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研究

2014-03-11李德祥佘军奇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警棍防暴警用

李德祥,佘军奇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研究

李德祥,佘军奇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昆明 650223)

警用防暴棍具有强大震慑力、操作方便、技术动作简单、攻防技术转换灵活等优点,可以有效维护治安环境、堵截群体暴动、驱离骚乱人群、控制混乱局势、保卫防守群体性袭击事件。在使用中,应该审慎安全、依法有效使用;以树立威慑力为主导、以控制使用为辅助;先评估事态性质,再运用防暴棍;大局为重,配合协作。

警用防暴棍;实战技法;警用装备;警务实战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近年来,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严重恶劣的个人和群体暴力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犯罪分子暴力对抗的程度日益加剧,袭警案件屡屡发生。乌鲁木齐“7.5”事件、西藏“3.14”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云南孟连“7.19”事件等治安滋事、昆明“3.01”暴力恐怖袭击案件等恐怖事件,带有反民族、反人类、反社会、反国家性质的恐怖主义事件,造成大量生命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安全感减退。其中,除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原因以及机制、体制等存在的缺陷外,当前公安民警警械装备配备及其效能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面对国际国内不安定因素的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党和人民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枪支、特种防暴棍、盾牌、警棍、催泪弹等如使用不当,容易激化矛盾,严重的还会造成群众和警察的伤亡。据统计,近20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共4659名民警英勇牺牲、10万余民警负伤。①公安部政治部.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材.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为了人民警察人身安全,需要在加强队伍自身素质能力训练的同时改进其武器装备,而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的特点正好弥补这一不足。

二、研究对象与思路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云南省公安厅在职民警、昆明市五华特警、昆明市呈贡县公安民警、文山州公安民警、红河州公安民警、思茅地区公安民警、玉溪市公安特警支队、大理州公安局特警支队、蒙自市公安特警支队、孟连县公安局等试点单位的约2000名警察,云南警官学院招录体制士官班,第二学历班等近1500名学员及警察技战术教官进行调查。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

(1)研究文献资料,确定研究对象和特点,设计表格和调查问卷,制定实施计划,形成警用防暴棍的调查报告。

(2)通过实地考察,注重了解警用防暴棍在实战中形成的混合战术队形。

(3)根据群体突发暴力事件案例分析以及基层民警实际的执法与运用、调研情况,编创出一系列警用防暴棍正式出版的光碟、教材、挂图、挂历等。目前,云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处和云南警官学院已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以及基层民警对警用防暴棍征求意见,将正式出版警用防暴棍教材,并开发应用到云南警官学院和云南省各地州市县公安局的警察技战术警用装备培训教材中。

2.研究方法

(1)系统科学法。以系统科学的技术方法作为基本方法,即根据突发治安事件、反暴力、反恐怖实践的特点,博采各类棍法之所长,使警用防暴棍法做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既完备简易又适用,同时使“单棍术”与“混合队形棍术”相得益彰,有效发挥维稳作用。

(2)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内容目的,收集和查阅有关警察技战术警用装备和社会维稳警用防暴棍的相关文献,并整理归纳,了解此方向的研究动态。

(3)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内容目的,设计相关问卷,选择全国有代表性的公安院校及省市县进行调查,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为本文提供现实依据。

(4)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就警用防暴棍的意义、研究的内容,实战的效果等问题召开专门的座谈会,对设计的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

(5)逻辑分析法。对文献资料研究经验、总结和问卷调查,访谈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针对警用防暴棍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推导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和科学的建议。

(6)个案分析法。对一些相关的群体暴力突发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出相关的经验教训,为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推广在实战中的运用打下基础。

三、结果与分析

中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处置一般群体性暴力事件中使用的警用防暴棍是警用类的专业器械,制式装备中警用防暴棍的使用是对警棍的有效辅助,警用防暴棍的特点是有强大震慑力、操作方便,同时还具有技术动作简单、攻防技术转换灵活等优点。在突发情况中警用防暴棍的使用可以有效维护治安环境、堵截群体暴动、驱离骚乱人群、控制混乱局势、保卫防守群体性袭击事件,具备一定的实战技术效果,是一种非致命性的警察类专用器材器械。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打击不会对人体造成致命性与永久性的伤害,这种防暴棍技术能起到保护普通公安民警的作用。①李德祥.警用防暴棍的开发与创新研究.警察实战训练研究,2011.02.

