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价值网的系统结构与价值创新机制
2014-03-09盛革
盛革
(广东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制造业价值网的系统结构与价值创新机制
盛革
(广东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基于模块化、虚拟化网络视角,从理论上描绘了制造业价值网系统结构视图,认为制造业价值网的系统结构包含系统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模块生产商、顾客群、经售商,以及政府、科研教育、金融保险、物流、中介等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等彼此结成的价值网络,是基于信息门户、WEB界面以及管理应用软件支持,通过松散耦合链接方式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进而搭建基于WEB界面的信息、价值和知识共享的虚拟性网络组织,其具有自组织、自反应、开放性、高协同、无边界等特征,能够获得和保持快速性合作、敏捷性响应和协同性增值的网络核心能力。系统规则设计商自身需求创新的价值释放,使价值流向了系统集成商和模块生产商,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正反馈的良性发展系统并形成了互动的价值创新机制。
制造业;价值网;价值创新;创新机制
当前,经济全球化及产业发展的融合化、集群化和生态化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制造业传统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网络化、虚拟化和模块化的产业组织已显示出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再加上企业商务管理软件应用集成和信息门户、物联网、云制造等一批关键信息技术的驱动,从而加速了企业价值链的解构和重建、价值模块的整合,促使企业业务模式被整体纳入了价值网范畴,模块化的企业跨组织虚拟合作进一步加强,企业与其合伙伴之间结成了一体化的“竞合”商务关系和战略联盟组织形式,以及由此形成的模块化价值网络特征更加凸显[1]。
价值网聚集了网络各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将各种能力要素协同于一个网络平台上,通过不同组织模块间的协作、竞争和创新,产生新的网络优势,使成员企业共享模块化经济、增强自身能力;企业以价值模块化为基础,对自身价值链进行解构与整合,融入价值网中,分享网络成员的技术创新成果和优势资源,增强抗风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2]。例如戴尔公司以戴尔计算机作为核心模块,利用价值网创新自己的组织,将市场开拓和供货方式创新作为自己的核心能力要素,从外部选择可靠的产品模块供应商,与之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使之成为以戴尔为品牌核心企业的价值网成员,与之共享信息、技术、资源和数据库,节约交易成本,形成以“快捷供应、完善维修”为特性的企业定位,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同时企业收益率也远高于IBM、惠普等竞争对手。丰田汽车的价值网具有动态性的模块化组织结构和灵活的调节机制,网络中的每个环节都分别由效率相对较高的节点企业的核心子能力单元整合而成,其中丰田公司的核心能力单元处于主导地位;而核心能力的内核是知识创新能力,网络内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知识的流动、整合、创新、共享、利用促进了丰田汽车网络价值的增值。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从模块化生产网络、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模块化网络组织知识流动、价值网竞争战略、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再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有,程巧莲(2009)从供应链到价值网的企业制造能力演化路径进行了研究,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价值网模式下的制造企业比供应链模式下的制造企业更适合竞争激烈、顾客需求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内在利益和外部环境的驱动下,从供应链向价值网转化是制造企业业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宗文(2011)认为价值网的网状结构相对于价值链条的链状结构来说更加复杂稳固,难以模仿,因而价值网升级的本质特征为创造新价值[3]。柯颖(2013)从模块化、产业价值网以及二者的契合理论三个视角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梳理,认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没有系统研究模块化条件下产业价值网形成演化机理、系统结构及价值创新机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因而这也就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制造业价值网的系统结构
1.企业模块化与价值网的形成
