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取消企业年检可抑制“权力寻租”

2014-03-11葛丰

中国经济周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保护法工商简政放权

葛丰

国家工商总局近日发出通知,宣布自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业年度检验工作,要求各级工商机关抓紧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准备工作。

取消企业工商年检切实有助于企业减负,以此为代表的简政放权改革红利,起码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得以体现:

首先,有利于释放市场活力,增进社会福利。当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较为严重、不能有效保护法人产权时,企业为争夺“公共租金”或寻求保护法人产权,只能倾向于选择支付寻租成本。在以往每年需进行的工商年检过程中,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极为有限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对企业逐一进行实质性审查,但由于这一审查客观上致使企业合法经营地位始终处于不确定性状态,企业必须投入人力物力以应对年检(甚至还要应对某些官员“设租”行为),而这种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支出,势必削弱企业竞争力,拉低经济体整体效率。

其次,有利于维护市场自发秩序,减少干扰信息。现代经济的复杂性导致信息广泛散布,只能依靠市场自发秩序扩展逐步显现与相互作用,而政府过多介入市场,不仅会与企业一样面临信息不完备的考验,而且还会因行政部门特有的缺乏激励等问题,反而加剧市场信号失真,工商行政部门有名无实的企业工商年检审查,反可能因其错误的“隐性担保”,导致市场信息筛选与信用评价机能紊乱。

第三,有利于政府压缩寻租空间,保障公平竞争。因为寻租活动归根结底源于政府管制。政府管制越严重,企业就越难以通过市场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因此也就越可能转而同政府官员进行交易,而这,实则也正是我国目前腐败寻租现象相对高发的温床所在。

第四,有利于政府明确职责范围,提升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因为政府职责范围并非越大越好,通过简政放权,树立有限政府理念,把该放的权力放掉,可以促使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相对有限的公共资源集中到自身核心职责范围中去。

当然,简政放权作为存量改革重要内容,注定不可能一帆风顺,其显而易见的障碍因素主要有两点,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观念中对于“一放就乱”的忌惮,以及现实中市场制衡机制的不完备,经常被反市场力量引为口实;另一方面,简政放权深刻触动到相关利益集团既得利益,而触动利益向来“比触及灵魂还难”。

新一届政府已经清醒认识到简政放权是当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先决条件与首要抓手。接下来,切望身负民众殷殷期盼的各级政府,心系民众福祉,不负民众嘱托,在简政放权自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尽可能地让步子更快一点,再快一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护法工商简政放权
How should traditional accounting transfor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管好“熊孩子”,人人有责
绑架罪的基本问题
简政放权:减“权力”之身行“简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