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迫在眉睫 《戴金条的翅膀
——中国金融领域重案深度调查》创作谈
2014-03-08海剑
文/海剑
预防金融系统职务犯罪迫在眉睫 《戴金条的翅膀
——中国金融领域重案深度调查》创作谈
文/海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地区金融系统频频发生大案、要案,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任何国家,金融都是经济的血脉。金融安全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首要条件。为了保障金融系统的安全,为了维护广大客户的利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我国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法规,各大银行也采取了积极的对策,从制度、机制等方面防范金融行业职务犯罪的发生。但是,最需要重视的是,要把握住“什么是首要、紧要、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不断发生于世界各地的金融风险,更促使人们把金融安全置于显著地位。金融安全不仅与金融政策和经济背景这些外部因素密切相关,从事金融决策和实务的金融工作人员也担当着重要角色,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但加剧了不良金融资产的形成,而且贪污、挪用公款、违规放贷等,构成了对金融秩序和金融财产的直接威胁,成为导致金融风险、破坏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起着核心和枢纽作用,同时也是发生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的高发行业之一,使金融安全运转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各种规模的金融危机频发,迟滞了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安全已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
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金融系统从业人员的腐败行为,是我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戴金条的翅膀——中国金融领域重案深度调查》作者:海剑出版:中国方正出版社
近年来,金融系统披露的诸多“大鳄”令人咋舌。在媒体上镜率比较高的有: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的三任负责人许国俊、余振东、许超凡盗用4.83亿元后,分别远遁海外;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前董事长朱小华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巨额贿赂达数百万港元,并违反规定将数亿港元贷给他人,给光大集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原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雪冰涉嫌“贪污巨额资金”,而跟着他涉案的人员多达40名……此外,在各级银行分行长、支行长中以及金融机构总经理中,过失或犯罪落马者亦为数不少。
金融系统存在的腐败,关键在于制度的缺失和监管的缺位。首先,体制上的原因。金融界现在还是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主要人事任免由组织部门循旧例进行,激励约束机制非常薄弱,而目前还没有突破组织部门管理“金融干部”的传统模式。
其次,内部管理制度的缺陷。比如与他人勾结,明目张胆地将储户存款取走的某银行储蓄所主任刘某,就看中了一个重要的制度漏洞:以前一些储蓄所曾发生过储户到银行取钱而钱却不翼而飞的情况,银行因为各种原因采取了息事宁人的办法——赔钱了事,不予追究。
第三,监督管理的软弱无力。特别是对于银行系统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监管更是形同虚设,往往等到犯罪分子携带巨款逃到国外了才如梦初醒。
搞好金融监管,整顿金融秩序,从小处说,是对客户的利益负责;从大处说,是对国家的利益负责。有关部门应该把更多更大的精力放在内部管理上,眼睛要紧紧盯着的是西装笔挺的行长、主任,而不是“戴墨镜、鸭舌帽”的顾客。
金融系统工作人员主要从事货币经营和资本运营,要频繁地与金钱打交道,受到金钱的诱惑最为直接、强烈,但是诱发职务犯罪的机会较多只是一个客观条件,没有犯罪分子的主观故意即使有再多的机会也是不会触发犯罪的。过去仅仅强调公职人员的道德和操守,殊不知传统文化中的“圣人情结”是可期待却没有保障的,当特殊的工作性质及其带来的特殊社会地位背后蕴藏着的经济利益,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商人们竞相追逐的稀缺资源,严密的制衡机制便是不可或缺的。
在为暴露出来的金融高管“前腐后继”的行为扼腕悲叹之时,善良的人们不禁要呼吁:坚决打击商业贿赂、职务犯罪,莫让金钥匙成为金镣铐!
必须记住:管内永远比管外重要,制度永远比技术重要,预防永远比补救重要!
编辑:冯晓淑 fxs0914@163.com