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凸显主旨的策略
2014-03-12庄明锵
庄明锵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优劣的关键所在。现在的高中生写作往往忽略文章主旨的重要性,在考场作文中常常是随性写来,缺乏主旨设立意识,使得800字左右的文章存在不少的问题。如:主旨分散不集中、偏狭不全面;与标题、命题指向切合度差;主旨肤浅,格调消极低沉甚至错误。纵观历年高考,成功记叙文都有一个共性,无不以主旨取胜,或主旨具有感染性,很容易引发阅卷者共鸣;或主旨具有哲理性,对现实生活进行独到精当的本质开掘,对负面问题认识全面深刻;或主旨具有新颖性,通过细致观察,在人们共同经历、熟视无睹的生活中提出人们没有认识到的新问题,揭示出人们没有感知到的新意蕴;或主旨表达具有艺术性,能借助精巧的构思表达主旨,能在文章关键之处准确而恰当地点明主旨,凸显升华主旨,加大主旨的表达力度。因此,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强化“主旨意识”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心拟写标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既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考生可以借助标题,或直接揭示主旨,或形象暗示主旨,或引导阅卷者注意主旨,或写明主旨范围,帮助阅卷者认识和理解文本的内容。如《伟大的平凡》、《我的糟糕的精彩诗作》这样的好标题不仅可以引起阅卷者阅读的兴趣,而且蕴涵文章的主旨,无形中给阅卷者留下了好印象。
而实际状况却往往是学生在考场作文中忽略标题的重要性,在话题作文中常常直接将话题当作作文标题,所以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可言。在材料作文写作中很多学生落笔就写,根本没去斟酌拟什么标题,在写完文章之后随意拟题,甚至忘写标题。所以写作指导也要重视拟题训练,让学生掌握拟写标题的方法,能拟出切合题意、凸显主旨的标题。
二、严格挑选素材
记叙文的写作,选材也很关键。如同产品制造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一样,一篇记叙文写作的优劣,也常常取决于文章的素材,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茅盾提出选材要“像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这“百般挑剔”体现了选材的基本原则。但这个基本原则必须立足于“围绕和突出主旨”这个基本点。
如老舍《想北平》一文,像北平这样历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写的地方很多,可赞叹历史的悠久、建筑的恢宏等等,但那都不足以表达出老舍对生活了廿七年故乡那份特殊的思念和爱,所以,老舍从细处落笔写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以及细致的生活体验,写出了“我的北平”,可见在选材上是下了功夫的。
三、恰当运用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是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教师在指导写作时也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恰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技能。因为恰当的抒情和议论往往是叙述与描写的升华,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能让阅卷者拨开云雾,明白考生对作文题把握的准确度和认识的深度;恰当的抒情和议论还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打动阅卷者,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如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一文中最后结尾写道:“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般,单纯而明朗了。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作者通过这样一段恰当的抒情、议论让读者最后明白了这次心理游戏的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生命的意义,对写作的执着追求。
但是教师也要提醒学生在运用这些技能时做到以下几点:节制胜于放纵,切莫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要贴切、自然,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阅卷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灵活选用写作技巧
在记叙文写作指导中,如果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几种写作技巧,在考场中能灵活运用一种或几种技巧也许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运用景物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误会巧合、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等技巧,不仅能体现出考生精巧的构思,而且能很好地凸显文章的主旨。如:
“喂,喂?”电话那边是爸爸的声音,可妈妈没有吭声。“喂,说话啊!”爸爸声音中带着些焦虑。
妈妈正准备开口,突然电话那边传来一个陌生女人娇滴滴的声音:“这个行不行啊,你看看呢?”这声音降临得那么突然,猝不及防。猛的,妈妈愣住了,脸上除了疑虑更生起了愤怒。“你爱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吧!”她冲着话机吼道,重重地摔下听筒。我错愕地看着,心里一颤一颤的。(学生习作《声音》)
文中作者借助精巧的构思运用了“巧合、误会法”,在关键之处准确而恰当地紧扣“声音”,并把母亲愤怒的声音、父亲焦虑的声音还有那个陌生女人娇滴滴的声音描绘得令人仿佛身临其境;通过因声音而引起的美丽的误会,凸显了文章的主旨:有时候,声音是个美丽的错误。这个主旨贴近生活,给人一种真实感。
最后,语文教师只要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过程中指导得法、到位,使学生训练有素,那么就不用担心学生难以在考场记叙文写作中让主旨之花绚丽绽放,引来阅卷者驻足观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