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园:创新践行“中国梦”

2014-03-11马文良

中关村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淀园核心区海淀区

马文良

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这次集体学习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我国第一个高新区,中关村在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更好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海淀园,不负国家厚望,不断探索前行,一如既往地用“创新驱动发展”践行“中国梦”。

科技创新:核心区阔步领航

2013年,中关村海淀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以产业空间布局为支撑,以两大功能区建设为重点,积极实施“五大工程”,健全“五大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全年园区企业总收入12480亿元,增长17%。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9家,占北京市的55%。

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连续三年空缺后产生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今年唯一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出自海淀。近年来,国家科技奖中海淀区获奖项目稳定保持在占全国20%以上。一份科技创新领域的成绩单,展示着中关村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建设成果。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海淀园在科技创新、顶层规划、产业发展、创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建设成效都有目共睹。

2014年,海淀园将牢固树立“核心区就是海淀区,海淀区就是核心区”的主体责任意识,“依托核心区发展海淀区”的机遇意识,“跳出海淀区发展核心区”的开放意识,加快将核心区打造成为全球高端创新创业要素聚集、扩散、辐射中心,全球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持续孕育和生成各类原创思想的创新生态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2014年园区力争实现总收入14000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100家左右,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3000家左右。

2013年,海淀区发布《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以及《海淀区“6+1”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了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具体支持措施,首次明确规划了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中期发展目标。方案和路线图的发布是率先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行动指南,是助力实现中国科技强国梦的加速器。

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经过未来三年的创新发展,海淀区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将达1.6万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超过40%;围绕导航和位置服务、下一代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设计、云计算、新能源和环保等将形成2~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40家百亿级行业领军企业,100家十亿级特色企业,境外上市企业规模总数将达到55家,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总部20家。高新技术企业R&D占总收入比重将超过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将达1.7万件,依托龙头企业、产业联盟掌握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主导和参与制定一批国际标准,转化一批带有颠覆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化项目,聚集一批占据世界科技和产业前沿的顶级研究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产业技术价值链高端,发挥核心区制度创新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技术路线图”已应用在中关村科学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区的项目落地工作中,组织了200项近中期重点项目的征集、筛选、凝练和评估工作,包括产业化项目182项、平台类项目14项、北部重点建设项目4项。进一步梳理了海淀区“6+1”重点产业创新资源体系,推动行业创新资源向企业倾斜,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五大工程:提升创新辐射力

进入一个类似于淘宝店铺的页面,市场上售价30000元一年的企业宽带接入服务,这里只需24000元;市场价4000元的云主机服务,这里仅售价3200元。这是一个海淀区为中关村核心区企业专门搭建的综合服务平台,2013年10月正式上线。在平台上,中小微企业的IT服务、信用融资服务和创新营销服务需求,都能像淘宝商品一样集中找到,还能享受优于市场价格的团购优惠。

如今,中关村涌现了一大批新型孵化器。在这些新型孵化器里,创业者只要掏几十块钱,就可以租一个卡位办公一天,并且能使用这里的会议室、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在这个孵化器里,创业者们不仅可以花低价租赁办公空间,还可以享受工商注册、税务、创业咨询等服务。新型孵化器,通过开展早期投资、产业链资源整合、搭建专业技术平台、创业导师辅导等深度服务,以投资者的眼光对项目进行选择孵育,将企业孵化前移至项目孵化、团队构建等环节,进一步增强了中关村创新创业活力。

这只是海淀园推出的“五大工程”中“创新聚变工程”和“创业光合工程”的一个缩影。

2013年海淀园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推动核心区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五大工程”的目标是“提升核心区创新引领辐射力”。主要内涵:一是“实施产业领航工程,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二是“实施创新聚变工程,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三是“实施创业光合工程,全面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四是“实施创想圆梦工程,激发区域内在创新活力”;五是“实施全球联动工程,加快核心区国际化进程”。

“产业领航工程”上,海淀园实施“6+1”重点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和海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培育龙头企业,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创新聚变工程”上,海淀园构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快推进国际技术转移聚集区建设,深化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创业光合工程”上,海淀园聚集创新创业要素,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持新型孵化器建设,加强集中办公区管理与服务;“创想圆梦工程”上,海淀园聚焦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加快实施“海英计划”,优化服务中小微企业;“全球联动工程”上,海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13年10月,中关村科创硅谷孵化器在美国硅谷正式成立,吸引10余家企业项目入驻。

新政出台:先行先试生活力

从2010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实施“1+6”政策至今,已有4项政策延期,4项政策推广到外地。这些都标志着中关村“1+6”的先行先试政策开始向全国辐射。“1+6”政策中的“1”,即中关村创新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特别是体制内资源,已经初步建立了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6”即是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中央单位股权激励审批方案,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共6项新政策。

