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新词语教学*

2014-03-10周明强

关键词:语素留学生语境

周明强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一、引 言

新词语是指在内容、形式、用法3方面至少有一方面是新的词或者短语。新词语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并对汉语的词汇系统产生重要影响。正如美国学者布赖特(J.B.Pride)所指出:“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1]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思想,新观念层出不穷,产生了很多新词语。同时,人们为了表达新思想、新观念,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新词语。[2]新词语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在形式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语言风格上具有较强的幽默性;在语义显现上具有独特的创新性。这些特点增加了人们理解和掌握新词语意义的难度,也给对外汉语的新词语教学带来了困难。其主要表现是:新词语频频出现,需要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使教学不留死角。新词语的频频出现,需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便揭示新词语的系统性。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出现了,但当时的研究只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关注者也不多[3]。新词语频频出现,需要人们认真研究,以便揭示新词语在结构和意义的新颖性,提高新词语的教学的效果。

二、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上的问题值得重视

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的困难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带来新词语的丰富多样,增加了教学难度

汉语新词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新词语大致可以概括为“社会现象新词语”和“文化观念新词语”两大类。

“社会现象新词语”有以下多类:(1)与经济生活有关的。如:代堵、任币、险奴、拼爹、飘红、妻税、月嫂、被现房、海囤族、丰收灾、润滑经济、公厕户口、三荒两高、大肚子经济等。(2)与网络生活有关的。如:刷库、给力、肉友、煎蛋众、庐舍族、签到控、民意病毒、沙发经济、特需狩猎、影子网络、云海工程、傻瓜型微博、蒲公英式传播等。(3)与文化生活有关的。如:浮游、代孝、蜂族、拼播、耳朵虫、发飙门、累时代、趋中率、收视帝、限娱令、4D报纸、可乐型员工、兰花草行动等。(4)与政治生活有关的。如:获贫、蚁贪、官微、裸官、调惠上、接待门、全裸晒、腐败能人、卖萌执法、三公经费、扒窃入刑、围观执法、微博问政等。(5)与科技生活有关的。如:染塑、微针、思动车、云概念、云课堂、可燃冰、转基因、音频激光、梦想芯片、可吸入颗粒物等。

“文化观念新词语”是指在有别于政治观念的一些思想观念影响下所产生的新词语,这类词语常以修辞方式构成,其中由比喻、借代、形容等因素所体现的“文化观念”,理解有一定难度。这类新词语有:(1)与人生观有关的。如:“草食男”、“丁宠家庭”、“蜗婚族”、“瘦婚”、“肉食女”、“成功锚”、“情绪文盲”、“猫式养生”、“年会恐惧症”等。(2)与道德观有关的。如:“慈善注水”、“糖妞”、“暴力慈善”、“路桥精神”、“城市文化病”、“腐坚强”等。(3)与娱乐观有关的。如:“麦霸”、“秀霸”、“冷浪漫”、“酱油帝”、“达人秀”、“娱乐反刍”、“收视达叔”、“春晚钉子户”等。(4)与审美观有关的。最常用的形式是使用“模芯”构成词群模。常见的词群模有“X哥”、“X女”、“X族”、“X帝”、“X二代”、“X妹”、“X蜜”、“X叔”、“X友”、“X员”、“X姑娘”、“X奶奶”、“X少年”、“新XX”、“闪X”、“生态XX”、“犀利XX”、“最美XX”等,这类词语多带有评价义,且多为褒义,体现了一定的审美观。

(二)新词语构词规律独特,理解有难度,增加了教学难度

新词语往往不是语素意义的“加合”而是“凝合”的方式[4],即不能由两个或几个语素义类推出某个新词语的意义,而要在掌握语素义的基础上凝聚合成出词语的意义来。这种凝合的方式会影响意义的理解和用法的掌握。如“切客”不是用刀去切客人,而是指一个团体,他们是热衷于用一种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软件即时记录生活轨迹的都市潮人(“切客”源自英文checkin)。又如“肉食女”不是吃肉的女子,而是用“肉食”来形容那些主动追求男性的女性。“糖妞”不是指吃糖的小姑娘,而是用“糖”来形容与富有年长男性维持性关系以解决经济困难的年纪很轻的女性。这类词在语素义凝合的过程中渗入了与某种社会观念相关联的因素,理解有一定难度,从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三)新词语意义多样尚未定型时让人莫衷一是,增加了教学难度

