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之妙与荷塘之美
——对《荷塘月色》的另一种解读
2014-03-13谢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谢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独处之妙与荷塘之美
——对《荷塘月色》的另一种解读
⊙谢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荷塘月色》一文对“独处”的有着别有心得的深味,因为独处,作者得以发现荷塘月色之景并引发对江南采莲之事的缅怀;而眼前的荷塘月色与回忆中的江南采莲,都突显出作者内心独处时的宁静与自由。可以说:是独处之妙成就了荷塘之美,荷塘之美也衬托出独处之妙。“独处”是《荷塘月色》的“神”之所在,“独处的妙处”则是朱自清在文章中最想要传达的情感诉求和人生智慧,同时也是《荷塘月色》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所在。
《荷塘月色》独处之妙人生体验
《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名篇,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但在一片褒扬声中,还是出现了一些质疑之论,其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余光中先生的《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他认为朱自清的散文好用女性意象,譬喻庸俗,语言累赘浅白,认为人们对《荷塘月色》是“溢美过甚”,并由此对朱自清散文的艺术价值及其在散文界的地位提出了质疑。在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提出批判意见之后,有评论者撰文进一步论述朱自清散文中存在的缺陷;也有研究者旁征博引地进行驳斥,为朱自清及其散文正名。纵观《论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的论述,除了众多评论者都反驳的论断之外,笔者认为余先生对《荷塘月色》第三自然段的评论太过随意,有失偏颇。下面笔者将以此为切入点,谈谈自己对《荷塘月色》第三自然段及其全文的解读。
一、在独处中独白,唤起读者的通感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①
这段文字抒发了朱自清对于独处的个体性生命体验,但余先生作了如是评判:“交代太清楚,分析太切实;有碍想象之飞跃,情感之激昂;这一段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而排比的句法,刻板的节奏,更显得交代太明,转折太露,一无可取;删去这一段,于《荷塘月色》并无损失。”②而笔者在对《荷塘月色》的多次阅读中,深感这段文字并非如余光中先生所断言的那般平庸无趣、一无是处。首先,这段文字描写了作者当时的环境和心境,为提出“独处的妙处”做铺垫。其次,这段话以长短句结合、对比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独处的感受:一是尽情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二是抛开白天一定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什么都可以不想;三是超出平常的自己,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什么都可以想。仔细深味这三层意思,其实它不仅是全篇文章的情绪凝结点,而且它也颇能唤起读者人生经验的通感。凡是已介入到人生竞技场的人们,有谁不在匆忙紧迫的打拼间歇渴望片刻的宁静与松弛?有谁不在这挣脱了羁绊的时光里引发对自由的畅想?有谁不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独享其馨的天地!对于人生很多意趣的体察与深味,一经别人点化,自己会恍然大悟,甚至觉得不过如此,但在别人尚未言说前,我们即使司空见惯,也不会深究其妙。虽然“独处的妙处”人人都可能际遇,而此时此刻它却只能为作者心中所独有,形诸于文字,便是朱自清独特的生命表达和审美创造。
二、在独处中体察,成就荷塘的神韵
林非在评论《荷塘月色》时说:“朱自清的成功之处是:善于通过精确的观察,细腻地抒写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③的确如此,《荷塘月色》第四、五和六自然段中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精彩刻画和描写,一方面离不开朱自清对文字的琢磨,另一方面也与他仔细的观察密不可分。文字的出彩得益于朱自清写作的功底,而细致的观察则得益于“独处”,这是“今晚”较之往常最大的区别和不同。“今晚”夜已深了,路上只有朱先生一个人,没有外界的喧嚣和他人的打扰,在这样安静的外部环境和与他人分离的情景下,朱自清的身体和心灵得以从世俗的繁琐中抽离出来,开始独自面对自己,审视自己;排除干扰,他自由地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身体和灵魂都暂时获得了自由。也正是在这样独处的时候,朱自清忘却了让自己“颇不宁静”的事,放松下来,尽情地“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于是他开始聚精会神地观察荷塘、月光及四周的景色,积极调动感官,观察视点由远及近,既注意到了静景,也关注到了动静。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是中国文人共有的审美心态,朱自清也不例外;也许“今晚”的荷塘与往常并没有多大的不同,只是今晚没有白天里的匆忙,他终于有了观赏荷塘的时间与心情,也正是因为他“摆脱了白天的烦闷,心情变得解放了,平淡的荷塘就显得有诗意了”,“平时不怎么起眼的荷塘,此时此刻变得美好起来”。④正是在这个独处的夜晚中,朱自清才有闲情逸致来享受与观察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并将自己的“情”和“意”投注到荷与月上。
三、在独处中忘却,获得片刻的自由
