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中双重经验的跨文化书写
2014-03-11施雨
摘 要:文化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关注、探索的主题。随着作家们在北美居住时间的增长,视野的拓展,无论是信息量、个人体验、创作经验都较从前快捷而丰富,因此,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思考也开始出现多层面的关照。他们逐渐摆脱早期比较单一的“乡愁”与“本土情结”,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和自我意识,展开新的思考和探索。这体现在文化视野扩展,文化姿态转化,文化思考深入等各方面。作家们在塑造人物和描写的故事中,都在尝试冲破种族和文化的隔阂,减少东西方差异和距离,试图体现人类共性上的理解、宽容与融合。
关键词: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网络作家;文化观照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4)1-0120-09
一、概述
“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指自1991年全球首家华文网刊《华夏文摘》创刊以降,作者旅居在北美,首发在北美注册(或服务器在北美)的华文网络论坛、网刊和网站上的文学作品。
北美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的发祥地。1996年以前,在北美诞生了全球首家华文网络周刊《华夏文摘》(1991年4月创刊,在美国马里兰州注册),全球第一篇网络散文、第一篇网络小说、第一首网络诗歌、第一篇网络文学评论,都出自《华夏文摘》。《华夏文摘》之后又有了全球首家华文BBS(论坛)ACT。1993、1994年这两年间,ACT这个新闻组特别活跃,参加新闻组的大部分都是在大学里学理工的留学生,而且主要成员几乎都来自加拿大和美国。接着两家大型综合网刊《新语丝》(1994年2月创刊)和《国风》(1997年3月创刊,2008年11月停刊),与北美最早两家网络诗刊《橄榄树》和《新大陆》相继创办。随后全球首届女性华文网刊《花招》(1996年1月创刊,2000年停刊)也创办了。除了网刊之外,也出现了更加成熟的网络社群(社团),1997年“文学城”与2000年“文心社”的创建,受到了网络写手们的欢迎。
从北美网络起步的作家有:图雅、阿黛、少君、阎真、苏炜、陈希我、王瑞芸、啸尘(陈谦)、王伯庆、施雨、融融等,经过岁月的历练与文学创作的实践,这批北美网络华文文学的主力军受到了文坛的肯定。他们获得中国大陆文坛的各种文学奖,包括陈希我与陈谦(啸尘)都获过由《人民文学》杂志主办的“人民文学奖”。仅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为例,上榜的作家就有:阎真(2001年长篇小说《沧浪之水》)、苏炜(2004年中篇小说《米调》)、陈希我(2004年短篇小说《我疼》)、王瑞芸(2005年中篇小说《姑父》)、陈谦(啸尘,2008年中篇小说《特蕾莎的流氓犯》)、施雨(2008年短篇小说《你不合我的口味》)。
二、北美华文网络诗歌:认同困惑与家国情怀
早期大陆留学生多是上世纪80年代出国的,身上明显带着社会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特征,一下子进入北美这个商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生存环境,跨越中西国家地域和文化疆界,这就注定他们的人生轨迹与创作道路在双轨快车上前行。一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有着深刻历史印记的故土;另一个是与自己当下生活现实密不可分的异国国情。前者牵连着原乡的个人生活和家族历史,其中有他们的情感记忆与后来的家园想象。后者则已经被放置在大熔炉里,在美国文化中受冲击、激起反抗,最后寻求自救或者妥协的方法。所以,北美网络诗歌作品多数从生活感受层面挖掘下去,从灵魂深处探索文化差异与认同,反映了作者在这样的跨域跨文化境遇中的身份焦虑与认同困惑,以及在文字中寄托无限的家国情怀。
(一)认同困惑
都说树挪死,人挪活。可是,在重生之前的远距离迁徙,由于突然遭遇到语言、文化的障碍,以致发生生存困难与自我认知困惑,通常会发生“移民休克症”等心理症结。马兰这首《鬼出城》写的就是这样的心理体验,异常强烈的,似乎被置于死地。
“……睁开眼,对着强光/闪动,善恶变化不停/回忆,那场谋杀的主谋/牧师是个无头尸//赤裸的胸跃进草丛,释放/空气。什么时候得救、失语/和梦想对峙//鸟笼集合在地上说不说是/绕口令的迷惑,吹气,吐痰/永远没有年龄的面容,天空/击鼓传花,情人眼里百年的恩怨/如何点血成功//异乡指示一个地址,随即起床动身。”(马兰:《鬼出城》)
施雨的《异乡人》,写出了许多华人的真实生命图景——在民主的国家,虽然有选择总统的权力,但还是很茫然。必须在跨文化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中,学会从边缘人迈向国际人。施雨在美国考过西医执照,算是第一代移民中比较成功的一个,但是,少数族裔置身于竞争性极强的由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虽然凭借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走进主流,能够与白人医生同工同酬,平起平坐,但依然要努力迈过“文化冲击”与“移民休克症”的阶段。
