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于思考 美于表达——也说语言对思维成果的修饰与升华

2014-03-11安徽省肥西中学凌士彬

语文知识 2014年7期
关键词:韵律逻辑节奏

◆安徽省肥西中学 凌士彬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更是思维成果的外化。思维的原生状态具有即时性、瞬时性、模糊性,往往缺少细节上的审慎斟酌。许多书面语言马虎粗糙,随意性大,缺少美感,缺乏创意。究其原因,乃是心中没有语言审美的自觉意识和规范语言、修饰语言、创新语言的技巧。语言审美就是对思维成果——思想认识的补饰、强化与升华。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表达准确、立意深远、富有创造性的优秀文章,应该是文辞优美、情味缤纷、逻辑周密的精神家园。

韵律美——内外节奏的依存与影响

书面语言给人的第一感觉应该是自然流畅,不能拉杂拖沓。韵律美就是使辞意富有节奏感,在词句的律动中营造回环荡漾的审美氛围,让思想情感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韵律美就是广义的节奏美。韵律就是和谐的起伏与变化。表现语言的韵律美,关键在于把握好两个节奏,一是思考的节奏——内节奏。对象的变换、思想的变化、情感的起伏、问题的转换,都不会在一个层面上,思维活动应该有广度、有深度、有角度、有梯度,这种“度”就是思想的层面与层级,隐蕴为内节奏。二是表达的节奏——外节奏。内节奏用语言来表达就显现为外节奏。遣词造句对应着或修饰着思想的节奏。准确简洁,富有韵律,整齐而不失变化,多变而又有节律。如《拿来主义》的结尾:“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段文字,思路流畅,读来朗朗上口,是鲁迅先生从五个方面(怎样对待、怎样区别对待、什么积极作用、有什么要求、紧迫性何在)有层次地思考、用准确的词句多角度地表现(如“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结果。

思考和表达的节奏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不可分割的,思考的节奏是根本,是灵魂,它“粗放”地决定着语言的节奏;表达的节奏是语言修养,是习惯意识,它又反作用于内节奏,使思考更“精密”,词句更“精美”。因此,只有二者契合了,音乐的节奏才能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在措辞上,要善于选择近义词、反义词、关联词,因为思维的广度、深度、角度、梯度缘自事物或事理的相关、相似、相反、相同等特性。为了避免排偶的单调,可以根据游动的思绪,让骈散层见错出,使语言既有节律,又有变化。韵律美不是顺口溜,而是思想美的外化。

形象美——生活情境的审美与升华

语言的形象美是指叙事历历在目,写人如见其人,状物如临其景,说理生动具体,给人以想象的情境、具体的印象和画面的感觉。语言的形象性是作者生活的审美发现与思想升华,大约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体察生活。老舍说:“运用语言不单纯地是语言问题。你要描写一个好人,就须热爱他,钻到他心里去,和他同感受,同呼吸,然后你就能够替他说话了。这样写出来的语言,才能是真实的,生动的……不要只在语言上打圈子,而忘了与语言血肉相关的东西——生活。”[1]观察生活,体验情境,储存表象,是创造形象语言的前提。关键要有一颗细腻的心。一要善于聚焦,将表达对象特点清晰化,一人一物,纤毫毕现;一事一理,如在眼前。第二阶段是要排除干扰,将表达对象从背景中突现出来,详加表现。第二阶段,联想与想象。“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2]。是什么,像什么,有何不同,与哪些相关,“心骛八极,神游万仞”,或再现,或再造。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找灵感,创造属于自己思想的审美语言。第三阶段,运用修辞。丰富的联想、想象使形象生动起来,活泼起来,于是不仅出现了表现力丰富的美词、美句,而且还会出现比喻、拟人、夸张等描写功能很强的修辞方法。关于运用修辞,叶圣陶先生认为应该注意两点:“一点是求之于己,因为想象、联想、语句的语气、神情等等,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又一点是估定效率。假若用了这种修辞而并不见得达到恰好的地步,那就宁可不用。”[3]因此修辞是为了语言表达的“效率”,只有擅用修辞才会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形象。如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开头:“红海早过,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太阳依旧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了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露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此段文字形象生动鲜明,作者细心领悟生活,取形取神,形神兼似,援妙笔而生心花,读来可目可心,回味悠长。如果没有生活体验,没有联想与想象,没有比喻、拟人等修辞,就不会创造出如此绝美、生动的文字。记叙类语言如此,说理性文章亦然,如毛泽东的“救济粉”(《别了,司徒雷登》)、鲁迅的“大宅子”(《拿来主义》),均是语言形象美的典范。

