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分析嘉莉妹妹的成长历程
2014-03-12马亚超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马亚超[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用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分析嘉莉妹妹的成长历程
⊙马亚超[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对后世影响甚大,他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嘉莉妹妹》是美国小说家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品,讲述了嘉莉与三个男人——推销员杜洛埃、酒店经理赫斯渥及万斯太太的弟弟艾姆斯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嘉莉从乡村姑娘到成为万人敬仰的舞台明星的故事。本文试用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来分析嘉莉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内在需求推动的结果,而不是受野心的驱使。
马斯洛 人类动机理论 嘉莉妹妹 成长历程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认为人类需要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状,越在底层的需要,越为人们所需,受众人群也越多;最高层次的需要,能够实现的人很少。他的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最基本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嘉莉妹妹》是德莱赛的处女作,讲述了嘉莉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情况:初入芝加哥时生活艰辛,后来通过自己的打拼成为纽约炙手可热的女演员。在这一过程中,她在物质上选择依靠杜洛埃,在感情上选择信赖赫斯渥,在精神上选择依附艾姆斯。有评论家认为嘉莉对不同男人的选择,基于她永不满足的欲望与野心,笔者认为,嘉莉的选择是人类自身不同层次的需要促使其向更高一级的需要迈进的结果。她选择杜洛埃是急需解决生理与安全的需要,选择赫斯渥是解决归属与爱的需要,选择艾姆斯是自尊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杜洛埃:嘉莉底层需要的实现者
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具体说,假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那么生理需要而不是其他需要最有可能成为他的主要动机。”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人们就要为解决温饱努力,整个人生追求也局限于此。“如果所有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并且机体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宰,那么,其他需要可能会完全消失,或者,退居幕后。这时就可以公正地说,整个有机体的特点就是饥饿,因为意识完全被饥饿控制。”生理需要中的饥饿不同于人们通常的理解,“当一个普通公民说‘我饿了’,他所感到的是食欲而不是饥饿”,当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人说“我饿了”,他感到的是生死攸关的饥饿。当生理需要成为主要动机时,人们会用各种方法满足这一需要,甚至会采取有违社会道德的措施。嘉莉对杜洛埃的依附,就是在基本需要的推动下不得不做的选择。
初到芝加哥的嘉莉在一家制鞋厂工作,但很快她丢失了这份薪水微薄的工作。没有工作,姐夫汉生逼迫她回农村老家。嘉莉有两种选择:一是回老家;二是自己在芝加哥闯荡。19世纪,商品已成为大众文化的主体和日常生活的核心,美国尤为如此,人成为商品与物质的奴隶,热衷于消费行为带来的满足感。在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下,嘉莉没能抵抗住城市的诱惑,她选择了留下来。
没有工作,没有住所,生理需要成为嘉莉急切解决的需求。面对饥饿的威胁,“除了食物,其他任何兴趣都不存在。他梦里是食物,记忆里是食物,思想活动的中心是食物,他的感情对象是食物”。处于饥饿状态中的人都要寻找摆脱这一困境的方法。在没有能力自己满足基本需要的情况下,推销员杜洛埃成为嘉莉最好的选择。杜洛埃非常新潮的棕色呢子上衣,衣服上镀金的扣子以及鼓鼓的钱包,表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仅能解决自我的生理需求,也可以帮助嘉莉满足她的需求。为了解决最基本的需要,嘉莉选择用美貌做交换物,换取杜洛埃的帮助。
当一个需要被满足后它就不再对人产生威胁,接着会有新的需要控制人的机体。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在生理需要之后是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大致归为“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要,对于保护者实力的要求等等”。杜洛埃不仅解决了嘉莉的生理需要,还为她寻找到一个稳定的住处——西区联合公园对面的奥格登公寓里三间带家具的房间。这三间带家具的房间,不仅解决了嘉莉的住宿问题,使她免受流浪之苦,还是她坚固的城墙,为她阻挡社会中动荡不安、尔虞我诈等各种不稳定因素,维护了她生活的稳定。这三间房屋,对嘉莉来说不仅是一个栖息之地,更是她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保障。
有批评家认为嘉莉对杜洛埃的依赖是作者赋予嘉莉金钱价值观的结果,这种价值观理所应当地认为金钱是生命中必须有的东西,是比贞操更重要的追求,其实,嘉莉的选择是自身基本需要和安全需要推动的结果。
二、赫斯渥:归属与爱的投靠人