“……头顶异族的蓝天/脚下埋的是别人的祖先/纵然紧闭双眼/也说服不了自己/就当是走在家乡的石板路上//异乡人啊”(施雨:《异乡人之一》)
“以江南雨季的步子/走过美东几场大雪/当年打进行囊里的勇气/攥成一张文凭//学会从不同的方位/识别家乡的星座/却依然不习惯/脚下埋的是别人的祖先//习惯拿刀叉,品葡萄酒/在壁炉前读十四行诗/不经意的时候还会张望/和我一样远嫁的中国餐馆//可以用公民的姿势宣誓/也可以公平地陪审,认真投票/但总说服不了,我/在选自己的议员、州长和总统”(施雨:《异乡人之二》)
(二)家国情怀
乡愁是异乡人的四季风景,因为他们内心有着永恒的家国情怀,无论新诗还是古体诗词,无论是“愁”是“忧”还是“伤”。
“……雨没了//我仍坐在纽约酒楼里/品尝你生产的美味/这样,我看不到你的英姿/却可以想象丰硕的麦地/以及红色留给我的/并非一贫如洗的意义”(鲁鸣:《红色的大雁》)
放眼江山终是空,吟诗举酒意无穷。
琴心三叠初弹后,悲喜宛如袖底风。
心未淡,血犹浓。清歌一阏梦千重。
回眸暗夜愁何限,魂在故园明月中。
——莲波:《莲舟唱和集:鹧鸪天》,1995年
去日匆匆浑不记
元夜他乡
灯影留残迹
犹忆小园花满地
西风难会相思意
故国东徊三万里
浅笑深颦
抛却怎容易
万爱千愁只一偈
与君闲话勘悲喜
——莲波:《蝶恋花——元宵赠友》
三、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悲歌、抗诉与回望
北美华文网络散文是几种网络文学文体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但作品量虽多,归纳起来最多见的是书写异乡的悲歌、抗诉与回望三种主题。本文以《枫叶叩问的国风》①一书中的作品为例加以分析、论述。由于《国风》的服务器与主编唐散宜都在加拿大,加拿大是枫叶之国,所以,书名中有“枫叶”一词。书中按作品的内容分为四辑,分别为“红尘无泪篇”、“天涯问路篇”、“‘故国不思篇”、与“破衣戏语篇”。在“红尘无泪篇”与“天涯问路篇”两个专辑里,作品主要表达在异乡的情感悲歌与作为他乡人遭遇不平的抗诉。在“‘故国不思篇”里自然就是游子们对遥远故乡深情的回望与思念。最后一辑“破衣戏语篇”则是幽默、诙谐的网文,但也是苦中作乐,笑中有泪,道出海外留学生在网络这片园地上,尽情表达自己的自由自主的意识和潇洒乐观的心态。
(一)红尘无泪篇
北美华文网络多数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连根拔起,移栽他乡之后,他们的感情、婚恋与家庭的遭遇便是他们最想抒发的胸臆和最有共鸣的书写。“红尘无泪篇”的第一篇就是晓辰的散文《在美国,别谈爱情》。文中的经历与感慨颇有普遍性,换句话说,这些是留学生们的共识,也是准留学生们的必修课。譬如文中有以下几段很有代表性的描写:
写留学生男多女少的尴尬:“临出国前,听人谈起,在美国再丑的女的都有人追。又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单身女子赴美,还没下飞机就被接走了。我来美国后,发现事实就是如此……我认识的一位女生,看一两秒没有问题,再长了非得下一番决心不可。但仍然有男生围着她转。至于接站,一位女生还没下飞机,已经有四辆车等着,车主自然都是清一色的上几届男生。”
写异国情缘的艰难:“单身男子们全在如饥似渴的年龄,又处在一个自由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让人面红心跳的刺激无处不在。于是一个个欲火难耐,蠢蠢欲动。但问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太少,周围当然不乏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而且在中国人看来差不多个个都赛过天仙,与我同年来美的马亦坦、陈作梦都在想洋妞。但想归想,到头来中国男留学生们大多只能‘望洋兴叹。语言、文化上的沟壑几乎难以逾越,哪怕你‘托福考满分,要与洋妞谈恋爱却还差得远。况且洋妞都是在‘购物文化中长大的,过惯了有一百花两百的日子。大都靠奖学金勉强度日,连教科书都舍不得买的留学生们,又哪里与洋妞谈得起恋爱。于是,眼光都盯向了同种同文的单身女。对许多单身汉来说,此时此地乃是有总胜于无,按流行于男留学生中的一句话说,‘只要是女的就行。”
耐人寻味的感慨:“这块土地上,没有钱的的确确是万万不能的。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爱情当然也不例外……黄贝来美一个月后,妻子范茵就过来了。两人青梅竹马,男的潇洒,女的俏丽,人人都说是天生的一对。暑假,两人去芝加哥打工,茵再也没有回来。朋友问起此事,贝一概拒答,只是说:‘在美国,别谈爱情。”
(二)天涯问路篇
身怀中华传统文化的留学生,和他们的异国同学与指导教授一起学习共事,一样存在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懂得入乡随俗,知道便通之道的留学生相对学得轻松,日子也过得如意一些。晓辰的《美国同学和教授》,老九的《漫谈英美留学生的差异》。写的都是东西文化习俗。
晓辰眼中的美国同学:“印象中,美国同学一个个自我感觉良好且能说会道,不管什么样的题目,都能逮着侃上一通,也不管有理无理,是否站得住脚,都是一副惟我独尊、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这在一般的课堂讨论或平时的闲聊倒也无妨,一到共事,例如共同完成一项project(研究项目)时就麻烦了,因为他们一般很难听得进别人的不同观点,更别提来自外国的学生的不同观点了。也难怪,他们一直处在一个经常对世界指手划脚的国家,又从小就被教育得要aggressive(进攻性的,有进取心的),以便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很多人自然具有一种盲目的优越感和攻击性,很少也很难想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处理问题……”
