都希望能有新的资料问世,以便研究这个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的更多的具体情况。元朝,这个由勇猛善战的北方游牧民族——蒙古人所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尤其是它所建立的富丽堂皇的都城,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就好似从未出现过一般。然而,2007年,海盐天宁永祚禅寺刊印祖师楚石梵琦的一部重要著作《楚石大师北游诗》打破了这一局面。这部诗集,六百多年来从未刊印,仅有抄本,原件藏台湾中央图书馆,系馆藏珍本,轻易不拿出来示人,后来在台湾佛光山的大力协助下获得复印本,才得以按抄本原样影印,贡献给世人。这是楚石《北游诗》第一次刊印面世。它对今人研究元大都以及上都的情况以及元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等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史料价值。同时,楚石《北游诗》又是一部水平极高的僧诗文学著作,对我们研究诗僧文学以及元末明初文学都有一定的帮助,不得不说,楚石《北游诗》是一部文史价值都极高的一部著作,然而目前学界研究者寥寥,实与楚石《北游诗》的价值不相匹配。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楚石《北游诗》作为一部诗歌作品,用诗的语言记述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具有一定文学素养的人才能够理解诗中所描述的事物。相比之下,《马可·波罗游记》语言则通俗易懂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后者广为流传,而诗集则遭冷落以至差点失传的原因吧!

一、楚石及《北游诗》简介

楚石(1296—1370),法号梵琦,为元末明初著名高僧,主要活动于元末明初,被誉为明代的“国初第一等宗师”。楚石俗姓朱,祖籍浙江省宁波象山。父朱杲,好善有隐德;母张氏,笃信佛教。据释至仁《楚石和尚行状》记载,其母梦见太阳坠入怀中而生楚石。在襁褓中,又有神僧来见,对他父亲说:“此儿,佛日也,他日必当振佛法,照曜浊世、宗族、乡党。”于是取字昙曜。四岁父母双亡,由祖母王氏抚养教育。九岁出家海盐天宁寺,师讷谟禅师受经业,寻依族祖晋洵禅师居湖州崇恩寺继续读佛经;赵孟见而器之,为之鬻僧牒得度。十六岁为大僧,是时已“文采炳蔚,声光蔼著”。二十七岁到当时五山十刹之首的杭州径山参叩高僧元叟行端,留住在径山。二十九岁,正月十一日拂晓,楚石听到崇天门西城楼上鼓声大作,于是汗如雨下,豁然开悟,对名相的疑团彻底解开,抚着茶几大笑道:“径山鼻孔今日入吾手矣。”并作一偈:“崇天门外鼓腾腾,蓦札虚空就地崩。拾得红炉一点雪,却是黄河六月冰。”是年夏,楚石北游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至秋天,楚石返回大都,再坐船回江南。楚石大师把在大都、上都和运河沿岸的所见所闻,撰写了三百多首诗篇,集成《北游诗》一册。

参见《西斋净土诗》附录的《楚石梵琦禅师年谱》可知,楚石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元朝,并深受当朝权贵的器重,曾奉元朝掌管宗教事物的宣政院之命“出世”传法。从其年谱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楚石并不是一个游离于尘世之外的纯粹的僧人,他在崇恩寺修行时,机缘巧合,受到当朝权贵,著名画家赵孟的赏识。赵孟爱惜楚石的才学,出资为楚石取得度牒,遂使他得以专心研习佛法。楚石之所以受到权贵的赏识,除了他在佛法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外,还得益于他较高的文化素养。楚石曾效仿古代著名诗僧,与当朝名流隐士唱和,留下许多工整对称、韵律和谐的优秀诗篇。

《北游诗》是楚石青年时期北游途中及逗留上都、大都时期所留下的一部诗集,也是一部用诗写成的有头有尾的完整游记,专写他二十八岁和二十九岁,两年时间内北游大都(今北京)和上都(在今内蒙古)以及路途往返中的所见所闻,共有诗篇三百一十五首。

至治三年(1323)二月,元英宗为新建寿安寺,诏善书的僧人赴京用泥金缮写佛经,作为寿安寺的镇寺之宝,人员由赵孟、邓文原推选,共三百余人,楚石因善书,被选中参加。楚石北游,于至治三年的春夏之交从杭州出发,所以《北游诗》的开卷第一篇是《晓过西湖》,然后沿京杭大运河北上,把一路上初台驿、扬州、清口、圮桥、沛县、鲁桥、任城、荆门临清、通州等地的景色一一写入诗篇。

