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藏学术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4-03-10周晓艳拉巴次仁韩连启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藏学西藏大学藏文

周晓艳拉巴次仁韩连启

(①西藏大学文学院 ②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③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西藏拉萨 850000)

涉藏学术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研究

周晓艳①拉巴次仁②韩连启③

(①西藏大学文学院 ②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③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西藏拉萨 850000)

我国涉藏学术期刊作为传播与交流藏学研究最新学术成果的主阵地,在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藏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数字化发展进程较慢、编校质量参差不齐、编辑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亟待从立足特色提升学术水平、加快数字化建设进程、完善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逐步提升涉藏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藏学;学术期刊;现状;发展

一、问题的缘起

藏学研究是我国的传统学科,有学者认为其学科发展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甚至更遥远的古代社会。现代藏学则是自运用现代人文科学的手段,借鉴历史语言学、文化人类学等新学科、新方法来研究藏学、运用机械印刷等现代技术手段传播藏学而形成的[1]。现代藏学研究作为一门国际显学,体现出多学科综合性。“它包括社会历史、哲学宗教、语言文学、音乐戏剧、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医药历算、风土民俗诸学科以及藏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等广博繁富的内容。”[2]“藏学主要属于人文科学,兼有部分自然科学,具体包括有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教育、体育、风俗习惯、人物、文物考古等人文科学内容和传统的藏医历算等自然科学内容。综观藏学的学科发展,它是随着人类认识事物的逐步深入而扩宽的。”[3]到了21世纪,藏学研究事业得到了空前快速的发展。藏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方法不断创新、影响逐步扩大,新兴交叉研究领域不断拓展,藏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我国涉藏学术期刊作为传播藏学研究学术成果的主阵地,承担着传播藏学研究最新学术信息,展示藏学研究最新成果,反映藏学最新学术动态的重要任务。之所以称为“涉藏学术期刊”,是由于其中部分期刊为综合类刊物,并非专业性刊物,除了以藏学研究为主要内容外,还涉及其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因而以“涉藏”这一指向范围更广的名称来指称。

2013年6月22日至27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大学联合主办,中国藏学杂志社和《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承办的首届“创新·发展——全国藏学研究暨学术期刊研讨会”在拉萨召开。来自北京、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和西藏自治区等省(市)、自治区的藏学研究机构和43种藏学类期刊的负责人、编辑共7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2014年7月16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大学和甘肃省藏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在兰州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谋求藏学期刊共同发展,建立藏学期刊数字化平台”。出席会议的有北京、西藏、云南、四川、陕西、青海、甘肃等省(市)、自治区涉藏期刊负责人、编辑人员和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共58人。西藏自治区有10家期刊编辑部的15名编辑参加会议。这两届藏学学术期刊研讨会的召开,尤其是全国藏学期刊协调会这样一个组织的成立,促使国内涉藏学术期刊这一类具有相似办刊宗旨与传播范围的期刊资源与力量得以整合,形成一个以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更大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拉巴平措曾指出,

“步入21世纪以后,中国藏学研究面临的任务和挑战也日益严峻。作为展示中国藏学研究成果的藏学类学术期刊‘寓政治于学术之中’,在繁荣发展中国藏学的同时,也承担着中国重要的外宣任务,发挥着学术外交的作用。”[4]

本文以参加前两届藏学期刊研讨会的43家学术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考虑到藏学学科的包容性,部分未参会但期刊主要内容涉及高原科学技术的自然科学类刊物也是重要的涉藏学术交流平台,因而增加了部分涉及青藏高原自然科学研究的刊物,共47种。本文从学术影响、编校质量、编辑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涉藏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

