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观

2014-03-10本刊编辑部

月读 2014年12期
关键词:儒家精神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系列之“自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上“自由”被列在首位。自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自由的关注持久而热情。在古代和近代社会,许多思想家、政治家、革命家都对自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此不懈追求。然而,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自由在当时往往成为一种理想难以真正实现。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改革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努力奋斗着。当前,我们正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前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正是“中国梦”的光荣与辉煌。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广大人民是少有自由的。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由的向往早已有之,自由的思想基础早已奠定。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中》记载:“今方权宦群居,同恶如市,上不自由,政出左右。”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汉灵帝被权臣宦官挟持,无法依照自己的本意行使权力,也就是权柄旁落。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一文中说:“野人之性,视宫殿如籓笼,不如秀才家得自由也。”这里的自由则是指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闲适心情。

明代画家周臣的《柴门送客图》。此图以封建文人的隐居生活为表现题材,描绘的是主客二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人情景,反映了士大夫寄情山水、志耽林泉的自由闲适情趣。

身处乱世和困境的古代士人往往会选择写诗、作画、弹琴、读书、品茶、赏花、雅聚、清谈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这些陶冶心灵的行为,就是他们生命中的自由王国。

此外,中国传统思想领域的代表——儒家、道家、佛家也分别对自由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孔子自述一生自我修养的经过,就是儒家追求自由的一个写照:“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七十岁的时候,人已经修炼到可以自由地驰骋,却于规矩礼教秋毫无犯,于人际往来言行适度,从而成为一个最快活也最令他人感觉舒服的人。这就是儒家所理解的真正的、现实的自由境界。亚圣孟子追求的浩然之气,也是一种自由。一个人养成浩然之正气,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与活力,享受“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的人生乐趣,并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抵御外界的种种诱惑,从而达到一种身心的自由。孟子还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观点,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由观。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人对事物的欲望越多,精神越不自由,因此无欲、无事、无为而好静,是化解欲望的束缚、实现身心自由的重要途径。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法自然”,指的就是无人强求的、自由自在的存在与发展,是一种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自由境界。老子之后的庄子则把人的自由生存状态形象地称为“游”,并刻画了一系列正在“逍遥游”的“圣人、德人、神人、至人”形象。同时,他还幻想自己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从而进入一种超越人世间的成败、利害、得失、生死的绝对自由的精神世界。

佛家同样包含许多自由思想的成分。例如,佛教关于“众生平等、普渡众生”的观念,就其超越精神层面来看,是可以与“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相通的。小乘佛教的“自渡”,追求的是个体的自由;大乘佛教的“普渡”,追求的则是群体的自由。

到了近代,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思想家将自由作为哲学和政治范畴进行探讨,指出中国的富强始于自由,甚至提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则更是将自由作为政治革命的价值目标。

可以说,自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也是中国文化的深层价值。中国人以独特的文化形式和行为方式表达着对自由的追求。

猜你喜欢

儒家精神传统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少年力斗传统
茶道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