企业模块化包括组织结构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和价值模块化。组织结构模块化就是将一个企业组织解构成若干个小的模块化单位,并使这些模块化单位之间实现关系契约化。产品模块化就是把复杂的产品系统拆分成多个模块,使这些模块之间能够在标准结构中,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即插即用。价值模块化就是将产品价值链上的业务能力要素,如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配送、市场网络管理等独立出来,形成具有自组织特性和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模块过程。
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资源优化配置,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企业通过对传统的集合型价值链进行解构、整合与重建,形成了具有符合界面标准、可重复利用的兼容价值模块,再将这些价值模块按照新的标准和规则在新的界面上重新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模块化价值链。具有不同模块价值链的企业,通过相互间的合作把各自的价值链连接起来,转化为企业间的价值星系,进而演变成为企业价值网。从价值网基本形态来看,它包含了企业外部价值网络和企业内部价值网络。企业外部价值网络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生成、转移、分配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不同的企业价值链和价值模块相互交织组成价值系统,进而形成企业外部价值网络。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就是以某一或某些核心能力要素为中心,由企业内部不同的价值模块和价值链组合而成的网络系统。不难看出,价值网涵盖了企业内外众多接口或价值节点,是一个纷繁复杂而且十分庞大的网络系统,并处于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4]。
2.价值网的构成要素
价值网内部的模块生产企业可以分为专用模块生产商和通用模块生产商。专用模块是溢价模块,构成模块化产品中灵活可变的特色溢价;专用模块是满足个性化需求、体现新产品特性的模块。通用模块是基价模块,构成模块化产品中标准化的、相对固定的基础价格。通用模块是通过多次验证可通用的基本模块。随着产品界面标准和功能的变化,专用模块和通用模块可以相互转化,共同推进产品的创新。随着产品分工的深化和相对稳定,价值网的生产系统逐渐分化为系统规则设计商、模块系统集成商、专用模块生产商和通用模块生产商四大类。系统规则设计商负责确定模块化产品的系统信息,包括设计界面标准和规则;专用模块生产商在遵循规则设计商确定的界面标准和设计规则的前提下,自行设计某一隐藏个别信息的具体模块,以体现产品特性;通用模块生产商负责提供标准化的元器件、零部件等多层次的子模块;系统集成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组合不同的专用模块和通用模块,生产符合顾客价值的产品。在购买者主导的价值网中,系统集成商可能与系统规则设计商为不同企业;在生产者主导的价值网中,系统集成商可能与系统规则设计商为同一企业。
价值网的外围网络由顾客群、经销商、供应商、互补商和替代商等要素构成。这些构成要素在外围网络中形成了水平和垂直两种联系。水平联系是指信息、知识、价值在水平方向上的传递及扩散,表现为互补商、替代商之间的“竞合”关系。竞争关系表现为企业之间在共同的劳动力、原材料以及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合作关系表现为互补合作、同创市场、共同攻关、共享经销网络等。垂直联系是指供应商和顾客群在产业链上的互动关系。在垂直产业链的上端表现为供应商和生产商的联系。供应商除了要努力降低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成本外,也要积极参与到生产商的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中;生产商还可以通过增加订单来提高供应商从事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积极性。在垂直联系的产业链末端表现为生产商与经销商、顾客群之间的联系。生产商通过与经销商、顾客群的互动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获取产品创新信息[5]。
另外,科研教育机构、金融保险、物流、中介以及政府机构等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是价值网的辅助性组织,构成价值网发展的外部环境。科研教育机构能够不断为网络提供新的知识、技术以及对企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促进价值网络内部企业的繁衍和发展;金融保险机构为网络内部企业提供创新基金、风险投资、财产人身保险和其他金融支持,尤其是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非常关键;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协调和规范外包市场行为,促进外包交易以及协调外包业务运作,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降低外包纠纷和风险。而政府机构主要是为价值网信息交流、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提供一种促成企业合作共赢的机制。
