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廷玉《看钱奴》中“笑”的意蕴解读
2014-03-11毋燕燕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郑廷玉《看钱奴》中“笑”的意蕴解读
毋燕燕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郑廷玉;《看钱奴》;讽刺喜剧;意蕴
“笑”是喜剧外在表现范式,喜剧传递出的笑,貌似轻松实则严肃。《看钱奴》是中国最早的讽刺喜剧之一,人们被剧中人物滑稽言行逗乐时,内心却很难平静。从该剧贾仁等人的言行中,人们体味到了批判、辛酸、旷达三种不同意味的笑,看到了人性的恶习和弱点,并在感叹生命渺小与生存不易的辛酸过程中,思考着人生该有的态度,从而达到了对生命一种的超越。
元杂剧作家郑廷玉的《看钱奴买冤家债主》(简称《看钱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讽刺喜剧之一,作品成功塑造了中国最早的吝啬鬼的形象——贾仁,为后世作品中吝啬鬼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借鉴。近来关于《看钱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的比较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文化、戏剧观念差异等问题的研究;第二,《看钱奴》一剧中的宗教色彩研究;第三,《看钱奴》的改编和改编后的评论;第四,《看钱奴》对后世文艺创作的影响。从读者角度,论述《看钱奴》一剧所传递出来“笑”的意蕴,却很少有人谈及,故不揣简陋,略加论述。
“笑”是喜剧的最显著的特征,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笑”都具有喜剧的意味。喜剧的笑蕴含了严肃的思考,有时甚至含有悲情的意味,它体现出人性的复杂,照亮了人类灵魂的各个角落,使那些污浊丑陋的不善无法藏身。鲁迅说:“悲剧将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8.喜剧“撕碎”日常生活中这些琐碎“无价值”的东西,使受众认识到“无价值”的内在价值,从而带给人更多的思考。喜剧《看钱奴》所传递的审美感受就是这样,人们经常被贾仁滑稽、荒诞的言行逗得开怀大笑,但笑后却觉得很苦楚,使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中。《看钱奴》一剧传递了不同滋味的笑:有诙谐幽默的批判之笑,有无奈沉重的辛酸之笑,有放松愉悦的旷达之笑。
一、批判的笑
批判,是中国古典喜剧精神的特征之一,通过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现象和人性中丑陋面尖酸刻薄的嘲讽和挖苦,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和思考,从而达到劝人为善的目的。这种在娱乐中达到劝谏目的的传统源于先秦的俳优。《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危行三十六年。”①[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第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3197.淳于髡身材矮小,但敢言人臣之不敢言,凭借自己的才智和惊人的勇气,用一语双关、含蓄而蕴藉的言辞点悟了沉迷酒色的齐威王,促使齐威王成为一个有作为的王者。既实现了娱乐遣性的功能,又达到了劝谏的目的,可谓一箭双雕。先秦的这种讽谏传统后来逐渐被喜剧继承和发展,宋时的滑稽戏就集中地体现了这一传统。随着戏剧体制的逐渐完善,篇幅的增加和代言体的出现,这种形式的讽谏功能就含蓄委婉地渗透在剧本创作意识之中,以往以俳优的诙谐幽默所实现的劝谏功用,到元代更多借助剧中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广大的受众在审美过程结束之后能对剧中所讥讽之事,所嘲笑之人有所反思,以达到规劝的目的。郑廷玉正是借助带给受众多重涵义的“笑”,批判了贾仁的虚伪、贪婪、吝啬、狡诈;神灵的是非不分;庙祝的见钱眼开等人性中的弱点。
