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11

文教资料 2014年32期
关键词:角色扮演导向教学法

王 芸

(大连海洋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王 芸

(大连海洋学校,辽宁 大连 116023)

本文列举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法及思维导图法在语文思维训练、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运用的探讨与思考,以期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改革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行动导向 中职语文 教学应用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征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得到成功运用,该方法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参与“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行动导向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协助者。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将专业学科体系和职业行动体系集成化的教学方案,是中国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新篇章。

2.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 运用“头脑风暴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头脑风暴法是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利用集体的思考,激发灵感,引导每位学生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创造性思考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思想和观点的工作方法,是聚合思维训练的一种好办法。生生之间通过相互讨论引发的头脑风暴,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构想,经过自己的组合和优化,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力,阅读教学,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解读的过程,尤其适用于“头脑风暴法”。如在讲《项链》一课时,我就运用头脑风暴法,给出以下课题:“当发现项链是假的”、“若我是马蒂尔德”、“我眼中的马蒂尔德”。通过这些题目的头脑风暴,学生对马蒂尔德的人物形象有了符合自我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多元化解读。写作教学更是如此,其实写作的本质是思维训练,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头脑风暴法发散了学生思维,如“中职生上网之我见”,通过这些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学生澄清认识,在语文学习中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2.2 运用“角色扮演法”,为学生提供体验相对真实的职业工作情境的机会

角色扮演是指学生扮演真实的社会角色,扮演者要了解他所扮演的角色的兴趣、态度及价值观。同时角色扮演的参与者还要观察和反馈自己或别人所扮演的角色。角色扮演法通过社会活动获得社会能力,丰富社会经验,认识并考虑社会行为中的情感层面。因此,角色扮演法可促进专业能力、行动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在说明文教学和戏剧小说单元教学中尤其适用于角色扮演法,如在进行明文写作教学时,围绕说明文写作教学的三个重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抓住事物特征,我让学生分别以导游身份练习如何介绍景点、以记者的身份如何介绍事件、以学校校史讲解员的身份如何介绍学校的发展,以招生人员的身份如何介绍学校的专业,等等。在这些具体的角色扮演中,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在讲授戏剧和小说单元时,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采用课本剧演出形式,让学生在自己选择所扮演的角色中实现理清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

2.3 运用引导文教学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于预先准备的引导性文字,引导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此教学方法适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运用。在应用文写作单元教学中,我在引导文中给定具体的情境和要求及该种文体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参照引导文的具体信息完成应用文的写作。以求职信的写作为例,按照引导文教学法的步骤设计如下:

2.3.1 资讯

在这个阶段学生应按照引导文中的引导引言和项目,借助教师提供的引导文,收集并加工重要信息。在求职信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文如下:“小红同学是某中专三年级的学生,马上面临着毕业找工作,通过学校的招聘会,小红同学找到了一个跟自己专业吻合和自身条件相当的工作岗位,小红决定向公司写一封求职信表达自己的求职愿望,根据提供的小红的相关信息,你将如何帮小红完成这个任务呢?”

2.3.2 计划

小组成员根据任务集体讨论工作步骤、所需的辅助材料及工具,制订工作计划。如在这个求职信写作中,小组成员根据教师引导文提供的相关信息,需制订以下工作计划:(1)小红的自身状况;(2)用人单位该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3)评估二者的吻合度;(4)如何最大限度得体合理的彰显小红的自我价值和竞争优势;(5)该种文体的格式有什么要求。

2.3.3 决策

在此阶段学生既要做一个小组讨论,又要与老师进行信心沟通,以便修改并优化已经制订好的工作计划。在上述信息确定之后,小组成员要达成共识,确定小红的自身状况与用人单位的最佳吻合角度,突出竞争优势,并确定执笔人。

2.3.4 实施

学生根据制订的工作计划实施工作任务,通过实施学生可获得知识与能力。如果学生需要帮助,教师则要提供必要指导。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巡视每个小组的实施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

2.3.5 检查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担当顾问与监督的职责。此时教师要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纠正和补充,提供引导但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由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查找信息、合作学习等方式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2.3.6 评估

评估的重点在于过程,而非结果,评估分为三种形式: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其中自评与互评能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协作,发现优点,增强自信。教师点评是在指出优点的同时,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也要加以提醒。

2.4 使用思维导图法,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它把注意的焦点设置在图的中心——中央图形上,并由此开始,把联想和想象所产生的思维结果(文字或图形),作为与中心图形相关的一级子中心用随意的线条将其与中心相连,作为一个分支。一级子中心可以成为下一级联想和想象的起点,依次不断扩展,逐步形成一张思维导图。

曾经语文阅读教学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通常所采取的方法是通读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进而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对于篇幅较长、理解难度比较大的课文,这种方法会让学生“看了后面,忘了前面”,不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可以避免上述语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如在讲授语文出版社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时,本单元所节选的三篇课文是《胡同文化》、《过万重山漫想》、《新疆的歌》,这三篇课文在结构上比较松散,其所写的内容都是学生所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抓住其单元训练重点——梳理文章结构,以课文题目为中心词,带领学生采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文章结构。如《新疆的歌》这篇课文,是作者王蒙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被放逐新疆时听新疆民歌时的独特的感受,因此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以题目《新疆的歌》为中心词,以南疆和北疆为一级分支,以南疆和北疆民歌为二级分支,依次分析下去。这样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学生自然而然就能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写作意图。

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3.1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做中学,做中教”,当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后,内心就会产生学习的喜悦,享受成功的快乐,不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基本是以“任务”贯穿始终,学生在讨论任务、分析任务、操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顺利建构起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3.3 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授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运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岚.职业教育研究.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技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2011.5.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江朝辉.鸡西大学学报.引导文教学法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2013.1.

[5]托尼·巴赞(Tony Buzan).思维导图训练丛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6]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辽宁省青年科研骨干专项课题《双轨式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实践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导向教学法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营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