3.价值网的系统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模块化价值网的系统结构,包含了系统规则设计商(品牌核心企业)、模块系统集成商、通用模块生产商、专用模块生产商、替代商、互补商、经销代理商和顾客群,以及科研教育、金融保险、物流、中介、政府机构等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彼此结成的价值网络[6]。此网络是基于信息门户、WEB界面以及管理应用软件支持,有效地运用新一代使能技术,通过松散耦合链接方式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进而搭建基于WEB界面的信息、价值和知识共享的虚拟性网络组织,其具有自组织、自反应、开放性、高协同、无边界等网络系统特征,并能够获得和保持快速性合作、敏捷性响应和协同性增值的网络核心能力。
在模块化价值网络中,网络成员可以通过电子化契约来实现虚拟性合作,或者进一步结成实体性的网络组织,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优化和共享网络资源。在网络内,一些网络成员还有可能聚合网络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形成核心团队。相应地,处于网络高端的品牌核心企业作为网络系统规则设计商,其以横向的行业价值链、价值模块和纵向的资源供应链连接的合作伙伴为对象,编织、推动价值网络的构建,以及致力于重组包括其自身和网络核心成员的运行机制、组织架构和知识管理模式,从而使之整体性纳入网络一体化的虚拟运作平台,以满足自身与合作者之间的充分信息、价值和知识的集成[7]。而处于网络底层的通用模块生产商、专用模块生产商,他们作为网络节点,根据自身的核心资源和网络能力,融入模块化价值网络中,就某一领域做精、做强。此外,众多的生产性服务外包关系亦形成了耦合网状结构,不同的生产服务企业之间,及其与生产企业之间,通过服务外包合作,形成了紧密关联的多向性链接[8]。图1为本文描绘的制造业价值网系统结构视图。
二、制造业价值网的价值创新机制
1.价值创新机制
价值网的整个价值创新过程实际上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一种相互反馈的动态非线性过程,表现为扩散的交织与连续性的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增量创新,而创新过程又是新观念、新思想的扩散。企业因模块化生产方式下的内生知识而获得“彭罗斯租金”和运用知识创造新知识而获得经济租金。
在价值网中,系统规则设计商在对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后,将其价值创新战略依次传递给模块系统集成商、专用模块生产商和通用模块生产商。需求分析是对需求进行模块化的过程,即对技术和市场分别进行模块化,实现因产品模块化生产而使价值不断增值。专用模块生产商在接受“看得见的规则”下,在充分利用自身内部“隐含信息”的优势对该模块进行创新,使其价值进一步增值。价值再途经通用模块生产商或由专用模块生产商直接进行回路反馈,经过模块系统集成商的集成和系统规则设计商的整合,实现模块功能升级,相应的价值再次得到增值。
由于价值网中各成员企业是通过松散耦合方式进行连接,这时的模块创新有三个特点:一是通过子模块不同的排列组合实现产品创新;二是模块化系统在持续性创新过程中,通过不断试错、允许浪费方式使各子模块之间平行展开工作;三是模块化系统的子模块之间通过“背靠背”式的“淘汰赛”完成创新的基本实现工作。可见,价值创新是一种维系市场主导和领先地位的标准化,表现在产品界面标准化、功能标准化和技术标准化的演进路径。
图1 制造业价值网系统结构视图
由于系统规则设计商自身需求创新的价值释放,使价值流向系统集成商和模块生产商,三者间构成了互动的价值创新机制:一条路径是沿着系统规则设计商向系统集成商和模块生产商方向的信息流与知识流;另一条路径是沿着模块生产商和系统集成商流向系统规则设计商方向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在信息流、知识流与物质流的互动过程中,导致了产品品种的增加,表现在价值流作为系统规则设计商的输出要素和系统集成商、模块生产商的输入要素,经模块生产商的再次转换,输出同质性的中间产品,再经系统集成商、系统规则设计商的转换,实现了系统规则设计商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报酬递增。
在价值创新来源方面,一方面,客户需求导向的价值创新增强了系统规则设计商内部、与其他规则设计商之间知识创新的竞赛速度;另一方面,系统规则设计商通过系统集成商与模块生产商建立生产控制关系,实现信息、知识、资源的共享,降低了生产成本[9]。
在价值创新释放路径方面,分工使得市场规模扩大、迂回生产链加长,而扩大的市场反过来又促进分工进一步扩大。这种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报酬递增机制创造了两种新的价值源泉:一是产业间分工呈现出社会分工的网络性,再加上供求的交互作用,使产业间分工扩大时报酬互补,从而使整个经济呈现报酬递增;二是对于某一模块生产商而言,进行专业化生产导致生产费用的节约进而实现报酬递增。
在价值再整合路径方面,系统规则设计商和集成商从众多模块生产商中不断选取、放弃价值元素,从而获得生产的外部经济性。而众多的模块生产商为系统规则设计商提供了获得外部经济的可能。因为专业人才、专业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等所造成的外部经济促使了中小企业的聚集。系统规则设计商通过价值网,可以在诸如能力互补、资源共享以及集体学习、降低创新风险、创新积累、知识溢出效应等方面,获得比谈判地位较低的中小模块生产商更大的动态竞争优势[10],由此系统规则设计商又一次实现了价值的创新飞跃。