晓辰眼中的美国教授:“曼宁教授是国际史学界的英国史权威……曼宁教授的几部著作都是由显赫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又在权威的《伦敦书评》、《纽约图书评论》上读到对曼宁教授几部著作的评论,都是‘扎实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标志着一个里程碑之类,不同于国内书评的戴高帽唱赞歌,西方学术界的书评是真正的学术批评,而且是‘不近人情的苛评。许多著作都被挑得体无完肤,评得一无是处,事实上一些书评直截了当地说某部著作的出版不过是浪费纸张和财力。曼宁教授的著作竟能在权威的书评报刊上获得如此好评,其功力当非同小可。于是,早在听他的课之前,我就对他有了十分的崇敬。但我后来却中途退出,只听了曼宁教授那门课的一半……美国学生上课迟到是常事,曼宁教授的课又是最早的,每天早上8点一到就关门,迟到的一律不准进。有一个学生刚好8点到,他要推门进来,并且解释说因为路上堵车耽误了。曼宁教授回答说:‘我不管什么理由。那位学生只好悻悻地走了……”
据说,在西方的高等学府里,所有的系都是正宗的西方味道,唯有东亚系颇有中国的人文特色,究其原因,都说是这些汉学家长期阅读中国文学,探讨作家与作品,久而久之也就被同化——东方化了。老九所言,也是一个好例证,环境改变人,文化是可以被归化的。他看英美留学生的差异也十分细致、独到、有趣:“……曾有幸躬奉了两个在北京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又碰到一个由归英学者发起的,另一个系留美教授主办。两会期间,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场面上,旧雨新知或欢声笑语,或相敬如宾。但英美留学生的差异,已不声不响地显露出来。首先,是组织上的不同。美军多散兵游勇,别鹤孤鸾。而英军则攒三聚五,成帮结伙。据说是由几种原因造就了这种景观:一是美军皆为自费生,而英军多为公派生。自费与公派的区别,应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了。其次是美军多持绿卡,名份上虽还没有扶正,但那是迟早的事,因此不论实际上还是感觉上,比英军又高人一等。人一有了活动的自由,组织的必要性就小了……最后谈谈穿着。英军多是西装革履,仪表堂堂。某些人身上一摸,还可弄张名片给你。而美军,总问有纸有笔没有,貌像叫化子,却神似大名人。至于打扮,更是T恤短裤,随便得就像在家里一样,就差没有穿睡衣睡裤了。一位来自哈佛的大博士,踢踏着拖鞋走上讲台开讲了,颇有唐公子伯虎的流风遗韵。起初为他捏一把汗,暗想如果讲砸了,这拖鞋没准成拖邪,会贻笑大方的。听后方知杞人忧天,此君原来底气十足,乃属那类穿长袖爱不系扣以便生风,套T恤好反着来让人猜谜的酷哥型人物……千言万语,归根结底,英美留学生的差异,实乃西装套头衫皮鞋拖鞋的差异:英人传统讲究严谨,美人新潮随意实惠。至于孰优孰劣,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三)“故国不思”篇
在“‘故国不思篇”专辑里写父亲、母亲、外婆等亲情的散文就占了一半篇幅,有伊可的《母亲》、昕昕的《写在父亲节》、滴多的《好婆》等。
伊可的《母亲》这样描写她的青春期和母亲的更年期:“我刚上初中那年父亲一个人先来美国,留下我和母亲两个在上海。都说青春期的女孩子最难养,一点不错。精力旺盛,对世事一知半解,偏自以为什么都懂了,动不动与母亲顶嘴。现在想起来很后悔……母亲那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你父亲在的话就好了,就不用我来管你了。”
昕昕的《写在父亲节》写自己在几个年龄段与父亲的故事:“父亲,他曾经是我童年的英雄、少年的暴君、青年的朋友。父亲,他将会是我壮年的牵挂、中年的担忧、老年的回忆。今天,我将为父亲写下我为他而作的文字……父亲的幽默……父亲的身教和言教……父亲的眼泪……父亲的倔……父亲的悔……”
除了对亲人的怀想,就是对故乡美景的回忆。譬如祥子的《故乡的故事》,他写到“南京……我爱莫愁湖的疏野简洁。一块石头,一片山林,一池直通秦淮河的湖水。两条直截明了的主道,连着四五幢平屋楼台,一去一回。没有争奇的花草和刻意的雕琢。莫愁湖是一个不无病呻吟的美丽少妇。”
寄北的《遥远的除夕》其实写的是浓浓的乡愁,在异乡过中国年虽然寂寞、孤单,但偶尔也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和温暖:“这些日子,雪花一直落落停停,而乡愁也一如雪花,下完又起,没完没了。一句话,一封信,一张卡,就能把你打入思念的冷宫,久久还不过气来。现在甚至连老外都来凑热闹。前日到公司,不知是谁,桌子上赫然放着伞形的牛年邮票,一问,是同事送的。画面上,不知是谁,简简单单就把一条憨厚勤恳的老牛描了出来。背景是神神秘秘的紫色,渐渐往上淡成金色,右上角还有一个福字。而白边处有人小心地用英法中3种语言写着‘中国新年。”
湖衣的《忆江南:木叶秋风》也是一片江南风光:“离乡十载,去国三年,故乡与我越去越远。江南的梦,也在流浪中褪色成了一张朦胧的旧照片,在某个不欲糊涂的静夜牵扯一点心痛的思念——思念如冬夜的水,一滴滴滴入心间,又在笔尖上碎裂……一段段乡愁洒在网上,网友说,你写的是看客眼里的江南,而不是真的江!仔细想象,他说的一点没错,我的江南从来就是朦胧残破的。一艘乌黑的木船,一环飘摇的浮桥,一树碧水映照的垂柳——每次见到依稀仿佛的影,都会不自觉摄了来化入本已不大完整的梦中。”
