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关山月对高剑父的继承

2014-03-12雷小洲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5期
关键词:关山月人物画艺术

雷小洲 (广州美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我们认为“大众的艺术化,艺术的大众化”是高剑父终极的艺术追求,不过残酷的现实是他的这一追求在其生前并未落实,颇为欣慰的是他的这一追求又通过另一个途径得以完成,就是通过他的艺术教育,特别是通过他创办的春睡画院这一教育形式。高剑父由于本身西画功底的欠缺,使他很难深入进行西画技法的探索,进行中西融合的可行性,造型功底的缺陷,使他很少涉足于人物画,尽管他也涉足了人物画创作,不过多是佛教人物或古装人物,并没有涉及到现代人物画,在人物画创作上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而其弟子就在人物画的领域显得得心应手,大量“艺术大众化,大众艺术化”的佳作不断出现。如黎雄才《儿童》,关山月《一个教授生活》《从城市撤退》,方人定《到田间去》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作品,是将西画技法融入中国画的绝佳例子。当然高剑父学生中最为典型的代表非关山月莫属。

关山月是高剑父最为欣赏的学生之一,他也是最能践行高剑父思想的画家。不但在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大成就,在上个世纪的30、40年代他就贯彻高剑父艺术大众化的理念,创作出了一大批精品,比如《三灶岛之所见》《寇机去后》《中山难民》等等,都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入的描绘。解放战争后关山月又创作了大批现实主义作品,《湛江堵海工地》《海军战士》《长征图》等等即为代表,这与一些长期沉浸于传统文人画创作模式的画家是有很大区别的。陈少丰先生在文章中提到:“共和国成立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画家到风景名胜区进行写生,对画谱画稿而画了几十年的山水画家,面对真山真水竟无所措手!有的则用习惯的‘开合’构图,然后以惯用的皴擦点染法描画山石树木,结果还是公式化、概念化的老一套,与面前优美壮丽的景物了不相干;有的则面对生动具体的自然美景,不知如何加以取舍提练,原有的一套僵死的画山、画水、画树木、画烟云的方法,全用不上,于是画成幼稚、堆砌、迫塞一团,结果仍与自然美景了不相干!”1关山月继承了高剑父的艺术主张。他的艺术创作,面对生活,描绘现实,创造了生活气息很浓的作品,给画坛带来了新的气象,赢得了创新的好评。

关山月于1935年加入春睡画院,从那时开始他就真正打开了艺术之途。关山月的艺术成长可谓迅速,很快就接受高剑父的衣钵,在艺术的大众化方面做出了非常成功的尝试,他先后画了《今日之教授生活》《从城市撤退》《铁蹄下的孤寡》《中山难民》等为数众多的现实主义力作。当广东遭到日军侵略,无数民众处于颠沛流离的困境下时,关山月以澳门为根据地,联合很多画家举办画展,揭露日军的暴行。在一次展览中,关山月的作品成为除了高剑父之外最为醒目的,就是这次展览上关山月展出了早期代表作《三灶岛之所见》,此作是关山月学习高剑父以画笔书写现实的第一个巨作。简又文在《濠江读画记》中详细探讨了关山月的这批画作,“关山月以器物、山水最长,花鸟次之,人物、走兽又次之。诸作品中凡绘到木船、破帆、渔网、竹筐等物均可显出其绝技。余最爱其《三灶岛之所见》一幅,写日机炸毁渔船之惨状,一边火焰冲天,一边人物散飞,其落水未没顶者伸手张口号哭呼救,如见其情,如闻其声,感人甚矣。是幅写船虽未及他幅之精细,惟火光太空,飞机大船、人人物物一一罗致于数尺楮上,布局得益,色素和谐,则又远胜于其他诸幅之单纯矣。矧其为国难写真之作,富于时代性与地方性,尤具历史价值,不将与乃师《东战场的烈焰》并传耶?”2简又文将关山月的这一批画作推高到乃师同一高度,可见其对高剑父艺术的认可。

