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长点:师范院校党建走进地方中学
2014-03-12黄小丽
□黄小丽
(玉林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新的生长点:师范院校党建走进地方中学
□黄小丽
(玉林师范学院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地方中学与师范院校分处育人成才的先行后续的不同阶段,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针对性和连贯性。创新师范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要把学生党建工作的生长点提前,从中学阶段开始起步,早创建平台。师范院校党建走进地方中学,一是以“手拉手,共建设”活动为平台,构建“高校—中学”的党建互助机制;二是以教育实习、顶岗实习、跟班见习为契机做好“高校—中学”的党建帮扶,从而建立师范院校与地方中学长效党建联建机制。
党建;师范院校;地方中学
引言
2013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说:“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范院校党建工作主要以“树师表、正师风、练师能、铸师魂”为育人目标,正谓是:一个支部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点起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树起一面旗,带动一大批,它为学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起着先锋护航的作用。要创新师范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保证大学新生党员的质量和数量,一方面要加强低年级学生的入党教育、培养和管理,抓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重点做好“五个早”工作,即:早规划、早摸底、早选苗、早培养、早教育,这既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师范院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抓好了这个根基,它对于壮大巩固党的力量基础、输送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源泉都尤为关键。另一方面要把学生党建工作的生长点延伸到中学,与中学建立党建联建机制,使地方中学成为师范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和党的新生力量的资源库。
一、党建进入中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学是每位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青年学生党的知识教育的重要阶段,中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教育以人为本,要坚持把德育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使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对于培养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和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而言,意义深远。中学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为,高中党员是地方中学生的佼佼者,进
入大学后,不仅能迅速通过心理调试进行角色转换,积极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中,而且在学习工作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的主动能力和责任意识有利于榜样效应的发挥,对尽快在新生中建立党组织、壮大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党建工作在中学和大学的普遍重视下愈发开展得如火如荼,高中阶段发展的党员数量逐年增加,高校的新生党员无论在绝对数量还是在相对比例上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从调查发现,有的新生党员呈现出不尽人意的情况:一是新生党员对党的认识较为模糊。由于高中阶段培养力度薄弱,培养环节欠缺所导致的学生对于入党的真正内涵的认识模糊。二是多数新生党员入党动机不明确。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只是凭着一种朴素的感情,没有经过认真的理性思考和意义分析,理论素养不高,成熟性和稳定性还不强,需要进一步教育与引导。三是部分新生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少数中学为提高学校声誉,突击发展考上大学的学生党员,导致出现学生本人对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缺乏系统认识的现象。四是新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少。以我校2013年秋季期新生入学调查为例:2013级本科新生4730人,其中,新生党员47人(正式党员13人、预备党员34人)。五是入党档案材料不规范、不齐全。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师范院校学生党员的基本情况是:高年级学生党员人数多,发展较为成熟;低年级学生党员人数少,党员质量参差不齐,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少;毕业班一离校,学生党员比例明显回落。这种情况对师范院校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和“火炬”传承工程的顺利推进,对学生梯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不利,更为严重的是,它还会造成高校党建资源年复一年的周期性断流,制约着高校党建工作的持续性深入发展,最终使得整个师范院校党建工作仅仅流于一种低层面的机械重复,而没有充实为一种人才资源扩大性的再生产。
二、地方中学党建与师范院校党建的特点对比分析
在培养目标方面,地方中学与师范院校分处育人成才的先行后续的不同阶段,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针对性和连贯性。中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一环,通过教育培养,为更高一级学府源源不断地输送优秀的人才;高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体,既要着力为国家培养社会栋梁,提供智力支持,又要积极构建教学管理、科学研究的新机制,还要主动筹划和参与社会服务的新项目,师范院校更是承担着培养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乐于奉献、为人师表人才的光荣责任。
在党建工作的主旨和重点方面,中学党建工作旨在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初步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的一生同党的整个事业联系起来,学习人生的真正内涵,逐步树立一种为社会献身,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中学通过开展党校学习,使学员们端正学习目标,不再以能够考上一所名牌大学,将来有个理想的工作为最大的愿望,而更多想到的是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努力掌握真才实学,报效祖国,成就一个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自我。中学生党建工作的突破口重在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以少量党员发展作为典型示范,建立学生党建工作体系,为高校学生党建做准备。师范院校党建工作旨在通过党性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以提高其政治觉悟,使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有明确的政治方向,有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的优秀青年大学生脱颖而出,并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愿意投身地方,奉献教育事业的“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地方基础学科一线骨干教育力量。师范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以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培养大学生中的精品人才,为社会输送优秀复合型人才。
三、师范院校党建工作走进地方中学的有效途径
(一)以“手拉手,共建设”活动为平台,构建“高校—中学”的党建互助机制
首先,充分利用高校“两课”教育的优势。高校“两课”教学资源丰富,科研成果突出,师资力量雄厚,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学校可以选派专家、教授到中学讲党课,开设专题讲座,针对时代特点,紧扣时事发展,以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开办党建课堂,利用高校“两课”课件,拓展中学
师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使高校的思政课也成为中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其次,共建支部,加强党支部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将学生党员培养的信息反馈到中学,增强学生党员培养的衔接性和连贯性。再者,拓宽合作渠道,共享党建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如:教改方法的立项研究、顶岗实习、教育实习、党建创新方法的经验交流、党建课题的立项与研究等等。
(二)以教育实习为契机,做好“高校—中学”的党建帮扶