海淀园共有25家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占全市总量的43.9%,528家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试点政策,新增归集项目加计扣除额9.46亿元,为企业减免税款1.42亿元,50家企业享受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超过工资总额2.5%的税前扣除金额为1545.98万元,为企业减免税款231.9万元。

2013年海淀园出台核心区《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年)》和《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解及进度安排》,以海淀区委区政府名义正式印发实施。6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昭示了核心区未来三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

在扎实推进落实国家、中关村系列新政的同时,为使产业政策及政府资金“用在刀刃上”,2013年海淀区又出台了“1+10”创新政策体系(1个统一申报平台,10项政策),安排18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中关村核心区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

在支持方式上,突出财政资金集中使用,丰富以股权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等多种方式支持好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转变单一项目评审方式,增强主动筛选,提高支持效率和效果。建立统一的申报、受理、分检、监督、效果评估管理平台;明确支持对象、规范支持标准、减少评审环节,做到规范、透明、高效。

截至2013年8月,海淀区共1740家单位通过统一受理平台申报项目2491项,申报资金总额569.1亿元。其中涉及海淀园的申报企业1340家,提交项目1851项,申报金额总计283.8亿元,分别占申报企业总数、申报项目总数、申报金额总数的77%、74%和48%。根据《海淀区战略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及三年行动计划》主动引导、挖掘、集聚优势企业优质项目。拟支持项目893个,拟支持金额3.60726亿元。

跨区合作:协同发展新篇章

不久前,海淀园管委会与内蒙古赤峰市经信委签订意向合作协议,双方拟共建海淀科技园区赤峰分园。海淀园部分企业的产业制造部分将有序向赤峰分园转移。

目前海淀与北京市其它地区一样,面临人口压力、交通拥堵压力、产业升级压力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加强地区协作,引导部分产业向周边省市转移扩散,有利于海淀区的长远发展。按照海淀与赤峰签订的意向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共同建设中关村海淀园赤峰分园,海淀区将引导海淀园部分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投资等方式,将产业制造部分有序向赤峰分园转移。

这已不是海淀区第一次向外省市启动产业转移。此前,海淀园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合作,在秦皇岛设立了海淀园分园。海淀园将重点推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有产业转移需求的研发、生产类企业落户秦皇岛,并且落户到秦皇岛的企业仍能享受中关村优惠政策。

此外,中关村海淀园近期还与唐山市北区政府进行了对接,双方就唐山市北区政府承接海淀区产业转移等事宜进行了座谈。海淀区发改委表示,将积极搭建平台,推进双方在产业方面的合作交流。

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2013年海淀园持续完善产业有序转移和利益共享机制。以秦皇岛、溧阳、齐河三地为基础,加强与天津、河北等环渤海地区合作,拓展与全国高新区之间的交流,扩大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搭建政府间畅通的沟通桥梁,不断探索产业转移和利益共享模式,加强引导有转移需求的企业到合作园区寻找拓展空间,推动园区产业有序转移,促进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2013年9月,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揭牌。自2012年3月,北京市科委与海淀区政府签署协议在鼎好大厦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集聚国际技术转移高端资源,打造跨国技术转移的战略高地以来,一年多时间,截止目前,共吸引包括中意技术转移中心、葡萄牙仕博创新管理咨询公司等52家国际化创新服务机构入驻,进驻面积超过1.2万平米;通过北京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京交会等途径,与近百家企业对接,共促成33个国际技术转移案例,技术交易额达2.79亿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对国际资源的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海淀园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率先转变国际化思维方式是其重要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海淀园致力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国际化工作推进体系,探索建立支持和引导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以不断提升国际商务环境、语言环境的软实力,为示范区核心区企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技术和产业竞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3年海淀园被认定为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年10月,中关村科创硅谷孵化器在美国硅谷正式成立,吸引10余家企业项目入驻。启动国际化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共收到有效申报项目50项。发挥iBridge平台作用,多层级开展国际互联互通。未来,海淀园将建立多层次国际合作体系,研究制定核心区国际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全球联动”工程,搭建企业国际化拓展平台,增强与世界创新中心区的人才、技术、资本的有效对接。完善海淀区促进企业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相关制度,支持企业加入国际联盟组织,开展国际化经营,提升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能力。

这里是无数创业者拼搏的天堂,这里是最具活力的创新之城。海淀园诞生了多少奇迹,这其中就有多少梦想。故事还在继续,追寻“中国梦”的步伐不会停歇,中关村核心区将继续书写这部编年史,为创新而歌。

猜你喜欢

海淀园核心区海淀区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中关村核心区科技创新投入已达411.98亿元
南宁市核心区旧桥景观改造
中关村海淀园人才工作再获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