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几点实践
——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品牌教育活动为例

2014-03-12赵珍赵星晨马杰

语文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励志贫困生医学院校

○ 赵珍 赵星晨 马杰

(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伴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使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贫困生”成为高校思想教育中一个特殊群体。医学院校由于学制长、学费、临床见习、实习费用高等原因,造成医学生的经济压力普遍较大,贫困生更多。[1]397近几年,国家加大高校贫困生资助比例及金额,努力推进各项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使高校资助工作的状况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基本保证了普通高校新生及在校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2]但是,从社会反映及新闻报道中得到的往往是受助学生感恩意识不强,个别学生缺乏基本诚信意识,没有自力更生的态度,面对国家、社会的帮助坦然接受,这种感恩、诚信、自强意识的缺乏影响了社会各界对大学贫困生的关心和支持热情,引发了专家学者对贫困生思想教育引导的思考,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2000多万高校在校生中,贫困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15%~3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即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5%,而且人数在逐年激增。[3]111在“决不让一个贫困的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庄重承诺下,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全覆盖。政府每年资助金额近1000亿元,资助学生近8000万人次。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范围包括所有农村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①另外,学校方面也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专项经费用于贫困生资助等。如学费减免、国家助学金贷款风险金补偿、勤工助学岗、贫困生特殊补助、节假日慰问等。[4]35

二、医学院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分析

好的思想道德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它需要后天的教育来培养,通过教育来帮助贫困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对之报以感恩的心,形成感恩意识,外化为感恩。[4]35我国医学院校目前的贫困生思想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符合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但也有部分存在如下问题:

1.思想道德课和医学院的学生的接受度不能很好对接。有相当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课堂上采用本本主义的教育方式,讲些理论上的大道理,与生活实际脱离。作为专业性很强的医学院校的学生对德育课上的这些大道理的理解往往不加思考,他们认为这些教条在平常生活中没有用途,浪费了政治教育的时间和资源。实际作为将来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的医学生,思想道理和职业操守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的贡献度。

2.感恩、诚信、励志教育体系不完备。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分为三个阶段:头脑认知,情感认同和实践外化。目前的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有的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无法达成有效的统一,这就导致教师在感恩、诚信教育上“说时容易做时难”,学生在感恩、诚信教育上“听时激情澎湃,做时无法下手”的尴尬局面。没有完备的思想教育体系,导致大学生们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说一套做一套,知和行难以统一。

三、内蒙古医科大学感恩、诚信、励志教育品牌活动探索

从2007年开始,内蒙古医科大学在贫困生的感恩教育上全方位地做了很多工作。

(一)学生的认知阶段

1.宣传国家和学校资助制度。学校将资助制度的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穿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每年学校都对新入职老师进行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制度都有相关培训,首先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校的资助奖励制度就有个非常清楚的了解,再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宣传。目前,学院的贫困学生,在国家、学校完善的奖助体系下,主要有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制度等五种,基本上能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问题。

2.促进心理健康。由于贫困生的特殊家庭背景,相当部分贫困生会感到自卑,相比其他同学容易产生心态不平和、易敏感等情绪。辅导员和班主任,平时注意经常与贫困大学生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多给予他们锻炼、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他们取得成绩的同时给予及时的肯定,不断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随着2012年我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建成,每年都会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各种专场心理教育活动。

3.明确学生的感恩、诚信对象和方式。在每年开展的学生感恩、诚信、自强教育活动月及感恩节特别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强化这些方面的教育。具体通过召开感恩主题班会,共同交流感恩的体会;辅导员参与学生的交流,聆听学生的心声;举办诚信主题的讲座,尤其是针对贷款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以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等等这些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并明确感恩、诚信的对象,做好正面的引导。

(二)学生的认同阶段

通过品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价值观的表达。学校现已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品牌。结合一年一度的“感恩、自强、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济困助学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将“育人”内化到资助工作之中。2013年进行了“诚信修身、励志成才,心怀感恩、共建内医”为主题的“感恩、诚信、自强”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了诚信主题班会、诚信教育宣传海报大赛、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数据库、开展“诚信”主题讲座及贷款毕业生还款承诺书签定仪式等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通过开展了“爱在我心”手机DV摄影大赛、一封家书主题征文活动、“感恩林”感恩母校植树活动、组织受助学生开展“收获爱心,回馈母校”义务劳动日活动等激发了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实行关爱残疾特困同学帮扶活动,为更好的了解和关爱我校残疾学生,建立残疾特困学生资助档案,在学院内部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通过开展内蒙古医科大学 “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并组织自强之星事迹报告会,宣传我校涌现出来的优秀大学生,树立学生身边可亲、可信、可学的榜样,努力营造大学生励志文化,引导形成我校健康向上的学风。编写以获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的获奖受助学生风采录为内容的“励志.笃行”励志读本,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成为榜样。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使学生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释放了学生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也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信是当代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在学生身边树立自强自立的榜样,以同辈人的品质进行自我教育,倡导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人生价值。通过这些活动开展,也逐步在我校形成了独特的“奖助文化建设”。

(三)实践外化阶段

以学生勤工助学中心为主开展了“感恩回报”主题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为母校环境出力,志愿者活动,组织受资助学生开展武川特教学校学生关爱活动等。鼓励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学会回报社会、回报学校,鼓励贫困生深入社会组织开展感恩志愿者活动,这些都为学生内在的感恩意识外显为自身的实际行动搭建了良好平台。

随着大学生校园文化氛围的浓厚,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载体的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主要手段。高校发挥自身优势,与家庭、社会教育形成互补,以情感人、以情育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领悟感恩、诚信、自强,使之成为自身的一种情怀、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习和生活,这也正是高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释】

①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文献】

[1]董芳.高等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8).

[2]马西,龚健.关于高等医学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1).

[3]范建文.论影响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原因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8(8).

[4]戴世琴,蒙平川.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今日南国,2008(3).

猜你喜欢

励志贫困生医学院校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