对贾仁贪婪吝啬的批判。贾仁在东岳灵派侯庙中跪着向神灵祈求富贵时言辞诚恳,神情苦楚,终于骗得了灵派侯的信任,把周荣祖家的富贵借给他20年,但贾仁还是不满足,要求借与他30年,“上圣,怎么可怜见,则借得小人二十年。左右是个小字儿,高上再添上一画,借的我三十年,可也好也?”②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05.虽然上述的一切发生在贾仁的梦中,但梦更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梦是人潜意识的表征,在梦中人的“本我”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来,通过虚幻的梦,我们可以看到贾仁本性中的贪婪。在神灵的启示下,终于成了拥有万贯家私的财主,谁知却是一文不使,半文不用的“悭贾儿”。大雪纷飞的冬天,贾仁倍感寒冷,准备大开家宴,谁知这个家宴却是“少少的酾些酒儿来,则撕只水鸡腿儿来。我与婆婆吃一钟波。”③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10.反差之大怎能不使受众忍俊不禁?对自己和家人尚是如此,对神灵的承诺都敢食言,贾仁已经不再敬畏任何事情。“雪天买子”、“买鸭挝油”,“马槽为棺”,“借斧断尸”等关目,通过他滑稽的言辞,把一个被金钱吞噬的灵魂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既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贪婪吝啬,又成为受众的娱乐对象。
对见利忘义之徒的批判。《看钱奴》中的东岳泰安州庙祝,虽然心存仁义,惜老怜贫,但却在一锭银子面前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判断和操守,最终被金钱掌控了灵魂。周荣祖夫妇离开汴梁,一路乞讨,目的是为了到东岳泰安州庙烧柱还愿的头香。东岳泰安州的庙祝看到年迈贫苦的周氏夫妇,顿生恻隐之心。“这老人家好苦恼也。既是还香愿的,我也做些好事,你老两口儿就在这一塌儿干净处安歇,明日绝早起来,烧了头香去吧。”④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19.言辞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小人物之间的关爱和同情,让人觉得很温馨。然“这一塌儿干净处”被所谓钱舍的贾长寿主仆看重,仗着财势硬是赶走周氏夫妇。庙祝对贾长寿及其仆人兴儿的言行很恼怒,“这厮无理,什么钱舍?家有家主,庙有庙主,他老子那里来做官的,叫做钱舍?徒弟,拿绳子绑了他送官去。”⑤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19.真是正气凛然,活脱脱是一个为弱者做主、鸣不平的英雄形象。这一举动使周氏夫妇内心充满感激,本以为庙祝可以为自己做主,谁知一锭银子使庙祝的正义之举顿时绵软下来,态度转变之快速,真使人瞠目结舌,见利忘义的本性赤裸裸的暴露在受众面前,怎能不使人嫣然一笑?读者笑其刹那间角色转变时言辞不一的尴尬和滑稽,更笑其在面对金钱诱惑时那种丑陋无耻的言行。庙祝在上场时自白:“官清吏司瘦,神灵庙主肥。”⑥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18.作为一个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小人物,他的善良正直是建立在对己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的,如果有冲突则以利己为先,便择“利”从流。庙祝的言行既体现了其个性,又体现了这类见利忘义之人的共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但是内心的贪欲时时左右着他们的言行,面对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他们不坚定的正义感和道德感就会左右摇摆。他们并不是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之徒,只是无法逃离一己欲望的控制,背离了人应有的行为和道德标准。我们此刻的笑,其实“是一种社会姿态,社会借助笑来纠正那些行为脱轨的人,纠正那些心不在焉的人,叫他们不要脱离社会,不要不合社会。”①[法]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M].徐继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128.看似在嘲笑这类人,实则是劝诫,是对人性中真、善、美的呼唤,对完美人格的追求,真可谓微“笑”大义。