在没来到荷塘之前,朱自清的心里是颇不宁静的。而到了荷塘之后,只有他一个人,他仿佛觉得这片天地是他一个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终于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了:“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⑤叔本华的这段话和朱自清在文中感悟是多么的神似啊!他们都深切体会到了独处之妙——成为自己,获得自由。那么朱自清“不去想的事”是什么?造成他“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是学术界关于《荷塘月色》一文谈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有研究者认为是当时政治环境造成了朱自清的彷徨与困惑,而有的评论家则认为是朱自清的家庭矛盾与纷争让朱自清“颇不宁静”,还有的研究者则在西方精神学说的支撑下,认为是作者的“爱欲骚动”。
政治的黑暗也好,家庭的纷争也好,“爱欲骚动”也罢,一个灵敏善感之人的“颇不宁静”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任何想以某种定论解读的企图都难免是劳而无功的。朱自清的“心里颇不宁静”,他为某些事而烦恼,渴望从中解脱,所以他更不愿让读者也感染上他的烦恼,于是仅在文章开头用一句话带过。他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享受了一次独处的妙处——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并在饱尝了一番荷香月色之美后,将那独处的美妙与看到的美景诉诸文字,以提醒“久在樊笼里”的人们,去独处,去感受自然,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四、在独处中缅怀,实现精神的超越
朱自清沉浸于自己的天地,暂时抛开了不愿想的事;既然“什么都可以想”,那他又想起了什么呢?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一任思绪的翩飞,想起了江南采莲的事。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生活在北京清华园,面对眼前的荷塘,他自然地想起了家乡扬州采莲的旧俗,并想象“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这或许可以看作是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与对江南生活向往的含蓄表达,也可以认为是在对一种古旧情境的缅怀中达到对自我灵魂的解放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
文学的创作,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是为政治,为生活,也可以仅仅是为个人。而政治和生活的表达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而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出的独特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智慧,是具有超越历史性的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这样的精神和意蕴更具有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这样的感悟与智慧,让作品之根深入到肥沃的土壤中,拥有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让作品之叶浸染着独特的神韵,透过文字,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滋养其心灵,触发其思考。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最想要传达的情感和智慧便是“独处”,独处很可能会缩小人的社会空间,但却可以拓展人的精神和心灵空间,使人能够在自由的语境中实现与宇宙天地更微妙的交流与更和谐的对话。正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作家都很重视“独处”的体验:我国古代的很多诗人都喜欢隐居深山,潜心研究;川端康成独自居住在旅馆,于是发现了凌晨四点时“未眠”的海棠花;史铁生长时间独自呆在地坛,才渐渐想清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⑥,于是他开始坦然接受与面对自己的残疾和人生。
于《荷塘月色》而言,外在的“荷塘之美”是因为独处与自由的情境而得以发现,反过来,“外在的美好都是为了表现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⑦而正是因为有了对独处与孤独情怀的书写,让整篇作品笼罩在和谐、宁静和自由的氛围中;作者以自己独处的心境感染读者,在独处与宁静的意境中,用优美、凝练的语言带领读者欣赏自己眼前的“荷塘月色图”和记忆中的“江南采莲图”。所以,独处之妙成就了荷塘之美,荷塘之美又衬托出独处之妙,正是因为有了对“独处之妙”这一情感凝结点,“荷塘之美”才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荷塘月色》一文才具有了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而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最想留给后世的是一种人文情怀和人生智慧——享受独处,作者希望以自己对独处的美好体验和个性抒怀,唤起人们对独处的向往与追求。
①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编》,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②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名作欣赏》1992年第4期。
③林非:《现代六十家散文札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④⑦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⑤[德]叔本华著,亦非译:《人生的智慧》,京华出版社2006年版。
⑥史铁生:《我与地坛》,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页。
作者:谢丹,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