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发展与分类

2014-03-11文/张

音乐生活 2014年10期
关键词:戏剧性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文/张 楠

中国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发展与分类

文/张 楠

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多产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发展迅速。这一时期的作曲家不仅仅注重艺术歌曲旋律的创作,还进一步认识到了钢琴伴奏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他们精心地创作钢琴伴奏,以此来更好地烘托演唱者的演唱,使艺术歌曲的创作富有较强艺术性和感染力,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特点之一。

中国早期 艺术歌曲 钢琴伴奏

20世纪上半叶,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们的作曲家们认识到了钢琴伴奏的重要性,吸取了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注重钢琴伴奏的创作。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对“伴奏”的理解有别于前人:认为钢琴伴奏只是声乐演唱的附属品,是声乐演唱的简单跟随。他们借鉴西方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使我国专业歌曲钢琴伴奏的创作得到了重视和提高。这种中西音乐相融合的创作在之前的歌曲创作中是前所未有的,它是我国歌曲伴奏的演奏和创作发展的尝试,为后来我国歌曲伴奏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声乐伴奏逐渐得到了推广应用,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体现出了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和重要地位。

1 我国早期歌曲伴奏的发展情况

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献给明神宗的一台古钢琴被有的专家认为是我国第一架古钢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大批商人和传教士相继涌入中国,并在各地兴建教堂,于是,钢琴在我国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当时,钢琴是传教士用来伴唱“圣诗”的乐器,作为重要的伴奏工具,被广泛地运用到了传教歌曲的活动中。到了二十世纪,随着新式学堂的兴办,“学堂乐歌”这种集体歌咏的演唱形式得到了流传,揭开了中国近代歌曲创作的序幕,“它的旋律多来自欧美,特别是日本歌曲的曲调,填上不同的歌词来反映当时富国强兵、抵御外侮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爱国主义思想”。后来,以沈心工、李叔同等为代表的音乐家不满足于单纯选曲填词的形式,逐渐开始亲自或为别人创作的歌词谱曲并尝试运用西方的作曲技巧谱写了一些新的乐歌,成为我国音乐家创作的最早的一批学堂乐歌。在这种音乐形式中钢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学堂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伴奏工具,人们常用它来学习歌唱和各种音乐知识。因此,钢琴伴奏在学堂乐歌的活动中逐渐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学堂乐歌的广泛流传和人们学习西方的乐理知识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此之后,一批留学归国的作曲家及上海国立音专等专业音乐院校培养的大批作曲家也为推动我国专业歌曲的创作起到了重要作用。陆续出现了诸如赵元任、青主、贺绿汀、谭小麟等优秀的作曲家。他们利用“歌曲”这种直抒胸臆的表现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作者的情感。同时,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清朝的推翻,“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随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种伟大的历史背景下,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文化,而作为近现代中国音乐创作主体的歌曲创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所以,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是近现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产生和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传统音乐紧密结合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出现了许多声乐与钢琴合用的作品。这些歌曲的伴奏创作吸收和借鉴了西方的创作技法,并与中国音乐的特色相结合,使其在和声、织体、调性、结构、风格等既具有西方艺术歌曲的特色又不失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这种中西结合的特点在钢琴伴奏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2 我国早期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分类

从整体上看,我国早期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歌曲内容、风格和所起到的作用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烘托作品的意境

通过钢琴伴奏对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的综合运用和对比来塑造作品的意境,使这种意境与作品的潜在内涵和创作特点相融合是艺术歌曲创作常用的手法。中国早期艺术歌曲有很多非常注重歌曲的意境,而这种作品的意境恰恰是通过钢琴伴奏来烘托。

钢琴伴奏这种能够烘托作品意境的作用在中国早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早期的作曲家们创作出了许多富有音乐意境的艺术歌曲,同时,他们对钢琴伴奏进行精心的创作,运用钢琴伴奏对他们的作品意境进行烘托。黄自先生在此方面颇有建树,如:他创作的《春思曲》,歌曲的开头是以“潇潇夜雨”开始的。黄自用轻柔、舒缓的伴奏和弦来描写夜雨,运用了四组三连音的伴奏音型来模仿雨滴的声音,烘托了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雨夜意境和场景,暗示了主人公焦躁不安的情绪。类似这种用伴奏来烘托意境的作品有很多:如江定仙创作的艺术歌曲《静境》、陈田鹤创作的艺术歌曲《山中》等,这些作品都突出了钢琴伴奏对歌曲意境所起到的烘托作用。