对神灵昏聩糊涂的批判。神灵,在人们心中永远是明察秋毫、替人伸张正义的宗教对象,是处在艰难困苦中的人们内心的希望,是不能亵渎的一类存在精灵。但《看钱奴》中的神灵却是昏聩糊涂的东西,他不仅善食人间烟火,更经不起奸人的花言巧语。他看似公正善良,实则做事糊涂。东岳灵派侯一出场便声称:“不孝谩烧千束纸,亏心空爇万炉香。神灵本是正直做,不受人间王法赃。”②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00.尽管增福神说尽了贾仁不应得到富贵的种种原因,但灵派侯最终还是答应了贾仁的苦苦哀求,相信他虚情假意的承诺,说服了增福神赐予了贾仁20年的富贵,原因是“体上帝好生之德”。③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04.这错勘贤愚的灵派侯,看似斋心仁面,实则颠倒黑白,做事毫无原则。虽然临走时对贾仁晓以善恶有报的劝诫,然而却从未查证。天上的神灵不是“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吗?④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01.如此公正圣明的神灵还不是被虚伪和谎言迷住了洞彻是非的眼睛,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高高在上的神灵此时也已经迷惑了,难道就是如此的圣明?这颇具象征意味,神灵的确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人间天上既然一样,那么当人类被自己最信仰的神灵欺骗时,人类心灵的归宿在哪里?看似神灵一个不经意的错误,却深深地动摇了人类的信仰,天上最严明的神灵都是这样,那么凡夫俗子甚之更多。看似充满宗教迷信色彩,却深刻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黑白、善恶、贤愚不分的黑暗社会的艰难处境。物质生活中要遭遇许多不幸,精神信仰又没有着落,那些饱受风霜洗礼的灵魂始终处在孤独无助的漂泊状态,怎能不让人生出几许的伤感。笑是对现实黑暗的影射,而笑过之后却回荡着一丝忧伤。
二、辛酸的笑
“在和煦的微风中,我们反而郁郁不乐,太阳令人愉快,我们的心中却缓缓飘来一片浮云。”⑤[加]诺斯罗普·弗莱.喜剧:春天的神话[M].傅正明,程朝翔,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02.这句话真切传神地表达出受众在欣赏《看钱奴》剧本时的情感体验。贾仁滑稽可笑的言行给整个剧本笼罩了一层喜悦的气氛,在贾仁的自我表现中,惹得读者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但在一些关目上,我们的笑却凝滞住了,判断的标准也有点混乱了。如:“画喜神”、“马槽为棺”、“借斧断尸”等,从这些关目中,我们看到一些根深蒂固于人性中的东西,虽然明明知道是缺点却无法摒弃;看到了人类生存的境况,却无法改变它,只能既积极又消极的应对着;面对苍茫的宇宙人类更是显得微不足道……种种无奈和难堪,使读者倍感辛酸,只能借笑来掩饰脆弱的内心,掩饰自身处境的艰辛和无奈。
对人性弱点的辛酸之笑。“悭吝苦克”是贾仁对自己本性准确精练的概括。他感叹人生在世,穷富都是一生,为何他这般贫苦?当成为有万贯家私的贾员外时,他却未能摆脱贫困的危机心理,时时置身于贫穷惊恐的生存状态中。自言“平昔间一文也不使,半文也不用,我可不知怎生来这么悭吝苦克。若有人问我要钞呵,哎呀!就如同挑我一条筋相似。如今又有一等人叫我做悭贾儿。”⑥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10.贾仁也深深地知道自身上吝啬的毛病,但无法改变,究其成因:
一是他早年生活贫苦,虽暴富但心态及其生活习惯并未随着财富的暴增而迅速改变,故而除了满足基本物质生活所需的支出,其余的钱全部都积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是典型的市井小民的理财心态。贾仁吝啬的本性在“买鸭挝油”、“借斧短尸”等关目中已经演绎到了极点,对节约金钱到了殚精竭虑、锱铢必较的程度,真是对守财奴的莫大讽刺。二是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的,与海洋文明相比,农耕文明以农业为基础,更注重稳固和延续,注重历史和子嗣的源远流长,要求人以“家”为核心,国为大“家”,又有每个人的小“家”,而且每个人都必须维护自己“家”的荣誉和体面。长辈们的艰苦奋斗和励精图治都是想光耀门楣,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强大留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希望儿孙也能继承家业,把家族传统发扬光大,于是勤俭节约的积攒钱财变成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不能缺失的东西,这种传统精神至今还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无形的潜淌着。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贾仁的这种勤俭节约却让人感到很心酸,受众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身边的长辈,虽然不似贾仁这样的勤俭节约,但或多或少有点贾仁的影子,如此这般,怎能笑中没有辛酸的滋味?笑,是一种极端的心理状态,格雷格里说“笑并非处于欢乐,而是对痛苦的一种反击。”①[加]诺斯罗普·弗莱.喜剧:春天的神话[M].傅正明,程朝翔,等,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102.笑有时是对内心深处的感伤、恐慌和无助的掩饰,《看钱奴》留给人笑后的感触便是五味杂陈。
