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感评

2014-03-11秋叶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文明工业时代

∷秋叶 评

我们这个世界一般把文明分为三种,按时代先后分别为农业文明(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工业文明(industrial civilization)与后工业文明(post-industrial civilization)。西方世界或称发达国家已进入到后工业文明,而大部分的东方世界或者具体地说我国,尚处于后两种文明之间的状态,而在我国的一些比较闭塞的中西部地区,应该还处于前两者之间。农业文明,就典型的劳动模式而言,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季节划分,有明显的农忙与农闲。我国农耕社会还有“晴耕雨读”的传统,那是就天气而说的。因此,农业文明使得人们的作息与大自然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成为了生活于该文明中的人的最高理想。这其实是一种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以便过上周而复始、富有节奏感生活的文明。以机械化、产业化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显然有着完全不同的模式与标准。其典型模式是制造业厂房里的生产流水线(assembly line),一旦按下电闸就不会停下来,工人必须在各自的岗位上长时间地劳作。其标准是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这是劳资之间长期博弈的结果)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以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工业化时代的组织机构——企业(enterprise)在英文中的本意是艰巨复杂的计划、雄心勃勃的事业之意。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刮起了所谓“满负荷工作法”的推广之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速度”成为了时代的精神。那恰好是我们工业化如火如荼之时!那个时代,生活节奏快成为了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做事按部就班、过悠闲日子成为了缺乏进取心、落后的代名词,据说这最终是要被开除“地球村”的“球籍”的。我们在为工业化的快节奏带来经济繁荣而无比兴奋之时,也开始关注日本的“过劳死”问题,同时对曾经有过的悠闲有了一点眷恋。于是,当时的一些人开始幻想,由于科技的发达,是否有一天人们可以不必天天在rush hour去挤公交赶着去单位签到打卡,能享有比较弹性的工作时间甚至可以直接在家办公。购物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电视电话等手段予以实现,等等。那些人做梦也没有想到,就技术而言,不过二三十年,这一切都已不是难事,而且还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所能想到的范围——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进入到了所谓的dotcom era(互联网时代)!然而,我们也许更没能想到的是,这些“后工业文明”的技术带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空前方便的同时,也让我们空前忙碌起来,几乎得不到片刻的安宁了!恰如原文所说:“在前手机、前电子邮件时代,人们下班后是可以得到闲暇时间的。而今的技术意味着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待命。同时,因为人人都要求即时连线瞬间满足,作息的界限以及工间的休息从此就消失了。”工业时代追求工作的“满负荷”演化为“后工业”时代的“超负荷”,金融业、IT产业成为了“重灾区”,且快速地向各行各业蔓延,连原本应过着悠闲、雅致生活的大学里的教书先生或研究人员都被各种deadline逼到墙角,在“To be or not to be”间作出抉择!无疑,人类在进步,但生活质量却有可能在退步!

不过,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自我反思、纠错和调整。在我们大力宣传“天道酬勤”、为各行各业的“拼命三郎”喝彩颁奖之时,他们已非常敏感地发现了正在发生的微妙变化。同时,他们正认准目标,以多种方式发起了反拨运动。

首先,他们要通过各种媒介著书立说,剥离长期罩在那些工作狂(workaholic)身上的光环,让人们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类似于酗酒(alcoholic)或毒品上瘾(drug addiction)的心理疾病,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治疗。这种疾病还有很强的传染性(文中称作epidemic of overwork),轻者引起周围人的不适,重者要么逼迫他人选择离开,要么无一幸免。

其次,呼吁企业及其管理人员要提倡并重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即人们所说的“work less time, and get more done”or“work smarter as opposed to harder”),改掉沉溺于加班的坏习惯,重塑健康理性的企业文化。当前的这场金融危机肇始于华尔街,原作者非常清楚那儿根深蒂固的观念是“Hard work is always overwork (努力工作永远意味着超时工作)”,于是他重点予以了解后,将其背后的逻辑关系赤裸裸地暴露给世人。相信把“All work and no play will make Jack a dull boy”挂在嘴边的他们是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利弊的。

最后,也许是最有效而重要的,是呼吁人们重视工作之外那些值得珍视的,如家庭与爱好等方面。虽然西方是个人主义至上的社会,但同时也充分承认家庭在人们价值观中的核心地位。西方人常说的“I work to live, I don’t live to work”在作者看来可以成为新的work ethics (工作伦理),因为毕竟工作非生活的全部,恰相反,只有在工作未能全部占据你的生活时,你才能享受工作的快乐!西方人已在反思与反拨,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相应而动,至少不再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来为工作环境人为地制造恐惧呢。

猜你喜欢

文明工业时代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工业人
对不文明说“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文明歌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