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伤”理论解读《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典型人物形象
2014-03-11
(1.常熟理工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苏州东沙湖学校,江苏 苏州 215026)
作为20世纪最杰出的现代作家之一,美国南方小说家卡森·麦卡勒斯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她在作品中运用独特的手笔,将人物的孤独、遭受遗弃以及困惑的情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反映了美国动荡的社会局势和整个现代社会出现的精神危机。麦卡勒斯在其作品中将“孤独”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常耀信曾说过,她的小说重点描绘的是孤独的人、被社会抛弃的人、无所归宿的人。其代表作品《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故事。书中描述的是美国南方的一个小镇上一群经历种种创伤,承受着孤独的人们,他们各自创伤的原因、症状以及创伤修复的失败,无不体现着孤独的主题。
1 创伤理论概述
“创伤”在医学上指的是身体上的伤口,后来也用来指代心灵上的伤害。创伤理论20世纪初最早在美国被提出来。自此,大量的创伤理论家致力于该理论的研究,并写出了许多理论书籍,如凯茜·卡鲁斯的《创伤——关于记忆的探寻》(1995)和《未声明的经验:创伤、叙事与历史》(1996),以及茱蒂斯·赫尔门的《创伤与复原》(1997)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创伤”也被赋予了心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含义。
“创伤”一词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因此很难给予其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卡鲁斯曾提出了一个后来引用率非常高的解释:“突发或灾难性的事件所导致的令人无法释怀的经历中,人们对其反应往往是延后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是幻觉的,其他强行进入大脑的影像会反复出现” (Caruth,1996:11)。有过创伤经历的人肯定会有创伤症状。凯依·艾瑞克森提出创伤的症状包括“紧张不安——暴怒——麻木沮丧”(Erikson,1991:455-457)。的确,遭受过创伤的人往往会寻求“精神发泄”来减轻其精神痛苦。创伤的主要特点是强迫性重复,压抑和隔离,从而体现人处于崩溃的边缘,甚至变得歇斯底里。他们可能会借助于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等来试图消除其创伤感。
而且,在极端紧张或致命关头发生的创伤事件可能会导致严重和持续的后果。如果创伤症状无法消失,受创伤者将会永远感到伤害,陷入沮丧、绝望,从而失去信仰,失去生活目标和意义。赫尔门指出,创伤性事件可能会“损害与人相处过程中形成和维持的自我构建,破坏个人信念,将受创伤者置于生存危机之中”(Herman,1992:149)。
创伤的修复主要有三个步骤:确立安全感,讲述创伤经历,以及与他人重新建立联系。在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南部小镇上,那儿许多人都被各自的创伤经历所困扰。遭受创伤的人们努力试图从各自的创伤中恢复过来。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交流的故障和爱的缺失,这些人并不能摆脱其创伤,相反更加陷入了孤独的深渊。
2 小说人物创伤的缘由
小说中的人物,无论其地位如何,都由于其无法摆脱的创伤而变得孤立、孤独。所谓有因必有果。正是,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使得创伤性事件不断出现。其中的黑人医生考普兰德一直梦想着拯救整个黑人世界;而酒鬼杰克·布朗特则是一个盼望社会改革的富有激情的工人。他们都是来自于社会底层,在创伤修复的道路上面临着极大的障碍,被边缘化,遭受排斥。无论其如何努力,得到的却只是羞辱,因此,他们只能困在各自孤立的世界中,为外界所疏远,被投入到孤独的漩涡之中。
