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激励思想及当代启示
2014-03-11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42)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他的行为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目的性。人的意识中都有预示其实际行动的理想行为形象,正是这个思想行为形象,激发着人们为实现这个理想的行为。可以说,这个思想形象是人的精神支柱,是积极行为动力系统中最重要、最稳定的因素,是人的积极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动力,具有使人的积极行为保持正确方向和持久有效的功能,是人的行动指南。管住了思想,也就管住了人的行为。在我国古代汗牛充栋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激励思想。它们深受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滋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连绵两千余年,为封建国家的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虽然我国古代激励思想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了解我国古代的激励思想,总结古代激励经验,对于今天走出激励困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当前干部队伍激励困境
激励机制就是党和政府为了调动党员干部的工作创造性和积极性而制定的所有制度和手段的总和,其目的是指导干部的行为和塑造其价值观来实现共同的目标。长期以来,我党的干部政策及激励机制适应干部队伍需要,催生出一批批杰出的党员干部,保持了干部队伍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毋庸讳言,近些年激励机制出现了一些问题,陷入困境之中。表现在:
1.1 激励手段简单化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对领导干部的激励手段最常用的就是两条,即提拔任用和物质奖励。对领导干部而言,能够得到提拔并达到厅(局)级及以上岗位的概率较小。因此,在职务提拔方面只能是杯水车薪,领导干部得到提拔的愿望往往难以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激励主体能想到的激励措施往往也只有加大物质奖励了。而由于财力的有限性和领导干部需求的变化和升级,简单的物质奖励已经难以为他们提供持续有效的激励了,而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内容丰富化、加强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行政文化、解决个人困扰等等激励方式却很少得以运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激励因素(如工作晋升、工作挑战性、工作认可和职业发展等)存在时,能够使员工产生满意感,当激励因素缺乏时,员工就感到没有满意。现代心理学认为,内在激励比外在激励更有效。现阶段,党员干部思想呈现多元化,追求多元化,对内在激励因之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需要。
1.2 动力弱化
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的“强化激励理论”认为,人们可以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实践中,现行的领导干部激励强化机制并未起到其应有强化的作用,特别是负强化普遍弱化。在党员干部日常工作中,工作稳定,“不作为”“无功也无过”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因为没有落实负激励制度,公务员缺乏竞争和职位危机意识。而且目前的负强化中评价标准不一致、制度操作不规范,没有起到应有的惩罚和警示作用。在对公务员实施奖惩措施的过程中,监督不到位,奖惩过程缺乏公开透明,缺乏群众评议过程等,容易在人才任用上滋生腐败行为,买官卖官、权钱交易、贪污腐败、任人唯亲等违法现象层出不穷。领导干部的不作为、腐败等行为,惩罚无力,从而使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形同虚设。
1.3 激励方式泛化
人本激励理论认为,个体内部存在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社会性需要(比如,成就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和成长需要)。而需要是有不同类型的,处于不同状态下个体的需求状态也是不同的,因而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激励策略是必要的。人的意愿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变化。领导干部更是如此,他们的内在需求更为复杂,并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沙漠中的渴者以水为第一愿望,穷人以金钱收入为第一愿望,富人则将金钱列为第二以下的愿望,领导干部更重视得到认可、挑战性工作、自由、公正等愿望。从现实来看,我们对领导干部的激励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激励的对象时有错位。
1.4 从政文化氛围淡化
从政文化作为干部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内容,指的是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对从政活动产生的情感、态度、信仰和价值观,包括从政意识、从政心理、民族气质、从政理想、从政思想和从政价值观等,它不仅影响而且激励着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在当前为民务实清廉活动中,关键在于建设清新从政文化。科学先进的行政文化就是一面旗帜,为党员干部提供支持和动力,使其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现阶段从政文化激励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其激励作用未受到重视,在精神激励中侧重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文化因素所具备的导向功能和约束功能。二是,受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影响,从政文化尚未完全摆脱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具有严重的政治化倾向,呈现出僵化的特点,这也使从政文化建设进程处于落后状态,不能满足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对从政文化激励的要求。
2 古代激励思想
中国历朝历代关于激励思想的具体描述有所不同。西周提出“六德”( 智、仁、圣、义、中、和) 、“六行”( 孝、友、睦、姻、任、恤); 秦朝提倡“五善”( 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 汉朝强调“光禄四行”( 质朴、敦厚、逊让、节俭) ; 晋朝则有“中正六条”( 忠恪匪躬、孝敬尽礼、友于兄弟、洁身劳谦、信义可复、学以为己) ,唐朝归结为“四善”( 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宋元明清各朝大体上沿袭唐朝。纵观林林总总的规定和论述,可以把中国激励思想归纳为:“仁、德、知、信、义”五个条目。
一是仁。“仁” 在儒家被解读为“爱人”, 包含“恭、宽、信、敏、惠”五大要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即尊重下属才能获得下属尊重;宽容待人才能得到下属拥护;坚守信用才能被上级委以重任;快捷机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对下属惠而有加才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仁”激发的是一种利他思想,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高贵的品质,因此“仁”成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历代统治者、管理者推崇备至的激励格言。
