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斯奋先生关于新文人画价值体系构建路径浅探

2014-03-1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5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17期
关键词:文人画中庸艺术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510000)

“新文人画”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面世,就始终伴随着人们的质疑和毁誉而时起时落。这很正常。因为在历经政治、文化、风尚等沧桑巨变后一切虚拟化、功利化、娱乐化的今天,已很难构筑文人画崇雅尚儒的广泛社会基础。面对这种现状,刘斯奋作为“新文人画”家的一个典型代表,不但以自己独具风格、卓然有成的创作展示了文人画在新时代下焕发出的巨大魅力和古雅意趣,还以其创作、审美等系统化的价值体系构建,为业内外人们的创作、审美创造了一片思考和观照的广阔天地。这对人们发现并发扬中华文化传统精粹、弘扬民族自信心、增强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意义重大。

刘斯奋先生画作的论家已有不少,仁智互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试图根据刘斯奋先生在多个场合下阐述的主张、观点结合其本人的创作,对其新文人画价值体系做些简单梳理。画什么、怎么画、怎么评是这一价值体系的几个核心命题。

首先是画什么的问题。

刘斯奋先生的画由三部分组成:古代人物系列、现当代人物系列、山水画。无论哪个系列,刘斯奋倡导的是“灵性”“妙悟”。笔随心转,趣在意先。

“我认为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最重要的是灵性和妙悟,因此有意不拜师,也不像通常学画人那样临摹,只是广泛读古人的画,用心去感受、领悟,然后充分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发挥”。

“我更强调写心中的山水。如果你去外面走走看看,会发现真实的山水没有心中的山水那么美,只有经过内心的感悟和艺术提炼的山水才能达于理想。”

这种“灵性”和‘妙悟”必须建立在“个性”和“激情”之上。

“在艺术创作上,我崇尚的一是个性,二是激情。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于独一无二,与众不同。而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方式却是寻找事物的共性,然后成批量地制造,覆盖市场。现代的画界受其影响,致使作品的趋同性太强,包括教育和各类评奖,都有着自身的某一个共同标准,这些都不利于个性的发挥。”

“中国画以线见长。这根线,固然能够勾画形体,但又超越于形体。因为作为物象轮廓的那根所谓“线”,其实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人的主观感觉,因此与真实存在的“体”和“面”比较,它与人的心灵、情绪的联系更加直接。”

所以,在刘斯奋看来,画什么甚至怎么画不是问题,画家心中有什么才是问题。

崔自默在接受访谈时也曾谈到,“艺术可以娱乐自己,也可以娱乐别人;同时娱乐,两全其美,那当然更好。一般艺术工作者,为了市场和饭碗而劳动;真正的艺术家,应该为自己和真正的知音而创作。”

刘斯奋在画《蝴蝶》时,跋语云:“此图初下笔时,欲作一古之伟丈夫,写出发与眉之后,心念忽转,遂变男为女,至五官俱成,心念又一转,乃变古为今,遂得此称意之作,其中曲折似有造物持之者。”

“灵性”和“妙悟”是个性的体现。康德曾指出:有些艺术作品,尽管从审美观点看,无瑕可指,却是“没有灵魂的”。这个“灵魂”是什么呢?康德说,它就是“心灵中起灌注生气作用的本原”,或“表现审美意象的功能”,也就是天才,或个性。

“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

以此来看,只要是来自心灵的艺术,不论时代、不论形式,其实根脉是相通的。只有来自心灵的才是最富生命力和个性的,外在的工具、技巧、材料等都只是这种心灵的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段而已。刘斯奋洒脱、疏阔,收放自如,情之所致,性之所到,无不从容自适,余韵绵绵,了无斤斧凿痕,大写意式的绘画风格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诠释。

其次是怎么画的问题。

当代不少新文人画特别强调笔法并尝试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但大多没有脱出以书于画的玩弄笔墨的形式。

其实,文人画的创作,在多数情况下,追求的是一种“无法”甚或心法。同样是画竹,苏东坡崇尚“胸有成竹”。“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 而节叶具焉。 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叶叶而累之, 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而郑板桥却强调“胸无成竹”。“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这种“无法”或心法从哪里来呢?源于学习积累和勇于创新。

刘斯奋入画,是年近五十的时候事。此前在干什么呢?在当官,在搞历史研究,在写小说,在操练书法等等。当然,这过程中也从来没放弃画家梦。刘斯奋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多次谈到,这种学习、积累的重要。

