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600例CT检查患者规范化报告危急值的效果分析

2014-03-11费永春

医疗装备 2014年11期
关键词:血肿医师脑出血

费永春

(云南省元谋县人民医院 CT室,云南元谋651300)

对600例CT检查患者规范化报告危急值的效果分析

费永春

(云南省元谋县人民医院 CT室,云南元谋651300)

目的:总结对存在危急值的CT检查患者进行规范化报告,提高CT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研定CT检查危急值,观察危急值报告前后600例CT检查患者中的脑出血、脑疝、严重颅内血肿、肝胰脾出血患者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结果:未进行危急值报告前,对照组300例CT检查者中的脑出血、脑疝、严重颅内血肿、肝胰脾出血患者11例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90.9%,进行危急值报告后,观察组300例CT检查者中的脑出血、脑疝、严重颅内血肿、肝胰脾出血患者12例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100%。结论:进行CT检查危急值报告,可保障CT检查中存在危急值的患者及时报告医师,保障危急值患者及时到达救治现场,提高救治率,减少致残率,本文措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CT;检查; 危急值;报告;效果

CT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可及时报告发现危及生命的脑出血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救治。笔者对比分析发现,CT室过去的检查报告通知方法存在不足,立即改进后效果明显,分析如下。

1 资料方法

记录2011年5月1日~2014年5月19日进行CT检查的600患者,男319例,女281例,年龄12~8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原方法是将检查报告交给患者,如患者存在危险,仅告诉患者及时找医师),观察组300例(存在危急值患者立即通知医师详细记录并督促或送患者到达救治现场),本文存在危急值的患者15min内到达救治现场定为及时,超过15min定为不及时,分析两组患者的脑出血等患者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

2 结果(措施、效果)

2.1 CT检查危急值定义。危急值是指某种检查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医师需要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患者有效的干预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避免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2.2 CT检查危急值报告目的。(1)危急值信息可供医师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2)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服务及救治工作,促进相互沟通与合作。(3)准确的检查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2.3 研究制定CT检查危急值项目。CT检查危急值项目包括(1)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2)脑疝、急性脑水肿;(3)严重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4)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5)脑出血或者脑梗塞复查CT,出血或者脑梗塞程度加重;(6)急性胆道梗阻;(7)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液气胸、特别是张力性气胸(肺压缩在50%);(9)肺栓塞;(10)急性主动脉夹层;(11)空腔脏器穿孔;(12)肝、胰、脾等出血;(13)眼眶内异物;(14)脊柱长轴成角畸形、椎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腔;(15)骨盆骨折、多发性复合伤危及生命。

2.4 CT检查危急值报告流程。当患者CT检查存在危急值时,确认设备正常时,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检查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医师或护士;CT医师及临床科室护士医师必须在《危急值结果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检查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复查结果、临床护士或医师、联系电话、联系时间(准确到分钟)、CT室报告人等,临床医师接到电话立即处理,如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立即救治,如患者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需加强观察患者,告诉患者暂时不能离开床位,这样有利于救治患者。

2.5 加强询问患者及重点部位检查确保危急值结果可靠。在300例观察组患者中,在CT检查前阅读患者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突出检查重点,在CT检查开始,笔者询问全部患者临床症状,哪里疼痛?哪里最难受?怎样难受?笔者心里有数后再做CT,可有利于确诊CT检查危急值。如患者收缩压大于140Pa,应加强脑室部位检查,有利于确诊脑出血。有危急值的患者除按流程图报告外,笔者还挤出一定时间,将患者送到医师值班室。文献[1]有:新加坡医院护士行为准则有:要求护士对患者应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新加坡经验值得笔者实践。

3 讨论

文献[2]有:德国埃森大学Ruhrlandklinik医院患者的影像资料不打印,刻录在光盘上交给患者。德国医院的做法感动笔者。

笔者进行危急值报告后,观察组300例CT检查者中的脑出血、脑疝、严重颅内血肿、肝胰脾出血患者到达救治现场及时率是100%。进行CT检查危急值报告,可保障CT检查过程存在危急值的患者及时报告医师并及时救治,可提高救治率,减少致残率。由于本文危急值报告及救治效果明显,故总结成文,诚望本文措施对国内专业人员的工作和研究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1]娄平,舒流.学习新加坡经验努力提升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7):71.

[2]杨莉.在德国的医院里感受人文[N].健康报,2013-12-26.

2014-06-20

R197.323

B

1002-2376(2014)11-0040-02

猜你喜欢

血肿医师脑出血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