(一)警用防暴棍的结构组成

警用防暴棍的结构分为三部分:棍把、棍身、棍梢,直径宽度约为3.3厘米,长度约有160厘米,棍身的重量约为1500克。其主要材料是运用优质木材、工程优质塑料或是采用国外优质的进口天然藤条等诸多材料相融合加工制作而成的,制作精良的警用防暴棍材质应该富有弹性与坚韧性。

(二)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主要内容

1.警用防暴棍实战基本操作

警用防暴棍实战基本操作有:(1)持棍;(2)放起棍;(3)握棍;(4)警用防暴棍警戒势等。

2.警用防暴棍实战基本步法

警用防暴棍实战基本步法有:(1)弓步;(2)马步;(3)仆步;(4)跪步;(5)半马步;(6)虚步;(7)插步等。

3.警用防暴棍实战主要步法

警用防暴棍实战主要步法有:(1)进步;(2)退步;(3)闪步等。

4.警用防暴棍实战棍法技术

警用防暴棍实战棍法技术有:(1)戳棍;(2)劈棍;(3)横击棍;(4)点棍;(5)盖棍;(6)崩棍;(7)挑棍;(8)拨棍;(9)拦击棍;(10)扫棍;(11)撩棍;(12)抡劈棍;(13)平抡棍等。

5.警用防暴棍防守实战棍法技术

警用防暴棍防守实战棍法技术有:(1)上架棍;(2)挡棍等。

6.警用防暴棍实战棍法

警用防暴棍实战棍法有:(1)左右云格棍;(2)舞花棍;(3)撩花棍等。

7.警用防暴棍战术队形应用

警用防暴棍战术队形应用有:(1)预备队形;(2)介字队形;(3)环形队形;(4)弧形队形等。

8.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战术队形应用

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战术队形应用有:(1)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预备队行;(2)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横队;(3)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纵队;(4)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介字队形;(5)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环形队形;(6)警用防暴棍和盾牌警棍混合弧形队形等。

(三)警用防暴棍的特点

1.样式灵活

警用防暴棍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棍身160厘米的长度,这一长度的特点决定了持棍警察在运用棍术实战中可以运用多种棍法灵活掌握。在手持防暴棍棍把时,警察可以对远距离的目标敌人实施有效控制,这体现了警务实战与中国武术套路中“棍打一大片”的特点;在手持防暴棍棍身中段时,能够有效地利用防暴棍的两端对付中、近距离与左右、前后的目标敌人,这就是实战中棍术运动打两端的特点。②李德祥.警察防暴棍实用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8.警用防暴棍由于棍身较长,在民警单兵作战攻击时可以利用有些动作幅度较大,如上下平扫棍这个动作使用时往往是针对7-8名犯罪嫌疑人围攻1名警察时使用,对恐怖袭击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致使犯罪嫌疑人不敢贸然靠近,这对于保护民警的自身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2.防攻兼备

在实战中针对对方击打的目标,采用合理的持棍方法,击打对方上、中、下身体部位,在没有造成敌我矛盾的情况下一般不攻击对方的头部与裆部,在实战运用中攻防、进退结合充分发挥警用防暴棍的功能。

3.动作简单有效

在警察遭到恐怖袭击警情处置时,警用防暴棍主要技法有13个动作,通过实践警察单兵作战最实用的有6个动作,配合盾牌最实用的有2个动作,在教学训练中由于动作简单实用,民警容易掌握。

4.单练为主突出实战

从实战出发,警用防暴棍的实战棍法以单练为主,见招拆招,打破了传统套路编排的模式,在练习和实战应用时在单练基础上可以灵活地组合棍法,突出实战的特点。

5.创新突出内容丰富

棍术属于中华武术长兵器,有“棍打一大片”的特点,根据棍术的技法结合公安的实战应用编创的警用防暴棍内容丰富,棍法和实战结合,长期练习既能增强民警的体质,又能够在突发事件中有效制敌。

6.单警多警指挥协调

警用防暴棍主要用于单警和多警协同作战,特别是在接到指挥部命令时能够及时有效调度民警,按照战术指挥的行动要求,将警察有序地组成警用防暴棍的战术队形,同时配合盾牌、警棍、组成混合型技术实战队列,这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于阻截暴恐事件、控制现场混乱局势等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四)使用警用防暴棍的原则

1.审慎安全,依法有效使用

安全第一、遵章守法的有效使用原则是中国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力制敌时的最基本要求,警察在使用警用防暴棍时要严格按照武力使用的规章条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通过警务系统的总结发现,使用警用防暴棍等多种武力手段制止违法犯罪嫌疑人时遵循警务系统的基本程序,就能在执行任务时充分有效的发挥其应有效能;反之,则会导致出警行动处于被动状态,有时甚至失败不能有效的制敌。

2.以树立威慑力为主导,以控制使用为辅助

警察出勤使用警用防暴棍时,主要是以震慑滋事人员为主,使滋事群体人员停止危害其他人的行为,使滋事分子在公安机关耐心地教育和庄严的威慑下,尽快撤离闹事现场。只有在出现拒绝听从指令、发生暴力阻碍行政执法时,才能听命于现场指挥部的出警指令,快速有效地使用警用防暴棍来控制事态的恶化状况,其他时候不可轻易使用,以免造成人员伤害。①公安部政治部.警务实战基础训练教材.北京:群众出版社,2009.

