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教哲学视域下中西文化心理考察

2014-03-11

延边党校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文化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存在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些宗教在产生后经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同一种宗教往往会产生本土化的特征。从哲学思想基础的范畴去研究宗教也是属于一种新型的研究角度。通过中西宗教的哲学思想基础的对比研究,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宗教的思想基础,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人的宗教文化心理。

1 宗教哲学的内涵

宗教哲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并兴起是比较晚,在18世纪后期,黑格尔第一次把宗教哲学作为他所建构的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后,宗教哲学才开始被哲学家所广泛使用。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希克认为,“所谓的宗教哲学并非‘教义的喉舌’,它不属于神学,而是如同法哲学、科学哲学、艺术哲学等,属于哲学研究的一个门类。”

国内学者赵敦华从区分“宗教的哲学”和“宗教哲学”这一角度深刻剖析了宗教哲学的内涵。他认为,“宗教哲学是对不同宗教的基本信仰和概念进行理性的批判和评价,而‘宗教的哲学’(religions philosophy)只是用理性论证与宣扬宗教信仰;‘宗教的哲学’把哲学宗教化,是信仰宗教的一种方式,而‘宗教哲学’则把宗教理性化,是一种做哲学的方式”也即,“宗教的哲学”所研究的内容受它所依属的宗教的性质所决定,而“宗教哲学”则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的宗教基础上,而是对不同宗教进行研究而达到一般的概念,也可以概括为“宗教哲学”就是对宗教的一种哲学范式研究。

2 中西宗教哲学的不同范式比较

2.1 中国宗教哲学的伦理倾向——修、行

纵观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并没有出现以宗教作为统治地位的思想传统。从汉朝的“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但是儒学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至今学界是有争议的。道家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受统治者阶层所推崇的儒家相比,从道家思想对道教以及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来看,道家思想的影响和传承阶层则主要是在民众、道士以及追求自由、脱俗的在野知识分子之中。中国的宗教无论是外来宗教还是本土宗教,无不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哲学思想基础为道家的思想。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本体,站在“道”的这一高度讲,宇宙间的万物是没有差别的,这就是万物统一性的观点。而建立在以“道“为本体的本体论的基础上的认识论也是一种关于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的一种“齐”的观点。“齐”并非整齐划一的意思,而是就个别事物而言是一种“有机统一”之意,就宇宙万物而言,是统一性之意,就不同主体意识而言,是指无是非、对错等标准之意,如果有标准,即为符合事物自身自然而然之意。即,认识到宇宙间万物是没有差别的,那么就不会有对事物的认识的是与非之辩,因为每一种认识都是对事物的某一方面的认识,而不是对事物自身的认识,从这种意义上讲,关于宇宙万物的认识是没有是与非之别的。

佛教在初传入中国时为了传教需要,首先选择了依附在中国本土产生已久的神仙道术。一些佛教僧侣也开始努力学习神仙方术,比如,“桓帝时来中国的安世高是当时有名的术士。世人称他‘七曜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 (《高僧传》卷一)。此外,佛教在译经时也采用一些道教的词语,“佛教早期汉文经书《四十二章经》称佛教为‘释道’或‘道法’,学佛则曰‘为道’、‘行道’,学有成就则曰‘见道’、‘得道’。”不仅如此,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取了儒家思想。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统治地位,所以佛教为了发展不断地寻求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在两晋南北朝汉译佛经中,‘孝’被放在了相当突出的地位,如鸠摩罗什所译《菩萨戒本》下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

景教在唐朝传入中国后,与佛教一样,首先是进行本土化的尝试。比如,在其成熟时期的汉译经典《志玄安乐经》中就阐述了一些思想,为了追求天上的安乐,需要做到“十种观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种胜法”,即无欲、无为、无德、无证。这些思想可以看出景教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之深。

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中国传统精神领域的正统地位,它的忠君思想为统治者提供了维护统治地位的合理依据,它的孝悌思想符合中国传统社会中以宗法血统为纽带的模式,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中国士大夫阶层提供了人生意义上的思想支撑。这些思想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思辨哲学,而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具有明显的伦理倾向。而中国宗教受这些思想的影响也体现出浓厚的伦理色彩。

