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考研过程中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学习

2014-03-12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重庆404100

大众文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音乐史文化背景考研

齐 江 (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 404100)

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有的同学有进一步深造的志向,这是值得肯定的选择之一。西方音乐史是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关乎着考研的成败。因此,广大有志于考研的同学们对这一科目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

该如何准备这一科目呢?我首先想告诉同学们的是,应该将功夫下在平时。学习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考前突击准备固然有一定效果,甚至也可以把考试应付过去。但这样学出来的知识,往往不够系统、不够深刻。即使有幸考取了研究生,也会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不利。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要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而音乐史论知识是这些系统知识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音乐院系的音乐表演专业会在大二开设为期一年西方音乐史课程,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则开设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同学们应该在这一阶段认真跟随授课教师学好西方音乐史课程。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属于日常教学,授课课时充足,授课之后也能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这一阶段的学习,容易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能够真正使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西方音乐史。

西方音乐史教学及考查的具体内容主要涵盖三方面。

首先是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总体的脉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西方音乐史学著作,都将西方音乐划分为七个历史阶段: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音乐、中世纪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20世纪的音乐。本教程按此七个历史时期划分为七大章。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该首先牢牢把握这七个阶段的划分,同时要把各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掌握。

其次是不同历史时期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及其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西方音乐史是其赖于生存的文化背景的产物,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发展也正是不同时代的整体文化背景的反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对不同历史时期音乐发展和音乐特点的影响。音乐文化实际上是其赖于生存的文化环境的产物。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音乐,在学习音乐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作曲家或作品,不能将西方音乐史仅仅理解为音乐家史、音乐创作史、音乐作品史、音乐风格演变史,对那些除了音响以外的其他文化信息了解甚少。有学者提倡《西方音乐史》课“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摆脱作家、作品的模式,注意音乐与社会、人的活动的关系。增加其他相关的音乐生活信息,增加有关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的信息量,力求让学生在社会文化整合的环境中去理解西方音乐。1关于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内容一般不会直接出现在题目当中,但是它们对于我们掌握每章的知识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将这部分内容掌握好,对学生的复习大有裨益。

再次,是具体的音乐流派、音乐家、音乐作品、音乐风格、音乐术语等具体的知识内容。这部分内容属于很具体的音乐知识点,在考研题目的分值中占很大比重,需要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下苦功去牢固、扎实地掌握。

在具体复习过程中,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这个问题。

复习时,不能单纯死记硬背历史知识,而是应该将西方音乐史的理论学习同实际音乐作品的音响欣赏结合起来。通过欣赏实践,加强我们对西方音乐的感性体验,从而更好地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音乐风格和音乐思想。没有感性体验的音乐理论是空洞的,多少带有空中楼阁的意味。音乐史的学习同社会史学习有所不同,这种不同首先就在于,音乐史的学习应该能够提升我们自身的审美修养和鉴赏能力。我甚至提倡,自觉地将我们的西方音乐史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音乐欣赏过程,也就是音乐审美的过程。音乐欣赏的目的是为了使欣赏者建立起音乐审美意识,提升自我审美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比较侧重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将西方音乐史理论的学习同音乐欣赏结合起来,将理性认识思考同感性体验密切结合起来,我们的西方音乐史学习必将是卓有成效、兴趣盎然的学习。

以上是笔者近年来从事西方音乐史学习、研究以及教学(包括课外指导)的一些粗浅体会,在此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注释:

1.王耀华主编. 高师音乐教育论. 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

猜你喜欢

音乐史文化背景考研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研究
——评乌兰杰的《蒙古族音乐史》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