二、涉藏学术期刊发展现状

早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战争而“内迁到巴蜀大地的学者们对藏区社会、宗教、文化的各个方面开展了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并相继创办了《新亚细亚》、《边政》、《新中华》、《开发西北》、《蒙藏旬刊》(月报)、《西陲宣化》、《边政公论》、《康藏前锋》、《康导月刊》、《宏康月刊》、《边事研究》、《边疆通讯》等众多报刊。”[5]这些刊物成为研究近现代中国藏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和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上述刊物大多数停办,但是新创的报刊数量却远远超过了1949年以前,由数十种增加到了数百种[6]。改革开放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藏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使我国藏学研究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发展,专门传播藏学研究学术成果的学术刊物也应运而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涉及藏学研究的刊物大约有47种,包括国内各藏学研究机构、民族类高等院校、一区四省的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创办的学术刊物等,主要分布在北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市)自治区。按文种分,以汉文出版的有29种,以藏文出版的有18种,汉文期刊约占总数的62%;社会科学类有37种,自然科学类有10种,社会科学类约占79%;以地区统计,北京有3种,西藏20种,四川4种,青海12种,甘肃6种,云南2种,西藏约占43%(见表1)。其中,既有专门的藏学期刊,如《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艺术研究》、《高原医学》、《西藏医药》、《西藏地质》等;也有综合性学术刊物,如《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等。除此以外,还有以书刊形式出版的《藏学学刊》、《安多研究》等。涉藏学术期刊种类齐全,涉及面广,为藏学研究者提供了开展学术讨论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表1 涉藏学术期刊分类统计

三、涉藏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1.学术影响有限

从总体上看,涉藏学术刊物立足于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医疗卫生、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藏学研究事业的成果和进展,但刊物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地区间和不同文种间差距较明显。例如西藏地区,期刊总数达到20种,占全部涉藏学术期刊的43%,是涉藏学术期刊的主力。但各期刊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大部分刊物所刊发文章内容质量虽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但部分刊物的一些文章在学术创新性、结构完整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较为陈旧,难以在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刊物的整体质量不高,与区外其他刊物相比,整体差距较明显,竞争力不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有限。

2.特色精品刊物少

目前涉藏学术期刊中,在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术精品刊物还较少。据统计,其中被“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几大数据库收录的有《中国藏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研究》(汉文版)、《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社会科学》、《甘肃民族研究》等11种期刊,约占以汉文出版的涉藏学术期刊总数的38%,而西藏20家学术刊物中仅有2家,占比为10%。2013年以来,全国社科规划办选择了200家学术刊物进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西藏自治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期刊仅有《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涉藏学术期刊还有《青海社会科学》、《中国藏学》两家刊物获得资助。

3.学科发展不均衡

从表1的统计来看,涉藏学术期刊在藏族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优势较为突出,而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科研成果和科研力量较为欠缺。以西藏为例,由于西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本身发展较为缓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不高,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不高,对学术刊物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涉藏学术期刊社会科学类有37种,自然科学类仅有10种,其中还有部分刊物刊发的相关青藏高原科学技术类研究文章不到其发文总量的一半,这与我国青藏高原科学技术近年来的发展不相符。近年来,我国科学界在高原生态研究、藏文信息技术研究、高原医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关的研究者在SCI及其他国际国内顶尖刊物上发表了影响力极高的文章,但涉藏学术期刊所列几种自然科学类刊物刊文整体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这既是涉藏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类存在的问题,也是其面临的重要机遇。

(二)数字化程度不高

1.汉文类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缓慢

期刊数字化是当前期刊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期刊的数字化,可以根据以下3项指标进行考核:第一,是否建有网站;第二,是否有在线投稿处理系统;第三,是否应用学术不端核查软件等。以西藏地区为例,据2014年西藏自治区学术期刊评估统计,目前西藏16种学术刊物[7]中有4家建有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分别是《西藏大学学报》(藏、汉文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西藏农业科技》;有4种使用自己的在线稿件处理系统,分别是《西藏大学学报》(藏、汉文版),《西藏教育》、《西藏农业科技》。其他刊物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应用学术不端核查软件能够直接快速地判断学术文章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防止发生学术抄袭、剽窃等现象,也能够有效引导研究者避免重复研究。目前,西藏地区有7种刊物已使用学术不端核查软件,其他未使用软件的,主要由审稿专家或主编把关,难以做到完全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2.藏文学术期刊数据库尚未建立