3.先评估事态性质,再运用防暴棍

在使用警用防暴棍制止犯罪嫌疑人违法行为之前,必须要严格地对犯罪嫌疑人的动机、行为、造成的危害程度、其身体自身状况和暴力违法的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进行评估,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判断才能决定是否可以使用、怎样使用及在使用警用防暴棍中应把握何种尺度。②刘开吉.警察技术与战术,李德祥《警察技战术警用装备—警用防暴棍的开发应用研究》.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做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充分思考与估势之后,才能有效制止犯罪嫌疑人的违法行为,保护执勤警察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防止激化矛盾。

4.大局为重,配合协作

人民警察在使用警用防暴棍时一定要顾全大局,认真细心地按照已制订方案来进行出警行动,每一个小组警员不能各自为战,每名警员都要无条件地从小组的整体行动,每一小组执行计划都要兼顾大局。当现场发生紧急情况时,各警组人员要相对集中起来,千万不可被闹事群体的人员冲散,这不仅关系到警员孤立无助的安危,还关系到整体出警行动的实施。

中国人民警察使用的警用防暴棍技术是根据警察实战的需要,结合中国古代的传统武术长兵器中棍术的技击、棍法、特点编创而成的,是警察在出警实战中的武器装备,也是对警棍的有效补充,警用防暴棍具有较强的震慑力和实际的应用性,不仅技术简单易懂、更有攻防转换灵活的优点。警用防暴棍的实战使用可以有效地制止群体滋事成员的聚集、驱离骚乱人群,打开混乱局面,防守抵制群体滋事人员的攻击。警用防暴棍具有较强的实战应用效果,是一种使用得当不会造成非致命性人身伤害的警用器械,同时可以有效地利用棍身优势保护民警的人身安全。

综上所述,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的交流培训在提高公安民警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警务实战技法能力,提高人民警察的身体素质和警察修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高 翔)

D631.15

A

1672—6057(2014)04-115-04

警械,是指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手铐、脚镣、警绳等警用器械。警械是警察履行职责时依法所使用的专门器械,是保障警察履行职责的一种基本装备。棍术是中华传统武术的一种,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自然中,他们无意识地在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木棍,到有意识地选择制作一根木棍来进行自我防御,棍术就逐渐形成。“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说明唐代棍术已在寺庙中传习。到了明代,棍术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形成少林棍、齐眉棍等流传至今。棍术的优势在于可以两端使用、控制范围较大、攻守兼备,既利于单兵作战,亦适用于团队协作。①公安部政治部.实战基础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目前,警察技战术警用装备研究已成为国内外警界研究的热点。2009年由云南省公安厅政治部教育处牵头,组织云南警官学院警察体育与实战教学部开展的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的探索工作,于2010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编创完成的《警用防暴棍实用手册》由云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审定并印刷5000册,并制作了9000根警用防暴棍配发全省公安民警。4年来,云南警官学院警体部教官对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特警、玉溪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等近4000名警察进行了培训,同时也对云南警官学院2007级特警班、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士官班、第二学历班近3200名学员开展了教学及模拟实战训练。2013年,公安部人事训练局在湖南警察学院举行的公安部第35期警务实战教官培训班将警用防暴棍作为教学内容。云南警官学院已将警用防暴棍作为公安专业学生和警务硕士研究生必修的警务实战技能教学内容,并作为2014年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区域教官选拔训练班、初任民警培训等教学大纲培训内容。

当前,警用防暴棍的使用在全国公安机关系统、保安部门等具有了一定的影响。云南省昆明市以及部分州 (市)、县的重点场所,都可以看到手执警用防暴棍的警员坚守岗位。2011年至2013年,警用防暴棍分别获得了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项目“警察技战术警用--警用防暴棍的开发应用研究”、公安部应用创新计划项目“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创新研究”、公安部技术交流培训计划项目“公安民警警务实战装备——警用防暴棍及实战技法”,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论文“警察技战术警用装备研究——社会维稳警用防暴棍开发应用研究”,在2010年西部警察技术与实战教育训练协会暨论文报告会上,作为大会交流发言并获一等奖,并于2011年获云南省政府颁发的云南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警用防暴棍实用教程》2012年已正式列为云南警官学院规划教材,并于2012年9月由中国公安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4-04-26

李德祥,男,云南警官学院警察体育与实战教学部防卫与控制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务实战技能与战术及训练

研究。

佘军奇,男,云南警官学院警察体育与实战教学部警察战术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务实战技能与战术及训练研究。

猜你喜欢

警棍防暴警用
用好“四种方法”提高警用犬对“吐”指令的服从性
警棍(中)
警棍(上)Police Batons ( PartⅠ)
多功能化,西班牙警棍升级
一种可快速拆装防暴网设计
荷兰新警棍拒人1.5米外
警用执法车辆计量检定测试系统设计
01 警用无人机应用热点纷呈
警用电动车
基于可靠性模型的防暴弹储存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