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研究生培育的国际比较和经验分析

2014-03-11李杰,黄先海,马虹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李杰,黄先海,马虹

摘要:西方的研究生教育已有上百年历史,期间经过数次变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对象,分析归纳了这些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特点,为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通过比较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从前沿引领、训练强化和机制构建三方面入手有效推动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国内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19-0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国家正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期形成日益强大的创新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校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7月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未来社会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育模式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导师制、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实验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至2010年,全国在校研究生已达140.5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6万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应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要求,我们要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迈进,必须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从单一模式向结构多样化、从重传授到以能力为本的战略性转型。在从研究生教育大国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转型期,研究如何实现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对我国加快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国外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讨,明确中国未来的大学教育必须能够完美融合“传道、授业、解惑”等传统职能,与“创新、应用”等现代职能于一体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一、创新人才和创新型大学

创新人才,首先是人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或者至少是有某种特长的人;其次是创新型,即必须是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创新人才定义并不一致,但是在以下核心问题上是一致的。创新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批判性的思维和敢于尝试敢于拼搏的精神。具体说来,创新人才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宽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2)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3)富于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4)清晰的思维,很强的判断力和敏捷性;(5)丰富多样的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意识;(6)扎实的科技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浙江大学旨在把浙大建设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杨卫校长认为:创新型大学,能够将知识的发现、传播和应用广泛融入学校的各种各样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活动中,具有灵活的校园事务管理和教学系统管理等。也就是说,知识的发现、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在一个创新型大学应该是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交替。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和关键,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社会赋予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责任,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是提升我国研究生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有效推行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提升自身素质、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要求。研究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高层次科研人员,是未来国家创新体系的主力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是研究生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面对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如果仍然在研究生培养中使用统一的、单向的、被动的教育方式,研究生就无法触摸到科技发展的脉搏,势必难以担当起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任务。所以研究生教育必须把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通过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有效推行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要求。现行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限制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因素,通过对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探讨,明确影响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根据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要求,摸索创新人才和研究生培养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研究生创新不足的现状,使创新型研究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更具有有效性、操作性、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

19世纪德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创造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出上成效斐然,更重要的是德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自身所产生的强有力的输出效应,使它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效仿的对象。德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确立,使得德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研究生培养力显著增强,在创新人才产出上成就突出。1901—1920年间全球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共60人,其中德国19人,法国12人,英国7人,美国2人。首先,从培养力上看,19世纪德国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重视科学研究的理念。其次,在培养资料上,改变了中世纪大学以神、医、法三科的高级知识为主要培养资料的做法,强调知识整体性和未完成性,哲学院的地位开始上升,并最终凌驾于专业学院之上。再次,从培养方式的组织形式上看,采用了激发创新能力的研讨班(实验室)的组织形式,实现教学、研究和学习的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中世纪大学的研讨班组织形式,这里所说的19世纪德国大学中的研讨班(实验室)的性质和用途已发生了根本改变,它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作为教学、科研和学习相统一的载体。研讨班既是一种组织创新,也是一种技术革新。最后,在培养技术上,德国大学把科学研究和大学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科研活动的增加,减少了中世纪大学教学的权威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独立性与自由性。与这种培养方式相适应的培养关系中,学生以教师科研助手的身份,独立地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当代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是自主学习型、创新能力型导向的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培养的是适应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英国高校学位制度和国家宏观教学质量保证制度是其人才培养模式所依赖的制度保障。当代英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源于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传统的高等院校(以牛津、剑桥为代表)强调学术自由、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自由主义人才培养模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是英国政府于20世纪60年代,要求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增长负起责任,必须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精英型走向大众型,并且大学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该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自主学习型、能力型人才培养方式;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养方式。自主是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负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所学习的课程、学习方式和方法;能力型培养,意在培养学生包括自学能力在内的自我独立发展能力,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会的管理完全持放任态度,为实现学生自我管理创造足够的空间。在英国的当代高等教育中,特别突出职业化的教育。学生所学的专业都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挂钩,各个课程或课程模块的设计、展开紧紧围绕学生的未来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培养模式的优点是,保证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他们毕业就业提供技术保证;不难发现这一模式的缺点是,学生的知识储备过于狭窄,知识结构严重失衡。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面向市场,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能力;一些具体的做法,如课业评估、三明治课程、与工商企业的密切合作等,这些方面已为我国高校广泛借鉴。而通识教育的薄弱,过分强调专业化的训练而使学生学术兴趣范围狭窄的弱点,也已经在我国多年实践中完全地暴露出来。endprint