(四)破衣戏语篇
戏谑、自由、个性、大胆、原汁原味,乃网络文学的本色。在“破衣戏语篇”里,可以领略一二。
散宜的《博士谈破事》中有这样的片段:“刚到美国时,在《世界日报》上读到一篇小说。当时只觉得写得不错,几年待下来,才知道那故事真正写出了文理科男博士‘这之后是什么的心境。故事的背景是芝加哥。一老中在芝加哥大学拿了文科博士,茫茫然找工作,前途未知,钱倒用了差不多了。他狠狠心取出全部存款,喝得酩酊大醉,在街上被妓女拉住。到旅馆后,酒有点醒了,上床时头碰头仔细一看——洋妞脸上的毛孔那个粗,倒像是在做皮鞋的缝纫机上来回扎过几十道,只觉得那女人的年纪似乎可以当他的妈。穿好衣服爬起来,他老兄摸黑走在密西根湖边,跳下去了……攻博士时是有个目标的:全力以赴,拿下学位。拿下之后呢?找个教职并不容易。工作难找……在校园混了七八年,青春女孩见了万万千,却连一个洋妞都没有睡过!都说美国姑娘开放,三句说过就上床。可惜能读到博士的人多少有点呆,人家就是看不上眼。一个男人,突然发现自己年纪老大,却在事业和感情上两无建树,这日子怎么过?……算了吧,有点时间,宁愿再读一遍《战争与和平》。或者再读一个博士。”
四、北美华文网络小说:叙事中的
文化观照
(一)在承载“文革”历史负荷中跋涉——阿黛的《处女塔》
阿黛(笔名也用“阿待”、“阿呆”)是北美最早的网络写手之一,要比众所周知的台湾著名网络写手痞子蔡早三四年在海外中文网走红。
阿黛擅长小说创作,作品多首发在北美最早的网刊《新语丝》(1994年2月创刊)上。她从1997年起在《新语丝》推出她的中篇和短篇小说,三年间,创作的数量和质量在同类体裁中都是出类拔萃的。相较于其他早期的小说写手,阿黛的作品最成熟,也最早从网络走到网下、成功地走出一条与传统媒体携手出版小说集的路子的网络作家之一。她的中短篇小说选《处女塔》于1999年3月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的篇目有:《乌鸦》、《古玩》、《路杀》、《儿子》、《处女塔》等。②
阿黛原名高黛林(Dailin Gao Williams),1953年1月28日出生于福州,1982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后任教于福州大学。1988年自费留学美国,师从作家、加州大学教授白先勇,1991年获得加州大学亚洲研究硕士学位。阿黛毕业后结婚生子,家庭幸福,生活安定,在恩师白先勇先生的鼓励下,她以更多的激情投入中文写作了,几年内相当有成绩,完成了十几篇中短篇小说。
《处女塔》是以一位逝者的身份来叙述往事。小说从“我”在黎明前,从处女塔落下开始倒叙,文字冷峻而凄美:“我向开始泛白的天空中那颗闪烁的星迈去……走到塔边,身体一转,向后仰,双脚腾空了。我突然害怕起来,没想到下落的速度这么快,好像地狱正张开着大口把我往下吸似的。可是不容多想,不容害怕,就那么一两秒钟,我就沉重地撞击到塔下被拂晓的露水沾湿了的硬土地上……”
从内容上看,小说的情节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年代的故事:“我”(小沁)的父亲被关进大牢里去,母女俩相依为命,后来母亲得了绝症,不久便过世了。不久,父亲也过世了,“我”变得对世间不再有任何留恋……生身父亲母亲遗弃了“我”,养父亲母亲又离开了“我”,“我”真正爱的人要与别人结婚了,“我”应当嫁的人又拖延着婚期……实在没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了……“我”已经尝受过了生命所能尝受到的最大的幸福——“我”爱过。“我”想起了青云塔(处女塔),其实多年来它一直像座灯塔一样在“我”的意识里闪着领航的光,召唤着“我”……于是,就有小说一开始的那个坠塔场面。
虽然这是个悲剧,是那个年代许多人都写过的悲剧,但作者阿黛的语言十分克制、内敛。对时代、环境、同学、亲友、情人都怀着一颗悲天悯人、宽容的心。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言:“《处女塔》是阿黛第一本小说集,但已显出她对人生观察的细致,小说手法多变圆熟,尤其是她对她小说人物身不由己的遭遇命运都怀着相当的宽容和谅解,这就使得她的小说透着一股人性的温暖,这也是阿黛小说最可贵的特质。”
(二)“人生自白”的疼痛——少君的《人生自白》系列
少君,本名钱建军。曾就读北京大学声学物理专业,美国德州大学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中国《经济日报》记者、康华公司经理、美国匹兹堡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职美国TII公司副董事长,亦为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理事及北德州分会会长,兼任美国南美以美大学和中国华侨大学教授。
1991年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创刊,少君在1991年第四期发表的第一篇留学生小说《奋斗与平等》,算是现有的网络记载中,最早的一篇留学生小说。自那时起,少君已经在网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随笔,分别在大陆、台湾和美国结集出版的近30种。