从整个价值网来分析,通过界面规则协同以及竞合商务关系,保证了价值网的灵活性、适应性、协调性、合作性、创新性以及成本的可选择性等特征[11]。一个模块的成功会提升整个价值网的价值;而一个模块的失败不会对整个网络有太大的影响,会很快找到更加优秀的替代模块。利益可以共同分享,而损失则多由单一模块承担。这样,整个价值网的成本将会降低,时间将会节约,风险将会减小,进而产生了整个价值网的网络剩余。而无论是系统规则设计商、系统集成商还是模块生产商,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网络剩余。由于网络内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得整个网络在统一的体系和规则下成为了一个自组织。一个成功的价值网体系对成员企业具有一种固化作用,对于外围企业也具有更大吸引力。
系统规则设计商占据了较大份额的网络剩余,这是由价值网自组织的特征所决定的。从价值网自组织的角度看,系统规则设计商获得大部分的网络剩余后,就可以构建更为强大的价值网络平台和体系,整合更多外部资源,吸引更多节点企业,从而实现其构建的价值网升级。升级后的价值网对于外围企业的吸引力会更强,入围标准更高,入围竞争更激烈,入围企业也会更优秀,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强强联合。随着整个价值网能力的不断提升,网络剩余将大大增加,整个系统成本将大幅降低,这也就构成了一个正反馈的良性发展系统。
此外,价值网中的生产性服务机构,在各种服务外包频繁的交互中,形成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高度整合,其显著特点是能力和资源互补,各种生产性服务在网络中不断寻找价值增值的环节和结合点。生产性服务外包主要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作用:一是战略层面,在服务外包的交互过程中,交互的企业双方频繁接触和相互学习,各种专业性知识和共同知识的交互产生溢出效应,获取隐性知识,成为价值的间接增加者。二是运营层面,作为常规业务,将包含人力资本在内的各种资本要素投入到生产服务过程中,形成了价值创造和增值,成为了网络价值的直接增加者;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以嵌套的方式耦合在一起,并且后者在整个网络中越来越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价值增加的重要来源。
2.利润获取途径
在价值网中,作为系统规则设计商,一是通过对系统集成商、模块生产商的选择来降低成本,通过价值网内部的知识流动、资源共享以及创新激励,动态分享系统集成商和模块生产商的创新利益;二是通过制定规则、标准和掌握话语权,进而搭建平台和构筑网络,谋求整个价值网的垄断优势,从整个网络中获取利润;三是通过跨产业的核心能力整合,在多个产业内获取制定规则、标准的话语权,扩大规则、标准的应用范围,从而构建更大的价值网。对于系统集成商而言,借助其所融入价值网的平台优势和垄断优势,充分利用品牌和客户资源,在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基础上,始终保持自己对模块生产商的选择权,不断更新产品界面联系规则,通过模块替换和整合与重组,不断实现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创新,利用其技术的创新和成本的降低,实现自身成本的降低,从模块生产商那里获取利润;同时逐步增加自己在规则、标准设计方面的话语权,提高自己对系统规则设计商的影响力。这样,系统集成商既可以从模块生产商以及自身获取利润,又可以从整个价值网中获取利润。作为单个的模块生产企业,通过融入价值网,可以整合外部资源,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就大型专用模块生产商而言,通过提高专用模块的技术水平,谋求基于专用模块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商地位。就小型专用模块生产商而言,一是通过融入大的价值网,借助外力发展其能力和规模;二是通过与外部资源结合,为专用模块创造一个外壳,寻求在原来设计系统之外的新用途,降低专用模块生产商由于关系资产投入而产生的锁定效应。就通用模块生产商而言,只有融入具有垄断优势的价值网,才能发挥规模和专业化优势,降低成本,获取利润。如此,无论专用模块生产商还是通用模块生产商,既可以从自身获取利润,又可以从整个价值网中获取利润。
此外,在价值网中,各生产性服务企业之间及其与制造企业在服务外包的交互中形成了以价值为纽带关系的网络;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是在价值网网络规范和关系契约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发挥专业化优势和规模经济,降低边界成本,获得共同收益,同时获取利润。
三、结论
制造业价值网的系统结构包含了系统规则设计商、模块系统集成商、专用模块生产商、通用模块生产商、顾客群、供应商、经销商、替代商和互补商,以及政府机构、科研教育、金融保险、物流、中介等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彼此结成的价值网络,是基于信息门户、WEB界面以及管理应用软件支持,有效地运用新一代使能技术,通过松散耦合链接方式实现信息无障碍沟通,进而搭建基于WEB界面的信息、价值和知识共享的虚拟性网络组织,其具有自组织、自反应、开放性、高协同、无边界等网络系统特征,并能够获得和保持快速性合作、敏捷性响应和协同性增值的网络核心能力。在价值网中,系统规则设计商将其价值创新的战略依次传递给系统集成商、专用模块生产商和通用模块生产商。整个价值创新过程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一种相互反馈的动态非线性过程。系统规则设计商自身需求创新的价值释放,使价值流向了系统集成商和模块生产商,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正反馈的良性发展系统并形成了互动的价值创新机制。