虽然在美术史上郭沫若影响不算太大,他的美术论点发表的也不是很多,但是作为用艺术来改造社会的学者,他对美术的认识是同陈独秀、高剑父一样的,主张艺术不能仅仅写自己的逸兴,而且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他跟关山月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就有交游,并且对关山月的艺术道路进行了充分肯定,其中对关山月的《塞外驼铃》评价甚高,并以七绝六首题上,后面还有一段跋语,曰:“关君山月有志于画道革新,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而一以写生之法出之,成绩斐然。近时谈国画者,犹喜作狂禅超妙,实属误人不浅,余有感于此,率成六绝,不嫌着粪耳!民纪三十三年岁阑题于重庆。”3郭沫若对关山月之“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是非常赞赏的,他通过对关山月与“喜作狂禅超妙”之流对比,凸显出关山月对艺术大众化追求的认可。

关山月为了跟随高剑父学画,同老师一起写生,一起逃难,一起办画展,这些经历都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产,这在关山月后来的回忆中见出端倪,“1938年我在广州随高剑父先生学画,因广州受日机空袭威胁便跟高老师到四会去画画。广州陷入铁蹄,我们也分散了。我背着一袋炒米过了两个多月的流浪生活,终于逃难到了澳门又找到高老师,此后跟着他在澳门一间寺院住了两年。这两年中我画了数十幅有关抗战题材的中国画,其中有《三灶岛之所见》《渔民之劫》(四联屏)《艇娃》等画……另外还有《游击队之家》《中山难民》《从城市撤退》(长卷)和《拾薪》等。”关山月为何不畏艰险到处写生、到处办画展,这同样是出于乃师的教导。关山月认为自己的画画动机是本着“国家兴亡”的高度来进行的,“当时,我这样画,到处展,完全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心,自愧不能拿枪上阵,就只好以画笔作器,参加到抗战救国的行列中来。”他和很多画界人士“先后从东北、华北。华东及湖南、广东、香港等地陷区撤退,云集于桂林的大批文化界进步人士,汇集成一支强大的抗日文化队伍。”4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以后,关山月始终秉承着乃师的艺术信念进行创作,他在晚年还亲自赋诗一首,表示自己对乃师的感激之情,”风尘七十长坚持,多少甘辛我自知。若论文章兴废事,半凭己力半凭师”,可见关山月对乃师的艺术技法传授以及技术理念的继承。

周锡韦复先生认为:“从关山月1939年所作的《百合花》《从城市撤退》等画幅中可以看到剑父明显的影响。在后者那长卷上,他以熟练的没骨法画日寇飞机轰炸的情景,对城市楼房用明暗法渲染,突出其立体感,而村野的人物、山水,则以线条钩勒为主,把中西技法较好地结合起来。”5韦岷认为:“如果说,在他最初的成名作——如《从城市撤退》长卷(1939)——中还可以看到高氏山水画的影子的话,那么经历40年代在塞北长期的写生以后,关氏已经学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观看自然和再现自然,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笔墨语言作出了富于成效的修正。6综上所述,关山月在解放前创作的《中山难民》还是《从城市撤退》都是秉承乃师的艺术理念进行创作的佳作,至于解放后不久,乃师就病逝于澳门,而关山月则生活于大陆,尽管二者被地域与时间隔开,但是高剑父在很早就在关山月心中种下的艺术之花,却早已渐渐绽开,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盛放。

注释:

1.陈少丰.《单剑锋-山川悠悠》序.岭南版.1991(9).

2.黄小庚.吴瑾编.《近代画坛实录》.岭南美术出版社,1990.p202.

3.关山月.《乡心无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p170.

4.《人文关怀——关山月人物画学术专题展》.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2.p130.

5.周锡韦复.《岭南画派》.广州文化出版社,1987.p128.

6.《岭南画派研究》.朵云第五十九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p239.

猜你喜欢

关山月人物画艺术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谈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写意性
画家关山月的信仰
李湘《红楼梦》人物画选
纸的艺术
送别
张翔洲中国人物画
关山月夫妇:执手相携,共闻花香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