有的新词语的意义往往模糊不定,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例如:“吐槽”有人认为基本含义就是对不满意的事物迫切的倾诉和发泄,同时也有自爆八卦的意思。也有人认为就是小小地讲别人坏话,类似于爆料的意思,不过更多的有诉苦的成分存在。还有人认为意思是从对方的行为或者语言中找到漏洞或有趣的切入点,发出感慨或者疑问。还有给人难堪、抬扛、掀老底、拆台等多种意思,可用于嘲笑、讥讽、抱怨,甚至谩骂等场合。又如“奇葩”有人认为是比喻某人(或某事物)十分离奇,不落世俗,个性十足,世间罕至。有人认为是指非常奇特出众,有时让人不能够理解,有超出人的想象的意思,太离奇,不靠谱等。类似这种让人莫衷一是的词语还有“屌丝”“拓词”“瓷男”“微评”“舌尖现象”等。这类新词语对留学生来说理解有困难,无疑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四)留学生的汉语认知语境方面的局限,词语理解有困难,增加了教学难度

新词语意义的理解要受语境制约,留学生背景语境和汉语认知语境有一定局限,语言意义的理解会受到影响。例如:“萝卜招聘”指招聘方为已确定好的应聘者量身定制招聘条件的招聘。理解这个词语必须对汉语中的俗语“一个萝卜一个坑”有所熟悉,才能把握“萝卜招聘”的意义,只有了解我国招聘制度、社会风气,才能领会“萝卜招聘”的色彩意义。又如:“四黑四害”是对“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的简称和“害百姓”“害家庭”“害社会”“害国家”的简称。理解这个词语必须对“黑”所包含的色彩意义,“四害”的原意有所理解,才能体会词语所表现的贬义色彩。类似的需调动背景语境和认知语境才能理解的词语有:“卖萌”“煤超疯”“糖高宗”“加名税”“火锅红”等等。这类词语是每个词语背后联系着一个事件、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种现象等等,如果对背后的内容不熟悉,词语的意义就无法理解。这类词语的教学难度最大。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的教学策略

新词语在当代语言生活中十分活跃,留学生遇到这些新词语会感到困难。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

(一)分清主次的策略

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词语产生,据统计,“现在一年最多能创造1000多词汇,其中有些只是昙花一现,真正能够稳定下来的大概有三五百个,其中真正能够沉淀下来的就更少。”[5]真正需要留学生掌握的新词语应该是生活中常用的、“能够沉淀下来的”。对“昙花一现”的词语,则不必作为教学的内容,这就是分清主次的策略。“能够沉淀下来的”“主要”词语一般为使用频率高,适用面宽,为群众喜爱、存活价值高、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新词语*“主要”的新词语,我们目前可以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词频统计中获得。每年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是最主要的新词语。,如:伤不起、正能量、美丽中国、最美XX、免费午餐、失独家庭、中国梦、白富美、云空调、自出版等,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无法沉淀下来“昙花一现”的、只在某个领域使用的“次要”新词语,如:奶书、餐式剧、硬短板、翘生活、维特控、科技要挟、征牛补鸡等在特殊场合出现的词语,不必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揭示规律的策略

新词语除了符合汉语词汇的一般结构规律外,更有其新特点,最值得注意的是词群形式。词语群中的词语,有的是合成词,有的是短语[6],其结构形式类似。揭示规律的策略符合人们从范畴的角度认识事物的规律[7]。我们可以采用词群归类并讲清“模芯”特点、词群意义,起到以一类带一片,高效地进行新词语教学的效果。其中有某种特殊意义的“模芯”构成词群是最为突出的现象,例如:由“X门”构成的词群常常反映的是带有负面影响的事件;由“X哥”构成的词群常指在社会活动中举动不一般的年轻男性;由“XX控”构成的词群常指沉溺于某事而不能自拔的人;由“XX体”构成的词群常常指网络语言中具有幽默、调侃特色的时新语言表达形式;由“美丽XX”构成的词群常用以称赞现实社会先进事物或先进人物,等等。教学中将这些规律揭示出来、教给留学生,可以让留学生尽快地从形式和意义两方面掌握新词语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8]。

