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和合思想与族际政治治理

2014-03-11雷信来刘荣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族际民族意识

雷信来,刘荣

传统和合思想与族际政治治理

雷信来,刘荣

(大理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族际政治治理是当今民族国家都必须审慎对待的重大问题,中西方学者都曾经对族际政治治理问题进行过探讨,而中国的古圣先贤所提出的合和思想为化解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认为把传统和合思想引入族际政治治理研究领域既有可能性和必要性,两者的结合也存在很强的契合性,并能够为族际政治治理预设一个理想性前景。

和合思想;族际政治治理

一、把传统和合思想引入族际政治治理领域的可能性分析

我国正在建构的和谐社会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1],如果运用民族学学科的理论资源分析这句话,就是要形成56个民族全体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社会,族际政治治理的成功实施是其中的关键环节。而要达致成功的族际政治治理,学术界应责无旁贷地走在前列,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前瞻研究以服务于族际政治治理之需要。周平是国内较早关注族际政治治理的知名学者,在他的系列文章和专著中对族际政治治理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并因此成为我国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奠基人。常士訚主张“异中求和应是当代族际和谐治理的新理念”,提出“当代中国要继续坚持和而不同的族际政治整合理念,同时要注意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族际政治整合理念与经验,以使当代中国的族际政治更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2]117在另一篇文章中常士訚提出应“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对巩固和发展当代中国的族际政治观具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3]108刘荣认为由于时代发展新趋势和民族地区推进现代化的新要求的出现,应该“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4]16以此为基础,刘荣界定了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概念,阐明了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背景,并对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制度设计和主要内容予以论证。学术界通过学理分析和实证调研等方式,对族际政治治理的理论、模式、内容、方法、路径等问题发表了一批见仁见智的成果。在这些成果中,把传统和合思想引入到族际政治治理领域进行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这就为传统和合思想进入族际政治治理研究视阈提供了可能性空间。

二、传统和合思想对于族际政治治理的必要性思考

族际政治治理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所谓“历久弥新”有两层意思:第一从历时性角度来说,从民族现象产生以来,族际政治治理就成为人类政治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尽管那时还没有“族际政治治理”的概念;第二从共时性角度而言,当今几乎所有民族国家都面临着族际政治治理的艰巨任务,而且随着时代的延拓,族际政治治理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意义。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其中关于族际政治治理的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亦很厚重,然而在政治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术领域,来自西方的理论体系、分析方法和概念工具广为流行并处于强势地位,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学术话语权则明显不多。造成这一问题的所以然之故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部是因为民族虚无主义的一度盛行导致的对传统文化不加鉴别地全盘抛弃,外部原因是“西方中心论”在国际文化领域占取优势话语权而矮化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族际政治治理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学习、吸收、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应向我们的古圣先贤学习。事实上,关于族际政治治理问题,我们的古圣先贤所做出的理论贡献当不亚于西方学者,而且他们胸怀之光博、视野之高远也非常人能及。今天的学界同仁应珍视并挖掘这方面的宝贵资源,这样不仅有助于拓宽族际政治治理的研究范围,提高关于族际政治治理问题的理性认识水平,而且能够为族际政治治理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解决实际民族矛盾和民族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也可以为今日中国学者与国外学者进行平等学术对话夯实文化功底。

三、传统和合思想与族际政治治理的契合性论证

合和思想概述。对于何谓“合和”,学术界争议较大,还没有达成共识。张立文认为“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形相、无形相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变化过程中诸多形相、无形相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5]26-27陈忠宁认为“传统和合思想是中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国人关于天与人相通,人与人共处的一种思想体系。”[6]8也有一些文章对和合思想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进行了阐发,但是对究竟什么是“和合”则语焉不详或有意避之。尽管学术界对于“和合”的理解各说各的话,但对于和合思想所涵涉之内容的认识则分歧不大,即“以‘和’为核心的和睦、和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与以‘合’为核心的合作、合好、融合等。”[7]126

