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及其与性激素的关系
2014-03-10李贺琦
李贺琦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及其与性激素的关系
李贺琦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与性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处于围绝经期内的健康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人群做皮肤交感反应电反应试验以及血清中6项性激素检测,对比两组受试人群的皮肤交感反应以及性激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的兴奋性明显较对照组人群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卵泡刺激素(FSH)、与促黄体生成素(LH)较对照组人群明显增高,雌二醇(E2)、泌乳素(PRL)、孕激素(P)、睾酮(T)则明显较对照组人群降低。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较健康妇女低,并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具有相关性。
围绝经期综合征;皮肤交感反应;性激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围绝经期这一女性的特殊生理时期,有些女性会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以及心理反应,例如:易激动、失眠、抑郁、心悸、眩晕、潮热等症状,我们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围绝经期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绝经后1年,进入围绝经期即意味着卵巢功能衰退,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也会随着卵巢功能衰退有所改变,因此这一时期的女性会在心理、情绪等方面有所波动,皮肤交感反应也不同,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则是围绝经期的心理、情绪等方面的波动过于剧烈[2]。因此,有学者推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皮肤交感反应的变化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基于此进行设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00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49.4±3.6)岁;对照组100例,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1.5±4.7)岁。
1.2 病例入选标准
本研究中对照组人群为来我院做常规体检的人自愿参加,对照组入选人员均为已婚已育、家庭正常人员,观察组入选人员的均处于围绝经期内,围绝经期的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有潮热、心悸、易激动等围绝经期症状[3]。两组受检人员均排除具有心、肾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具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生殖器官因疾病、外伤等原因不健全的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性疾病,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
1.3 方法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受试人员均自愿参加,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受试人员与月经周期的3~5天进行前臂静脉血的采集(绝经妇女采血时间随机),采血前12 h空腹,采血时间为上午8~10点,采血后分离血清,4 h内将血清送检,检测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对受试人员皮肤交感反应的检测采用微电极记录法观察交感神经纤维的单位活动。具体方法如下:实验在受试者休息10 min之后,实验之前向受试者介绍实验的过程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的感觉,以缓解受试者紧张的心理情绪。将一对记录电极分别放置于右手的掌心和对应的掌背,一对刺激电极放置于右侧腕部正中神经行经的皮肤表面,接地电极放置于记录电极和刺激电极之间。在测定传导速度的时候, 将一对刺激电极放置于肘部正中神经行走的皮肤上。试验时使记录部位的体温保持在33~34℃。实验室的室温保持在22~24℃,并使实验室处于避光、隔音的环境中。用SJ-41型多导生理记录仪进行记录,每次刺激间隔20 s以上,连续刺激10次,去最大5次反应的平均波幅,并测出反应的潜伏期。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受试人群之间的年龄、身高、体重之间的差异采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并采用x2评价的方式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实验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交感反应的兴奋性明显较对照组人群低,见表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FSH与LH较对照组人群明显增高,E2、PRL、P、T则明显较对照组人群降低,见表2。
表1 两组皮肤交感反应的比较
表2 两组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3 讨 论
绝经期综合征是一个涉及到多个系统以及多个器官的一组复杂的临床征候群。有研究表明,女性全身有400多个部位的组织与器官的细胞膜上有雌激素受体,当体内的雌激素减少时,这些组织和器官就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是代谢变化,最终导致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出现心理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失衡,进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4]。围绝经期的女性出现的这些精神症状会因人而异,表现出不同的严重程度。本研究表明,围绝经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与未到围绝经期的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就是说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的这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的症状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在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皮肤交感反应的测试结果显示,围绝经期女性的皮肤交感反应较未达围绝经期的女性弱,潜伏期也比较长,因此,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女性皮肤交感反应与体内的急速水平平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原因是由于体内的雌激素减少,含有雌激素受体的组织与器官发生了退行性病变,进而导致这些器官中的交感神经萎缩[5]。因为如果皮肤中交感神经萎缩,皮肤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反应就会减慢,放映所需要的时间就会延长,潜伏期就会变长[6]。虽然这一推论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但是,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围绝经期女性皮肤交感反应与体内雌激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机理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
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女性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神经内分泌等方面发生变化,出现围绝经期的一系列症状,而此时期的女性皮肤交感反应性降低也是神经系统的症状之一,与其体内的激素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1] 杨 敏,李灿东,李 红,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02:366-368.
[2] 秦家云,刘晓燕,王丽平,等.血清性激素、血脂水平与围绝经期症状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3,09:1483-1486.
[3] 杨 敏,李灿东,林雪娟,等.围绝经期综合征常见症状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05:28-30.
[4] 顾 平,马晓伟,张永志,等.慢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和皮肤交感反应相关性的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2012:1.
[5] 林志坚,季晓林,周瑞玲.皮肤交感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03:171-174.
[6] 黄顺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in women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and sex hormone
LI He-qi
(Nan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henan province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Henan Nanyang 473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confiningwomen menopause syndrome and sex hormones.MethodsFrom 2013 to 2014 in our hospital of perimenopausalsyndrome 100 cases of wom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select the same period not in perimenopausal period in100 healthy women as control group, the two groups do the detection of 6 sex hormon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electric reaction test and serum were compared by,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popul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level of sex hormone.ResultsThe excitability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the observation group obviously than control group low, observation of follicle stimulating group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hormone , and luteinizing hormo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estradiol, prolactin , progesterone, testosterone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sdecreased.ConclusionMenopausal syndrome of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yndrome patients than in healthy women is low, and has correlation with in vivo estrogen level.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 Sex hormone
R711.5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