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小麦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2014-03-10宋正群
宋正群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嘉兴市南湖区小麦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责任编辑:高 峻)
宋正群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
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湖区小麦生产收益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在不计人工成本的情况下,2013年小麦收益为5460元·hm-2,比2012年降低了1.89%。提出降低生产成本、调整品质结构,推进产销衔接、发展良种繁育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等提高经济效益的对策。
小麦;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嘉兴
近年来,嘉兴市南湖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农业农村工作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千方百计强产业、做精品、拓市场,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推进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小麦生产一直是南湖区提高绿色过冬率、提高冬种效益和稳定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小麦种植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目前已达春粮面积的1/3。近几年虽然国家出台了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但粮食价格偏低,而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生产成本逐步增加,很大程度上冲消了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种麦成本上升,效益降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种麦积极性。现对南湖区小麦生产成本及效益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区概况
南湖区为嘉兴市主城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靠杭州,北依苏州,南濒杭州湾,是嘉兴市经济、政治、文化、商贸中心,辖5个镇8个街道,总面积426km2,户籍人口47万,暂住人口22万。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2.123万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529万hm2,生猪饲养量183万头,家禽饲养量660.8万羽,蚕茧总产量229.8t,水产品总产量28980t。201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7.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32元,比上年增长11.96%。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样本分布在枫桥镇、余新镇、新丰镇、七星镇、大桥镇,每个镇随机抽取3个村庄,共抽取18个村庄,每个村庄随机抽取10户,共抽取180户。将设计好的问卷发给农户,并指导农户填写,确保问卷真实有效。调查主要通过大学生村官进行,调查时间为2014年1-2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成本
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生产成本(不包括农户的人工费用)为7425元·hm-2,其中物质费用为4875元·hm-2,计种子1500元·hm-2,化肥2700元·hm-2,农药675元·hm-2;生产服务费用为2475元·hm-2,计机耕660元·hm-2,机播300元·hm-2,机收615元·hm-2,排灌825元·hm-2。2013年与2012年相比,生产成本增加了750元·hm-2,增长11.36%,其中物质费用增加了375元·hm-2,增长8.33%,生产服务费用增加了375元·hm-2,增长了17.86。
2.2 效益
表1表明,2013南湖区小麦平均产量5850kg· hm-2,产值为12285元·hm-2,扣除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项投入7350元·hm-2,加上国家补贴525元·hm-2,在不计算人工投入的情况下,种植小麦收益5460元·hm-2。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出台了一些优越的惠农政策,但种植小麦劳动强度大,劳动程序繁琐复杂,小麦产量低,效益差。当前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与农民做泥瓦工每天收入150~200元,或到工厂上班每个月收入2000~4000元相比,收益较低,所以农民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
表1 南湖区种植小麦的收益
3 提高小麦生产效益的建议
3.1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
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小麦生产上的关键技术还不掌握或存在误区。如播量过大,实际播量高出科学合理量的50%,甚至达到100%,仅此一项就要增加生产成本105~225元·hm-2。肥料投入也存在氮肥偏多的结构性问题,这也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1]。在浇水时期和次数方面也存在不尽合理的问题。因此要大力推广节本增效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向科技要效益。
3.2 调整品质结构,推进产销衔接
近几年来,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优质小麦的产业化是一个薄弱环节,多数优质小麦不能实现优质优价,这就限制了小麦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优质专用小麦的产业化,应作为政府重点工作来抓[2-3]。发展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等多种形式,增加农民种植小麦的经济效益。
3.3 发展良种繁育体系
繁育小麦良种不但可以为繁种户带来显著的效益,而且可以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解决生产中不同程度的“多乱杂”问题,进而提高小麦生产效益。
3.4 降低生产成本
一是合理调整布局。随着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品质的要求更为迫切,因而小麦生产将进一步调整结构,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市场价格的驱动下,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的同时,合理调整小麦品种结构,改进小麦品质[4]。二是加大支持和保护小麦生产的力度。由于市场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要进一步落实优质优价的政策。三是提高农民素质,降低综合成本。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促使农民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1] 黎照武.科学管控“种肥水”降低小麦生产成本[J].河南农业,2013(21):12-15.
[2] 宗义湘,张国梅,杨永明.2004-2010年河北省小麦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4):45-47.
[3] 姜楠,赵晓丹,韩一军.黑龙江省小麦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农业展望,2012(10):23-25.
[4] 冬梅,普布卓玛,巴桑普赤,等.西藏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J].西藏农业科技,2012(3):18-20.
(责任编辑:张才德)
S1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8-9017(2014)07-1103-02
文献著录格式:宋正群.嘉兴市南湖区小麦生产经济效益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103-1104.
2014-05-15
宋正群(1987-),女,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