目前由于技术的限制,国内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藏文期刊文献数据库,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和学术不端检测软件,没有全国范围内公认的核心期刊的评价标准,难以对藏文类学术论文的学术影响和学术水平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也没有相应的学术不端核查软件,对于重复研究、学术抄袭与学术剽窃行为等缺乏科学有效的防范机制,不利于藏学研究事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三)学术规范有待加强

1.审稿制度不健全

据了解,部分刊物没有采取同行评议和匿名审稿制度,仅以编辑部集体定稿或主编定稿等方式来选定稿件,人情因素干扰大,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还有的刊物没有采取科学的学术不端防范机制及手段,不能有效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影响了刊物的质量和声誉。例如,据调查,西藏的学术刊物中,有9种执行同行评议流程,其余7种未执行;8种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1种实行非匿名制度,其余7种没有实行;建立了健全的发稿制度、约稿制度、审稿制度、审读制度的有12种;16种刊物均能保持一定的稿件退稿率;16种刊物中3种实行主编定稿、编辑部集体定稿、专家定稿等方式相结合,4种实行2种定稿方式相结合,有9种刊物主要选择1种定稿方式。

2.编校工作有待规范

部分刊物在摘要、注释、参考文献和关键词的撰写及编排格式等方面还不够严谨规范。有些刊物的部分文章缺少摘要、注释、参考文献和关键词;部分刊物在摘要、注释、参考文献和关键词的撰写及编排格式等方面不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有些刊物由于编校程序不规范,刊文格式前后不一致,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较多,错别字较多,不能严格地将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五之内;不能够严格地安排专人定期对刊物编校质量进行自审自查,导致编排格式不严谨不规范,校对不过关。

(四)编辑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编辑部人员队伍管理制度的完善是编辑队伍管理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家《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的相关规定,“期刊出版从业人员,应具备国家规定的新闻出版职业资格条件。”第五十五条:“期刊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编辑须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期刊出版单位的社长、总编辑须参加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培训。”[8]据了解,涉藏学术期刊的部分刊物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编辑队伍管理制度,没有形成完善的培训和管理机制,例如编辑培训制度、业绩考核制度及奖惩制度等。部分刊物的主编或社长没有取得国家规定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有些刊物没有专职编辑人员,编辑工作主要由主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部分编辑人员没有取得责任编辑资格证书或其他相关证书等。

许多编辑部由于人员少,工作量大,难以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有些编辑人员身兼数职,既承担编辑、审稿、校对工作,又承担编务外联工作;大多数编辑部没有专门的排版技术人员,排版工作也只能由编辑兼任,客观上造成了编辑责任不明确,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积极性下降,对刊物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涉藏学术期刊发展对策建议

“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

涉藏期刊作为传播藏学学术信息、展示藏学研究成果、展现我国藏学研究实力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应自觉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广大藏学研究者学术探讨与交流的需要,适应藏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涉藏学术期刊亟需从以下方面推进学术期刊的改革与发展,以提高刊物的办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

(一)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鼓励专业性强、办刊特色突出的学术期刊,走‘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支持其差异化发展。”[10]期刊特色是期刊办刊的安身立命之本。“特色化建设可以使学术期刊获得专属于自己的独特标识,从重复性较高的期刊群中脱颖而出,树立自己的品牌。”[11]在受众范围日益细分的传播市场,学术刊物同样需要抓住自己的核心受众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我国的涉藏学术期刊主要分布在北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有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有专门性学术刊物,包括藏文和汉文2个文种。由于藏学本身包含的地理范围广,学科方向多,所处不同区域的地理文化背景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每一种都期刊拥有各自的读者和作者群。因此各期刊应凝练自身的办刊特色,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使涉藏期刊形成一种特色明显、优势互补、分类传播、层次清晰的学术平台。