中国的统治者历来实行一种“神道设教”的宗教宗旨。“神道设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宗教思想,是中国圣贤为了教化百姓而制造出来的一种宗教思想,是讲述圣人如何创设政治制度、文物典章治理百姓的道理。中国思想家们认为,无论是否有上帝或者神明存在,有一个神道并且能通过圣人的说教来教化百姓是必要的。基于这样的思想,中国的神道设教思想具有无神论和有神论两种性质。固中国历史上的唯物论者和唯心论者都主张和支持神道设教,就连佛教和道教也有这样的主张。

儒家学说思想体系中包含神道设教思想,神道设教是周易首先提出来的,而周易又谓儒家的经典。明太祖说:“仲尼之道显明,共睹共闻,阳德也,故为世教之主;佛仙之道,不可闻睹,阴德也,故为世教之助。”在此意义上,神道设教是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思想教育政策。

佛教的传入,在一定的意义上弥补了中国思想中彼岸意识的空白,但,从其本土化过程中体现出的“善功”等思想来看,信仰者更多的是带有一种此生的功利目的。譬如,被现实中的苦难所折磨的人会产生遁入空门的想法,以求达到抚平精神伤痛的目的。

在这种伦理化倾向的思想中,有儒家的“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家的仙道修养,禅宗的顿悟等,都是注重个人的“修”的过程和“行”的结果,主张由“内圣”可以达到“外王”。

2.2 西方宗教哲学中自由意志的思想——理、知

西方哲学家克塞诺芬尼提出对神人同形同性论的批评,为西方宗教哲学思想中的“理神论”思想作了一个开端。经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伟大的哲学家的发展,“理神论”思想趋于系统化,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取得了国教的地位,理性进入了为信仰服务的时代。受柏拉图思想影响的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提出了“原罪说”和“赎罪论”的理论,为整个西方宗教思想奠定了基础,受亚里士多德思想影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则为基督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神学体系。

近代,宗教哲学的思想也打上了哲学二元论的烙印。在关于“神”是否存在的问题上,分为了认为“神”是客观存在的客观实在论和认为“神”只是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主观观念论。持这两种不同的观念的哲学家其思想都很深刻,他们的思想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也都很大。站在客观存在论立场的哲学家有: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以及经验论学派中的洛克和贝克莱。其中,笛卡尔认为,“‘上帝’是天赋观念,它不可能是‘自我’心灵的产物,必定有一个真实的上帝作为这一观念的原因,上帝的真实性同样保证了我们关于物质世界的观念真实性。”持有主观观念论观点的哲学家有:休谟、康德以及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则企图综合这两种观点,建立了一个具有思辨色彩的宗教哲学体系。

在“理神论”的思想中,哲学家们为神的世界注入了理性与逻辑。苏格拉底将人的哲学思维关注引向了人自身,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将理性、知和伦理建立起一种联系。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中的最高层次是“至善”,人对至善的知识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由于灵魂进入肉体之后就被人遗忘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不断回忆,向至善的目标发展。这些思想中无不体现出理性的色彩。

在奥古斯丁的“原罪论”中,人类的罪恶是在亚当和夏娃偷吃知识之果后犯下的原罪开始的,这在基督教历史发展中敌视科学知识而产生了影响,但是更重要的是为“知”与“善恶”的伦理观之间构建了一种联系。并且,亚当和夏娃的原罪是在行使自由意志的情况下发生的。自由意志与罪恶问题至今还是处于一种不断引发人思考的矛盾的状态中,但从这里看出,西方的宗教伦理传统中是以承认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的。

康德的思想中,更是将自由意志视作人类的“本质之性”。黑格尔则用“绝对精神”的辩证运动将宗教与哲学、理性和信仰在具有同一个内容或对象的意义上统一起来,将知识和伦理视作同一个精神的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由此可见,西方的宗教哲学历史传统中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以承认人的自由意志为前提,不断地渗透并运用“理”,并将“知”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在评判标准。

