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初中生的早恋
2014-03-10胡俊
胡俊
早恋即未成年男女在生理发育期间相互吸引,建立恋爱关系或对异性感兴趣、痴情或暗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如今初中生早恋出现低龄化趋势,很多初一新生入学没多久,就开始谈恋爱。因为近年来儿童性成熟年龄明显提前,所以初中生早恋年龄变得越来越小,以往一般初二、初三学生早恋的可能性较大,而现在初一逐渐成为早恋的重灾区,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应对初中生早恋呢?
一、分析早恋的原因
初中生“恋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又有社会环境各种刺激在起作用。学生早恋的三项主要动机为:1.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恋爱”的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较为单纯,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爱慕的因素,这时往往以兄妹相称。此后,他们很容易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来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一次偶然的接触等都会为之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
二、尊重关心,正面疏导
对于早恋学生,绝对不能加以歧视,而要理解、尊重他们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赢得他们的信任,以关怀爱护的态度亲近他们、帮助他们。没有“教育爱”作为纽带,师生之间就无法沟通,本已闭得紧紧的学生的心扉将封锁得更严密。有的班主任视学生早恋为“大逆不道”,一旦发现哪个学生有早恋行为就采取“紧急措施”,如公开点名批评或虽不点名实有所指的暗示批评,勒令检查,扣压信件,限期断交,等等,甚至动辄斥之为“作风不正派”、“思想品质不好”,或用讥讽挖苦的语言当众羞辱学生,或向家长告状,借家长之手严加管教。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正陷入早恋迷途的学生感到压抑和苦闷,可能促使个别认识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为“殉情”而轻生,为“私奔”而出走,更多的学生则出于逆反心理,越是反对,态度越坚决,越是禁止,谈得越热火。因此,对早恋者的教育不宜在班级集体中公开进行。公开的批评教育会伤害早恋学生的自尊心。另外,公开的批评教育还会使其他学生出于好奇心理妄加猜测或议论纷纷,这会成为产生早恋行为的诱因之一。有的学生原先只有那么一点儿“意思”,而经过同学们的纷纷议论,可能“弄假成真”地认真谈起来。
三、积极开展青春期性知识教育
初中生已有了生理卫生知识,加强性教育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如今电视电影比较开放,小孩子小小年纪已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一旦出了麻烦,可怎么得了?遮着盖着,不如面对实际,不要一讲“性教育”就有担忧,而应把性教育作为一个道德教育问题来研究,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介绍性知识是要学生掌握性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及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并掌握与之相应的性生理、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以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中学时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人的自然习惯和社会性大变动的时期。在两性关系方面,一个人应该遵循哪些准则,应该具备哪些心理品质,防止哪些不良品质,不仅关系个人的道德面貌,而且关系将来的婚恋是否一帆风顺,是防止个人在恋爱过程中产生“越轨行为”的重要保障。通过性教育,学生了解到两性关系中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哪些行为要受到刑事处罚,以及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等,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减少和避免性过失行为。
四、晓之以理,束之以规
对早恋学生不能粗暴干涉、强行拆散,也不能居高临下、严词训斥,班主任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态度和朋友、“参谋”的身份,晓以利害,喻以事理,帮助他们处理好关系终身幸福的问题。班主任发现学生有早恋迹象,或经过认真观察确认学生早恋时,一般不要急于处理,先要冷静地进行一番分析,根据该生的性格特点,考虑教育帮助的方案,避开众人,个别施教,尊重学生的隐私,严格保守秘密。可以个别谈心,也可以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说“悄悄话”。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是必要的,目的在于说服家长教育孩子时不斥责、不辱骂,使家长和孩子之间心地相融、信任谅解,和学校教育取得密切配合。由于中学生自我克制能力较差,在通过说服教育,学生心悦诚服的前提下,班主任可帮助学生订出自我约束守则,帮助督促他们自觉履行守则,一旦养成习惯,他们便会自觉遵守,逐渐把目标放到学习上。
总之,对于早恋,我们不要惊慌失措,“棒打鸳鸯”、“跟踪盯梢”是行不通的,而要加强引导,找出问题所在,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