小说中,考普兰德和布朗特的创伤主要归因于种族歧视和社会经济压迫。故事发生在30年代的一个美国南方小镇,尽管奴隶制已经被废除了,但是种族歧视在白人观念中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当时的南部,种族歧视仍然盛行。作为黑人的考普兰德医生由于种族歧视的不公平对待而深受伤害。黑人在政治、经济、司法、教育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上遭受歧视,面对这种种不平等,考普兰德医生经常会发出痛苦的嚎叫,以此表达种族歧视对他造成的创伤带来的巨大痛苦。
“我们的大多数同胞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我们被剥夺了学习和智慧的尊严……一辈子无用地劳作。被剥夺了服务的机会……我们在政府里没有自己的代表。我们没有选举权。在这个伟大的国家里,我们是最受压迫的人。”
同时,他的家人和同胞也遭受着歧视带来的苦难。他最小的儿子,由于一场打斗被控过失杀人而投进监狱,在狱中遭受残酷虐待,双腿被截断。考普兰德去法庭与白人法官辩解,却遭到毒打并被关进监狱。代表着权威的法官和政府官员,不仅没有履行为民众服务的职责,相反却是对民施暴,其滥用权力的行为给考普兰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考普兰德的创伤可以分为社会和家庭两个层面。除了社会现实,他家人的种族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这也导致了他的身份危机。由于时代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他的孩子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反思其所处的困境和奋起为种族权利而战,相反,他们已经习惯了种族主义的存在,并期望能脱离自己的种族。考普兰德的女儿鲍蒂娅对“黑人”这个词非常反感,她说道,“这个词很伤人。甚至过去常用的黑鬼这个词也比它强点儿。”她力图否认自己的身份,“拿威利和我来说,我们也不算纯种有色人。我们的妈妈肤色很淡,我们俩都有不少白人亲属。” 种族歧视将考普兰德和家人分割开来,使其孤独地生活。
30年代的南方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萧条,大量人员失业。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技术的迅速进步,也导致了工人和管理层的不平等。因此,经济衰退以及种族和社会阶层的越来越不平等,使得个人更加处于无助的境地。小说中杰克·布朗特的穷困潦倒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他留着乱蓬蓬的小胡子……他有一双巨大的手,污迹斑斑,结满老茧;他穿着廉价的白亚麻西装。”
童年的穷苦使得他很早就离开同伴开始工作挣钱。长大后,靠做零活为生,生活艰难。而这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剥削。无论现实多么残酷,人还是要生存的。布朗特从事过各种不同的工作,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廉。生活的经历让他饱受创伤,他曾在梦中大声呼喊:“怨恨是贫穷最可贵的花朵。没错。”
然而,真正让他痛心的是那许许多多社会地位低下,经济贫困的劳动者所表现出来的麻木。同样,遭受着社会不公正和经济剥削,但他们似乎已经接受了这一切,而不懂得去反抗。因此,布朗特的创伤不仅来自于他所遭受的贫困,同时还来自于周围人对社会现状的漠然。他禁不住叹息:“世界的整个系统都建立在一个谎言之上。尽管这个谎言像照耀我们的太阳一样显而易见——那些不知道的人却一直生活在其中,他们就是看不见真相。”
3 小说人物创伤的表现
有过创伤经历的人都会表现出一定的特点,书中的两位主人公考普兰德医生和杰克·布朗特在经历过创伤后都有强迫性重复和冷漠疏远等表现。
当一个人反复经历创伤时,就被称作强迫性重复。受创伤者不知道创伤经历发生的确切时间,也不能停止反复和回想其经历。Van der Kolk和Van der Hart 在1996年指出创伤记忆通常会反复地无意识地重复出现。在书中,考普兰德医生就经常会不知不觉地想起儿时的痛苦经历。“那天晚上他独自坐着黑暗的房间里,守着火炉回忆过去。他想到了童年。……他在铁匠铺打过工,在旅馆当过侍者…… ” 他的母亲过去是一个奴隶,饱受歧视,过着穷苦的生活。尽管后来获得了自由,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变。母亲辛勤工作供他读书,他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责任,通过十年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医生,回到南方。他经常会想起同胞们所承受过的作为奴隶的困难生活,“我的同胞,从大平原和深绿的丛林被带到了这里。拷着锁链走向海岸的漫长旅途中,他们成千上万地死去。” 种种创伤经历在他看来都是历历在目。
