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品原作与复制图像在审美中的差异

2014-03-12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207

大众文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观者艺术品图像

刘 凡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207)

随着现代复制技术的发展,美术馆与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原作均可转译,再现成书刊、网络上的二维图像以供欣赏,这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审美需求,便于艺术普及。目前,我们的审美活动在绝大程度上也是借助复制图像来完成的,如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评价我们的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1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艺术品原作与复制图像在审美中是否存在差异,两种途径是否可以达到同样的审美效果,是否可相互取代?

一、现代复制技术引起的审美形态的改变

摄影、机械印刷、高清数字图像、3D呈像等现代复制技术的出现,首先带来的是艺术品存在方式的改变,即由以往独一无二的艺术真品,转变为可批量生产的复制图像,呈现的地点也由固定的仪式性的教堂、美术馆、博物馆,转换到如今的以电脑,书刊为载体。其次,审美主体由小规模精英阶层扩展到大众阶层,艺术不再是少数训练有素或有钱者的行为,一般民众“足不出户”便可“视通万里”。第三,在艺术欣赏与“释读”过程中,观看方式,习惯心理也悄然变化。如巫鸿先生言:“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摄影从本质上改变了美术史的运作。”2复制技术所造成的影响是一连串的深远的,重新形塑着我们的整个审美形态。

二、艺术品复制图像在审美中的问题

1.艺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与“缪误”

艺术复制图像在诸如尺幅、色彩、媒材、笔触肌理,细节程度等方面总与原作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别,这是由于排版限制,或相机分辨率低等各种技术原因所造成的。美术史上一些尺幅巨大的画作如范宽《溪山行旅图》、罗中立《父亲》等,唯有身临其境观赏真迹时,才能体会到扑面而来的气势,这种震撼绝非在一寸见方的书刊图像上就可获取的。而对于一些关注细节肌理的油画,笔触力度的木刻版画等也是如此。复制图像种种缺陷很难使我们达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一种心醉神迷的状态——“高峰体验”3。另一种因人为不负责导致“谬误”并以讹传讹的现象则让人难以接受。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画面背景中的两根柱子,在一些版本中却被完全裁剪掉了,这是研究达芬奇绘画习惯、风格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范式的重要信息和资料。

2.“中介性”与“批量性”导致观者审美心理的变化

本雅明曾指出艺术品原作的“光晕”价值(Aura),并可使观者产生一种礼仪般的“膜拜心理”,4而复制图像消解了“独一无二”的特性,丧失了此种“光晕”。

首先,复制图像的“中介性”使观者失去和原作了“对话”的通道。“中介性”指复制品的功能侧重于一种向外传播的“展示价值”而非原作的“欣赏价值”。 观看复制品时,观者和艺术中间存有一层隔膜,很难像面对原作那样直接充分想象当时作者的创作情景,状态过程,让人有“艺术杰作‘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无奈之感”5。而在欣赏原作时,观者同作者“对话”之门是敞开的,共鸣心理等都容易产生调动。其次在于其“批量性”使观者心理由一种“珍视”转变为“漠视”,可轻意获取使我们对艺术品期待感下降,不再有“一睹真容”的渴求心理了。

3.“压缩性”所导致的观看方式的改变。传统审美方法如凝视静观等,逐渐过渡到“扫视”“浏览”等浅阅读,鉴赏活动无法深入理性,只倾向于浅层次的感官刺激。艺术复制图像把原有一定体量,可自由选择视角的雕塑,工艺品,建筑等“裁剪”成单一视角的平面图像。艺术欣赏不是被动接收而是一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一些绘画倘从不同角度(逆光、迎光;正面、侧面)看会有不同效果,在上下打量、亲身参与中会不断发现乐趣惊喜,欣赏变成了一个美妙的“再创造”过程。

三、审美中意识的空缺与提升

艺术复制图像种种缺陷长久以来并未得到人们足够重视,而这种意识的空缺也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1.博物馆教育的长期忽视,教学偏重借助书本和幻灯片。1873年,英国皇家艺术协会曾提出“要使所有的公共博物馆皆具有教育及科学的目标。”并把其作为“第二课堂”,我们国家博物馆教育目前还很不成熟。2.艺术普及不但是“量”的问题,更应注重“质”的提高。艺术主体虽日益大众化,但应清醒地看待此现象,即是通过复制图像还是原作完成欣赏?所以,当鼓励人们有条件下多去美术馆欣赏原作。3.美术史学者若重视艺术品原作,既可避免因图像“谬误”导致的以讹传讹,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研究途径和方法。在面对原作时会发现许多在复制图像上无法看到的东西,这往往有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台湾学者徐小虎由检视对比运笔力度以及墨色浓淡指出《双绘图》中哪些是后人补笔,哪些是原笔6。其结论我们不予评定,但其仔细观照大量馆藏作品的学术精神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结语

复制图像在交流传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存在的“失真性”“中介性”“批量性”等固有缺陷,却最终影响“释读”的准确及观赏效果。对艺术品原作与复制品厚此薄彼并不非本文的目的,明确各自优劣,服务于今后审美活动才是宗旨所在。本文要解决的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个意识有无的问题。“读图时代”我们应该“读”何种“图”?“复制图像”还是“原作”?希望本文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注释:

1.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巫鸿.《美术史十议·图像的转译与美术的释读》,三联出版社,2008年北京第一版.

3.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5.黄宗贤.《从原理到形态——普通艺术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年 .

6.徐小虎《被遗忘的真迹:吴镇书画重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猜你喜欢

观者艺术品图像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端午节观龙舟赛
艺术品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艺术品被盗
趣味数独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