杜洛埃不知道当饥饿与安全需要得到解决后,以前潜藏在身体里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就会逐渐凸显,占据人的整个意识。在他认为对嘉莉拥有绝对优势,与别的女人约会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嘉莉已经由原来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有自我追求的人。杜洛埃物质上的帮助,已经不能满足嘉莉归属与爱的需求。
当归属与爱成为主体时,“个人空前强烈地感觉到缺乏朋友、心爱的人、妻子或孩子。也就是说,他一般渴望同人们有一种充满深情的关系,渴望在他的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他将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做出努力。”杜洛埃不在家时,嘉莉孤独无助,没有知心朋友与倾诉对象,也很少出门,她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团体;杜洛埃在家时,享受嘉莉的美貌与身体,却不把她看成家人,嘉莉也没有家庭。因此,嘉莉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集体,她归属与爱的需要受到严重威胁。当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会“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在遭受抛弃、遭受拒绝、举目无情、浪迹人间的痛苦”,基于这一需要,嘉莉不再满足做杜洛埃的情妇,而是希望杜洛埃跟自己结婚,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可杜洛埃总是以事业忙为借口推脱。酒店经理赫斯渥的到来点亮了嘉莉归属与爱的灯。赫斯渥为人大方,比杜洛埃更加体贴入微、稳重沉着。他一直把杜洛埃称为嘉莉的丈夫,这一称谓像石子扔进湖中,激起嘉莉心中感激的涟漪,因为她非常渴望她是杜洛埃的妻子,而不是社会舆论所不齿的情人。结婚、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是暗藏在嘉莉体内归属与爱的需要的强烈的外在表现。杜洛埃不仅不愿给嘉莉一个婚礼,还在推荐她去做女演员时,刻意隐瞒他们之间的关系,为她取一个假的姓氏——马登达。相比杜洛埃,赫斯渥则表现得很好,当嘉莉说要举办婚礼才能在一起时,他承诺依据嘉莉的意愿,“她说什么时候结婚就什么时候结婚”。他们来到蒙特利尔,第一时间举行了结婚仪式。在嘉莉归属与爱的需要急需解决的时候,杜洛埃远不如赫斯渥,所以嘉莉离开前者,投靠了后者。
有评论家认为嘉莉对赫斯渥的迷恋与依靠,只是由于赫斯渥比杜洛埃的外表更加光鲜照人、更加体面,这是对嘉莉的误读,他们没有认识到潜藏在身体内部、对人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需要的重要性。嘉莉对赫斯渥的投靠是因为杜洛埃已不能满足她归属与爱的需要。
三、艾姆斯:自尊需要的引路人
如果需要“长期得到满足时,就不再是行为的活跃的决定因素和组织者了。它们只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即如果遭受挫折,它们会再次出现,控制机体”。在纽约,赫斯渥的生意破产,又找不到工作维持生计,最后需要嘉莉外出工作,供养家庭。嘉莉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此时的赫斯渥自顾不暇,他不可能给嘉莉提供什么依靠,也就自然不能满足她的自尊需要。
自尊的需要可分为两类:“第一,对于实力、成就、适当、优势、胜任、面对世界时的自信、独立和自由等欲望。第二,对于名誉或威信(来自他人对自己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对于地位、声望、荣誉、支配、公认、注意、重要性、高贵或赞赏等的欲望。”嘉莉寻找演员工作,除了她以前有过出演的机会,主要还是受艾姆斯的影响。艾姆斯年轻,有新思想,他不认为有钱就该奢侈。他的思想对嘉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当一个好演员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的观点,促进了嘉莉做演员的决心。嘉莉追求事业上的成功,主要是可以得到别人特别是艾姆斯的肯定与膜拜,她渴望头像上报纸与杂志供人们欣赏。通过自己的努力,她赢得了向往已久的名誉,得到了别人的尊敬,满足了自尊的需要。
自尊需要之后,是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到的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成为的一切”。对书毫无兴趣的嘉莉不能完全认识自己,当艾姆斯指出她更适合演正喜剧时,她陷入迷茫,迷失在灯红酒绿之中,这不能完全责怪嘉莉,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何况来自乡村的她。她不是精英,注定不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嘉莉从芝加哥到纽约,从一个乡下姑娘到一个都市明星,看似是在欲望的驱使下,有心计地利用男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其实是潜藏在人类身体内部的动机理论不断提升,控制了她的行为与选择,使她一步步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嘉莉的选择,也很好地为嘉莉的“欲望”做了辩解。
[1][美]马斯洛著,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美]德莱赛著,王艳燕、胡莺译.嘉莉妹妹[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3] 刘玉梅.从嘉莉妹妹的四个选择看德莱赛的价值取向[J].芒种,2012(3).
[4]戴莹《.嘉莉妹妹》男女主人公悲剧命运之共性研究——基于人性弱点视角的分析[J].视界,2012(3).
[6] 陈文智,徐建纲.论《嘉莉妹妹》中摇椅的象征意义[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2).
作 者:马亚超,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比较文学暨世界文学在读硕士。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