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行进间运球上篮教学的一点新思考

2014-03-12刘玉峰

职业·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新思考教法逆向

刘玉峰

摘 要:本文提出,行进间投篮技术性复杂,对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行进间上篮教学中,因教学课时有限,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项技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行进间上篮跑投篮教学“逆向”教法 新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篮球行进间投篮(上篮)又叫“行进间跑投篮”,不论哪一种跑动投篮技术,它的两脚的跨步方法都是一致的。就行进间跑投篮动作本身,《篮球规则》对持球队员跨步的大小和方向没有具体要求。在行进间跑投篮时,它可以向任何方向跨出。目前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依据教材的内容由前往后教,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以及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等因素,对行进间投篮做了新的尝试,采用“逆向”教学方法,即依据教材的技术结构由后向前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特点,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此教学方法,多数同学在短时间内能基本上掌握行进间投篮技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教法分析

顺向教篮球“行进间运球上篮”时,技术动作可分为六步教学:

第一,让学生徒手练习三步上篮动作,做到一大二小三高跳。

第二,站在罚球线上,让学生将球托起,老师示范,做三步上篮的练习,注意一定要在将右腿抬起来的同时拿球,紧接着做上篮动作。完成之后,老师将球托起,让学生体会这个动作,这一步要让学生知道起步时球不在自己的手上。

第三,老师抛球,球到最高点时让学生跳起来拿球完成上篮动作,就好像球在老师手上一样(学生迈右脚的同时拿球)。

第四,让学生自己拍球一次,将球弹起和老师刚才抛球一样的高度,完成上面的练习(学生迈右脚的同时拿球)。这一项学生易犯的错误是学生先拿球再迈脚,一定要注意纠正。

第五,上面的动作掌握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拍球两次,然后再做上篮动作,这个动作同样要让学生熟练掌握。

第六,要求学生从罚球线顶部运球上篮,这一项是练习的重点,一定要多练,熟练掌握以后,再要求从中线运球上篮。

三、“逆向”教法的分析

“逆向”教篮球“三步上篮”时,技术动作可分为六步教学:

第一,先在篮下最佳位置,学生自己持球,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体悟手指拨球的感觉。

第二,练习者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后退一步,学生自己持球,学习左脚向前一小步,同时起跳,在身体达到最高点时进行单手肩上投篮。提示学生步子不要太大,上步要快,起跳时左脚用力蹬地,尽量高跳以避免向前冲力过大。

第三,练习者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再后退一大步,学生自己持球,右脚先跨一大步,左脚快速跟进一小步,起跳投篮。左脚跨步时,双手将球持于腰腹间。

第四,站在罚球线上,老师将球托起,做三步上篮的练习,注意一定要将右腿抬起来的同时拿球,紧接着做上篮动作,示范时动作一定要慢。

第五,在第四步的基础上,适当距离,左脚在前,接同伴抛起或传的球或自己运球,再双手持球完成上篮练习。

第六,在熟练后,逐渐加大抛接球的距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运球,完成上篮练习。这一项是上篮的关键。

四、实验法

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按分层抽样法,选择一所南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南阳农校一年级一个班女生为对照组,另一个班女生为实验组,每组20名学生进行实验。实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组采用“逆向”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实验目的是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篮球授课时采用“逆向”教学模式,短时间内让学生快速熟练掌握行进间上篮技术。

五、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实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发生显著变化:表中实验组总成绩比实验前增加49.3分,而对照组增加28.2分,两者相差21.1分,平均分实验组增加了2.34分,而对照组增加1.405分,标准差实验组也由原来的1.558缩减到1.45,缩减了0.108,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六、结论

实验证明“逆向”教学模式优于传统的“顺向”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先难后易,有助于以后多个环节的技术教学,同时结合口诀对动作技术进行讲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应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对每一堂体育课都反复推敲,多实践,并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找到切入点,并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南阳农业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思考教法逆向
逆向而行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教法融合”:得道方能行远
语文教学要创新教法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羽毛球正手击高球教法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