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影像:对蜷川实花摄影风格的分析
2014-03-12王津晶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王津晶 (湖南省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从19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作为一个亚洲国家,采取了文化的开放政策。然而同时日本又是传统文化保留的最为完整的国家之一,这两种因素决定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此外,那些从60年代到80年代活跃的摄影家,比如森山大道、荒木经惟以及细江英公等,现在依然活跃在摄影界。基于这样的原因那些类似风格的年轻摄影师很难崭露头角。因此,年轻一代的摄影师向着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验性摄影让当代日本摄影也同样充满着活力。
蜷川实花出生于1972年,她算是日本成名比较早的女性商业摄影师。她早期以拍摄黑白影像为主,后转拍彩色照片之后发现了彩色胶片的多变与其更大的可能性,并略带神经质的激烈色彩为其个人特色,完美地展现了深邃女性美的内涵。她将女性的精神与对色彩的色彩的偏爱完美混合,创造出如同糖果般甜美的女性世界,甜美、性感却不矫揉造作。当她的作品一出现在世人面前,便迅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除去蜷川实花拍的商业影像,我认为她的个人影像作品更能反映她的自我艺术风格,所以拿她的《金鱼》和《花》这两部作品来分析,熟悉蜷川实花的人大多知道,金鱼和花是她镜头下面出现的最为频繁的形象。她本人对此的回答是:“花和金鱼,都是经人干预的自然东西。我并不是个完美主义者,但我刻意追求这种美,却区别于世界上其他的美。”另外,在她的作品中红色则是她使用最多最频繁的色彩。她也曾说过:“红给人热情、精神的感觉,但它也有恐怖的一面,而黑色为我天生所爱,我衣服最多的颜色便是黑色。”
在这分别以金鱼和花为主体的两组作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蜷川实花精致和讲究的布光,还有就是我们看到红色作为主色调,覆盖了这两组作品中的满画幅繁复层叠出现的金鱼和花。其实在蜷川实花的色系里,红与黑是她最常用的色调,而红色则是她使用最多最频繁的色彩。《金鱼》这组作品,像是童话的感觉,鱼缸里的鱼儿游弋在红色世界中。无论是生物或花朵,在她镜头的诠释下,总会有一种比真实还美丽的不真实感。蜷川实花用的颜色饱和度很高,就像这组《花》的作品,虽然是美艳不可方物,呈现出的是一种十分艳丽饱和的状态,但是大红大紫之中蜷川实花却借由着这种看似缤纷艳丽的色彩,演绎出了一种华丽奢华之后的破败感,尤其是她拍摄的人工绢花,表现更为强烈。
在这些作品中,蜷川实花表现出了和别的摄影师有所不同之处,她并不讲究画面中的立体和透视,她的作品虽然颜色多样,但选择的却是二维平面化的构图。她的视觉语言延续了日本传统浮世绘风格,她的作品是对日本传统绘画浮世绘精神上的延续。众所周知,浮世绘是日本的一种绘画艺术形式,它起源于17世纪,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戏剧。了解了浮世绘,再分析蜷川实花,她从小就在一个深受日本文化影响的家庭长大,其父全川幸雄,是日本最有名的莎剧导演,也是日本当代戏剧的代表人物。她父亲喜欢把日本传统的造型和色彩等元素强化夸张到接近超现实的效果,毋庸置疑,蜷川实花正是继承了这点。在看她作品时,可能我们常常看到的只是她相对而言充满个人色彩的作品,但是其实这些作品的背后体现的却是一个深受日本传统绘画浮世绘的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摄影师,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她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这种继承了传统的个人摄影风格。
蜷川实花的这种个人风格的最终形成,有她对红色的热爱,以及对浓艳颜色的依赖,和对花、金鱼等形象的迷恋。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以无数次的重复、强调,来巩固这种风格,甚至于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执着。在她所有作品中,“电影”系列最能表现她的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2007年蜷川实花执导了个人首部电影《恶女花魁》,里面从小至一个小小的头饰到人物服装造型以及室内装潢,蜷川实花几乎全部亲自设计制作,因而这部电影充满了蜷川实花的个人特色,而整个电影又是以描写日本江户时代下的艺妓的一生,加上这特殊的背景,我们甚至可以从《恶女花魁》中,随便截取一张图片,就是真人版的日本浮世绘.。影评人对此片的描述是:在蜷川实花的镜头下,在卡擦卡擦的长枪短炮中,光鲜的美,堕落的美,混乱的美一一展现,大量的红色运用,让人目不转睛,不是剧情如何吸引,是画面太美丽。
蜷川实花的作品,总是让人一看就感觉“是日本摄影师拍摄的”。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蜷川实花无疑使成功的,同时她也为日本商业摄影开拓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在欧美当道统治商业摄影的今天,如何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创作思路几乎已经成为了令所有商业摄影师头疼的问题。而她的作品作为典型的具有“日本人的美感”,强调更多的是整个日本的文化,他们并不像西方人一样倾向于概念化的喜欢某样东西,往往是从个人的喜好出发,捕捉自己喜欢的东西,因而也正是这样,才会造就所谓的“日本人的美感”。
这体现了一种日本民族对自身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不单单只是摄影这方面的,包括绘画、设计等等甚至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一种反思。如何利用本民族的特点与元素来创造新的事物,这同时也应该是我们艺术从业者对自己的一种反思。
[1]村上隆著.《艺术创业论》.中信出版社,2011.3.1第一版.
[2]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