在北美众多的留学生中,少君属于经历比较丰富的一类,频繁辗转于新闻界、政界、商界、乃至文学界,由于工作关系,也因为性格使然,三教九流无所不交,见多识广,厚积薄发,再加上理科生对电脑的谙熟,早早上网写作实属必然。百篇“人生自白”系列就是这时候的薄发之作。旅美著名评论家陈瑞琳在《网上走来一“少君”》的评论文章中曾经指出,在少君身上“正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时代变迁的风云,而且是博采中西芳华,融现代科技资讯于一体的风云。同时他的笔又是饱蘸着生活的源流。”
在少君所有的作品中,以他独特的百篇“人生自白”系列影响最大。这是他用自己所创造的“自白式的小说体”形式写成的“人生自白”系列。也许是先入为主,或许是横跨东西方时空及文化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使少君视野开阔,思想趋于深邃。这百篇人物故事的人情世故涵盖了整整一代人的悲欢离合,把从母国到他乡的游子,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众生相,以淋漓的“宣泄”,传达出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情感,让读者真切地感知和体悟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际遇,以及背后的人性拷问。
(三)跨文化背景下的心灵探索——阎真的《曾在天涯》
阎真是写留学生生活较为成熟的北美华文网络作家。在长篇小说《曾在天涯》中,作者自觉地塑造思索人生意义、探索生活真谛的“思考者”形象。阎真的作品,无论是从生活积累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表现在文学精神的觉醒与升华上,都可作为海外新移民作家的代表之一。
阎真,1957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得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白雪红尘》是最早在北美网络走红的长篇小说之一,出自加拿大留学生阎真之手,199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改名为《曾在天涯》。《沧浪之水》是阎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2001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88年,阎真前往加拿大留学,在那里呆了4年时间。然而,在众多“海漂”期盼的绿卡变成现实的时候,阎真却做出了一个令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放弃。
在加拿大的4年里,阎真当过厨师、清洁工、塑料厂的工人,还送过广告。刚到加拿大时,在零下20多度的时候,他连续七八天都找不到一份工作。“那时非常艰难,人种没有优势、语言没有优势、专业没有优势,那种苦,不堪回首。”
“这种边缘状态对人的自尊和自信是有毁灭性打击的。在大学教书,在研究所搞科研,人家把你当成一种工具,核心圈子对你是封闭的。比如在研究所,一个中国人,除非你有特殊的才能,像杨振宁、丁肇中那样,否则你很难独立进行一个项目,你扮演的只是一个高智商的打工仔。这种感受没有快乐可言,即使有,也是物质的,而非心灵的。”
从题材来看,《白雪红尘》是一部很典型、也十分成功的留学生小说。写的是一个大陆的青年讲师(高力伟),为了和留学在海外的妻子(林思文)团聚,万里迢迢来到加拿大,以及他们到加拿大后在生活事业感情上遇到的种种挫折失意,最终选择归故里的故事。书里的人物经历,虽不能概括数以万记的“洋插队”大军所经历的各种心路历程,却也能引发我们看到我们这一代为各种原因移居海外的人们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困惑和痛苦。
《白雪红尘》一书中的女性,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显然要比男性成功。除了女性天生的语言适应能力优异于男性外,女性能更快更容易地在心理上部分或完全地接受移居地的文化生活习俗,自觉不自觉地援用当地的行为准则来度量自身和他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或失误,从而调整自己的生活目标。继《白雪红尘》之后6年,阎真写了“知识男人的困境”——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相隔6年之后,阎真又写了一部关于女性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描写“知识女性的困境”。
(四)东方视角中的异域婚恋奇情——王瑞芸的《戈登医生》
王瑞芸是网刊《国风》的专栏作者。她的《戈登医生》首发大型文学网刊《国风》,2000年在《北京晨报》连载,之后在《天涯》发表,同时收在《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的8月号,并被选入2000年中国最佳中篇小说集。《戈登医生》获得中短篇小说多年未见的“轰动效应”,认识或不认识的读者皆为之落泪动容并奔走相告。
王瑞芸是江苏扬州人,曾获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方美术史硕士,1988年赴美,侨居洛杉矶,现已海归。迄今出版的著作有:《巴洛克艺术》、《二十世纪美国美术》、《美国艺术史话》、《新表现主义》、《浪漫派》、《变人生为艺术》(美术史论文集)、《杜尚访谈录》(翻译)、《光天化日》(翻译——哈金小说集)、《美国浮世绘》(散文集)、《戈登医生》(小说集)等。