冰天雪地里,周荣祖一家三口衣单腹空,不得不在这凄冷的街道上行乞!周荣祖那两曲文绉绉的《滚绣球》在彰显文人儒雅的同时,更多是生存的无奈。店小二送给他一杯酒暖暖身子,他那文人所特有的酸腐气又被激发了出来,此时的轻松潇洒的品酒,为下文替妻子、儿子向小二哥讨酒埋下了伏笔,与讨酒时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旦儿云:我这会儿身上寒冷不过,你怎生问那卖酒的讨一盅酒儿与我吃,可也好也。正末云:大嫂,羞人答答的,教我怎生问他讨酒吃来。”②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208.“羞人答答的”五个字活脱脱地展示了周荣祖内心的矛盾冲突和急骤变化的情感。先前品酒时的那种闲情雅致和文人的优越感此时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生存的无奈和喟叹,强大的心理落差刹那间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使得周荣祖既想保留曾经拥有的体面和自尊,又不得不面对眼前严峻的生存窘境,为生存放下高贵的尊严。那句不断重复的“羞人答答的”话,使人看到了他的酸腐和懦弱,情不自禁对他嗤之以鼻。
现实生活是赤裸裸的,人不得不努力地维护生命的尊严抵抗着生存的压力,而必要的物质基础是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的坚实后盾。周荣祖纵有才情,当沦为乞丐时,生命的保障暂且没有,何谈生命的尊严。作为芸芸众生的读者之所以为周荣祖感慨,因为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处境,情不自禁地僵化了脸上的笑容。人,最惬意的生存境况应是什么样的,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加重要?
对生存处境的无助之笑。《看钱奴》中的贾老员外通过自己滑稽可笑的言行曾经引发了读者无数次的笑,但自他亡化之后,却给读者留下太多的凄凉和感伤。20年的苦苦经营,克己俭约攒下了家私,还不是赤条条的逝去,纵有千万的陪葬和奢华的葬礼,对于一个已经消逝的鲜活生命而言,没有丝毫的意义。这难免勾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伟大的人物经过岁月的洗礼也会黯然失色,何况那些什么名气也没有的小人物。时间的长河过滤掉曾经拥有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吞噬掉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留下的永远是落寞无言的空白。在这里任何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里任何一个人又都是渺小的,在这里人又可能什么也不是。
人生何尝不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③[清]曹雪芹.红楼梦[M].周汝昌,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69.这种理性的沉思,道尽了人世间众多的无常和人类的渺小。人人都明白世间的一切皆是过往云烟,包括自己的肉身,但这个“度”人类总是很难把持好。人总是想要把握住生命中的一切,结果到头来什么也没有握住,连距离自己最近的命运都没有掌控住,实在感伤!雁过留声,人呢?在生命中留下了什么?人生最大的悲凉莫过如此!贾仁如此这般处心积虑的积攒财富的行为,实在值得人反思。
三、旷达的笑
笑是喜剧给读者最深刻的心理感受,虽然众多的笑声中所蕴藉的意味不同,但喜剧总会给人最放松、最愉悦的笑,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喜剧氛围中暂时忘掉所有烦心事,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这就像李渔在《风筝误》的尾声中所言:“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阕;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成悲咽。为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举世尽成弥勒佛,度人秃笔始堪投。”①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624.寓教于乐是喜剧的本质,一个“度”字,限制了喜剧的品格,喜剧是逗人发笑的,在“度”字限定下的喜剧作品又与那类迎合大众低级趣味而没有内在思想价值的喜剧分开了。“弥勒佛”始终用他的笑容面对人世间的一切事情,“举世尽成弥勒佛”不仅说明喜剧要达到娱人的要求,而且还要使受众在欣赏过程结束后,自身的精神境界也能达到相应的提高,拥有一种笑着生活的豁达心态和乐观精神。这段话既肯定了喜剧令人愉悦的一面,又赞许喜剧令人深思,超越生活的一面。