[1]季六祥,盛革.集管理与组织再造二元论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5-81.
[2]余东华,芮明杰.基于模块化网络组织的价值流动与创新 [J].中国工业经济,2008(12).
[3]宗文.全球价值网络与中国企业成长 [J].中国工业经济,2011 (12).
[4]赵晶,关鑫.大企业集群治理合约选择的制度基础及演进机理研究 [J].南开管理评论,2008(3).
[5]余东华.价值组织形态演进与模块化价值网络的形成 [J].经济问题探索,2010(3).
[6]Peter Keen and Mark McDonald.The eProcess Edge:Creating Customer Value and Business Wealth in the Internet Era[M]. New York:McGraw-Hill Co.,2000:8-25.
[7]盛革,丁孝智.模块化价值网及其财务管理框架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2).
[8]John Hagedoorn.Understanding the Cross level Embeddings of Interfere Partnership Form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6(3).
[9]Arthur W.Brain.Increasing Returns and the New World of Busines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6,74(4).
[10]蔡宁,杨闩柱.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演进:从“集聚经济”到“创新网络”[J].科研管理,2004(4).
[11]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 [J].中国工业经济,2006(3).
(责任编辑:FZF)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Valu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Manufacturing Value Network
SHENG G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 Guangdong 526061,China)
The systemic structure view of manufacturing value network is describes with modular,virtualization network perspective,and the productive services for the systemic structure view contains systemic rule designers,systemic integrators,module manufacturers,customers,dealers,government,research education,finance,insurance,logistics and intermediary,etc.All ki-nds of productive services,which form the values of network each other,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portals,WEB interfaces and ma-nagement application software supports.The productive services are through loose coupling links to achieve barrier-fre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and then built a virtual network organization upon web interface information,value and knowledge sharing.At the same time,the systemic properties,such as self-reaction,self-organization,openness and no-boundary and high synergy,etc.,can obtain and maintain the core competence of agile response,rapid collaboration and synergy value. System rule designers demand self-release innovative value,and make the value flow to the system integrators and module manufacturers.All three aspects about system rule designers constitute virtuous development system of the positive feedback and form the interactive value innovation mechanism.
Manufacturing industry;Value network;Value innovation;Innovation mechanism
F275
A
1004-292X(2014)03-0008-05
2013-10-1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GD11CGL10)。
盛 革(1967-),男,北京人,教授,主要从事组织理论、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