逻辑美——为我所用的必然与应然

语言的逻辑美,自然是指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正确,给人以严谨的美感。为了回避逻辑学的难点,我们不妨从遣词造句的角度有重点地思考语言的逻辑美。一是措辞。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内涵,如“暗淡”与“黯淡”,前者指光线不强,黑暗;后者指色彩不鲜,陈旧。“黯淡”才能写出玛蒂尔德家境的寒酸,因此令玛蒂尔德伤心的应该是墙壁的“黯淡”,而不是“暗淡”。其次词语的搭配、呼应和递接应有逻辑的必然。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换成“照”“洒”字未尝不可,但“如流水”的比喻也就失去了审美意义和表现价值,因为“泻”字就是用来呼应“流水”,构成一幅“月光如水落照而又绝无声响”的如诗如画的静美意境。二是造句。清晰流畅容易做到,连贯照应却容易忽视。连贯就是思维上要一以贯通,不能出现断层;语意上要一脉相承,不能出现断流。在遣词造句上要熟练使用承接词、呼应词,过渡句、领结(总领、总结)句。句子与句子组成段落与篇章,造句还要瞻前顾后、互相照应。诚能如此,就会形成“1+1>2”的整体逻辑效应。比如,“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此段文字,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从“对象”和“程度”两方面对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作了精辟有力的概括,是全文论述的总纲,整个思维流程,不仅准确、流畅,而且与下文呼应,产生了许多令人回味的“逻辑意义”——科学、周密、严谨、巧妙等等,使文章具有无懈可击的逻辑力量。再如,“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和“秋蕊落槐”“秋蝉秋雨”等前后呼应,既合情境,又合情理,写景抒情的作品也具有了逻辑的美感和“不是雄辩胜似雄辩”的逻辑力量。逻辑美就是情理主宰下思维流畅性、严密性、雄辩性的必然选择和追求。

哲理美——生命追问的价值与意义

哲理就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哲理美是指文章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和普遍意义,是纷繁芜杂生活中生命追问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哲理美就是文句有意蕴,唤醒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读来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哲理是强化、深化、美化文章主旨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方法有:(1)小中见大。一粒沙想大千世界,一叶舟见历史长河,一滴水看太阳光辉,即从平凡小事中追寻人生大道理。如一篇杂文《中国为啥出不了乔丹》说:“美国人擅打桥牌,讲究不知道同伴实力也要与同伴配合。日本人擅下围棋,讲究丢掉一小块棋吃掉一大块棋。唯咱中国人打麻将,讲究跟着上家盯着下家防着对家,一人一家,没配合。一看自己和不了牌,就拆停盯人,最好牌黄了谁也别和。”中国为啥出不了“乔丹”?就是因为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作者从棋牌和麻将中看到了民族特点,对国民的劣根性作了精辟独到的剖析,振聋发聩,叫人自省。哲理思考,显微放大,可谓巧矣,深矣!(2)平中见奇。于没有处看见有,于平凡处看见奇,于平淡处看见真,即从习见习闻的生活中追寻奇妙的人生哲理。比如一段写哑语老师手势的文章:“我沉迷于哑语老师有表情的手势。表现力与愤怒,如舟船航于江海;表现美与温柔,如花在风中飞扬。在无法沟通的孤独里,你的手势收藏了全部人生,转身又魔术般向台下释放。”[4]对于正常的人来说,手势只不过是语言交际的辅助手段,可是对于哑语者来说,它就是传递知识、沟通情感的主要途径。作者从单调的手势里看到了“力与愤怒”“美与温柔”和“收藏”人生、“释放”真理的奇妙哲理,“弱势中的伟大”让人敬佩得“心疼”,可谓新矣,奇矣!(3)实中见虚。从一次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追寻人生社会的抽象原理与规则。如陆蠡从“囚绿”“放绿” 中“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常春藤的绿色是宝贵的,“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因事悟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我观物,万物皆可升华为我之情、理、趣、法。

“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天人合一,取法自然,可以从生活情境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行事的准则。作文的核心是人,作者的视野是天地宇宙,万事万物都可以追寻到人,对自然的礼赞和生活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生命价值的追问——人生之真、人性之善、人情之美值得每个人记取。

语言审美本质上是思想的审美、认识的审美,眼光敏锐,心机敏感,才可能表达敏捷。生活底蕴、思维水平、思想修养、读书功力,都会影响语言的审美趣味。因此留意生活,多读善悟,辞意互动,内外兼修,语言才会生动形象、深刻透彻、意味深长。因为智于思考,才能美于表达。

[1]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EB/OL].引自“梦远书城”.http://www.my285.com/xdmj/laoshe/ckcz/10.htm

[2]刘勰.文心雕龙[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3]叶圣陶.作文论[A].中国近现代名家作文论[C].郑州:文心出版社.1992.

[4]王晓莉.手势——写给哑语教师[J].教师博览,1997,(11).

猜你喜欢

韵律逻辑节奏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韵律之美——小黄村
YOUNG·节奏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