反复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通过反复,受创伤者才能意识到其创伤经历和心灵上的伤害。每次想起这些,考普兰德都会体会到孤独感、囚禁感和使命感。因此,考普兰德试图向家人寻求支持和帮助,以摆脱这样一种孤独,将自己从反复的创伤中解脱出来。然而,事与愿违,他的情感压抑变得更加严重了。小说中多处描写考普兰德的喉咙,他的喉咙可以看做是“身体紧张的象征”,是强迫性重复的表现。每次谈到黑人历史时,儿子和女儿就势必会和他争吵,而考普兰德就会“艰难地咳嗽,清清嗓子。”(麦凯勒斯,2006:74)孩子们对父亲的观念和行为的不了解不接受,使得考普兰德非常头痛,他“咳嗽,将拳头放到胸口。”他努力压制自己情感上的痛苦,忍受着创伤。与孩子们之间的疏远使得他感到更加的孤单和无助。
赫尔门在其代表作品《创伤与复原》中指出,分离症状是“一个人正常意识或心理的完整性得到了部分或完全的破坏”。换句话说,指的是一个人由于心理障碍所表现出的反常或极端行为。书中的杰克·布朗特是一个坏脾气的人。他的分离症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暴力、酗酒和不合逻辑的语言。
一开始,布朗特经常会因为人们对社会不公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无知而愤慨不已,从而试图用暴力来舒解其孤独感。“脑子里的各种想法跑马一样四处狂奔,令他无法控制,他想发火。他想出去喝谁在拥挤的街上大打一架。”在游乐场工作的时候他也经常和别人打架。他愤怒地挥动着拳头,大声喊叫。由于他的狂暴,他的同事都不喜欢他。他总是费解为什么别人会嘲笑他,从而在更大层面上使用其暴力,其结果是变得更加的孤立和孤独。
很明显,杰克·布朗特的行为说明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根据创伤理论,处于崩溃边缘的人有可能会寻求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来逃避其创伤情绪。因此,布朗特选择了酗酒。他来小镇后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比夫的咖啡馆。他喜欢喝酒,每次人们在咖啡馆看到他时,他都在喝酒和说话。他痛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正对待,但为了生活却不得不在这样一种体制下工作。他试图用酒精来麻痹自己,摆脱创伤的情感。然而,他仍然为孤独所困扰。
除了他的酗酒和暴力外,他的说话也是缺乏意义的。每次布朗特与人交流的努力都因为他未能用明白的语言表达其思维而宣告失败。比夫注意到“大多数时候,没人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他总在变。不合逻辑。”他甚至和那些他试图去解放的工人成了敌人。杰克糟糕的语言表达给他带来的是他人的嘲笑和沮丧,最终使得他与别人更加的疏远。在别人眼中,他只不过是一个怪物。他说的越多,他与这个社会就离得越远。
4 小说人物创伤修复的失败
理论上,创伤的修复主要有三个阶段:树立安全感,讲述创伤经历以及重新建立与他人的联系。换句话说,创伤修复的本质就是与他人交流,重建联系,获得安全感、信任、理解和支持。书中的两位主人公也试图通过交流去重建联系,但不幸的是,由于交流的失败,使得他们更加陷入了孤独的深渊。
考普兰德医生的创伤来自于种族歧视,因此,他试图通过与同胞和家人的交流来缓解他的创伤痛苦。考普兰德出生在南方,年轻时北上求学,之后又回到南方,对南方黑人的贫苦有着深刻领悟的他力图把他的知识运用到贫困的黑人社区,竭尽全力带领黑人同胞走出贫穷和愚昧。