“我的前半生,做学问、写小说都是一种积累,恰恰是这种积累,日后显示出它的作用和优势……也许与我在前半辈子中,有意无意地一直在做画外功夫。”这和有人问陆游诗歌要怎么写,陆游答以“功夫在诗外”一个道理。类似的例子,历史上其实还有不少。扬州八怪排名第二的金农,也是年五十而画,之前在做什么呢?读书做诗、书法、篆刻等。著名国画家黄宾虹也是年近八十才举办第一个个人画展。什么道理?厚积薄发。源于此,过去潘天寿先生在浙江美院时,就浙美的中国画教学提出过国画系的学生应三分画画、三分练字、三分读书、一分处理个人事务;无独有偶,同是浙美名教授的陆俨少先生也提出过学画之人应三分画画、三分写字、四分读书。这些前辈洞烛其奥,用心堪称良苦。

当然,光有学习、积累还不行,还得有自家机杼。创新是刘斯奋所力倡力行的。以现当代人物入画,是刘斯奋在题材上的一大突破。而以直线为之,则更显刘斯奋的手段。中国画虽然以善用线著称,但直线的描绘却多为为西画之特色,本为国画之大忌。但刘君却能将直线与传统的钉头、鼠尾、折钗、勾勒巧妙地揉为一体,大胆用于当代人物画中,“落笔肯定,煞煞有声,简约而利落。”

有了学习、积累、阅历,创新就有了根基。否则,创新就缺乏底气和内蕴。如何让创新不流于空谈呢?刘斯奋主张“不定一尊,不拘一格,不守一隅。”要坚守作为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和原创性。简单点解释,“不定一尊”就是不要被机械地模仿一家,“不拘一格”就是要培养自己博采众长、匠心独运的风格,“不守一隅”就是要跳出自我封闭、固守一隅的小圈子。刘斯奋倡导的创新、“三不”论与他与他所倡导的“灵性”“妙悟”一脉相承的。“创新也不是要去楞想,那会是有痕迹的……艺术的创新应该是艺术家天性的自然流露。”

唯其如此,方显出其对于新文人画创作的难能和可贵。

2008年,刘斯奋和周国城等人发起成立了“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提出“复兴文人画”的主张和实践。其出发点就是倡导一种重视学习积累、勇于创新开拓的风气并复兴新文人画。

一次岭南名家画展上刘斯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的文人画要坚守的只是以悟性、才华和文化修养为出发点,以及以精神追求和个性发挥为艺术价值的至高标准。至于怎么画,画成什么样,则应当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多方尝试。说到底,要振兴文人画,必须创新和发展文人画。否则便只是一句空话。”

刘斯奋所强调的创新、“三不”论等理论不仅体现在新文人画具体的创作中,还体现在如何面对功利化的商业社会和西方文化艺术对传统文化、新文人画的冲击和态度上。在2011年6月“陕西国画巡展”广州展上刘斯奋肯定:“在当前商品意识浓厚的浮躁状态下,陕西画家以自己的执着和真诚告诉我们,作为艺术家,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社会背景下如何坚守一个艺术家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在面对西方艺术和外来影响的问题上,针对部分人的崇洋媚外,刘斯奋强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要认真总结近百年变革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再妄自菲薄,唯西方的马首是瞻,继续充当西方文化的附庸,而是要回归与重振中国艺术自身的‘道统’。重新发挥中国画以线造型、以简驭繁和侧重写意三大优长,沿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独特个性的方向去寻求突破。”

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重视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原创性,倡导创新和“三不拘”等既是刘的个人心得,也是文人画自古流传下来且放之四海亦通的准则。

再次是怎么评的问题

审美标准,从来都是一个极富个性化和争议的问题。

比如董其昌。这位书画兼胜且理论建树颇多,晚明影响最大、执艺坛牛耳数十年的大书画家,人们对他的评价就天差地别。褒者倾其溢美之词,甚而誉之书法为“书家神品”。连康熙、乾隆都以之为宗法,备加推崇,亲临手摹;而批评者以包世臣、康有为等为代表,倍加讪笑排斥。徐悲鸿则更是批评董“闭门造车…毁掉中国书画200年”。

怎么评价新文人画?刘斯奋认为中国传统审美是含蓄、内敛、不走极端、温柔敦厚、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具体到中国画上,就是要重新发展以线造型,以简驭繁和侧重写意这三大优势。倡导一种“中庸之美”。

刘斯奋以著名导演李安所拍电影为例:“我觉得李安作品很重要就是守住中国传统审美,他把武侠拍得跟舞蹈一样,在竹林里面打架,在飘,这是艺术画,这是中国审美,就算刀光剑影也是很艺术。正是因为他做到了好莱坞做不到的东西,所以他才能得到奥斯卡。”