法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由综合大学和大学校两大部分构成。法国大学校为培育“高、精、尖”人才,他们为每年精挑细选顶级优秀学生精心配制教师、设置课程、提供实习、引导就业,提供以心智开发与人格完善为核心的高标准教育,总体来说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高就业”为总指导来设计和操作的。为了挖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领导力,法国大学校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首先,法国大学校始终坚持小而精的办学模式与“高、精、尖”的定位,突出特点是注重学科特色,不求大而全,但求专而精,这一点不同于综合院校的教学定位。大学校的规模一般很小,学生人数在300到4000人之间,每届招生约为2000人。大学校资金来源充裕,师生比在1∶3到1∶7之间。其次是重基础,强实践,法国大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多学科基础知识外,工程和商校学生都要选修哲学、历史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同时大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学生每年都会穿插到企业去实习。法国大学校的主要特点是,不断深化和创新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注重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的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的传统和特色。美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在美国倡导自由、平等和鼓励开拓创新的社会文化中形成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扩大了社会对高级创新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美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掀起了社会热衷科研、尊重科研的浪潮。1900年以后,众多私人基金开始对大学进行资助;同时,美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和科研的政策投入与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美国博士生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各高校自主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中,纵向上分为硕士和博士两级,横向分为学术性和专业性两类学位。学术性学位包括文学硕士、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专业性学位包括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经过300余年的探索,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特点:(1)培养目标多元化。学术性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学者和创造新知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人才,专业性学位研究生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充分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于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2)培养过程专业化。美国研究生教育采取的是学分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注重启发、诱导等。提出人才培养应遵循如下层次:知识——领悟——运用——分析——综合(解决问题)——评断及鉴别能力。美国许多大学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启发诱导这种教学方法。3~4名具有不同专长的教授组成“指导小组”联合培养。注意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课堂上锻炼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讲课学时不多,但学生感到负担很重,主要是因为教师讲得扼要、精练,而要学生自己读的文献资料很多,并要写出读书报告。研究生的实验工作都要自己动手,教师只是起指导、顾问作用。另外,他们还很重视学生对研究工具(数学、统计学、计算机、外语等)掌握的熟练程度。(3)课程设置灵活化。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非常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基础课程授课时数的比例逐年上升,专业课程学习时间逐渐下降。(4)质量管理严格化。由导师、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层层把关(包括一定的淘汰率)实现质量控制。(5)培养目的社会化。美国研究生培养自始至终与国家战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科学研究的主要部分都是放在大学里,由导师和研究生来完成。美国各大学普遍重视研究生参加各种科研活动,而美国在军事、宇宙空间技术、海洋开发等方面的大批科研成果都有大量研究生的参与。(6)培养趋势国际化。美国研究生的培养特别注重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开放性和国际性。通过各种校内和校际的学术活动,如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校内和几个学校联合邀请外国的专家、教授举行讲座和做专题报告,一般来说这些报告都代表了该领域在国际学术上的先进水平。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以开阔视野。美国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名列世界前茅,因此,参照美国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日本开始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尤其是2002年开始的国立大学独立法人化改革,强调将民营机制引入国立大学,重视高校的自我评估、自我开发课程等,从而使日本各大学的人才培养在竞争环境中突显出生动的个性色彩。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日本大学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有:授课计划公开化,实施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教学。为避免重复投资,充分发挥各校之长,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日本大学普遍开展合作。以日本一桥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东京医科口腔科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等5所国立大学的联合办学为例。合作主要内容有:允许学生选择新专业,双学位制度,5校联合授课制度,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并共同授课,大学共同开设专题系列讲座,5所大学设立了联合办事机构,并共同建设联合办学的教学设施。为能招到符合要求的学生,开始探索与高中生柔性衔接。除上述几点外,日本大学还普遍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和比较灵活的措施,为优秀人才尽快成长提供机会。日本的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后,呈现出传统价值的回归的趋势,如养成公民的民族意识、“加油干”的精神、共同体意识等。其中甚至不乏与战后民主改革相违背的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倾向,这需要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以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已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香港高等教育沿袭英国政府服务教育的文化,完善和灵活的管理体制、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追求卓越的学科建设、尖端研究的国际竞争力培养、高额的教育投入与高效的监督机制,高效灵活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教育模式。首先,从治学体制方面看,政府通过第三方机构对高校宏观调控,实现学术权力去政治化和去行政化,表现为“校长治校、教授治学”,为创新、自由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撑。其次,香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较为完善,目前有三个层次:一是外部系统,发展基于第三方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由三个单位分工负责。二是内部系统,各院校为实现自身使命,致力于提供卓越教学与研究。从课程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业评审设计和评审结果的运用、实践教学质量和投放于教育质量工作的资源等五个方面加以评估。三是社会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及民间组织对各院校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排名,实现全民参与办学、社会共同监督。香港高等教育实现了从专业人才到复合人才培养的转变,实现了从着眼本地到放眼全球的转变,实现了人才培养从数量扩张到质量升级的转变。本土高校结合自身地域条件与发展需求,自主探索出一条从“实用主义”到“创新主义”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的来说,香港模式是在英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对学术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多样而灵活地实施各自的研究生培养模式。endprint