喜剧《看钱奴》中的“笑”虽然有批判、讥讽、辛酸众多的意味,但最重要的是《看钱奴》喜剧给人一种乐观豁达,积极生活的态度,让人看到了生命应有的节奏和韵律,看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可贵。“文艺欣赏具有自我发现的性质。”②胡山林.文艺欣赏心理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30.作为精神活动的文艺欣赏,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心理实验场,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尽可能的去理解承载着作家无限情感的物态化文本。正似莱辛《汉堡评剧》所言:“喜剧要通过笑来改善,但却不是嘲笑……它的真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裨益在于笑的本身:在于训练我们发现可笑事物的本领;在各种热情和时尚的掩盖之下,在五花八门的恶劣或者善良本性之中,甚至在庄严肃穆之中,轻易而敏捷的发现可笑的事物。应当承认,即使莫里哀的《悭吝人》也从来未改善一个吝啬鬼,雷雅尔的《赌徒》从未改善一个赌徒;退一步说,即使笑根本不能改善这些懒汉,甚至更不利于他们,但却无损于喜剧,假使喜剧不能治好那些绝症,能使健康的人保持健康状况,也就满足了。对于慷慨的人来说,《悭吝人》也是有教益的,对于不赌钱的人来说,《赌徒》也有教育意义:他们没有愚行,跟他们共同生活的其他人却有;认识那些可能与自己发生冲突的人是有益的;防止那些例举的印象是有益的。预防也是一剂良药,而全部教化也抵不上笑更有力量,更有效果。”③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31-232.这也是受众为何辛酸的原因,因此通过集中“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4.。在滑稽可笑的摹仿过程中,引起人们对自身言行的反省,这种笑包含了内省和劝诫,所以略显沉重。
文本通过贾仁滑稽可笑的言行、荒唐不经的决定,展露出主人公如何把自己的灵魂一步步交给了金钱,让一个鲜活的生命慢慢地失去了应有的光辉,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应有的品格和价值,如:“狗舔手指”、“吃豆腐”、“画喜神”、“马槽为棺”、“借斧断尸”这些关目。因为狗舔了还没有及时就饭吃的一支沾有鸭油的手指,从此一病不起,想着是个快死的人了,才肯破悭买点豆腐吃,然而又为买多少钱的豆腐和儿子争持很久,吝啬的习性已经深入骨髓,仅仅为没有讨回的五文钱,苦口婆心地教诲儿子一定要记着要回来,真是对钱财锱铢必较,精打细算。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本来有很多话要与家人说,贾仁却把生命中最后的宝贵时刻浪费在自认为重要的金钱身上,为了自己生命结束后的那点破费而斤斤计较,真是令人无语。
“马槽为棺”和“借斧断尸”这两个关目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贾仁这个守财奴可笑又可悲的人性。在儒家文化占主导的古代社会,丧葬礼仪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即使不用铺张奢华的仪式,也没有简单到这样的。《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⑤[宋]刑昺疏.孝经注疏[M]//十三经注疏.阮元,挍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452.而贾仁为了省钱,要拦腰把自己剁成两段,真是令古往今来的人目瞪口呆。汉时王杨孙的葬礼与此相比恐怕还“奢华”了一点,虽然是不要棺木的裸葬,但还是全尸。贾仁对后事的嘱托到此还没有结束,还千叮咛万嘱咐儿子长寿一定要记着讨回那五文钱的豆腐和借别人的斧子剁自己的尸体,否则剁卷了自家斧头的刃还得花几文钱去刚。死到临头了满脑子还是分文必较的敛财心理和损人利己的馊主意,不得不使人看到了他那卑琐的灵魂深处,既觉得他令人憎恨又为之感到心酸,一个宝贵的生命就这样被金钱吞噬了,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那么执迷不悟,甘心情愿为其所累,这种悲哀留给我们太多遐想的空间,是否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的琐碎、卑微、辛酸的生活。