“中国绘画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不走一端,太柔美和太阳刚都不对,它应该是中庸,是一种过犹不及,要内敛和含蓄。”

刘斯奋坚守“中庸之美”的理念,与当下国势大盛,国学和传统精粹复兴有一定的关系。但更与其家世背景、教育、经历等有关。刘斯奋先生幼承家学熏陶,青年恰逢文革浩劫,高考学画不成就文,学而优入职机关进“仕”,个中曲折颇富戏剧性。这种人生际遇使刘斯奋对中国政治、历史、文化、艺术、道德等等有了更加现实、深入和多维的综合观察和长考,并成就了刘斯奋在政、学、文、艺等多方面的成就。“中庸之美”也应该正是这种际遇、观察和长考的结果。

“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其实并不非中国传统所独有。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诗人潘季里特在他的《祈祷诗》中说:“无过不及,庸言致祥,生息斯邦,乐此中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他的《金言》中说:“一切事情,中庸是最好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也有许多关于“中道”的言论:“当人过度时,最合适的东西也变成了最不合适的东西”。这里的“中行”“中庸”“中道”意旨大致相近。但东西方的关于“中庸”“中道”思想的阐述,二者还是各有侧重。东方的“中庸”强调内在人性的仁爱、心灵纯净以及与外在社会的礼法共谐,西方的“中道”强调一种智慧化知性、社会法则公正性思考等特点。

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的沉沦与衰败,给中国传统艺术带来了同样的却难。而当代全球化进程似乎又使传统艺术渐失现实土壤和文化背景。这种现状唤醒了部分艺术家们和评论家的责任与使命感。新世纪中国美学重新阐释中庸美学思想,这既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对20世纪“拿来主义”走极端思维的反思。以刘斯奋所代表的一些艺术家及理论家倡导的“中庸之美”也就顺理成章,并有了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基础。

从新文人画的角度来看,中庸之美,首先表现为一种和谐之美。文人画的一大特点是用线入画,强调“心法万源”,心手合一,笔灵相通,内外相应,圆融通达;其次中庸之美,也是一种自然之美。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最高理念,与《周易》的中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周易》建立在先哲对世界对立统一,矛盾运动认知的基础上,是我们人类社会对宇宙和谐,平衡这一最高法则的本质理解。许多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相互关系及相处原则,看重天道、地道、人道合一。这正是人、自然、艺术等人类活动的最原始、最简单的反映。应天承道,顺从自然是不变的规划;中庸之美还是极富包容、理性和成熟的智慧美。顺其自然,不过不欠,不温不火,自适适人,同气相投,同音共振,恰合文人画的款曲。

刘斯奋厚承家学、广采博纳,深研历史、细究兴衰,长参时政、洞悉人情,非常典型地承继了文人画精髓和脉理,以其卓然有成颇具个性化创作和新文人画的价值理念的构建、实践,隐然扛起了新文人画的大旗。也许有人会对他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也许有人会对他的观点有异,但这些都不妨碍他作为新文人画家群体中一个标杆性代表的存在。新文人画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但既然作为一种艺术形态,那么多人喜爱,参与创作、收藏,那么就说明了她本身的生命力。她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怎么样?我想任何人都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预测或答复。存在即合理,还是让时间会来为人们印证、说明这一切。

参考文献:

[1][2][3]胡山,唐娟.《厚积薄发 鱼跃鸢飞》.南方企业家,2006.7.

[4]刘斯奋.《中国画如何面对世界》.羊城晚报,2010.07.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6]歌德.《歌德谈话录》1827.4.

[7]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8][10][11][13]胡山,唐娟.《厚积薄发 鱼跃鸢飞》.南方企业家,2006.8.

[9]钟耕略.《从刘斯奋的绘画看中国水墨前景》.当代中国画,2007(5).

[12]徐毅儿.《岭南画派进入“多元时代”》.信息时报,2012.9.

[14]清•王文治《论书绝句》

[15][16](李昱) 刘斯奋.《中国画如何面对世界》.东莞时报,2013.4.

[17]王岳川.《当代文化创新应重申中庸思想的价值——<中庸>思想的发生与后价值时代的意义》.

猜你喜欢

文人画中庸艺术
“文人画”里写春秋
禅画文人画中的简约与萧散
人的伟大
中庸自明
当代画家 胡石
纸的艺术
文人画:内心自省的外在流露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