三、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

1.以前沿引领为导向。前沿引领,是指建设以优秀导师队伍为核心,以高水平学科平台为依托,以多层次考核体系为指标,以研究生会和创新团队等多形式自发组织为载体的创新教育体系,引领研究生投身学术创新。杨立敏(2006)等人从学术活动角度指出积极开展学术活动,追踪学术前沿,构建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王伟(2004)、Smeby(2000)、赵群(2001)等人提出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一般途径是充分利用国外教育的先进研究成果和方法,着重培育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可实施的做法如下:开放高水平学科平台资源,鼓励研究生开展学术科技创新实践。学院通过构建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培养基地、开发学术研究和事实数据的经济学类的统计数据库,并向全院研究生和其他院校的相关研究人员免费开发该科学平台,这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行分享式教育,推动研究生学科互动与学术交叉。进一步完善研究生seminar讨论班制度,推动研究生以主讲人身份,在课题组作学术报告,并积极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建设硕博精英交流论坛,每学期定期选拔各个学科的研究生学术精英就其最新的研究方向为同学作讲解说明,从而扩大专业间的交流,推动学术交叉与融合。开设“学术讲堂”,引领学术创新理念,邀请本学院教授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介绍前沿科学、创新理念,营造学术氛围,拓展学术视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打造科技文化活动品牌,建设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举办研究生学术文化节等大型科技文化活动,创新科技文化活动的内容和载体,推出高水平学术论文集、专家讲座、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营造更为浓郁的学术创新氛围。

2.以机制构建为保障。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组织,制度在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认为,大学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就是协调大学内外部有限的资源投入与高效益地实现大学及高等教育总目标的矛盾,而政策、制度及文化等就是协调这一矛盾促进大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西方的学术发展是由一整套制度来保证的,实际上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存在。这种体制大概包括: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完善的学术批评风气,严格的学术训练,公正的招聘制度,以及透明的晋升程序等等。多年来,不少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保证教学体制健全发展的必要条件。这种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确立党委领导的核心地位和校长负责的行政主导作用。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党委、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大学是学术单位,是高知识群体集中的地方,要营造“办学自主、学术自由、管理民主”的人文精神;行政管理工作“应当是为学术工作提供服务而不是领导,是影响而不是控制,是建议而不是要求,是沟通而不是指导”;避免行政权力被放大,凌驾于学术、教学之上的“官本位”现象。第三,完善重大问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对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决策是一个很敏感的核心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明确规定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具体内容,明确不同层次的决策机构的决策权限。(2)建立健全的关于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机制,保证领导、专家、群众共同参与的决策机制。(3)要规范决策程序,确立工作机制。在民主集中制的总原则下,形成配套有序的机制保障体系。王静(2005)等人从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对中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提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在培养模式上创新。