《戈登医生》讲述的是一个刚到美国的年轻的中国女子,在一个美国医生家里做临时管家,为男主人戈登医生所吸引而派生出来的故事。故事的重点不是西方小说里常见的女管家与单身男主人的情感纠葛,而是男主人不理会女管家,一门心思只在自己的妻子身上。倘若戈登医生的妻子并非病故,小说也体现不出温文尔雅、和蔼慈善的男主人专一深情的独特。倘若戈登医生只是把病逝妻子的骨灰留在家里,而非保留爱妻的干尸,小说就不可能以诡异的奇情博得读者的青睐。
小说里,戈登医生拒绝了年轻女管家的爱慕,并意味深长地告知她事情不能看表面,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当时女管家虽无法意会,但她确实有疑惑,戈登医生所住的房间位于别墅的三楼,从来不允许任何外人进入。多年之后,在一条新闻里,她找到了答案。纽约时报曝出一变态医生在家私藏干尸多年,这具干尸不是别人,正是戈登医生深爱的妻子。戈登医生因涉嫌私藏干尸罪被美国警方拘捕。法方还请了很多心理专家对戈登医生及其养女做心理测试,但是他们无法得出心理变态的结论。他们还是带走了戈登医生疼爱有加的中国养女。戈登医生在世人眼里成为了人人皆知而且厌恶的心理变态狂。没多久戈登医生孤独而平静地追随他心爱的妻子去了另一个世界。
王瑞芸虽然是个美术评论家,但写起小说来倒像个成竹在胸的画家,把大块大块原色甩到画板上,鲜丽的色块与奇异的光影奇妙组合,触目惊心。是的,《戈登医生》就是这样一个富于猎奇色彩的骇异故事,揭示出了人性中那种令人颤栗的痴念与执着。
苏炜在《三个女人的戏台——读“海外知性女作家丛书”》中,对《戈登医生》的文字给予很高的评价:“王瑞芸的文笔,则是清淡自然而很有余味的一路,用画家陈丹青的评语,则是‘意态端凝,带着一种水洗过的山岩一般的干净清肃。读《古画》,那种画界行家、收藏家的沉稳、内敛与窝心、算计,围绕一幅古画的几近荒诞性的命运周折,被她以美术专业的娴熟有板有眼的缓笔写来,写得峰回路转而出人意表,令人莞尔又令人浩叹。”③
在写《戈登医生》之后5年,王瑞芸的中篇小说《姑父》又一次得到了读者和文坛的肯定。中篇小说《姑父》发表在《收获》2005年一月期,被选上同年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
(五)女性家庭角色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探索——陈谦的《覆水》
陈谦,生于20世纪60年代,长于广西南宁。大学毕业后,陈谦曾在南宁一家制药企业从事技术工作。1989年赴美留学,她先在北部的爱达荷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随后在东部马里兰州的美国航天总署航天中心实习;而后就职于航天总署在南部新墨西哥州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最后,陈谦来到西部的硅谷,成了一名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师。近年她辞去了设计师一职,专心文学创作。
多数作家提笔写作,总会有个缘起或契机,要么受各类文学的启示,要么因为自身的诉求,需要用文字这种方式来表达和宣泄。显然,陈谦属于后者。
1995年,经历丧母之痛的陈谦,内心孤独,精神忧郁,便以写作疗伤。她开始以“啸尘”的笔名向海外成立最早、当时影响最大的中文电子杂志《华夏文摘》投稿。随后,她转战大型文学网刊《新语丝》与《国风》,1998年,陈谦又开始尝试小说写作,一路写下来,创作日趋成熟,之后的小说、散文作品陆续发表于《今天》、《小说界》、《钟山》、《香港文学》、《红豆》、《青春》、《三联生活周刊》、《南方日报》、《侨报》、《华声月报》等海内外报刊及网络媒体。
陈谦的中篇小说《覆水》最早以网名“啸尘”发表在《国风》网刊上。《覆水》写的是一段年岁相距三十年的异族婚姻故事。年轻的中国女子依群在命运的安排下,出于“报恩”的目的,与一个在年龄上足以当其父亲的美籍男人“老德”生活在一起。而那个“本该属于”自己的男人,却在错误的时候出现,“覆水”难收。若是按常规的写作思路,无非是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挣扎无奈,再加上异族婚恋常见的“文化差异与冲突”这个海外创作最大的母题之一。但作者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个套路,而是直接写特定时代的命运和人性,写出超越了种族的情、爱、欲望、良知,以及彼此之间交错的种种因缘际会。
评论家苏炜在《三个女人的戏台——读“海外知性女作家丛书”》中,有一段文字评论《覆水》,准确而深刻:“在大时代的流离聚散背景之下,洋人“老德”与主人公依群的相遇、结婚、海外生活、生老病死,看似取材偏狭、“在常规视角之外”,但在沉沉切切的叙述语调中,作者却抽丝剥茧的写出了一种人性的悲悯之情,其间的哀怨与绝望、收获与迷失,读来真有一种听着一首无主题奏鸣曲的感觉,那种逝水如斯、人生几何的绵远追怀,把它放在古代现代、东方西方、这种题材、那种题材里,都会是意蕴隽永、恒久愈新的。就对人性刻画的细微深致而言,《覆水》可说为近期的汉语小说,划出了一道高标杆。”
《覆水》之后,陈谦创作了长篇小说《一曲难终》(出版时改名《爱在无爱的硅谷》),书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女工程师苏菊,苏菊的男朋友利飞,以及苏菊倾心的画家王夏。