一方面,他尽力向同胞们宣传真理。每天,他挨家挨户为他们提供医疗帮助,同时,他在黑人中传播他的思想,希望能唤醒人们的反抗意识,从而拯救自己的种族。 “他知道他一生的工作背后有一个动力。他一直知道教育他的同胞是他的使命。他会背着包整天走家串户,他和他们无所不谈。”他鼓励同胞们摆脱屈服和懒惰,肯定他们的作为人的权利。然而,那些黑人并不能理解他,甚至误解他的付出。这样一来,他就更难重建与他人的联系了。创伤修复的过程变得更加的艰难。另一方面,他试图从家人那里获得理解和信任。一个和谐的家里有助于创伤的修复,为受创伤者提供精神支持。而不幸的是,考普兰德的妻儿都疏远了他。考普兰德很爱自己的妻子,但因为各自不同的生活观念以及缺乏交流,他们一天天的变得陌生了。 每当考普兰德反复地讲述他的目的和使命时,善良温顺的妻子由于没有意识到黑人的困难而无法理解自己的丈夫。两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考普兰德无法从妻子那里得到支持,他感到被孤立,并最终对妻子暴力相向。同时,他的孩子们很怕他,远离他。每次只要谈论到有关他的创伤的话题,他们就会不停地争吵。
缺乏信任、交流和理解,家庭无法为考普兰德提供关爱和安慰,而只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创伤。最后,考普兰德想到了聋哑人辛格,唯一一个在他看来开明的白人,也是唯一一个能理解他痛苦的人。但是,后来辛格自杀的消息让他变得更加无助和绝望,自此,他找不到任何人来交流和倾诉了。考普兰德的创伤修复以失败告终:他的同胞误解他,他的妻子离开他,他的孩子疏远他,唯一一个值得他信任的人也自杀了。生活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孤独和悲伤。
充满热情的工人布朗特的创伤来自于社会和经济上的压迫。为了修复创伤,他努力与工人们交流,让他们更加的具有政治意识。首先,他准备建立一个组织,来帮助人们交流生活状况的感受,为权力和自由而战斗,寻求和实现社会改革的最终目标。他一方面强调组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宣传消灭剥削压迫的真理,但是,当他外出归来却发现组织成员偷了组织的钱另作他用了。他为同胞的无知感到非常痛心。尽管如此,他还是继续努力和工人们建立联系,期望能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但是,很多情况下,人们把他的言论当做是胡言乱语。人们的冷漠和敌意让他感到无力,甚至认为自己是镇上唯一的疯子。
同考普兰德医生一样,杰克也非常渴望与他人的交流。他痛恨镇上矿工工作条件的不平等,努力运用共产主义思想来帮助他们,鼓舞他们为改善工资和工作条件奋斗,激励他们为自己的权利奋起反抗,然而这一切努力却并不被人看重。他的修复创伤之路也是阻碍重重,他也同样认为,只有辛格才是那个能懂他的人。对坏脾气的布朗特来说,只有待在辛格旁边才感觉到短暂的平和。他多次提到说辛格是唯一一个真正理解他的人。在得知辛格去世后,他更加陷入了孤独悲伤之中,再也不能向谁来倾诉了。最后,失去了精神安慰的他不得不逃离这个小镇。
两位主人公与他人交流的失败和社会对个人的否定使得他们丧失了价值观,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变得更加的无助、无足轻重、孤独。
麦凯勒斯曾说过,“所有人都是孤独的。但有时在我看来,美国人似乎是最孤独的。”《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是这样一部描述无边孤独的书,麦凯勒斯将孤独诠释得淋漓尽致,她很好地描述了塑造人物身份、性格、行为的社会、家庭和情感环境。由于创伤经历带来的无尽伤痛,小说人物表现出强迫性重复和分离症状。他们的修复创伤的努力也最终以失败告终,从而更加为外界所疏远,更加陷入孤独的深渊。
【参考文献】
[1]傅树斌. 《心是孤独的猎人》主题剖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23(4).
[2]黄春燕. 何处诉孤独一麦卡勒斯《心是孤独的猎手》主题浅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3(1).
[3]卡森·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M].陈笑黎 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
[4]林斌. 卡森·麦卡勒斯20世纪四十年代小说研究评述[J].外国文学研究2005, (02).
[5]常耀信.精编美国文学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6]弗吉尼亚·斯潘塞·卡尔.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凯勒斯传[M].冯晓明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