3.以训练强化为途径。创新是要求我们在既有的文化环境中,不断将创新的精神和批判现实的力量融入到民族或群体的文化之中,从而形成越来越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创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模式管理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加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培养,加强激励创新的竞争体制和奖励体系。Hebbe(1966)、戴绯(2001)、姜友芬(2005)和黄学(2004)等人就导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普遍认为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型的作用。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创新观念是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Lanser(2000)则认为研究生与导师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是一种合作关系。Delamont(1997)、Peluchette(2000)、谭迎新(2003)等人提出产学研合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趋势。杨春梅(2004)、王友仁(2004)、段辉(2002)等人提出通过改变传统课程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来促进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一,创新需要批判性思维的支持,因而必须锻炼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在研究生教育中杜绝一切学术造假和论文抄袭等行为。对学生的课程论文也要严格要求,学习美国学校的实施方法,对论文的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等的引用做出明确和严格的规定。老师在课程评分时,更应看重学生的贡献,一旦发现存在抄袭的情况,应严格遵守学校关于学术违规的行为准则要求做出严肃的处理。第二,增加学术性文献和书本的阅读。除课程规定的课本教材以及相应的文献之外,还要增加必要的阅读,具体内容由教学老师给出,并且要求学生提交书评和研究论文等成果。第三,规范课程设置,学习国外“正规课程”的课程安排。攻读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生除自己的专业之外,还必须修其他方向甚至其他专业的课程。美国大学博士培养十分注重修相当数量的正规课程。这里所谓“正规课程”,即有定期上课时间、定量的阅读、必须完成的写作(包括书评、专题研究等)以及最后的课程的打分。这些课程大多数都是跟专业导师以外的教授修的,一般来讲,本专业的课不会超过总量的三分之一。

四、推行研究生创新人才模式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是复杂而繁重的,涉及大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关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的具体方法,需特别重视以下五个方面:endprint

1.打造优秀的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的职责在于培养合格的研究生,学校的职责则在于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导师的教育,以德行为重点,加强思想素质教育,通过理论学习、形势报告会、专题教育、带职锻炼等途径,不断强化导师的政治意识、师德意识、人品意识和敬业意识。其次,是专业素质,加强对导师进行学位教育、继续教育、合作交流、岗位实践是不断提高导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再次,是创新素质,通过宣扬创新典型、召开科技大会、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组织联合攻关等,积极引导、营造创新氛围,树立创新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多取原创成果,培育“优秀科研创新群体”。

2.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科研诚信是保证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的基础,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全社会容不得科技界有丝毫违反科学精神的现象。学生要努力坚持良好学风,自觉坚持以学为主,努力保持自身良好的求知欲。大学管理部门要努力维护良好校风,既要为师生安心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制度保障,又要鼓励和积极引导师生专心为教学科研、为教育和学术发展创造空间。

3.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首先,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环境和氛围,宽容失误和失败。其次,创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一种科学探索与人性诉求并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得益彰的氛围;一种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氛围;一种倡导学术民主、推崇学术自由的氛围;一种鼓励敢为人先、崇尚成功的氛围;一种依存社会、服务社会并与社会保持良性互动、实现双赢的氛围。

4.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学习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面向就业市场的方式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技能。其中可以从英国模式中,借鉴参考的具体做法有:课业评估、三明治课程、与工商企业的密切合作等。

5.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参考国外课程设置方式,在国内有限的学术资源的条件下,既要保证传统中国学校基础课程的编排,也要适度适量、循序渐进地引入综合类和专业类课程编排。首先,基础课程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必要的政治、外语以及其他人文地理课程是研究生必须要学习的,但在研究生教育中,要更加侧重科学素养和批判思维的训练,而不是简单地讲述科学定理和规律。其次,综合类其他课程,是指本专业以外的其他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必须以锻炼学生其他学科能力为重点,对非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样的严格要求,不应出现浅尝辄止或“课程放水”的现象。最后,是专业类课程的设置,需要首先评估课程所面向对象的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然后确定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授课方式,并以此为基础选择教学材料,保证所有的与课学生都可以接受到最专业的学术训练、最前沿的学术信息。

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本文立足于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先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分析国内目前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不足和差距,从而探讨得到一个能行之有效的在国内高校推行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安连锁,米增强,王秀梅.完善实践教学,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6):12-14.

[2]安连锁,王秀梅,孙萍茹.优化体系,依托共建,营造氛围,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06,(7):52-54.

[3]黄宁,赵亮.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类型的比较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04,(6).

[4]贺佃奎.当代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2008,(25):75-78.

[5]平萍,王秀梅.设立创新实验班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59-61.

[6]伍红林.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43-46.

[7]韦家朝.经验与特色:高等教育的香港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4):73-77.

[8]徐显明.从构建创新体系重新审视人文社科的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

[9]杨立敏安青菊.试论当前研究生德育的有效切入点[J].中国高教研究,2005,(8):44-46页

[10]祝珣.法国大学校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中国人才,2011,(14):152-153.

基金项目:本项目受到浙江省教育厅“有效推行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201122822)的基金支持,特此致谢。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