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分析

2014-03-10陶忠良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7期
关键词:信箱浙江农民

陶忠良

(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分析

陶忠良

(浙江省农业信息中心,浙江杭州 310020)

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是浙江省政府主导、社会企业合作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浙江农民信箱于2005年开通,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浙江省广大农村和农民。针对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信息服务存在的诸多问题,浙江农民信箱需要在服务内容、服务主体和服务渠道等方面大力完善发展,才能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浙江农民信箱系统并非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电子信箱,实际上,浙江农民信箱是一个由浙江省政府主办,浙江省农业厅承办,按照web2.0理念,集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浙江农民信箱由政府主导并给予一定的补助,通信运营企业参与建设,各级涉农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和培训,借助现有的农技服务体系和运营商的网络,使农民能够通过计算机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交流,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得各种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系统提供的其他服务,从而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浙江农民信箱于2005年开通,至今,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已成功运行了9年,是全国农业信息服务的成功模式之一。

1 特点

1.1 采用网络综合平台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浙江农民信箱自身就是一个平台,所有的服务从农民信箱开始,所有的信息汇聚到农民信箱,再发送出去。涉农部门工作人员为18万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大户等6大类农业主体用户和180多万普通农户开展全面公益服务,构建起浙江省最真实、最全面的“三农”全貌,初步建立国内最大的实名制网上社会。

1.2 由政府主导建设与服务

2006年以来,浙江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先后召开多次会议进行部署,并建立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协调实施工作。据统计结果,全省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共出台有关浙江农民信箱文件达300多个,一些地方还将农民信箱列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为农民信箱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 采取全公益服务、普遍化服务

农民能够借助计算机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交流,快速、便捷、免费地获得各种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系统提供的其他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浙江农民信箱是面向“三农”的公益性系统,全省农民、农技人员、农业企业人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涉农人员均可以实名形式申请使用。农民信箱建设与服务充分考虑农民需求,在设计农民信箱时,就充分考虑了农村计算机普及率不高,农民信息化知识、网络技能薄弱,但手机普及率高的特点,同时也考虑了当前互联网普遍存在的信息真伪难判别、供求难对接、诚信无保障等问题,让农民自己到网上找查信息难度很大,所以农民信箱在设计上开创了实名注册的管理制度,并与手机短信相连,还设计了常用字复制功能,使用户能借助计算机或手机进行网上双向交流,使农民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也可获得网络信息,使不会输入汉字的农民也能发信息。可以说,农民信箱是为农民量身定制的信息工具。

在信箱功能开发上,浙江农民信箱突出服务农民、方便工作,设立了个人信件、公共信息、买卖信息、农技110、网上办事、资源集成、三农典型等栏目,既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了有效平台,也为“三农”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高效的信息工具。

1.4 由五级农业部门开展基层农业信息服务

农民信箱系统按照逐级授权、分级管理的要求,各级建立农民信箱管理员和信息员,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农民信箱的管理、维护和培训,乡镇负责农民信箱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县级以上配有农民信箱管理员800多名,各涉农部门、乡镇、村两级落实专、兼职信息员4.5万人,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农民信箱服务站(点)全覆盖。制定了有效的目标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系统管理员、信息员的积极性,合力利用农民信箱开展农技指导和服务。

1.5 政府主导管理、企业合作、部门共建

农民信箱在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农民信箱的公共、公益属性,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共建共用、企业参与、农民受益”原则,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原有的技术、设施和干部队伍,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花小钱办大事。浙江省农业厅作为实施百万农民信箱工程的职能部门,在组织软件开发、后台保障、队伍管理、培训指导、系统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将自身的农村市场发展战略与政府工作有效结合,承担浙江农民信箱硬件支持,降低农民信箱短信费用,同时利用农村地区的营销渠道,共同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村,有效促进了农民信箱推广落地工作。浙江电信、联通公司也积极支持参与浙江农民信箱建设,为“三农”提供质优价廉的通信服务。