据说在美国硅谷高科技发展的极盛时期,一天要造就六十余个百万富翁。在这样高科技的地方,男女工程师以及他们的情侣都充满着神秘、诱惑和传奇的色彩。利飞无疑是硅谷成功人士的代表——聪明、理性、勤奋……但铜板总有两面,出色的高科技人才,往往智商高,而情商低,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不会讨女人的欢心,不会制造浪漫的氛围,更不会尝试一些稍稍脱离常规思维的冒险行为。在没有足够的生活保障时,很多女人都会向往物质富足的稳定生活,甚至“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单车上笑”。可一旦丰衣足食了,又要追求生活的新奇和自我完善。苏菊也是这样的女子,生活在幸福之中,而且是长存久安的幸福中,她感到每个日子都平淡乏味,甚至令人厌倦,除了研发、投资、股票、上市、房价……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跟着利飞周旋在各类商业与科技精英交流聚会中,苏菊几乎窒息,她觉得跟利飞在一起不快乐。
而画家王夏呢,正相反,这位艺术家昔日在国内已获大名,如今在新大陆过着自我放逐的生活。在一次如常的商人聚会里,苏菊巧遇到了来自故乡的王夏。王夏的自由和洒脱,让苏菊的心神悸动。与王夏在一起,苏菊犹如被放生,故不惜放弃一切追随他到三千里外新墨西哥州沙漠的旷野,在蛮荒之地为他营造画室——当苏菊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位置后,有了主人翁的心态,就连那些曾经令她如荷重负的聚会、礼节、客套,都成了一种享受,她在这样的自我表达中获得满足。小说写到这儿,是否可以安上一个光明的尾巴:“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没有。作者很聪明地往前又迈了一步:苏菊渐渐感觉,与王夏在一起的生活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样完美,最令她困惑的问题是:淡泊名利的王夏,是否真的能给自己另一种生活?在新的疑惑和困扰纠缠中,苏菊又突然发现腹中孕育了一个新的小生命,叵测的命运将把她指引向何方呢?是回到物是人非的硅谷,还是远走他乡?这便是阅读本书的趣味所在。
陈谦这部长篇处女作《爱在无爱的硅谷》出版后,深获好评,正如现在耶鲁大学东亚系任教的评论家苏炜所说:“陈谦似乎是初试啼声,就颇有大将之风,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来,陈谦致力于中篇小说的创作,《特蕾莎的流氓犯》在《收获》2008年第二期发表后,被《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年第5期与《小说月报》2008年6月期相继转载,被选入2008年中国小说排行榜,并获得郁达夫小说奖提名。
新作《望断南飞雁》发表于《人民文学》2009年第12期,获2010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这又是一个现代都市言情与娜拉出走以后怎么办的故事。
(六)跨域经验中的文化身份蜕变——施雨的《下城急诊室》
施雨,原名林雯,博士,MD(美国)、Ph.D(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心社创办人,现任文心社总社社长。
1988年福建医科大学毕业,1989年赴美,先从事医学科研工作,后通过美国西医执照考试,曾在达特摩斯医学院、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纽约下城医院等地工作过11年。现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在海内外诗歌、散文和小说征文中多次获奖;为美国《侨报》、《明报》、《星岛日报》副刊专栏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下城急诊室》(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再版,第一版原名《纽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和《刀锋下的盲点》(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以及诗集、散文集和译著近20种。
施雨有着不同寻常的知识背景,亦有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才思,她的长篇小说《纽约情人》情节跌宕,结构紧凑,同时对人物心理和情感刻画极为细腻,小说采用交叉记叙的方式,把中美两种人、两种文化做了细致的比照。小说的这个特点不仅让其情节引人入胜,更把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北美新移民矛盾又坚强、困惑又清醒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采用了不同的笔调描绘中美两处场景。叙述美国的部分,作者把情感暗藏于频繁的医院事务之中,人物刻画得生动细腻、性格真实,尤其是两个男性人物施杰和凯文;而描写中国场景的部分,人物线条则被作者勾勒得更加粗犷,人物的性格(高凡伟等)有着鲜明的特征。就好像是绘画,前者是用了西方水彩或油画的技法,后者则是典型的中国浓墨山水画。