二是德。为政以德是儒家经世治国的根本方针。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认为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政,那么为政者就会像北斗受到众星拱卫那样得到百姓的拥戴。如何实施?“修己以安人”(《宪问》),就是说,为政以德突出两个层面,其一,就统治者及其官员而言,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即注重修身勤政,勤奋敬业,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充分发挥道德的感染力;其二,教民趋善,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强调用道德礼仪教化民众,民众就会有羞耻心而归顺。在教化手段上,提倡管理者的榜样作用进而影响并激励其下属的行为规范,所谓“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三是知。“知”,佛家讲有两个,一是闻见之知,二是德性之知。知能够引导正确的行为,是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的前提。程颐说,“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遗书》卷十五)就“德”与“仁”的修养而言,必须“明觉精察”“真切笃实”,先知而后行,知行合一,成就至善之美德。就为官理政而言,须有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才能,才能熟知内外管理环境,把握管理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敬业爱岗,使管理者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规章制度。在这一环环相扣的完善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的“知”是牵动这一连发行动的总指挥,是涵养自我激励内驱力和强化激励辐射力的基础和保障。
四是信。“信,诚也,诚信也”(《说文》)信,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情感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体察儒家“信”的涵义,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信为政。“民无信不立”,为政者必须取信于民。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这是对从政的帝王和臣僚们的谆谆教诲。其二,以信交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需要强调的是,孔子所指的“朋友”,不仅限于个人之间的情谊,他期望“信”的人格力量遍及于社会的人与人之间,无分高下、贵贱、贫富、尊卑、枉直、贤与不肖,朋友遍天下,“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其三,以信立身。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教,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他还提出以信立身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二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对于无信之人,人们因无法预测其的行为而担心对己不利,出于自我保护心理就会避之而不及,当怀疑竖立在双方之间时,就不会得到倾心合作。因而,“信”被儒家视为秩序的守护者,是与人相处、待人接物应有的道德规范。在“信”的指引下,人们的生活、交往才有安全保障,榜样激励也才有了坚实的依托。
五是义。“义者宜也。”(《礼记·中庸》)这就是说,人们要按宗法等级制度中所处的地位和名分言行,各得其宜,意指思想行为要遵循和符合标准。孔子将“义”视为做一切事情应遵循的本质,“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把义作为一切行事的本质,以礼来推行,以谦逊来表达,以诚信来成就,能把事情如此完成,孔子说这才是真正的君子。可见“义”是孔子对其心目中的“君子”之基本要求。“君子”作为“智者”,不仅要有渊博的学问,更要学会如何做人;只有“君子”做到了“义”,才能称其为“君子”。如此,方可自身“宜”,进而影响民众“宜”。
由上可知,儒家激励思想是以道德激励为中心轴,通过对人的道德灌输改造人的心理,这种道德激励不仅是情感化的良知活动,也是内心的理性判断活动。就激励方式而言,是以个体的自我激励为出发点,推己及人,形成广泛的社会性道德激励,发挥对社会成员普遍的约束作用、认识上的提示作用以及对他人的示范作用。
3 古代激励思想的现代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要求党员干部做好“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就把思想教育与激励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针对我国干部队伍激励机制的困境,梳理中国古代激励思想,着眼于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的激励机制建设,我们可得到如下启示:
一是,重视发挥道德激励中心轴的作用。从近年来的实践看,激励机制中激励手段简单化问题突出。我们对领导干部的激励手段不外两条,即提拔任用更高职务和物质奖励。考虑到较小的提升概率和有限的财力,这两种手段实际上已经难以为他们提供持续有效的激励。针对这种情况,强化伦理道德激励,突出官德修养,形成持续、主动的内驱动力,就显得十分急迫而重要。领导干部都能努力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将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操守和品行,保持高尚的道德素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力量,“四风”何愁不除?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何愁不能跃升?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力何愁不能巩固?
二是,重视发挥领导干部在激励机制中的榜样示范作用。俗话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个榜样,就是一本鲜活的价值体系教科书,发现、褒扬、学习和宣传一个榜样,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个标杆,建构一把道德标尺,确立一种道德风尚,弘扬一种主流价值理念。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反“四风”,改进民风政风官风,同样需要自上而下的榜样力量。正所谓“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克其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盐铁论·疾贪》)“自身净”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清”,这跟“己不正焉能正人”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是,重视发挥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决定国家民族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是促进社会整合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因素,无论是一个民族,抑或是某种社会群体,谁拥有了一种先进的价值观,就拥有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和强大动力。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演变中,儒家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强调“学而第一,德行至上”,“以礼治国,以仁治世”,“以民为本,恕道相随”,“积极治世,留名青史”等,激励着官员的所作所为,使他们能自觉以清正、治行、勤谨、廉能为标准要求自己,在一定程度上到达了“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隐公十一年》)的效果,确实催生了大批的清官循吏。这对于我们厘清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走出激励困境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