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03-12谢玉洁
谢玉洁
摘 要: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加大,毕业生创业既能带动就业,又能实现自身价值,还能为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本文就毕业生创业的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自主创业 效果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近年来,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总量一年比一年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我国高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114万,增加到2013年的699万,预计2014年将达到727万。如何解决如此大的就业压力,党和政府历年都高度重视,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帮助部分高校毕业生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最近,笔者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内容涉及创业指导、创业政策了解程度、创业效果、创业环境和服务措施等方面。通过调查与分析,使我们对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从而可以为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效果及意义分析
1.毕业生创业有效实现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创业的活力将形成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实现就业渠道多元化,为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自2001年以来,焦作市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达3800多,带动了22800多人就业。为此,市委市政府为了鼓励毕业生创业,已连续6年举办了毕业生创业之星表彰会,对优秀的予以重奖,如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的吴晓君,从一名村官到一名养猪状元,吸纳员工50多名;又如自主创业典型崔小花从摆地摊卖小花伞、办小超市起步,到承包360亩土地,再到建成集科技示范、水果种植、苗木培育、特色养殖、农业观光、度假休闲、生态餐饮于一体的绿色园区,其固定资产已过一个亿,带动了500多人就业。
2.毕业生创业有效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结合
在人才市场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岗位需求形成严重错位。而创业不仅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实现专业对口,而且还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直接推动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情况分析看,67%的毕业生创办的企业都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来实现的,使许多新知识、新技术能够迅速地应用到现实创业中。从行业分布看,网络服务和软件开发占16.5%,种植养殖占7%,各类培训业占11.3%,开办网店的占7.8%,科技创新占2.1%,酒店餐饮服务占20.9%,食品加工占8.8%,商业占18.5%,其他占7.1%。
3.各级政府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
近年来,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优惠的创业政策,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如2013年焦作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三大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是货币出资“零缴付”。明确规定:放宽出资方式限制,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货币资产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最高可达公司注册资本的100%等。二是经营场地“零成本”。明确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动漫设计、电子商务、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网络技术开发等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经营项目,以及机动车运输、个体演出经纪等采用流动经营方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可登记为经营者的联系地址。三是服务创业“零收费”。明确规定:毕业两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各类企业的,自登记注册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高校毕业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高达20%以上。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虽已形成一定气候,特别是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创业成功率已达4%左右,但平均创业成功率只有2%~3%,与我国人口大国相比和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相比还不太适应,特别是在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经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1.有创业理论优势,但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
高校毕业生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敢试敢创的优势,但许多毕业生创业者缺乏相关企业工作和创业的实践经历,往往仅凭自身的理论优势和技术优势,缺乏开办公司的经营理念、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导致有的创业者经过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仍业绩平平。
2.有创业梦想,但政策宣传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毕业生创业的有关政策。但由于宣传不够,使有的毕业生对创业优惠政策所知甚少,更谈不上享受了。调查显示,不了解当地政府有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占45%;了解有创业扶持政策但不知道怎么办理相关手续的占35%;嫌办手续麻烦的占20%。
3.有创业教育计划,但创业指导的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都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了日常教学体系中,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作为必修课。但在教学中对创业教育并不够重视,对创业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准确的定位,往往讲理论的多,联系实际的少,满堂灌的多,锻炼动手能力的少,导致毕业生对创业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指导。
4.有合适的项目,但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撑
大学毕业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资金问题。有78%的毕业生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支撑。有的虽选定了合适的项目和发展方向,但对白手起家的毕业生来说,资金来源除靠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小额贷款来解决外,其余的则要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借款。而依靠“借”来的资金进行创业,风险较大。
5.有创业的愿望,但创业意识不够强endprint
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80后、90后已成为主流,并且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其父母都要求自己的孩子毕业后,第一位的是考入机关事业单位,其次是到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有56%的毕业生认为,对自己毕业后是就业还是创业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思想观念。同时,有75%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出国留学、进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型企业或到大城市打工,相对而言选择创业的只有8%左右。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创业问题的对策思考
1.强化创业素质,从低处起步
作为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在校期间打牢综合素质根基是关键,要选择先就业再创业。从创业的经验看,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先就业或打工,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相关经验,又积攒了一定的资金,必将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精心筹备创业的准备,主要包括心理、资源、技术、能力、启动资金和适合的项目等的准备;要精心选择项目方向,通常情况下,初次创业资金和经验都有限,要选择投资不大、人手配备少的项目,如从小超市、小商店等小本经营做起较适宜。
2.完善优惠政策,健全创业机制
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出台更加优惠的创业政策,将毕业生创业纳入就业创业整体规划中,如焦作市人民政府2013年出台了31条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政策,让广大毕业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政策和服务。另一方面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创业服务机制,为毕业生创业健全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等相结合的创业服务机制和“一站式”办事流程,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一是要把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摆到重要的位置,强化各高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创业教育;二是开展“创业一对一”培训模式,既要丰富创业者所必备的经营方面的经验,又要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办理有关手续,如何规避市场风险等知识;三是提升毕业生创业能力,要多组织召开毕业生创业实训项目推介会、创业实训现场交流会、创业大赛等活动,聘请创业之星、企业家、成功人士等作为实战培训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
4.加大宣传力度,不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
毕业生创业需要勇气,创业成功需要认同。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已渐成气候,但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通过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政府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毕业生创业成功案例等方式,大力传播创业观念,培育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帮助社会、毕业生及其家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围,影响和带动更多有创业意向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工商局.关于支持我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意见.豫工商文[2009]29号.
[2]谢长虹,陶钧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调查与思考[J].人才资源开发,2010(1).
[3]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4]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5]张芝和,付兆锋.大学生创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人才,2010(21).
[6]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