(三)突破难点的策略

汉语词语意义是由语素义(或词义)结合而成的。语素义(或词义)构成词语意义大致有加合、偏合和凝合3种形式[4]。加合形式的意义是几个语素义相加体现出来的意义,如:“健康”“浪费”“地震”“提高”等;偏合形式的意义是以某一语素义为主,另一语素义起修饰、限制或陪衬作用而体现出来的,如“动画”“漫游”“酣睡”“动静”“环保妹”“微留学”等;凝合形式的意义是两个语素义结合之后,原来的语素义已经失去或者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意义,如:“马脚”不是马的脚而是破绽;“豆腐”不是豆子腐烂了而是一种食品。凝合形式的意义多为语素义通过比喻、借代或借用外来语等形式产生的新义。新词语中大量的文化观念新词语是通过凝合形式产生意义的,值得关注*据统计,2011年的614条新词语中,凝合形式产生意义的占28.40%。。如:“蛋定”“果粉”“卖萌”“挑麦”“吐槽”“水母族”“花草族”“被姜军”“饼坚强”“菜涨涨”“耳朵虫”“卖萌日”“慈善注水”等。这些新词语其意义留学生理解时障碍最大,是教学中的难点。选择给留学生的阅读材料,应将教会他们分析凝合形式意义的词语作为难点进行突破。

(四)结合语境的策略

掌握词语难在意义,新词语更是如此。而词语的意义常常是在语境中显示出来的,联系语境理解词义是最为基本有效的方法。因此,对外汉语的新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语境策略。语境有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等3类,其中背景语境又可分为社会背景语境和认知背景语境[9]。语境策略包括指导留学生学会联系语言语境、现场语境、背景语境,调动认知语境来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也包括为留学生提供能正确理解词语意义的语境。其中语言语境是最基本的,其他语境都要依据语言语境来展现,认知语境是最重要的,其他语境都需要认知语境来调动。凡是在语言语境中无法理解意义的词语必须向留学生提供背景语境,从而逐渐使留学生形成认知语境。例如对“盖脆脆”、“楼加加”、“瓜裂裂”、“菜涨涨”等新词语,需要向留学生提供背景语境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教师范美忠因先于学生逃跑,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后人们常用后置的叠音动词或形容词词族来表示对社会上落后、不正常或黑暗现象的讽刺。了解背景语境后留学生才能正确理解这类新词语语境意义和贬义色彩。

(五)比较差异的策略

差异比较就是目的语和母语词汇的比较,在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是常用的策略,在新词语的教学中同样适用。通过比较可使学习者对目的语词语结构特点和意义生成特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汉语与外文可以作差异比较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从形式上看,汉语对外来词的处理,一般来说,能意译的则意译,或者音译和意译结合。如“U彩”一词是2011年深圳大学生运动会志愿者佩戴的标识物。是形音义3者结合的产物:“U”是英文“Universiade(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缩写,还谐音英文词“You”和“Youth”,可以代表青年的激情与梦想;“U”的形状还可象征志愿者微笑。又如“UV行动”一词,其“UV”有两层含义:一是U代表大学生运动会(Universiade),V代表志愿者(Volunteer);二是U是英文You的谐音,代表你们,V是英文We的谐音,代表我们。UV行动就是平安大运,你们、我们一起来行动。这种译法其中渗透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如“U彩”一词加上“彩”倍添喜庆的色彩,所以“UV行动”一词用上“行动”又平添了一种号召力。这种文化内涵是留学生难以解读出来的,教学中加以提示引导就很有必要。从内容上说,对于中外文化内涵或背景差异较大的词汇,用差异比较的方法也可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例如,中国人常用红色来表示喜庆、吉祥、热烈、欢乐等含义,有“红利、红礼、红包、红运、红榜”等词;还引申出受欢迎、事业成功等意思,有“走红、红极一时”等词。再例如中国人常用白色来表达不好、不吉利的意思,如“白事”指有人去世,含有悲伤、沉重的意味。而“红色”在西方英语国家则带有“暴力、血腥、灾难”的意味,如red-hands(血腥的手)、red-ruin(火灾、战祸)。“白色”在西方英语国家多表示“纯洁、善意、吉利”的意思,如white light(公平的裁判)、white hands(公正廉洁的人)等。

通过指导留学生学会比较差异,既可让他们学会比较的方法,又让他们明白掌握中国文化的重要。

四、结 语

新词语是当代语言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内容丰富、种类多样、形式活泼,又常常突破了传统的汉语词语很多特点,给对外汉语教学的阅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只有重视这种语言现象,及时调查研究、总结规律,指导教学,才能使留学生的语言学习的效率得到迅速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林伦伦,邬敏.网络传播与新词语[A].李如龙,苏新春.词汇学理论与实践[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 陈光磊.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变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2).

[3] 王晨琦.近二十年来汉语就词语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5).

[4]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5] 李宇明.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的若干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 王红梅.新词语词群构词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7] 曾君等.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1).

[8] 刘吉艳.汉语新词群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

[9] 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语素留学生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因果复合词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