金钱、头衔之类都是虚幻之物,仅仅是供人享用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亦不带去,既然拥有就好好地享用,而生命则是活生生的现实存在,舍弃了可贵的生,屈服了那些看似重要的无生命的物质,实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哀。在文本中,嗜钱如命的贾仁也没有料到自己竟为狗舔了自己的手指而丧命,这样的构思突现出作者对喜剧把握理解的到位与深刻。
苏珊·朗格曾说:“喜剧为我们的感觉抽象和再现了生活的运动和节奏,所以它加强了我们生命的情感,就像绘画对空间的描绘加强了我们对视觉空间的认识。舞台上虚构的生活,不是漫长琐碎的,也不像现实生活那样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感受着,相反,舞台上的生活总是眼看着它过渡到未来,它是紧张、迅速、夸张的,生命力的显现形成一个爆发点,引起了欢乐和笑声。”①[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付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379.《看钱奴》用短短的四折集中再现了一个贪婪吝啬的守财奴的凄苦生活,“买鸭挝油”、“狗舔手指”、“画喜神”、“马槽为棺”、“借斧断尸”等精彩绝伦的关目,以最后的欢笑送走了那位既可恨又可怜、既可悲又可叹的贾老员外,从他的身上受众看到了这类人生命的可悲,除了金钱他们什么也没有留下,连最珍贵的生命也是一片空白……令人感叹!虽有万贯家财,却丝毫不能引起人的羡慕,在那浓缩的生命历程中,反而使我们看透了生活的艰辛、人生的无常、生命的卑微和无助,唤起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点也是喜剧想要传递给我们的。
笑和喜剧都是严肃的事情。通过冷眼嘲笑别人,可以发现生活中很多可笑和缺憾之处,可以准确清醒的审视自己,看清自己的生存境况。《看钱奴》中的贾老员外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贪婪吝啬的本性,但就是无法克服,从而引发了读者对他抑制不住的笑。但在笑声平息之后,也会深深地感到人性中那些共有的缺点,却又无法剔除的叹息与无奈。《看钱奴》的“笑”外表是轻松的,深层却是严肃的,这种愉快的面部表情,却能深深地触动人极为敏感的神经,使人深深地体味到“笑”后的言外之意。这也是《看钱奴》喜剧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The Implications of“Smile”in Zheng Tingyu’s Kan Qian Nu
WU Yanyan
(Humanities School,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
Zheng Tingyu;Kan Qian Nu;satirical comedy;implication
“Smiles”in comedies are seemingly entertaining,but may be very serious and thought provoking.Kan Qian Nuis one of earliest satirical comedies in China.When the audience feels amused by the words and deeds of the play,their soul is disturbed.Three types of“smiles”are aroused in the play:critical smiles,bitter smiles,and forgiving smiles.The human evil and vulnerability revealed by the smiles force the audience to lament the insignificance and hardship of life and rethink their attitude toward existence,hopefully a transcending one.
毋燕燕,博士,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
I206
A
1009-9506(2014)03-0039-06
2014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