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2014-03-10孙雷

考试周刊 2014年103期
关键词:解题数学教学

孙雷

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小组的课堂合作活动往往过于形式化和浅层化。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与实践,我国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所言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作学习基于“人多智广”这一哲学思想,它的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认知论。

1.合作是人的一种重要的个性心理品质,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我们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安全,需要成为群体中的一员与人交往,需要得到尊重,就像我们需要氧气、水分和食物一样,在群体中与人交往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归属感,而且给我们安全感,这也体现人的乐群性。

2.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多伊奇认为在传统教学班级中地位低的学生由于合作小组的成就而获得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小组的“领导阶层”,从而更感到自豪和更有信心。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时机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在实际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并不单独使用。在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它的使用通常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教师的讲解、示范、提炼及学生的独立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因此我认为必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课程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机。

1.学生的个人独立操作时间和条件不充足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进行演绎推理,而且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推理,而归纳推理建立在学生对大量个别材料的感知和实验的基础之上。如果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大量实验,课堂时间不够,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2.学生的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安排给学生解决的许多数学问题中,往往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独立探索显然有一定的难度,依靠老师的讲解,即使学生当时明白了这个题怎么解,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还会有思维障碍,而且记忆不会深刻,这就是学生常反映的听得懂但不会做。这时采用合作学习,同时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的全过程,这样既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的解题策略不统一或有争议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在解题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学生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因为彼此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为自己的解法更好,从而出现争执。这时不妨采用合作学习,让他们将所有研究成果都整理出来,对这些成果展开讨论、点评,让每个学生都从中比较每个解题策略的优缺点。当然确实存在最优化解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谁的解题策略好与差,关键它代表着一种理解,而且不是唯一标准的理解,对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4.学生的思考仅依靠个人不全面时,可以考虑合作学习。这是因为数学问题具有抽象性、深刻性等特点,加之学生个人在认识、理解上的局限性,使学生很难仅靠个人的独立思考做出全面解答。这时可以使用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行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并不断从别人的认识中受到启发,从而使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全面和深刻。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方法

课堂合作学习鼓励同伴以相互交流,彼此接纳,取长补短的方式学习,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协调努力,共同进步。因此小组的编排是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只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的一切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和实施,小组的编排应当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组内异质指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应该各具特色,以使他们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所谓组间同质指每个小组有应该具有相同水平,形成小组竞争。因此保证组间同质的前提下主要做的就是组内异质,它可以使小组活动中能够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重考虑。

1.学生的成就。即保证同一合作学习小组内有好、中、差的学生。学困生能够得到其他同学更多的帮助,可以在学优生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得到表现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还可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而学优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提升他的认知和推理水平,能力得到增强,这种分组方式可以为不同的学生分别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2.学生的能力。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深刻,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严谨细心,有的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强,将这些具有不同能力优势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不仅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更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3.学生的性别。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在合作小组中混合男女生可以丰富小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而多视角的产生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

4.学生的人数。经过实践我发现4—6人的小组最有优势,这样的小组既足够小,使得他们可以围成一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又不需要对组织结构过多费心;同时这样的小组又足够大,能够比较充分地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至于某一个人的缺席或暂时不理解而受到遏制。

事实表明,教学中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猜你喜欢

解题数学教学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解题勿忘我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