1.打造特色栏目

明确的办刊宗旨与办刊定位是指导期刊发展的指南针,栏目设置则是体现期刊办刊宗旨与特色的最重要的手段。栏目设置首先应立足于期刊所服务的读者和作者对象;其次应立足于所处地域和学科的发展;再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文化积累和资源优势。例如,《西藏大学学报》近年来立足于学校的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和服务于民族文化和高原科学两大学科群,着力打造“西部论坛”、“藏学研究”、“高原生态”、“高原医学”、“藏文信息技术”等栏目。其中,“西部论坛”关注西藏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藏学研究”则立足于藏学基础传统研究,将“历史”、“文学”、“艺术”、“宗教”、“语言”等有关研究藏文化的子栏目综合起来,并增开“中国藏学论点摘编”栏目,整合“名家专访”于“藏学研究”栏目,做到了“点面结合,结构合理”,推出了一批在该研究领域堪称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论文,在藏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为保护、传承和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藏学研究”栏目也在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开展的第二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项目,《学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项目资助。“高原生态”主要关注生态学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高原医学”主要刊登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各种高原病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研究成果,以及藏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藏文信息技术”重点介绍藏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为一区四省藏区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生产力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期刊作为反映学术动态和学术信息的窗口,应能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术研究趋势的变化,调整办刊策略,使刊物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连续用“六个重要”对西藏的战略地位给予了科学概括和清晰定位:“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12]当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形势下,青藏高原的地理、生态、医学以及藏文信息技术研究在藏学研究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产出的成果也越来越多,藏学的基础传统研究以及现实应用研究并重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而综观目前的涉藏学术期刊,在自然科学类以及应用研究方面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相关的期刊种类少,学术影响力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相关研究者的现实需要。这种状况亟需得到相关部门和办刊者的充分重视,应以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为契机,着力提升刊物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二)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1.严格执行“匿名制”、“三审制”审稿制度

严格的审稿制度是期刊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保障。实行“匿名制”能够有效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以及其他人为因素,“三审制”通过编辑部初审、专家复审和主编终审三个层次的审稿程序,对稿件的质量、学术水平、社会影响等层层把关,最终确定所刊发稿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刊物的水平和宗旨。

2.严格执行编校质量规范化制度

涉藏学术期刊要提高编校质量,应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学术期刊出版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01年2月22日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期刊“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保证出版质量的通知》(新出报刊[2001]142号)第三条明确规定:“期刊出版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责任校对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对全部稿件都要有专职校对人员负责进行校对。校对人员需对校对质量负责。期刊稿件的校对应不低于三个校次,重要的文章或内容应增加校次。每期刊物的终校工作必须由本刊社(编辑部)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对人员担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定:“刊发的学术论文、文献的摘要、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等要完备准确。……期刊内容、编校质量装帧设计、印制质量须符合《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试行)、《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要求》”,对学术期刊的编校规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目前以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学术刊物,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和监督检查制度,编校不规范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参考,进行统一和规范化建设,以提高其整体质量。

3.加强编辑人员的培训

涉藏学术期刊出版单位也“应严格执行国家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编辑人员准入、考评、监督、继续教育等制度,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学术期刊出版水平。”[13]涉藏期刊出版单位多处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期刊出版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和谐,要求期刊编辑人员应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因此更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出版相关管理规定,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但大部分涉藏学术期刊基础比较薄弱,人员少,尤其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期刊编辑人员,相当一部分因为全国出版职业资格考试难以通过,严重影响了编辑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吸收新人员加入编辑队伍。这就需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扶持,对编辑人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给予高度关注,以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热情。

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编辑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国家新闻出版管理规定期刊出版单位要严格执行编辑培训72小时继续教育制度。涉藏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金少,往往达不到这一要求。为帮助编辑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熟悉和了解编辑出版行业的最新形式和动态,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先进经验,目前亟需国家和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上加大支持力度,为编辑人员培训广开渠道,创新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数字化建设

1.加快涉藏期刊的数字化进程

目前许多涉藏期刊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使用在线投稿系统进行审稿,也使用学术不端核查软件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提高了期刊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审稿效率。但还有部分期刊尚未开展数字化建设,有些虽然开展了,但利用率比较低,还没有完全规范。如能对涉藏期刊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涉藏期刊的数字网络平台,不仅有利于各期刊的交流合作,而且能够从整体上提升涉藏期刊的影响力。

