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路径研究
2014-03-12李昌瑞覃建华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530023
李昌瑞 赵 瑾 覃建华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530023)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发展路径研究
李昌瑞 赵 瑾 覃建华 (广西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53002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了中国现阶段体制的一些弊端。诸如体教分离让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失、选材的淘汰率高、运动员退役就业等问题。现阶段为促进中国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三合一”观点,即举国体制、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形成一体化。对中国体育发展缓慢原因进一步分析,并对中国体育体制改革提出合理建议,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体育人才;发展路径;教体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中国体育底子薄,人均经济收入水平低。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要把中国的体育走向世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国提出了举国体制政策。坦然现在举国体制随着社会发展就慢慢暴露出它的弊端。诸如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乞讨、前举重冠军邹春兰沦为搓澡工等“鲜活”、CBA退役球员史勇摆地摊等的例子已经非常直观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工队学院化的实施。针对种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我国体育事业如何才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呢?
二、我国体育体制的情况
(一)我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我国体育体制即举国体制的一种形式,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条件下,在我国现有竞技体育水平基础之上,国家集中相对的人力和物力和财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国家和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体育资源,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全国上下形成合力,努力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和国际竞争综合实力,力争在以现代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各类国际竞技体育大赛中夺取有一运动成绩,为祖国、为人民赢得荣誉。
(二)我国体育体制的弊端
自上世纪60年代起,我国制定了有效的政策,走“三级训练体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批的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诞生,同时也产生诸如大运会体操冠军张尚武街头卖艺乞讨等的例子间接说明了这种体制导致了练体育出路难、退役后不能得到很好的安置等问题,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制度最大的难点。
三、“体教结合”的特点和弊端
体教结合能够更加的灵活地把体育和教育结合起来,达到双方互赢得局面,让体育持续健康发展。体教结合能让学生在体育中享受文化熏陶,在文化中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尚情怀。“体教结合”的提出,初衷是为了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学训矛盾,拓宽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让运动员能够全面地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但“体教结合”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体工队学院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优秀运动员的一纸文凭,但其导致了运动员实施文化与文凭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体教结合”并没有达到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这种行为实际上体育系统仍然是主体,体育仍然游离于教育之外,而且进一步助长了体育忽略教育的趋向,与“体教结合”的初衷相违背。如果缺乏制度的保障,甚至有制度的障碍,最终伤害的是中国体育事业本身。
四、教体结合的现状
“教体结合”是指教育系统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大学生运动员。教体结合,“结合”什么?当然是大学精神与体育精神的结合,其本质是人的更和谐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为运动员提供一个退役后的出路,更不是让体质不好的大学生们加强锻炼。当然,这些也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不是精神层面的提升,“教体结合”就得不到持久的生命力,“教”与“体”也会总是走不出“两层皮”的怪圈。
(一)教体结合在中国试点初步成绩
在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土耳其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由国家教育部牵头带团参赛,可以看出教体结合的发展先进性。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代表中国参加的不再是清一色的国家队队员,大多数是高校运动代表队,如北京理工大学代表中国参加男子足球的运动队,杨阳还是整个中国队唯一的博士生。胡凯“眼镜飞人”获得百米冠军,就是清华大学教体结合培养出的一个成功例子。这种教体结合模式取得了双赢局面,一方面教育和体育真正结合起来,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二是巧妙运动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教体结合模式,带来巨大经济效应。
(二)阻碍中国教体结合完善的原因
事实上,“教体结合模式”很早就在我国实施,为什么收效甚微?经过大量的文献参考。认为主要有几点:
1.竞技体育教育部门发展过于强大,长期压制从而让我国高等院校竞技体育难以成长。
2.高校的奖励政策不大,没有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对高校运动队建设资金投入甚微,对体育不重视,导致运动员积极性不高。
3.教练一般是老师兼任,对大学老师职称的评选却以科研为主,客观上调动不了教练的积极性,再者老师兼任教练水平有限。
4.教育系统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中学、大学 “一条龙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实施,仍然是重视文化、重视升学率,轻视体育。
5.有些专业队挂名大学,大学生运动会回来参加,一定程度打击大学生的积极性。从训练时间 和教练指导的不一样,客观的造成成绩差异,有失公平,打击教体结合培养的搞水平运动员的信心和积极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讲过体制将慢慢的消失,“体教结合”是社会发展的过度,“教体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教体结合对运动员本身是有利的,运动员学习文化可以学习先进理念来指导实践,提高自己学习能力。这样自己知识水平高,能在社会随机应变,很容易在社会立足。现阶段为了更好的完善竞技体育,实行真正“三合一"。举国体制、“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制度,形成一体化。
(二)建议
高校是人才辈出、高手云集的地方。集中一切有用资源,加大科研开发力度,提高竞技水平,打造科技体育,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成绩,这就需要学校各学科知识的密切配合和多层次的研究的投入。各高校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高校一方面寻求校企合作,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大对高校运动队的经济投入。高校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条龙奖励机制,更有利于“教体结合”的人才资源培养。对学生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展示兴趣和天赋,及时进行合理引导,让他们选择从事体育项目,扩大群众体育基础,可以更好的挖掘优秀体育人才来参加重大赛事,为国争光,同时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实现体育双赢。
[1]丁永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J].体育与科学,2008(3).
[2]杨在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
[3]阳艺武,刘同员.“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J].体育学刊,2009(5)
[4]黄香伯, 周建梅.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1).
李昌瑞(1980-),男,广西南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与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