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论监督节目要给力,必借力
——对《天天3·15》节目困境的思考

2014-03-12孙竞

语文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听众主持人

○ 孙竞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监督评议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实施宪法赋予权利的重要保障。做好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党和政府改进工作的手段,也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责。但是,受行政干预、法律、公众、媒体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舆论监督类节目如何继续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是我们必须亟待解决的问题。

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天天3·15》节目开办于1998年。在节目时间上,在2007年之前,只有一个时段;从2007年元月1日起分上下午版,总时长达到了近两个小时。节目创办之初,以消费类维权为主,兼顾其他类维权,但随着节目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听众对节目信任力的增强,投诉的问题不在局限于消费领域,而是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2009年台里把这档节目的内涵继续扩展,提升为一档舆论监督类节目,把节目时间延长到6小时。初衷是美好的,效果却并不尽人如意:节目收听率在下滑,听众参与热情在减退。在舆论监督类节目整体陷入困境的大环境下,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天天3·15》如何走出困境,继续提升在社会上的社会影响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天天3·15》节目一直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诚信、认真、负责的态度,为听众架起维权的空中桥梁。那为什么节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会有所下降呢?究其主要原因,除自身采编、主持队伍力量薄弱外,还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不支持有关。因此,在现行环境中《天天3·15》要重塑权威性和影响力,就要从身抓起,就要巧借外力,形成合力,增强效力。

一、加强采编、主持人队伍力量

舆论监督必须建立在对事实的准确表述和对事件性质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否则,再好的动机,再好的题材,都有可能因为细小的纰漏而适得其反。

1.提高采编、主持人自身素质,加强队伍力量。

参与舆论监督的记者,必须有踏实的采访作风,过硬的文字表达技巧,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编辑不仅要善于处置稿件,而且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协调与稿件相关的外部关系,善于组织追踪报道。主持人不能停留在念稿子、问话被动的层次上,而要具备掌控现场直播的能力,达到把控谈话走势的水准,同时要做好不同时段间的交接工作,把听众反映的问题做记录,以作备案,以使第二时段的主持人对第一时段的问题有所了解,避免工作的重复性。

《天天3·15》节目在延时之后,由于后方采编力量不能随之跟进,造成节目不能帮百姓彻底解决难题,从而削弱了节目的维权力度。因此,组建运作团队,扩大采编队伍力量,对《天天3·15》节目听众反映的同类问题归纳总结,邀请专家进行分析,约请相关部门加快解决问题的力度,以避免同类问题的再出现,从而加强节目的合力效应。

2.主持人实行摘牌上岗制。

《天天3·15》节目要实行摘牌上岗制。我台虽然在2009年年底在音乐之声、评书曲艺广播实行了这一制度,但只是初步尝试。之后,要把这项工推广到《天天3·15》节目。摘牌上岗制不能停留在主持人演讲、评委打分的现行机制上。主持人不仅要演讲,还要现场以做节目的方式处理评委提出的类似听众提出的问题,考核其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处理恰到好处的准许上岗,处理欠佳者只能竞聘其他岗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天3·15》节目所需主持人的必备条件。上岗后,要严格执行主持人考核办法,以确保其饱满的工作热情能够得到延续,从而保证节目质量不因主持人而下滑。

二、加大节目自我宣传

企业通过形式各异的广告向客户宣传他们的产品,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晓了解它的品牌。我们的广播本来就有宣传的功能,而且更多的时候是为他人宣传,却没有把自己作为宣传对象。现在,为把节目推向社会,提升其影响力,就必须加大自我宣传。

1.充分运用广播自身的宣传功能。

《天天3·15》节目不仅要在经济生活广播频率加大自宣力度,还要在其他频率投放自宣,形成交叉式覆盖,强化节目的自我宣传。这种宣传是免费的,也是有效的手段。尤其要做好在中波的节目自宣。我区东西跨度长,农牧区人口比例高,他们要维权时往往找不到突破口,最需要广播维权类节目便捷式的服务。而中波的优势就在于覆盖范围广,能够把自宣送到我区的广大农村牧区。

2.借助其他媒体宣传自己。

《天天3·15》节目要与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和新华网内蒙古频道联合,在这些媒体上做必要的广告,甚至可以联合这些媒体办节目、办户外活动。联合,是《天天3·15》节目壮大自己的有效选择。事实证明,只有联合才能增加自己的知名度。