二、楚石《北游诗》中风土人情的南北差异

楚石北游的路线是走水路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由南及北,沿途南北风光各异,由杭州西湖的山清水秀到北国大漠的黄沙万里,从南方小桥流水的闲适到北方策马奔腾的豪放,这些有关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我们都可以从楚石的诗中一探究竟。

首先是南北风光的差异。例如描写南方江南水乡美景的“青山倒影水连郭,白藕作花香满湖”“彩缆拂江水,黄旗飘楼”,诗中将江南水乡的山清水秀、荷花满塘、江面行船的美景描绘的生意盎然,如同一幅幅清新灵秀的水墨画;再如描写扬州美景的“已无红药过琼花,惟见高楼酒幔斜”。扬州乃商业繁盛之地,富商巨贾,文人雅士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诗人船经此地,不仅感叹扬州的繁华,也被扬州的美景所吸引,无论是桥边的红药,还是盛开在枝头圣洁美丽的琼花,都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可见,诗人乘船所经之处的江南美景都带着水的轻柔、山的秀丽,洋溢着浓浓的闲适之意。

溯游北上,诗人来到了人才济济的中原。这里曾是历来诸王争霸之地,留下许多历史遗迹,触景生情,诗人感慨良多。船过张良隐居之地——圯桥,诗人写道:“不上青天扶日月,便归丹壑老烟霞。”途径刘邦故里他留下了“大风台上客登临,谁识高歌壮士心”的诗句。船至通州,才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北方,这里放眼望去是北方的沙陇丘墟,与中原风光大有不同。北方的“黯黯天低鹘没处,纷纷叶落雁横秋”,明显不同于南方的四季常青、莺歌燕语,这也让诗人大开眼界。到达大都后,楚石受到朝中权贵的赏识,得以晏驾扈从,大都的生活令诗人大开眼界“南方书生感慨多,五华重阁漫巍峨。曾观剑器孙娘舞,再听宫人穆氏歌”。这些都是出自偏远南方小寺庙的诗人从未见过的,诗人用自己的诗笔记录下了这些恢弘难忘的场景。

此外还有描写西域风光的诗句:“流沙往往陷成河,枯骨纵横魑魅多”“狼头左右千兵聚,鱼脊中间万马过”,这里把北方大漠的流沙成河、狭窄险峻的地理环境描写得形象生动,让人望而生畏;描写边塞风景的“塞北逢春不见花,江南倦客苦思家。千寻石戴孤峰驿,一望云横万里沙”“白草黄云朔漠间,家书不过雁门关”。塞北气候寒冷,黄沙扑面,恶劣的气候环境引起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所以他的诗中还是频繁出现思归的诗篇。

南北自然环境不同,饮食习惯也不同,吃惯了南方的芦笋、鲜鱼,北方的酥酪、羊肉、葡萄等美食也让诗人垂涎欲滴。“地炉除粪火,瓦罐软蒸羊”,北方气候寒冷,牲畜众多,于是就有牛羊的粪便生火取暖,炉子上还蒸着驱寒美味的羊肉,这些都是久居南方的诗人从未见过的。“白毳千,清尊一味酥”,北方人用鸟兽的毛和厚厚的棉布保暖,在温暖的毡房里,喝着小酒,品着酥酪,温馨惬意;久居南方的诗人还第一次见到了北方冬季借以取暖的煤炭,他用诗笔记录下了这一场景:“石炭初燃勿与争,须臾自发焰峥嵘。”诗中详细描述了煤炭燃烧的原理,煤炭初燃时不要随便动它,等过一会儿它自会燃烧旺盛。虽然大都的繁华让诗人偶尔萌生常留京师的愿望,“谁能捐禄米,我欲驻京华”,但南北风物的各异,饮食习惯的不同,还是频频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笋蕨正肥何处好,春风春雨忆江南”“羊酥马酪饶风味,更忆吴盐压楚葵”“颇忆江南风物否?绿杨影里画船横”。

楚石的《北游诗》,无论是从他的诗歌水平,还是从他对元大都、上都的描绘,都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这对我们研究元朝大都文化、元末明初诗僧文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仅从《北游诗》南北风土人情差异这一个方面来论述它的价值,这仅仅是本诗集研究的九牛一毛,期待有更多的学者来关注楚石的《北游诗》。

[1]张如安.元代宁波文学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楚石.北游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3]鲍翔麟.一部关于元朝大都、上都和运河的真实记录——读初刊元《楚石大师北游诗》[J].世界宗教文化,2008(4).

作者:王琼,宁波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南北诗人
最帅的诗人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南北过冬差异
“诗人”老爸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闲情
诗人与花
丑人林南北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