和合思想尽管来源于中国文化或哲学领域,但对于族际政治治理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于正行进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中华民族而言,既要处理好内部的汉族与少数民族间、少数民族间、少数民族与国家政权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又要协调好与域外民族的关系,因为不同国度的民族如何思考和对待对方,往往会对这些民族所在国之间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统治阶层如何进行族际治理,各个民族应如何相处,或许可以从传统和合学思想的“五和论”得到有益启示。

(一)和生“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之体现即为和生。无论是草木鱼虫,还是山川江河,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存在的价值,天地都无私地供养和承载着它们,这是天地好生之德的呈现。历史上所有民族的出现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天地造物的结果。各具差分的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往往需要和其他民族交往。在这种多维互动过程中,不同民族间应建构起共生意识。而且从现实性角度来看,当今世界民族构成复杂多样,也需要各个民族建构起一种共生意识。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处于危亡状态的话,其他与之相关的民族也很难置身事外。各个民族共同生存于“地球村”中,惟有紧密抱团取暖,才能使各自生命的延续得到保障。和生蕴涵着不同民族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在融突中和生,和生才能共荣共富。各个民族在追求和生过程中当然也包含竞争、淘汰,但这种竞争、淘汰不是以你死我活为价值导向,而是以融突而和合为价值追求,它预示着新生命的呈现,而能和荣和富。换言之,共生意识要提升为“和生”意识,认识到别的种族或民族的存在是自身存在的前提,使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获得生的权利和生的能力。

(二)和处“和处”以“和生”为前提。从人类历史来看,民族是一个既善于共处,又不善于共处的人群共同体。民族间有差分是正常现象,不应搞专断和霸权,而应和谐相处。“和处”是“和而不同”精神的体现。各个民族都处在因各种需要而编织起的关系网络中,并在共处中生活和交往。一民族一旦离开了与他民族的共处,完全地离群索居是很难想象的。民族间必须相互共处,但由于彼此间存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社会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亦会导致民族冲突甚至民族战争的发生。自然造就了民族,而时代却异化了民族。某些民族为了满足己族的野心、利益、权力等欲求而进行民族战争,置他民族于涂炭而不顾,使他族人民无辜遭杀害。这与和处原理是背道而驰的。各个民族必须要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的规范自律,摆脱那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四年》)的民族偏见,彼此间以温和、善良、宽容、恭敬、谦让的态度对待他族。

(三)和立“和立”以“和生”、“和处”为基础。和立是“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己立人之人文精神的呈现。历史上曾有某些民族集团囿于优胜劣败的偏见,总想显示己族的高人一等和无所不能。其实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形式、方式和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因各个民族共同体均有独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为此各个民族必须建立和立意识,绝不能目中无他族,惟我族独尊独霸,更不能把己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识强加于他族之上,以他族的败亡来使自己功成。和立意识要求各个民族应以平和宽广之胸怀,悦纳其他民族的生存方式,尊重乃至敬畏他民族根据各自的实际而选择的发展道路。文明是多元的,文化是多样的,因此各个民族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及所走的发展道路一定是丰富多样的。全球有约二百个国家共同体,有上千各异之民族,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的国情和选择的发展模式必然亦不相同。基于此故,各国各民族都有权依据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于本国、本民族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这理应得到他国他民族的理解和尊重。

(四)和达和达意识以和立意识为基础。和达是“己欲达而达人”的由己及人精神的体现。不同民族和种族共存于一个星球之上,一方是另一方存在的前提,大家互相需要,彼此离不开,因大家都欲实现通达,故达致通达的理想途径就是共达。尽管各民族所处之地理环境和所依之生计方式有差分,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有殊异,文明程度、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亦大异其趣,但既然共同生存于一个彼此离不开的星球上,就要尊重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达意识和畅达之路。换句话说,各国各民族要有和达意识。发达民族与不发达民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现实上存在着发达和文明程度的差异,但是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都将走向发达。回顾历史可以知晓,发达国家或民族之所以发达,与其过去曾侵略剥削他国他民族或获取战争赔款密切相关。现在发达国家应以达己达人的观念帮扶不发达国家走向发达,而不应采取各种歧视压制等手段,阻挠破坏不发达国家的发达努力。随着地球转变为一个现代“村落”,任何民族和国家都在这个“村落”中生活,谁也不可能离开这个“村落”而独居独达。既然谁也离不开谁,选择共同发达应该是明智之举。共达从现实性来说不是共同发达或同等程度的发达,因各种先天或后天因素使然,发达常常有先后,但最终应走向共同发达。因此当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应从全球视野用长远宏阔之心态观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应以追求人我的共同发达为价值导向。