2.3 庄子哲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思想的交汇与区别

庄子的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超越性。其中,不仅有对儒家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超越,也有对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自知其不知”的超越。儒家思想中对“知”的这种认识缺乏对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之间关系的辩证性阐释;苏格拉底的思想与庄子的比较相近,但是二者思想所建立的基础不一样。苏格拉底的“自知其不知”是建立在无法认识至善的基础上,人的肉体是阻碍其认识的障碍,而庄子思想是建立在事物的统一性的基础上。庄子的不可知论并不是消极的,并不是否认人类认识至高的“道”,而是否定人类所建立在片面认识基础上所作出的是与非的论断以及所谓的标准问题。

庄子的思想也与西方哲学家康德的道德动机论、无目的的和目的性以及物自体具有相似性。庄子的事物本身,事物本身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也即康德的“物自体”,二者由此产生的不可知论也类似,都是在表达一种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之间的不完全符合关系。西方几千年中所达成的共识是,主观意识要符合客观事物,主观意识也能符合客观事物,至于能否用语言表达以及语言在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关系中具有什么角色这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热衷讨论的哲学问题。在经过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家们的思考与怀疑以及论证后,最终发现二者相符是无法成立的,所以才有了康德的客观事物符合主观先验意识的哥白尼式革命。而庄子在西方的几千年前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把语言本身的相对性也表达出来。康德的物自体是人类无法认识的,他也为人类的道德留下了一席之地。所以在他的道德动机论中,康德主张,从人的动机来判断道德,而非从人的行为结果来判断。庄子则提出“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这一点就与康德的动机论比较接近。这两位哲学思想家都认为,不能仅仅从所表现出的、所做出来的行为和结果来判断道德与否。康德认为,言语上的和行为结果上的道德并不是真正的道德;庄子认为,儒家所提出的“仁”只是具体社会生活中的道的表现,而并非“大仁”。最终庄子追求的是一种无所待、超越的自由的境界。

3 中西的不同文化心理

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是在受其传统文化深刻影响和渗透下慢慢形成的,这就使同一种世界宗教在不同的国家会产生出本土化的特征。宗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除了受到地域、当地政府、人们生活影响之外,还收到了根深蒂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在不同的宗教哲学思想基础的影响下,中西方的文化心理体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中国的传统文化重个人的修行和境界,西方的传统文化重反思和理性。这不仅是对中西传统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结果,更折射出一种当今社会中西道德伦理事件中所体现的文化心理。

西方文化传统中对理性与信仰的推崇,造就了西方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理性促使人类不断进行反思,信仰则始终关注着人的精神世界。无论在历史过程中二者是如何此消彼长,思想家们是如何对二者进行调和,理性和信仰都对西方人的思想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传统更多的是伦理关注。由于一直占有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入世思想,所以中国人更多的是在构建一种现世的“国”“家”伦理——爱国、爱家、忠君、孝悌。诸子百家中不乏对人性的善恶本性进行思考,但整体上是从否认人的自由意志出发而提出的“人性本恶”或“人性本善”的观点。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恶”与西方思想中的“罪”相比较,会发现两者所涉入的深度并不一样。“恶”的力度不及“罪”,对人类的敬畏意识以及信仰虔诚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所以,西方基督教中以人的原罪为根源,用基督教经典来为人设立律法式的规范,而中国儒道文化以及佛教文化所折射出的是以“仁”“道”和行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与西方宗教哲学中追求“至善”以及不仅重视行为更重视内心动机的洗礼这一点相比,中国宗教哲学除了道家主张以高于“圣人”的“至人”为理想人格之外,多数是追求“圣人”为理想人格目标。

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清算式的解构,但是并未建立起一套新的文化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人的道德精神却并没有与经济的发展形成正比。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并不断做出反思和自我批判,对中西宗教哲学范式的比较,目的并不是评出孰优孰劣,而是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提供借鉴,唯有深刻认识,深刻反思,新的文化启蒙才不会遥远。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克.宗教哲学[M].北京:三联.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8.

[2]赵敦华.论宗教哲学的进化论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3]张晓华.佛教景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比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6).

[4]张祎娜.中西宗教中“神圣与世俗”关系异同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6).

[5]翟志宏.西方宗教哲学之意义、问题与可能性[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文化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思想与“剑”
菱的哲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