2.2 塑造音乐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情感

钢琴伴奏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可以帮助作品塑造音乐形象,表现人物情感。在该时期的专业歌曲创作活动中,作曲家受西方音乐和技法的影响,越来越认识到了钢琴伴奏对声乐作品塑造人物形象和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该时期创作的众多优秀歌曲中,有许多作品在塑造形象和抒发作者内心情感方面是依靠钢琴伴奏的烘托来完成的。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逐渐多产,赵元任进一步挖掘了钢琴这一乐器的特点,将之前把钢琴伴奏创作只作为和声性的衬托,发展为通过对伴奏的和声、织体、调性等方面的编排与创作,使钢琴伴奏更富有生动性和艺术性,如:他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西洋镜歌》《卖布谣》等等。此后的作曲家,如:黄自、青主、江文也、贺绿汀等,他们也不再把钢琴作为声乐的“附属品”,伴奏不再只是歌唱者“简单的跟随”,而是将它与声乐构成了一个整体,使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揭示艺术歌曲的内涵和情感。以青主先生创作的《我住长江头》为例:这首歌曲的钢琴部分运用了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形象地模仿了江水的流动,使整首歌曲沉浸在绵绵的相思之情中,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对声乐部分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类似这种类型的典型作品还有赵元任创作的《听雨》、周淑安创作的《纺纱歌》等。

2.3 体现歌曲的戏剧性和对比性

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艺术歌曲中,虽然大部分以抒情为主,但是还有一些是具有戏剧性冲突的作品。在创作上,突出了作品的戏剧性和对比性,如:陆华柏创作的《故乡》、青主创作的《大江东去》、贺绿汀创作的《嘉陵江上》等等。这些歌曲都将作品的抒情性与戏剧性紧密结合在一起,模仿西方歌曲创作的手法和特点,突出了音乐的对比性和戏剧性效果。

在这种突出戏剧性对比的作品中,钢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体现歌曲的对比与冲突,许多作曲家借助钢琴丰富的表现力来突出作品戏剧冲突的风格与特点。他们通过钢琴伴奏在和声、织体、节奏、调性等方面的变化及对音乐的速度、力度的对比来体现乐曲的戏剧性和对比性。如:陆华柏创作的《故乡》就是一个戏剧性冲突对比极其强烈的作品。歌曲创作于1937年,表达了对祖国、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敌人摧毁和平生活的痛恨之情。作品分为两个部分,在前段的抒情乐段和后段的戏剧性对比乐段中,钢琴伴奏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品的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美丽的景色和人们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钢琴伴奏的左手以琶音为主,右手主要弹奏歌曲的旋律,速度为中速,突出音乐的抒情性和歌唱性;中间的间奏则运用了强有力的和弦,使伴奏的力度增强,音响效果增厚,并运用三十二分音符音阶下行,暗示了作品的情绪即将转换。作品第二部分的旋律转为小调性,整个情绪由抒情转为愤怒,钢琴伴奏则以柱式和弦为主,通过这种大量和弦的使用增强了歌曲的戏剧性对比,将歌曲推向了高潮,同时作品在强而有力的尾奏中结束,进一步突出了与前段的戏剧性对比。

2.4 民歌的艺术化伴奏

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逐渐兴起了将民歌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与创作。作曲家将这些流传广泛的民歌进行创作性的艺术再加工,并编配上经过作曲家精心构思和设计的钢琴伴奏,使传统民歌具备了一定的艺术性,更成为当时音乐会中常见的演出曲目。总体上说,虽然这种将民歌进行艺术化处理的创作手法在探索民族化音乐创作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这一时期仍然处于一个初级的探索阶段,作品的数量不多,但其中也有许多比较优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如:由陈田鹤编配钢琴伴奏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谢功成进行编曲的《绣荷包》等。

[1]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 [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1

[2]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 [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6

[3]刘丽娟.钢琴伴奏艺术 [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6

[4]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5

[5]赵元任.赵元任音乐论文集[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4.12

(责任编辑 霍 闽)

张楠(1977—)女,大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戏剧性艺术歌曲钢琴伴奏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浅析尚德义艺术歌曲的创作及其特征
浅谈黄自艺术歌曲的民族性
谈福雷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及演唱技巧——以《梦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