(五)和爱和爱是和生、和处、和立、和达意识的基础和前提,这是人类博爱精神的体现。这种和爱意识犹如墨子主张的“兼相爱”那样,对于他人他物都要像对待己人、己物那样去关爱。由此推而广之,对于他民族也应像爱自己的民族一样深沉地去爱。和爱意识意蕴着不同民族都需要爱,都应懂得爱,都要学会爱己和爱对方,这是不同民族共同体在地球上顺利生存的起码条件。一个民族不能与其他民族世代仇恨,更不能永远刀兵相见。尽管让世界充满爱很具理想主义色彩,但理性的人们也不应使世界每个角落充满着仇怨,否则最终的结局将是共同消亡。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大量存有的今天,从理论上看,地球存在被多次毁灭的可能;从技术上说,毁灭地球比重建地球要容易得多;从现实性来说,重建毁灭的地球是不可能之事。当下世界所面临的民族、种族、宗教等矛盾和冲突,必须要找到有效的途径予以化解。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开了一次会议,结束时发布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宣言,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里所说的孔子的智慧,指的就是儒家的仁爱思想。只要人类秉持和践行这种思想,“泛爱众”的理想社会将会逐步实现。正因为人是现实的人,社会是现实的社会,爱是现实的有条件的,有差等、亲疏之别,所以更应大力提倡和弘扬“博爱、仁爱、兼爱”等和爱意识。因为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和爱意识的话,人类社会就会异化为由丛林法则支配的弱肉强食的状态。

四、传统和合思想与族际政治治理结合的理想性期待

天地有好生之德,造就生成了不同的民族,民族的多样性带来了文明的多元化,这是人类生活之所以丰富多彩的重要前提,也意味着民族间必须要培植起和生意识。为了由不同民族构建起来的人类世界的永久存续,各个民族都必须要抛弃对他民族的偏见,尊重他族的存在,树立和处观念。寻求发展是所有民族的共同心愿,尽管不同民族实现发展的手段各异,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各异其是,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应以践踏其他民族的发展权利和发展利益为代价。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应彼此尊重求同存异,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不同民族间由于先天或后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现发达的能力和条件存在一定的差距,故先达的一定要照顾后达的,后达的也应理解先达的,在实现通达的过程中,只有先发后发之分,没有落后文明之别,最终都将达致共达。不同民族间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理想实现的前提是和爱意识的成功锻造,没有广博深沉的和爱意识的树立和践行,期冀不同民族间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只能是一句空话。以和爱为基础,在民族间真正树立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唯有这样,族际关系才能和谐,人类世界的前途才有希望。

[1]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Z].

[2]常士訚.异中求和:当代族际和谐治理的新理念[J].中国行政管理,2009,(7).

[3]常士訚.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J].政治学研究,2009,(4).

[4]刘荣,刘光顺.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J].学术探索,2007,(6).

[5]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陈忠宁.传统和合思想本质含义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2).

[7]黄家瑶.和合思想:防止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J].社会科学家,2011,(5).

(责任编辑 刘强)

D032

A

1671-0681(2014)06-0025-03

雷信来(1976-),男,汉族,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导;刘荣,大理学院副校长,博士后,研究员,硕导。

2014-05-29

猜你喜欢

族际民族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云南藏区流动人口族际结构性差异现状分析——基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的问卷调查
基于族际互动的甘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基础考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越多接触就越愿意接触?取决于效价与效能*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