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真实性的美学解析

2014-03-11上海师范大学200234

大众文艺 2014年20期
关键词:虚构纪录片美学

姚 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0234)

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拍摄手法与后期的视频剪辑与音效来渲染作品,以纪录展示真实为目的。然而对于纪录片在真实的表现手法与真实表现的理念方面却有着不同的争议,一方认为纪录片必须完全采用真实影像素材,另一方则认为纪录片可以将纪实美学与戏剧美学相结合,通过摆拍的手法,达到情景再现的效果。究竟是追求环境模样的真实,还是思想理念的真实,本文将从美学视角进行深层解析。

一、 对真实的理解

(一)看见的真实

真实,应该是纪录片的创作原则、美学原则,然而如何才算是一部真实的纪录片?首先,想引用台湾著名纪录片导演李道明关于纪录片的划分,可分为以下四种: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纪录片、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纪录片、既无旁白也无解说和采访的“纯观察”纪录片、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纪录片。从分类方式来看,仅是后期的的处理方法有所不同,拍摄的题材与内容并没有严格加以定义是否一定要真实。

然而这些加以旁白、解说,或是采访者问题的纪录片就一定是真实的么?从文学母题暨一部纪录片的文字来说未必就一定是真实的,其中也必定有写作者本身的主观意志在其中。但抛开文字,或许就画面本身而言,所见的一切都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二)听见的真实

电影的出现,使人们对真相的获取更加容易,人类的第一部影片其实就是纪录片——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但是在默片时代人们对电影的只有视觉的真实体验而没有听觉的体验。后来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纪录片能够让人有了视听结合的立体感官,然而对于还有触觉、味觉、嗅觉的人类来说,视觉和听觉给人带来的虚拟感受还是与真实感受有着很大差距。

二、真实的层次与体验

(一)表层的真实感

纪录片能够让观众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轻松看到事件发展的过程与细节,而这个拍摄的过程却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通常人们能从影片的旁白、解说以及摄影手法就能分辨出正在观看的影片是否是一部纪录片,而且在很多影片中通过技术的手段,观众很难发现其中有事后补拍或者当时摆拍的痕迹。例如现在许多反映抗战胜利的纪录片中,常常出现的解放军入城欢迎仪式、突破长江拿下总统府等镜头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条件所限无法拍摄,于是采取了事后补拍。此外,在目前很多电视台播放的情感生活栏目中,常有反映主持人口中纪录当事人情感历程的画面片段,这种形式在刚开始的时候还被观众所认可,但是慢慢的观众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表演痕迹,以至于电视台节目造假之声不绝于耳。

(二)视听的“未必真实”

连拍了三十几年真实电影的代表人物怀斯曼说:“我无法表现总体真实。”1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表现完整的主题与事件发展过程,在现场记录的过程中,不同的拍摄视角与历史事件未必会完全吻合,加上导演与拍摄者的主观意念,另外附加解说词、音乐甚至采访者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影像与真相走了岔路,但是在观众看来影像呈现的内容本身没有弄虚作假。

此外有些纪录片已经没有原有素材可表现原貌,如历史题材,尤其在没有影像记录的时代,如何让人了解事件真相,只能通过影像,而要实现这样的再现真实,则必须在拍摄中使用“善意的谎言”即使用相似道具、邀请演员扮演,模拟当时环境等手法。在世界纪录片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一片拍摄时,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祖先早已不同了,他们不居住冰屋了,也已经学会了用更先进的武器狩猎。为了重现当年的原始生活,导演弗拉哈迪对许多情景利用了摆拍等虚构的拍摄手法,并要求爱斯基摩人扮演了他们的祖先,用影像再现了生食海豹、用梭标猎杀北极熊等原始的生活场景。

(三)纪录片的审美诉求

无论真实还是虚拟,纪录片无疑都是希望能让观众看下去的影片,是希望能去伪存真的影片。按照文艺批评中检验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美学标准来看,真,即纪录片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善,即纪录片的艺术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美,即纪录片的完美性,指作品的形式与内容是否和谐统一,是否有艺术个性,是否有创新和发展。

纪录片导演通过各种手段所实现的真实感,试图激发人们表达对所处真实世界的态度,通常一部纪录片要表达的主题是抽象的,贫困、富有、英雄、叛变…这些词汇通过影像的画面呈现出的是一种认知上的表征,具体的定义还需观众自己判断。如纪录片《南京》,好莱坞Viridian娱乐公司董事会主席杰拉德·格林认为《南京》将是继《辛德勒名单》之后,好莱坞又一部反思二战暴行的重要作品。该片编剧威廉·麦克唐纳表示“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西方人知道事件的真相”。在观看影片的故事情节的同时,正义感和良知被激发,人性的话题再度提及,生与死、战争与和平都成为了人们思考的主题。

三、如何趋近再现真实

“对真实和虚构采取过于简单化的两分法,是我们在思考关于纪录电影的真实问题时遇到的根本困难。选择并不是在两个完全分离的关于真实和虚构的体制之间进行,而是存在于为接近相对真实而采取的虚构策略中。纪录片不是故事片,也不应该混同于故事片。但是纪录片能够而且应该采用一切虚构手段和策略已达到真实” ——《没有记忆的镜子——真实,历史与新纪录电影》2

(一)前期拍摄手法

在前期拍摄中,严格遵循历史程序,复制环境模样,力求理念与思想真实。使用摆拍、演员扮演,尤其是历史题材无法真实再现,只能通过技术手段再现真实。

拍摄过程中如果出现采访环节,该环节笔者考虑其必要性和产生的效果,受访者是否能在镜头面表达真实的自我,采访者在纪录片中期待担任什么角色。其受访片段在影片中穿插的次数和效果都是笔者作为一名观众所关注的,要做到恰如其分,画龙点睛很难。

(二)后期处理

在后期处理中会产生这样的争议,应该保留纪录片原貌还是添加解说和配乐?更有一些纪录片不仅用解说,更试图添加旁白、字幕极力向观众阐明自己的意图。不论是旁白还是字幕,都充斥着观看者的感官,如同我们在格里尔逊的《漂网渔船》中看到的,这部具有“交响乐式”蒙太奇的电影给英国银幕带来了一种异国情调,导演通过字幕告诉观众有关大英帝国商业和工业的强大的同时,用剧中人物的叙述代替普通的旁白,以免让人感觉有诱导性。但是这样的处理,是导演的选择,也是观众只能被动接受的。

四、纪录片真实性的意义所在

(一)辅助和参考

纪录片即便再真实,其中也必定有人为加工的成分在里面,纪录片无法替代真实的历史细节,不能作为历史文献进行研究和考证,只能作为研究的辅助与参考材料。对于个体的历史画面可另当别论,但是否具有真实性也要另行考察。

(二)纪录片是否需要创作技巧和创新

纪录片无论是否真实,始终属于影视艺术的范畴,需要有创作、有加工。然而创作的限度在哪里,如何界定?在纪录片创作中需要使用声画对位技巧吗?需要使用后期特效吗?需要旁白配乐吗?

纪录片在当今的以发行为主的市场中,现实的情况是不卖座的,无法与那些大投资、明星阵容强大的商业片抗衡,一味追求“真实”难免会受到市场冷落,思考如何创新,同时增强艺术感染力恐怕是每一名纪录片导演当务之急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注释:

1.单万里.认识“新纪录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6)

2.[美]威廉·阿尔斯顿.语言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88.

猜你喜欢

虚构纪录片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虚构
京东商城图书销售排行榜
虚构的钥匙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