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中国钢琴音乐中的民歌魅力

2014-03-12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大众文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国民歌钢琴曲作曲家

蒋 艳 (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广西玉林 537000)

我国的传统音乐是以单声思维为主,它主要侧重的是音乐横向的交流及变化,而西方古典音乐是以多声思维为主。钢琴音乐做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就具有多声思维的特性,因此,如何将单声与多声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将民歌这一中国传统的音乐融入到钢琴曲中,也就成为了中国曲作家们积极探索的领域。

一、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最初尝试

《音乐杂志》1921年第1期发表了由李荣寿所编配的钢琴曲《中国戏剧曲》,他以“锯大缸”的曲调配成,在当年该杂志第12期上又刊载了沈仰田的《中国戏剧曲钉缸》,这是一首由中国民歌改编而成的钢琴曲。

此后,又有肖友梅、黄自、赵元任等一大批作曲家们将中国民歌与西方钢琴曲的结合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尝试着将具有中国风格的民歌结合到西方钢琴曲中,尽管这一阶段的尝试尚处于一种启蒙阶段,但是仍然创造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曲目,如《卖布谣》《问》《思乡》《玫瑰三愿》等。1作曲家们借此创新和试验了将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和声作品融入到西方钢琴曲中,这为后来的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些作品也表明了作曲家利用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探索是十分有效的。

二、“山歌社”的成立

伴随着抗日战争以及对敌工作的逐渐深入,民歌这一传统歌曲形式也纷纷在抗日根据地展开。1939年3月,鲁艺音乐系成立了民歌研究会,他的成立为民歌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46年3月1日,“山歌社”正式成立了,他是以编配演唱为中心的学生社团所组成的。山歌社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中国的民族音乐,他们在民歌的收集、探索、研究、创作、演唱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细致、深入的工作,正是由于山歌社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对我国后来大规模地探讨民歌改编曲起到了先行的作用,并在继赵元任、黄自之后再次给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民歌改编钢琴作品的涌现

作曲家们开始利用广泛的民歌资源,并将其应用在了钢琴作品中,瞿维于1946年创作的《花鼓》,就是采用了安徽的民歌《凤阳花鼓》,其与民间锣鼓的声音、色彩、音律等相结合,生动地再现了人民欢天喜地的热闹场面;桑桐于1947年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采用了以民歌为主题的单调,作品在原有民歌的基调上,大胆地进行了发挥与创作,其和声采用无调性的现代作曲技法,对中国钢琴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繁荣

现如今,新老作曲家们仍在孜孜不倦的尝试着新的节律、新的技法、新的演奏效果,他们一直在利用民歌来进行融合钢琴曲或将民歌做为基础的素材进行创作,比如桑桐的《民歌主题钢琴小曲四首》(1993年)、徐昌俊和李凡的《卖高底—山西民歌主题》。

例如民歌改编曲《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歌,他在传唱的过程中,也得到各地方人民的改善与发扬,出现了多种形式、版本的唱法。储望华的钢琴改编曲《茉莉花》将江苏与河北的旋律进行了有机结合,组合成了这个改编曲。引子一开始是一个十六分音符音阶下行的装饰音,模仿古筝的演奏效果。高八度的双音回响也表现出古筝上泛音的效果。随后的五连音音型的双手交替高低旋律,这样的节奏就仿佛使人身临其境一般。不难看出,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歌,结合钢琴曲目,凭着中国广大作曲家们的聪明才智及不懈努力,拥有中国民歌特色的钢琴曲目将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正是如此,民歌改编钢琴作品对于作曲理论研究和中国钢琴曲的演奏教学仍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

五、根据民歌素材把握作品风格

在利用中国传统民歌来创作一个全新的钢琴曲时,作曲家们不但要对中国的传统民歌进行深入的了解,探析其所要利用的民歌的渊源及他的发展历史,同时还要对拟创作的钢琴曲的风格进行定位,因此这就要求作曲家们在创作初期就要深入地研究民歌的体裁(号子、山歌、小号)2、风格色彩、地道的演唱资料及其创作背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

六、注重演奏者对作品的二次创作

成功的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根据他自身的状况,结合他自己本人的风格特征,可能会有一个对作品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演奏者在保持原有作品风格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演奏者将自身的世界观、审美观、人生观及情感等都融入了作品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再次融入到演奏中,从而再次为作品增添了魅力,使得作品变得更加完美。

结论

钢琴音乐是传统的西方表演形式,因此要想真正使钢琴音乐整合到中国的音乐文化中来,就必须以中国的传统音乐做为基础,将中国音乐的传统因素巧妙地融入到钢琴音乐中来,同时,扬长避短,再有效地结合西方钢琴音乐的演奏技巧和技法,提高我国民歌的魅力与表现力,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第一首民族钢琴曲自1915年诞生以来,中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们就一直在探索着如何将民歌融入到钢琴音乐中来,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现在具有中国民歌魅力的钢琴音乐已经不仅仅是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了,而且已经在世界音乐界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以中国传统民歌改编成的钢琴曲,具有着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他以其独特的魅力风格,已经在世界的音乐舞台了占据了一席之地,受到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相信今后他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并且会更加辉煌、绚丽。

注释:

1.周青青著,《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年 12 月.

2.靳卯君著,《情系音乐—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

[1]周青青著,《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年 12月.

[2]靳卯君著.《情系音乐—中国当代音乐家访谈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猜你喜欢

中国民歌钢琴曲作曲家
追往以自鉴——中国民歌演唱的教育传承
小小作曲家
乡间晨雨(即兴钢琴曲)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夜的钢琴曲(六)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