3.节目户外化。

《天天3·15》节目要走出直播间,走进社区,尤其是贫困社区,使节目户外化,让普通百姓亲眼目睹广播人的激情与活力,真诚与质朴,体味广播人的真情与厚爱,豁达与宽容,却是爱憎分明。《天天3·15》节目的户外化,给了听众与节目面对面的交流与了解,无形中会提高节目在听众中的影响力。

三、把握舆论监督的原则

舆论监督要避免先入为主,让监督内容经得起推敲。监督是为了解决问题,实现正面效应,不是搞花架子,乱嚷一通不解决问题的作秀。因此,《天天3·15》节目要把舆论监督的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把担当社会责任与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结合起来。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

一个舆论监督报道除了要事实准确外,还要从效果上审视,看其是否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是否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否有利于推动和改进政府工作,是否有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不仅仅是为了监督而监督,而是要立足于建设性的监督,立足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舆论监督报道不是简单的批评与曝光,节目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有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监督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或引起恐慌。

舆论监督报道很可能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很多时候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因此,这就要求参与《天天3·15》节目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不“与人为敌”原则。

舆论监督不是“与人为敌”,舆论监督的高境界是促进问题的解决。舆论监督的高境界不是逞一时之能,更不是要将被监督对象置于死地,而是推进所存在问题的解决,继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天天3·15》节目采编、主持要控制个人情绪,不断提醒自己要以“调查者”、“记录者”和“第三人”的角色,理性平等对待采访对象,既要给投诉方陈述的机会,又要被投诉方话语权,不作主观推测和“有罪推定”。

3.心平气和原则。

通过《天天3·15》节目维权的投诉事件往往使人气愤,但作为媒体人要保持善意、冷静、理性,切忌被新闻背后的内容所左右,以自我情绪影响对新闻事实的判断,以至出现偏差,受到诟病。因此,报道要数据翔实,说理透彻,心平气和。

4.把握适时适度原则。

适时,就是说要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时机;适度,就是把握好分寸。舆论监督是一种工作性的监督、同志式的批评,出发点是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因而,时机的选择、分寸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条件尚不具备、时机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舆论监督不仅不能促进问题解决,反而会引起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同样,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媒体没能及时监督,也是媒体的失职。因此,《天天3·15》节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事实准确、与人为善、留有余地。

四、巧借外力增强效力

《天天3·15》节目在进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相关部门不接电话,或以相关领导不在为由,把节目主持人推之门外。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缩小希望的借口,因为党和政府,尤其是普通百姓在用殷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他们需要我们这样的节目为之鼓与呼。因此,在现行的制度下,我们要巧借外力,形成合力,增强效力。

1.借党政之力。 《天天3·15》节目在开展舆论监督要巧妙借力,更要善于找好着力点。不仅要对听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舆论监督,而且要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舆论监督。比如各级政府承诺为民办的实事进展到了什么程度,中间出现了哪些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节目监督的对象。这样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党政领导在民众中的欢迎度。

2.借部门之力。 党委政府既有监督考核部门,也有管理执法部门。《天天3·15》节目要善于利用他们的力量进行舆论监督。《天天3·15》节目需要管理部门配合的,节目下先晓以利弊,共同发力,把他们的管理不到位变为加强管理的具体行动,节目对这些个体行动进行配合报道。当这些部门由被动接受舆论监督变为与节目一道主动出击解决问题时,他们的态度可能会更加积极。

对于不配合的主管部门,《天天3·15》节目可以联合督查办和纠风办一起行动,促使相关部门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不失为一种明智而有效之举。

3.借司法之力。 凡是涉及法律的舆论监督,一定要借助司法之力。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媒体一曝光某个违法犯罪案件,司法机关就会主动出击,相反,有的案件甚至会因种种原因而被撂置,影响司法进程,不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借媒体之力。抢独家新闻是各媒体的“杀手锏”,但是,舆论监督亮出这个“杀手锏”未必奏效。由于舆论监督的特殊性、复杂性,有时媒体可能会因为某个部门设置的障碍,某个领导的一句话而使舆论监督胎死腹中。

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天天3·15》节目可以联合其他媒体同性质的节目、版面,共同对某一问题进行舆论监督,以求问题的彻底解决。

5.借助内参。内参也应视为开展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它在本质上也是对民众舆论的一种表达,只不过影响的对象和范围不是民众而是决策层。对一些敏感问题,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天天3·15》节目不妨以编发内参为主要手段,这既担当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又避免了给当地产生麻烦。内参主要体现的是媒体与执政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可以使可能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有限范围。运用内参来反映情况,是《天天3·15》节目实施舆论监督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听众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