2 存在问题

目前浙江农民信箱作为对农服务的主载体,已经初显成效,但从全局来看,涉农信息服务平台数量多、部门涉及多的格局并未完全打破。

从信息资源整合的角度来看,浙江农民信箱整合的力度还不够,各条线或大或小有各自的服务系统,未能形成合力。未来要加强农民信箱服务能力,还需在平台进一步整合上破题,同时也需对信息采集和服务面狭窄的问题进一步破题。

在基层的应用推广中,基层政府对农民信箱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减弱,资金投入和正常扶持均不够。特别是在基层信息服务站建设上,远远不能满足现今农民的需要,存在农业部门单一服务的弊端,没有有效调动各方特别是农业企业、合作社的服务积极性。

3 发展构想

3.1 发展思路

下一步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应坚持在现有浙江农民信箱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农民信箱为基础和主要载体,整合共享各地各部门为农信息服务系统和平台,打破利益格局和条线分割,共同培训基层信息服务人员,开展对农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图1)。

图1 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

现阶段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当以政府主导、各方协同共建的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公共利益为先,通过企业与社会的支持,为全体农业主体开展普遍化农业信息服务。具体表现形式:政府+农民信箱+农业主体;政府与乡镇、村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农民信箱+农业主体;政府与社会企业+农民信箱+农业主体。目标:发展现代农业,服务现代农民,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3.2 基本原则

3.2.1 政府主导

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这是由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的公益性及现有省情决定的,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推进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发展,需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信息服务发展规律,不断做大做强农民信箱系统,整合各类信息管理系统。

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服务的扶持和领导,从政策上、投入上、典型推广上、信息化成果应用上给予支持,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机制,形成长效的管理、运行和覆盖全省的农民信箱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及时、便捷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生产、市场流通以及农业政策等信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3.2.2 社会各方协同

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离不开各方的协同。只有政府与社会合力,才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力量,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发展。如政府方面,从省到市、县分层推动,包括各级部门、有关媒体、团体、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经纪人等等以各种形式参与农民信箱建设和信息服务,同时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信息服务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挥通信企业信息化主力军的作用,是信息服务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3.2.3 提升基层信息服务能力

整合乡、村信息服务点的建设。要健全农民信箱信息管理服务体系,落实专人,明确职责。建立农业信息人才引进、培养、认可、激励的长效机制,加强管理人员、信息分析师、信息服务专家、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结合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将农业信息服务作为服务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突出信息的整合共享和共同服务。乡村、信息服务点是模式成功的关键,要通过农村村级社会事业公共设施的统筹建设,逐步整合村级各类专业信息点,综合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等对农服务。根据“八个一”要求,建立健全农民信箱基层到村的农业信息服务联络站点,力求做到全省全覆盖,确保信息点要建造得起,用得起,保持稳定。

支持基层新型信息服务组织。农业组织形态是复杂多样的,在县、乡村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工商企业利用农民信箱开展农业信息服务,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他农业企业的新服务组织成长和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促进信息服务企业的整合,运用社会合力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以扩大农业信息服务面,推进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

[1] 张晋平.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生成条件与发展特点[J].中国信息界,2012(4):12-14.

[2] 吴锋.国外农村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与启示[J].今传媒,2008(4):20-21.

[3] 陶忠良,朱莹,马国江,等.浙江农民信箱产销对接功能实现与服务模式[J].浙江农业科学,2012(9):1350-1351.

[4] 陶忠良,董越勇,朱莹.“浙江农民信箱”在推进农业信息化中的作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0,22(6):868-872.

(责任编辑:吴益伟)

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8-9017(2014)07-1108-03

文献著录格式:陶忠良.浙江农民信箱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发展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108-1110.

2014-05-1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4BAD10B02)

陶忠良(1972-),男,浙江平湖人,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信息管理工作。E-mail:zisung@qq.com。

猜你喜欢

信箱浙江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华医生信箱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开心一哥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