施雨的最新作品《刀锋下的盲点》讲述的是华人女医生叶桑由于患者——市长夫人在手术台上的意外死亡而染上官司,为此不得不和医院、媒体、政府、司法等机构展开抗争,最终在华裔律师王大卫及诸多好心人帮助下查出事故真相、讨回公道的故事。小说不仅为我们展现了美国社会医疗、司法、媒体等各个方面的生活,还全面探询了美国社会各族裔间的文化冲突和融合。这种多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不仅是故事的背景,也是这个故事的一个本质:这是一个美国故事,而不仅仅是一个移民的故事。我们清楚地看到华裔美国女性作家创作的走向,从隐忍顺从到愤怒抗争,从痛苦困惑到自信表达。同时,我们也窥探到了她们对自己心理历程的探索。“身处不同文化漩涡中的她们,一定有很多迷惘与愁肠。不同质地和尺寸的齿轮之间的搅磨,把她们揉碎搅烂后排放到新的土地上,那时的融合是否才能真正根深蒂熟呢?无论怎么说,我们要感谢施雨。在海外的华裔中,很多人闭上了眼睛,只用中餐和唐装来寄托自己的怀念,而施雨是勇敢的,面对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冲突,她为自己选择了最难的一条路——学习、思索,然后落实笔端。”④
施雨的文字从来不缺乏思考性和思想性,她的散文尤其如此。这在海外华文小说家里也是不可多得的。从施雨的《纽约情人》到《刀锋下的盲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新移民作家在清醒而主动地探索这条途径。在众多作家表现了文化差异和冲突之后,开始寻找融合的途径,这是不可忽视的突破。她的作品不再有之前大多数留学生文学作品中的愁闷、痛苦、激昂、紧张、倾泄之气。她的叙述是温和的、舒缓的,犹如一块碧玉,静静地放着幽幽的人性光芒,让整个小说也为之熠熠生光。
应当说,《纽约情人》中的美国和《刀锋下的盲点》中的美国,共同构成了美国社会(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美国社会(文化)对于像何小寒这样的中国新移民,似乎永远是个矛盾体:“它既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一面,也有文化优越种族傲慢结构暴力的一面,何小寒(们)作为异质文化的果实移植到这块社会(文化)土壤,他们在享受到前者给他们带来的人性解放和自我实现的同时,也承受着后者给他们造成的精神伤害和文化心理压力——对美国社会(文化)这种复杂性的充分揭示,正构成了施雨小说深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⑤① 唐散宜主编:《枫叶叩问的国风》,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阿黛:《处女塔》,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③ 苏炜:《三个女人的戏台──读“海外知性女作家丛书”》,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8541。
④ 小欧:《“瞬间”——读施雨的长篇小说〈刀锋下的盲点〉有感》,发表于美国2007年9月19日《侨报》副刊。
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22999。
⑤ 刘俊:《“单纯/中国”与“丰富/美国”的融合——施雨诗歌、散文、小说综论》,《华文文学》2009年第4期。
(责任编辑:黄洁玲)
Trans-cultural Writing of Dual Experience in North
American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U.S.]Shi Yu
Abstract: North American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 pays attention to and investigates the motif of culture. With more time spent in North America and their horizon expanded, these writers enrich themselves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creative experience. As a result, their concerns become multidimensional. Gradually they abandon the early subjects of nostalgia and native complex, and begin the new exploration with the gesture and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as reflected in the expansion of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change of cultural gesture, and the deepening of cultural thinking. In their writing they try to break the barriers of race and culture, reduce the disparity and dista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in order to represent human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and fusion.
Key words: North American Chinese internet literature;on-net writers, cultural 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