2.建立藏文期刊文献数据库

随着藏文信息化进程的推进,藏文文献数据库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建设藏文期刊文献数据库,不仅有利于期刊的发展,有利于研究者通过数字化平台交流学术经验,也能够避免藏文学术研究出现重复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等,对于藏文学术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由于各地使用的藏文编辑软件标准不一样,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得到公认的数据库平台。2014年10月6日上午,西藏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开展藏文文献数字化项目协议》。根据协议,西藏大学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西藏大学现有的“中国藏文文献资源网”平台,以及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已有的多种版本藏文《大藏经》电子版的基础上,向国家联合申报藏文文献数字化研究和建设项目,长期开展藏文文献数字化建设工作,推出一个集藏文期刊、藏文学位论文、藏文报纸、藏文现代图书、历史档案、典籍、音视频和图片资料等内容为一体的世界级的“藏文文献资源中心”。[14]这一举措必将大力推进藏文期刊数字化的进程,藏文期刊学术评价系统的建立指日可待。

[1][3][5][6]刘洪记,孙雨志.从报刊论文资料统计看中国藏学发展[J].中国藏学,2002(2).

[2]多杰才旦.回顾与展望我国的藏学研究[J].中国藏学,1988 (1).

[4]《西藏大学学报》编辑部.全国藏学研究暨学术期刊会议综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7]根据2014年《西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学术期刊认定及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的通知》,对区内16种学术刊物进行了学术期刊认定及学术期刊综合评估。这16家刊物分别是《西藏大学学报》(藏、汉文版)、《西藏民族学院学报》、《西藏研究》(藏、汉文版)、《西藏科技》、《西藏发展论坛》、《西藏教育》(藏、汉文版)、《西藏艺术研究》(藏、汉

文版)、《西藏农业科技》、《藏医药教育与研究》、《西藏医药》、《西藏地质》、《西藏佛教》。

[8]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令第31号[S/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69227.htm,2005-09-30.

[9][10][1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S/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http://www.gapp.gov.cn/news/ 1663/199178.shtml.2014-04-10.

[11]张树武,徐铭瞳.论学术期刊的有效传播及发展策略[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12]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OL].人民网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201-07-20(0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7/20/nw.D110000 renmrb_20110720_2-02.htm?div=-1.

[14]达仓.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与西藏大学签署合作开展藏文文献数字化项目协议[EB/OL].西藏大学校园网,http:// www.utibet.edu.cn/news/article_3_5_3801.html,2014/10/27.

On th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related Academic Journals

Zhou Xiao-yan①Lhaba Tsering②Han Lian-qi③
(①School of Humanities②China Tibetan Studies Institute,Tibet University; ③Tibet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Lhasa,Tibet 850000)

China’s Tibet-related academic journals spread and exchange the results of latest academic research on tibetology.The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ology,and the maintenance of China’s unification and ethnic unity.The journals also contribute the promotion and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ibe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owever,the academic quality of the journals and their influence still need to be improved,and the process of their digitalization is slow,and both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quality and the quality of edit team need to be improved so as to advance the journals’quality and influence.

Tibetology;academic journals;status;development

G237.5

A

1005-5738(2014)04-139-08

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对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电子、

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对职业资格实行登记注册管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标准、统一证书。”

[责任编辑:蔡秀清]

2014-10-15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藏青年项目“西藏报业影响力评估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号:12XZJC860001),西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周晓艳,女,汉族,湖北公安人,西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学、编辑学。

猜你喜欢

藏学西藏大学藏文
金·史密斯藏学文献馆古乐谱辑录与研究
2021年全国报刊藏学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上)
西藏大学2021 年度社会科学类项目一览表
王尧: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黑水城和额济纳出土藏文文献简介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总目录
藏文音节字的频次统计
现代语境下的藏文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