师范院校是未来中学师资培养的摇篮,师范生大部分将进入中学担任教师,肩负起培养祖国下一代的历史使命。他们是向中学生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力量,也是今后基础教育中广大学生的政治核心。为了提高师范生授课过程的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使其逐步积累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形成独到的教学特色,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规模的有关精神后,师范学院结合教育教学实习工作,让师范生全面加入到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的整个过程中,师范生要担任授课专业教师、班主任等多重角色,与中学生进行为期至少一个学期的全方位的互动。正所谓:“师进师出”,“师之道,德为先”,这就为大学生党员起骨干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是通过充分借鉴高校教师党员导师制的经验,在实习点建立起“党员导师制——四个一工程”的活动,要求每个师范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一名中学生党员,建立起‘红色档案’;辅导一名中等学生,建立起‘成才档案’;帮助一名贫困学生,建立起‘自立档案’;帮带一些后进学生,建立起‘进步档案’”,使师范生党员对于中学生以情操陶冶情操,以人格影响人格,真正做到“走进学生心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中学生自觉选择的榜样往往有狭隘性、浅薄性的特点,容易产生误导。我们的党员导师制活动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帮扶为中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引导他们自觉接受榜样教育,端正学习的方向。
二是通过充分借鉴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经验,当好实习班主任。以实习班主任角色组织班级活动时,力求主题新颖向上,与时俱进,切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力求形式丰富多样,接受性强,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力求总结及时得当,延伸内涵,突出班级活动的党性意义,例如开展征文演讲比赛、观看优秀党员风采纪录片、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三是充分借鉴高校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的经验,以切合中学生的兴趣度和关注点的方式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言传身教地来宣传党建知识。如,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通了党员飞信群、党员邮箱、党员手机报等,并且建立了党支部网站;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手机报”的创办,实现了网络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的基本融合,创新了党建工作模式,持有手机的党员,随时随地都能通过网络信息传递受到教育,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宣传面进一步扩大,打破了时空限制和地域界限,破解了传统党员教育手段瓶颈;玉林师范学院与玉东新区开展校区合作,利用师院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开设“四点半课堂”试点工作,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活动,培养了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加深了中小学学生对大学的了解、对大学生党员的了解,也使在校的大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近年来,玉林师范学院建立一系列“开放式”党建的生动实践和有益探索,既方便快捷又新鲜时尚,使大学生党员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那么,在中学党建过程中,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寓教于乐的创新型党的知识教育方式将是需要探讨的重要内容。
四是充分借鉴高校以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经验,依托团学的组织,利用团学的阵地,通过团学的活动,在中学生中开展“帮导”、“帮教”“帮困”活动。“帮导”主要是大学生党员与中学团员结对子,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同时利用业余团校、网上团校、党团章学习小组、学生社团等对学生在树立共产主主义理论信念、创造入党条件上帮助培养引导。“帮教”是党员干部与团员学生结对子,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心理、行为习惯矫正,对学生动机、学习方法和习惯给予热情耐心细致的帮助教育。“帮困”是通过教学实习、举办讲座、开展主题活动,党员干部与生活困难学生结对子,以爱心捐款、爱心助学、爱心帮扶等活动形式,体现大学生党员的风采,树立当代大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五是通过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活动,激发青年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引导青年自觉把爱国之情转为爱党爱国爱校的实际行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针对社会转型中团员青年的思想特点,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日为契机,与实习中学党、团组织联合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和“团员先进性”主题教育,进行“争做文明使者”、“四有新人”的演讲,学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和精神,举办“星星火炬,代代相传”征文和“团歌大合唱”歌咏比赛,进行“感恩”教育,感谢祖国培养我,感谢父母抚育我,感谢老师教育我,感谢他人关爱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品牌活动,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党建走进中学,将高校低年级党建工作前移,使地方中学成为党建工作新的生长点,从“手拉手”支部共建,到教育实习的党建帮扶,充分利用中学党建成果,主动与中学培养教育接轨,使师范院校与地方中学党建工作建立长效的无缝对接机制,是新时期推动师范院校整个党建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师范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提升师范院校校园文化的品位的重要举措。■
[1]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2012(1):133-134.
[2]高金岭. 教育领域现代产权理论应用的几个基础问题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44-149.
[3]赵兴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质与解决路径[J].
[4]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00-103.
【责任编辑 谢文海】
New Growing Point: Normal Universities’ Party-Construction Approaching Local High Schools
HUANG Xiao-li
(College of Mathematics & Information Science,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Secondary schools and normal universities are two stages of education; each has their own pertinence and consistency in training objectives. To enhance the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in normal universities, we need to bring it forward to the secondary school stage. That is, to start th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from the secondary school stage and build up a platform ahead of schedule. Specifically, we need to, first, build up the “University-Secondary School” Party-construction mutual mechanism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Handin-Hand, Building Together”; second, make good use the opportunities of teaching practice in local secondary schools to enhance the Party-construction work, so as to build up a long-acting Party-construction mutual mechanism
Party-construction; normal university; local secondary school
D267.6
A
1004-4671(2014)01-0145-04
2013-12-01
本文系2009年“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立项课题[09DJ12]—师范院校低年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黄小丽,女,广西玉林人,玉林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